- 年份
- 2024(7426)
- 2023(10683)
- 2022(9483)
- 2021(8997)
- 2020(7504)
- 2019(17375)
- 2018(17607)
- 2017(33425)
- 2016(18731)
- 2015(21194)
- 2014(21429)
- 2013(20843)
- 2012(19097)
- 2011(17115)
- 2010(16943)
- 2009(15369)
- 2008(14706)
- 2007(12688)
- 2006(10943)
- 2005(9375)
- 学科
- 济(67017)
- 经济(66932)
- 管理(51954)
- 业(46675)
- 企(39303)
- 企业(39303)
- 方法(31429)
- 数学(26858)
- 数学方法(26541)
- 学(18477)
- 农(18097)
- 中国(17575)
- 财(16819)
- 业经(15058)
- 地方(14158)
- 制(13293)
- 理论(13145)
- 农业(11847)
- 和(11737)
- 贸(11172)
- 贸易(11168)
- 教育(10905)
- 技术(10834)
- 易(10811)
- 环境(10810)
- 务(10577)
- 财务(10507)
- 财务管理(10488)
- 银(10315)
- 银行(10266)
- 机构
- 大学(259679)
- 学院(258293)
- 管理(101091)
- 济(91887)
- 经济(89578)
- 理学(87897)
- 研究(87398)
- 理学院(86829)
- 管理学(85189)
- 管理学院(84739)
- 中国(62657)
- 科学(59024)
- 京(55958)
- 农(47952)
- 所(45421)
- 业大(43270)
- 财(42102)
- 研究所(41817)
- 中心(38866)
- 农业(37971)
- 江(37466)
- 北京(35107)
- 范(34684)
- 师范(34244)
- 财经(34014)
- 院(32089)
- 经(30893)
- 州(30611)
- 技术(30413)
- 师范大学(27553)
- 基金
- 项目(184052)
- 科学(141979)
- 研究(131997)
- 基金(130780)
- 家(115542)
- 国家(114570)
- 科学基金(96712)
- 社会(78806)
- 社会科(74372)
- 社会科学(74352)
- 省(73689)
- 基金项目(70206)
- 自然(65350)
- 自然科(63746)
- 自然科学(63723)
- 自然科学基金(62537)
- 划(62154)
- 教育(60457)
- 编号(54640)
- 资助(53914)
- 成果(44762)
- 重点(40996)
- 部(39272)
- 发(38554)
- 创(38180)
- 课题(38156)
- 科研(35619)
- 创新(35564)
- 计划(35064)
- 项目编号(33846)
共检索到368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俊 秦国夫 张来 徐振昌 赵日良 蔺成阁 彭广增
在长白山保护区天然针阔混交林和张广才岭地区红松人工林内,设立5个样地,采集蜜环菌样本331号。利用体细胞非亲和性的试验方法,鉴定出东北地区林木病原菌奥氏蜜环菌在林间的遗传体密度较低,是以菌索的形式存在,并为主要传播方式。在防治中应以切断病原菌的土壤传播为主要原则。
关键词:
奥氏蜜环菌 病原菌 遗传体 群体遗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国夫 赵俊 田淑敏 JarkkoHantula
从北美、欧洲和中国收集 2 3个高卢蜜环菌菌株 ,PCR扩增其rDNA的IGS和ITS区域 ,用AluⅠ、HaeⅢ、HinfⅠ和TagⅠ四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 ,同时结合随机扩增微卫星 (RAMS)多态性 ,对北半球的高卢蜜环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了高卢蜜环菌的 6种IGS RFLP图谱类型 ,其中gal(B)和gal(D)是国内外尚无报道的新的IGS RFLP型。RFLP系统树发现该种有明显的大陆之间遗传分化 ,存在中国、欧洲、北美和亚洲 4个亚群体。RAMS分析表明北半球高卢蜜环菌存在亚洲、欧洲、北美 中国和北美 欧洲等 4个高卢蜜环菌发育系 ,而且不同大陆的高卢蜜环菌具有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进 陈可咏 李渤生
采集海拔2200~3800m川滇高山株8个群体以及通麦栎1个群体的样品,应用同工酶电泳的方法研究其群体遗传结构,测得Gsr的平均值为0.167,与其它广泛分布、异型杂交、风媒传粉、多年生植物相比要高些,这可能与川滇高山株垂直分布的特点有关。平均每代迁移率估计值(2.660)也偏低。相似生境下的川滇高山栎的遗传变异水平,要高于通麦栎
关键词:
川滇高山栎,通麦栎,遗传变异,遗传相似度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艳翠 高天翔 陈四清 张岩
采用水平凝胶电泳技术对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进行了同工酶分析。本实验采用肌肉和肝脏两种组织,分析了8种酶,检测到9个位点,在0.99水平上,PGM*和IDHP*表现为多态,MPI*、LDH*、AAT*、SOD*、MDH-1*、MDH-2*和G3PDH*均为单态,多态位点比例为0.2222,平均预期杂合度为0.0998,实际观测杂合度为0.04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1.1840,PGM*位点的遗传偏离指数为-0.0707,杂合子缺失,IDHP*位点无杂合子,遗传偏离指数为-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敏 许永久 王成辉 谢峰
2006-2007年,对东南太平洋智利外海智利经济区内、外采集的3批智利竹筴鱼群体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b)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对遗传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在39个测序样本发现11个单倍型,其中一个为3个群体的共享单倍型。在730 bp的分析序列长度中,共有26个变异位点,其中2006、2007年经济外群体分别有3、22个变异位点,2006年经济区内群体没有变异位点;它们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30 9、0.640 5、0.000 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00 5、0.004 3、0.000 0。AMOVA分析表明:3个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邻接法(NJ)构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强 王源超 郑小波
采用Pot2-rep-PCR指纹识别技术对宁夏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进行分析。根据每个菌株的指纹型将2002至2005年在9个地区采集的406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鉴定为65个单元型,其中,单元型NXH7包含176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43.3%,在所有年份、地区和大多数水稻品种上出现,是宁夏稻瘟病菌中最广泛适应的单元型。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时空变化分析发现,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亚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明显(地区间Gst=0.0832,年份间Gst=0.0509),遗传结构相似;不同水稻品种上的亚群体遗传分化明显(Gst=0.2823)。提示寄主的选择作用是宁夏稻瘟病菌群体演化的主要力量。宁夏稻瘟病菌菌株...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文辉 高海卿 陈华进
以菊花 1 4个品种配成多种组合及 2个品种的自交组合 ,观察了花、茎、叶的若干性状在F1的表现。在实验中 ,发现花色遗传并不都是偏母性遗传 ,而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花期表现父母性遗传 ;花型和株高则表现一定的偏母性遗传。由于F1性状的广泛分离性和超亲特殊个体的存在 ,从而可以选育新的菊花切花品种。表 4参 5
关键词:
菊花 杂交 遗传性状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徐义平 孙开练 杨桂梅 李琼文 鲍宝龙 任大明
采用形态判别分析和RAPD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温州乐清湾地区三个泥蚶群体:乐清湾泥蚶,福建泥蚶,和韩国泥蚶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1)在分子水平上,乐清湾泥蚶群体与韩国群体的亲源关系最为接近,而与地理位置更为接近的福建群体亲缘关系较远。(2)根据形态判别分析,乐清湾泥蚶群体与福建泥蚶群体亲缘最近,而与韩国较远。(3)韩国泥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乐清湾泥蚶群体次之,福建泥蚶群体最低。三者的平均遗传杂合度和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275 4和0.304 8,0.257 5和0.240 1,以及0.247 3和0.211 5,但总体来说,三者的遗传多样性都保持比较高的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朝喜 李进斌 李成云
对稻瘟病菌三个杂交组合及一个回大组合的约210个单孢菌株的产孢力进行测定,明确产孢力的变异是连续性的,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稻瘟病菌产孢力平均值约为5.04,个体产孢多少主要取决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其内的聚集情况。同时发现,各组合产孢力平均值间变异程度较小,而各组合内菌株间的变异程度却较大。比较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形成情况,发现两条产孢途径没有明显相关性,表明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产生是由不同基因控制的。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唐首杰 李思发
从鲤的微卫星DNA标记中筛选4对有效引物,进行不同倍性团头鲂遗传变异的微卫星DNA分析。结果表明:(1)4对引物中有2对能在不同倍性团头鲂五群体中探测到多态性,其等位基因数为4-6个,大小在131-307 bp之间。发现两个等位基因(MFW 19-175和MFW 19-256)可作为异源3n特异的微卫星DNA标记。(2)不同倍性团头鲂五群体内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056 2-0.288 7,Ne 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31 5-0.196 9,平均遗传距离为0.039 5-0.154 2,不同倍性团头鲂群体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3)反交3n、异源3n、正交3n和同源4n-F1群...
关键词:
团头鲂 倍性 微卫星 遗传变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宏 刘小俊 梁根云 房超 刘独臣 蔡鹏 李跃建
以华南型黄瓜‘二早子’、‘白丝条’、‘川绿2号’近叶柄部子叶为外植体,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卡那霉素抗性遗传转化体系的主要因素如基因型、不定芽诱导最佳激素配比、筛选压、农杆菌侵染时间、农杆菌侵染浓度、共培养温度等进行试验,建立一个高效的黄瓜子叶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子叶分化再生能力‘川绿2号>‘二早子’>‘白丝条’。1.5 mg/L 6-BA+0.1mg/L TDZ+0.5 mg/L ABA能较好地促进‘二早子、‘白丝条子叶不定芽再生,而"川绿2号"在含1.5 mg/L 6-BA+0.5 mg/LABA的MS培养基就能达到最佳分化率。筛选压与外植体分化能力有关,分化能力强的基因型需要较高的kan...
关键词:
华南型黄瓜 农杆菌 遗传转化 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新生
一个植物种群体的空间分布大致可划分为两类 :离散分布与连续分布。然而隐藏在这种表观物理分布内部的遗传变异是十分复杂的。这种变异是如何分布的呢 ?这种分布又是如何维持的呢 ?因此 ,认识一个种的群体遗传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该种的进化过程 ,并提供为遗传资源保护做出决策的重要信息。本文对三大经典遗传结构模型 (岛屿模型、步石模型及距离隔离模型 )与渐变群理论及它们的异体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述。目前获得的许多不同类型的遗传标记使这些理论的应用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 ,但由于这些理论结论涉及到许多假设 ,在实际应用时应十分慎重。作者认为许多已建立的适合于动物群体遗传结构理论不能简单地直接应用于植物群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杰华 杨志辉 张凤国 杜洪忠 刘大群
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生理小种及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等表现型群体遗传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世界各国晚疫病菌交配型的分布、生理小种组成及病菌对瑞毒霉抗性菌株的出现频率。同时综述了几种分子标记,如mtDNA指纹、RFLP、RAPD、AFLP和SSR在研究晚疫病菌基因型及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及研究成果。并指出了中国今后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研究工作的重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二明 张志飞 罗峰 罗宽 杨静 朱有勇
为全面了解湖南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的多样性 ,为水稻育种和品种抗性基因的合理布局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用 Pot2 Rep- PCR对 2 0 0 1年采自并分离的湖南晚稻和一季稻 41个品种的 12 9个单孢菌株进行了 DNA指纹分析 .结果表明 ,以 72 %相似水平 ,可将 12 9个菌株分成 4个谱系 ,2 4个单元型 .优势谱系为 L1和 L3,它们分别拥有6个和 15个单元型 ,其菌株数分别占总数的 41.0 9%和 46 .5 1% .优势单元型为 H5 ,H6和 H17,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6 .2 8% ,16 .2 8%和 17.83% .研究揭示稻瘟病菌存在较大的变异潜能 ,稻...
关键词:
稻瘟病菌 遗传多样性 DNA指纹 湖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代华 陈元平 王剑 王平 姚琳 叶慧丽 胡容平 陈宇 毛建辉
采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分析了来自四川14个不同水稻种植区和50个不同籼型杂交稻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的遗传多样性。20对选择性扩增EcoRⅠ和MseⅠ引物组合稻曲病菌株可产生40~56条DNA带,75个菌株共产生192条清晰可见的DNA带型,其中多态性121条,占总数的63.02%。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稻曲病菌可能具有相同的遗传群体结构,也显示特异性的群体遗传特征;稻曲病菌遗传结构与寄主品种关系不大,没有表现明显的专化性互作;稻曲病菌不同的遗传群体之间菌株的致病性存在很大差异,即使同一遗传...
关键词:
稻曲病菌 AFLP 遗传群体 致病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