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0)
- 2023(8467)
- 2022(7685)
- 2021(7362)
- 2020(6127)
- 2019(14437)
- 2018(14598)
- 2017(28282)
- 2016(15420)
- 2015(17418)
- 2014(17470)
- 2013(17269)
- 2012(15704)
- 2011(13985)
- 2010(13748)
- 2009(12360)
- 2008(11776)
- 2007(9943)
- 2006(8508)
- 2005(7203)
- 学科
- 济(58879)
- 经济(58814)
- 管理(43699)
- 业(41222)
- 企(34901)
- 企业(34901)
- 方法(29593)
- 数学(25577)
- 数学方法(25295)
- 农(15160)
- 中国(14170)
- 财(13918)
- 学(13815)
- 业经(13047)
- 地方(12162)
- 贸(10741)
- 贸易(10737)
- 理论(10508)
- 易(10418)
- 和(10327)
- 农业(10141)
- 技术(9692)
- 环境(9612)
- 务(9242)
- 财务(9184)
- 财务管理(9169)
- 制(9156)
- 教育(8688)
- 企业财务(8686)
- 划(8447)
- 机构
- 大学(214505)
- 学院(212465)
- 管理(89600)
- 济(79688)
- 理学(78723)
- 理学院(77883)
- 经济(77828)
- 管理学(76574)
- 管理学院(76208)
- 研究(68637)
- 中国(48790)
- 京(45734)
- 科学(44770)
- 财(34536)
- 所(34136)
- 业大(33496)
- 农(33450)
- 研究所(31549)
- 中心(30648)
- 北京(28894)
- 江(28781)
- 财经(28644)
- 范(28255)
- 师范(28019)
- 农业(26308)
- 经(26118)
- 院(25288)
- 州(24238)
- 师范大学(22837)
- 商学(22550)
- 基金
- 项目(153806)
- 科学(120248)
- 研究(112540)
- 基金(110962)
- 家(96449)
- 国家(95653)
- 科学基金(82279)
- 社会(68544)
- 社会科(64848)
- 社会科学(64829)
- 基金项目(60205)
- 省(60193)
- 自然(55022)
- 自然科(53706)
- 自然科学(53696)
- 自然科学基金(52711)
- 教育(51121)
- 划(50743)
- 编号(46714)
- 资助(45609)
- 成果(37294)
- 重点(33780)
- 部(33453)
- 发(32079)
- 创(32003)
- 课题(31369)
- 创新(29720)
- 科研(29587)
- 项目编号(29111)
- 大学(28618)
共检索到293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其花 周婷 王强 代平礼 吴艳艳
蜂螨是一类危害严重的蜜蜂寄生虫。随着蜂螨抗药性的产生和危害的加重,现已引起各国养蜂业的高度重视。本文从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与蜂螨相关的研究进展:①蜂螨的种类;②重要蜜蜂害螨武氏蜂盾螨(Acarapis woodi),狄氏瓦螨(Varroa destructo)和小蜂螨(Tropilaelaps spp.)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危害和防治方法;③与蜂螨相关的蜜蜂信息素研究;④与蜂螨相关的蜜蜂病害研究;并对今后蜂螨的研究趋势和方向进行了讨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封王江 张曌楠 黄景南 苏松坤
舞蹈行为是蜜蜂之间交流食物源信息的重要方式,能够保证蜜蜂个体和蜂群的生存和延续.蜜蜂是否跳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食物源收益性的评估.食物刺激能够引起蜜蜂的反应,包括可见的行为反应和不可见的基因表达变化.行为反应往往伴随脑部神经系统的变化,如神经递质介导的信号传递;行为反应与脑部基因的表达变化也同步.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蜜蜂舞蹈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机制,本文从行为学、神经生物学和神经组学的层面综述了蜜蜂舞蹈行为的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宪兵 彭文君 曾志将
【目的】大蜂螨是中国饲养的西方蜜蜂最重要病虫害之一,多年来药物防治蜂螨,一方面蜜蜂对药物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另一方面治螨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污染蜂产品。本研究通过蜜蜂营养杂交,探讨培育抗螨蜂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中华蜜蜂的蜂王浆饲喂意大利蜜蜂工蜂小幼虫,然后测定营养杂交后代工蜂形态指标、苹果酸脱氢酶Ⅱ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蜂群遗传相似系数以及抗螨力。【结果】营养杂交子后代工蜂的吻长、右前翅面积、腹部第3+4背板总长、第4背板突间距、第6腹节面积、蜡镜面积6个指标与亲本工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肘脉指数、跗节指数和翅钩数与亲本差异不显著;营养杂交子后代工蜂的苹果酸脱氢酶Ⅱ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存在...
关键词:
蜜蜂 大蜂螨 营养杂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蔚添添 和静芳 李志国 苏松坤
从多种应激因子角度综述遗传多样性与蜜蜂健康之间的关系.此外,总结了蜜蜂基因型、表型和应激因子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表明了保护蜜蜂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同时为未来开展遗传多样性与蜜蜂健康关系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建科 冯毛 郑爱娟
蜜蜂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蜜蜂授粉不但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对维持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贡献,同时蜜蜂提供给人类的蜂产品也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功能。随着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作为模式生物,蜜蜂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对蜜蜂蛋白质组的研究比较常用的是双向电泳结合质谱的研究方法,包括不同品系蜜蜂卵、幼虫、蛹、级型分化、咽下腺等发育相关蛋白质组及差异蛋白质组研究,蜜蜂毒腺、头部、胸部、血淋巴、精液、受精囊、附腺等器官和组织的蛋白质组分析,以及蜂王浆、蜂花粉、蜂毒等部分蜂产品的蛋白质组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蜜蜂相关蛋白质组研究进展,对其今后在蜂业科学的研究应用...
关键词:
蜜蜂 蛋白质组 进展 应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艾芮 尹令虹 柯俐 代平礼 刘永军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蜜蜂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首先详细阐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暴露途径,然后探讨了其对蜜蜂学习和记忆行为的影响机制。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以及新农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梦 李志国 和静芳 苏松坤
在过去的30年间,世界上农药种类的发展已经从有机磷酸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转变成能够与昆虫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的新烟碱类.新烟碱类杀虫剂通过作用于昆虫的乙酰胆碱受体,释放乙酰胆碱受体抑制剂,阻碍昆虫神经传导,影响昆虫正常生理行为,最终导致昆虫麻痹死亡.蜜蜂作为重要的授粉昆虫,在采集过程中,会经常接触到这类农药,不仅会对蜜蜂个体造成影响,蜜蜂采集归巢后,杀虫剂还会污染整个蜂群,这无疑给世界养蜂业带来了很大威胁.本文从蜜蜂的行为与生理方面进行综述,总结近年来有关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健康影响的报道,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殷玲 吉挺 李冠华 牛德芳
OBP18是蜜蜂气味结合蛋白质(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家族中的成员,参与气味分子的识别,对嗅觉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蜜蜂OBP18基因功能及与抗螨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以中华蜜蜂头部组织c dna为模板,Pcr扩增OBP18基因完整cd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cds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用rt-Pcr方法检测OBP18基因在不同抗螨性状的中华蜜蜂头部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OBP18基因cds全长为399 BP,编码132个氨基酸的分泌性蛋白,无跨膜螺旋,是比较保守的基因;rt-Pcr检测在螨虫胁迫下的蜂螨抗性中华蜜蜂头部组织中OBP18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波 吴小波 廖春华 何旭江 颜伟玉 曾志将
【目的】在养蜂生产中,养蜂者进行蜂王浆生产和人工培育蜂王时,都需要人工移虫。人工移虫对养蜂者视力和熟练程度有较高要求,特别是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养蜂者老龄化,人工移虫是养蜂生产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瓶颈。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连续十年资助下,笔者团队一直在从事蜜蜂免移虫技术研究工作,旨在解决人工移虫问题,为蜜蜂科学饲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蜜蜂生物学特性和仿生学原理,设计一种食品级塑料空心工蜂巢础,在空心巢房位置设计有与其对接的托虫器(或单个托虫器)。当空心巢础造好巢脾后,让蜂王在巢脾上产卵,取出托虫器(或单个托虫器)并安装在底座带孔的王台上,即可进行蜂王浆生产(或育王)。利用改进设计后的第10代免移虫蜂王产卵器,以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为试验材料,检验第10代蜜蜂免移虫技术在蜂王浆生产和人工培育蜂王中的可行性。首先利用有分蜂热蜂群紧缩巢脾,让工蜂造好10—12张人工塑料空心巢础脾,再进行免移虫产浆和免移虫育王试验。免移虫产浆试验主要测定单王群、双王群、多王群(4只蜂王)的产卵率,以及产浆时王台接受率;免移虫育王试验采用单王群产卵6 h,同时以人工移虫育王为对照,比较免移虫以卵育王和人工移虫育王两种方法培育的蜂王初生重和卵巢管数差异。【结果】工蜂能在人工塑料空心工蜂巢础上造好完整的巢脾,同时蜂王可在造好的巢脾上产卵。单王群产卵、双王群产卵、多王群(4只蜂王)产卵的产卵率分别为91.24%、92.45%和91.29%,产浆时王台接受率分别为91.12%、92.63%和90.19%,三者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免移虫以卵育王和人工移虫育王两种方法培育的蜂王初生重分别为(256.31±3.75)mg和(243.43±2.05)mg,单侧卵巢管数分别为(163.87±9.40)条和(154.77±6.74)条,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改进设计的第10代免移虫蜂王产卵器,可以进行免移虫蜂王浆生产和免移虫以卵育王,值得在养蜂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蜜蜂 免移虫 蜂王浆生产 蜂王培育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志波 张绍升
从越夏期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成虫肠道中分离、纯化、培养,获得9株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从9株细菌中鉴定出芽孢杆菌属(Bacillu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泛生菌属(Pantoe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肠道细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燕梅 刘仪君 张勃龙 杨松
哈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harmandi)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雄蜂蛹的寄生研究。结果表明:哈氏肿腿蜂能攻击寄生中华蜜蜂雄蜂蛹,寄生率随哈氏肿腿蜂接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蜂蛹:肿腿蜂为1∶4时,寄生率最高,可达76.19%;哈氏肿腿蜂寄生中华蜜蜂蛹后,能完成生长发育,出蜂率以及平均子代数(幼虫、蛹、成虫)均随哈氏肿腿蜂的接蜂量变化而变化,当蜂蛹∶肿腿蜂为1∶4时,出蜂率为76.19%,平均每个蜂蛹可产生幼虫、蛹及成虫数量分别为7.43、6.57和4.81头,均显著高于其它接蜂比例。接入哈氏肿腿蜂6~8 d,其开始在中华蜜蜂雄蜂蛹上产卵,卵期2~3 d;幼...
关键词:
哈氏肿腿蜂 中华蜜蜂 寄生 替代寄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谌电周 曾爱平 陈绍鹄 游兰韶 刘劲军
调查发现,在贵州仁怀野外常有斯氏蜜蜂茧蜂快速攻击野生和家养中蜂,并在中蜂体内产卵,中蜂返巢后,体内已有斯氏蜜蜂茧蜂的卵。观察发现,斯氏蜜蜂茧蜂可在野生和家养中蜂巢内完成世代发育。对贵州仁怀斯氏蜜蜂茧蜂(标本)与印度产斯氏蜜蜂茧蜂(电镜照片)形态进行比较,发现并无形态上的差异。由于中蜂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估计印度北部的斯氏蜜蜂茧蜂是随着中蜂携带进入或从中国西部自然传入。
关键词:
斯氏蜜蜂茧蜂 中蜂 贵州仁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明 王红芳 刘振国 王颖 王帅 郗学鹏 刘春蕾 张卫星 胥保华
【目的】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体内抗寒系统的组成,为探究中蜂和意蜂耐寒性能的差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取室外相同环境条件越冬的中蜂和意蜂各5群,于2015年12月20日每群随机选取蜜蜂立即测定两者的过冷却点、冰点,比较其耐寒性能差异。然后分别测定蜂体游离水、结合水、脂肪、糖原和蛋白质含量以及海藻糖酶的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淋巴中山梨醇、海藻糖、甘露醇的含量。在海藻糖的生物合成通路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有年
综述近年来菊科、楝科、豆科、瑞香科、藜科、木樨科、唇形花科、伞形花科、蒺藜科以及木本植物的核桃、银杏等70多种植物杀螨作用的研究进展,总结国内外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情况,分析当前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当前杀螨植物的研究上,分离植物中的杀螨活性成分并解析杀螨活性成分的分子结构和阐明植物杀螨活性成分的杀螨机制应该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策略和解决方法,展望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植物 杀螨活性物质 开发利用 前景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