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6)
2023(9755)
2022(8773)
2021(8472)
2020(7132)
2019(16574)
2018(16667)
2017(32119)
2016(17796)
2015(20131)
2014(20173)
2013(19737)
2012(18237)
2011(16207)
2010(16151)
2009(14700)
2008(14493)
2007(12640)
2006(10918)
2005(9343)
作者
(51537)
(42480)
(42341)
(40240)
(27258)
(20577)
(19304)
(16944)
(16219)
(15343)
(14834)
(14160)
(13372)
(13311)
(13040)
(13031)
(12967)
(12741)
(12118)
(12028)
(10595)
(10427)
(10317)
(9657)
(9623)
(9525)
(9446)
(9318)
(8542)
(8498)
学科
(66884)
经济(66806)
管理(51930)
(48294)
(41435)
企业(41435)
方法(33540)
数学(28539)
数学方法(28088)
(17297)
(16884)
(16489)
中国(16380)
业经(14850)
理论(13219)
地方(13203)
(11927)
财务(11863)
财务管理(11840)
(11780)
(11696)
贸易(11690)
(11341)
(11331)
企业财务(11204)
农业(11159)
技术(10840)
环境(10611)
教育(10105)
(9847)
机构
大学(249759)
学院(247744)
管理(100825)
(89995)
理学(87907)
经济(87756)
理学院(86918)
管理学(85199)
管理学院(84773)
研究(79568)
中国(58278)
(54103)
科学(52676)
(41027)
(40347)
(39630)
业大(38772)
研究所(36974)
中心(36294)
(34940)
北京(34226)
财经(33451)
(33297)
师范(32978)
农业(31159)
(30332)
(29309)
(29067)
技术(27370)
师范大学(26651)
基金
项目(172648)
科学(134211)
研究(125446)
基金(123706)
(107728)
国家(106817)
科学基金(91569)
社会(75556)
社会科(71413)
社会科学(71393)
(67923)
基金项目(66478)
自然(61584)
自然科(60141)
自然科学(60128)
自然科学基金(59006)
教育(57683)
(57079)
编号(52271)
资助(51743)
成果(42434)
重点(37952)
(37243)
(35541)
课题(35442)
(35431)
科研(33289)
创新(32940)
项目编号(32698)
大学(32392)
期刊
(97458)
经济(97458)
研究(70166)
中国(44632)
学报(41819)
科学(37831)
管理(36475)
(35773)
大学(31271)
(30997)
教育(30375)
学学(29223)
农业(25528)
技术(22344)
(17539)
金融(17539)
业经(15824)
图书(15808)
财经(15410)
经济研究(14579)
理论(13239)
(12930)
(12879)
科技(12744)
实践(12451)
(12451)
问题(12401)
技术经济(12101)
(11978)
情报(11552)
共检索到352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文志华  李荣福  刘光华  黄家雄  何红艳  
以小曲米酒为基酒,研究纯蜂胶在露酒应用中,不同酒精度不同陈酿时间的澄清度、沉淀、口感情况,同时研究了以柠檬酸作为蜂胶抑苦抑涩剂时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蜂胶在露酒的应用中,基酒的酒度越高越好,陈酿期越长越好,以柠檬酸作为蜂胶抑苦抑涩剂时,柠檬酸最佳添加量为0.7‰。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莺莺  张翠平  张言政  胡福良  
基于UVA辐照成纤维细胞的氧化损伤模型,对蜂胶乙醇溶液与蜂胶聚乙二醇溶液开展细胞毒性检测,进一步对蜂胶清除氧自由基、延缓皮肤光老化功效性进行评估.研究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样品组能显著降低活性氧(ROS)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含量以及人成纤维细胞中氧化相关基因MMP-1表达量.因此,蜂胶可能通过清除活性氧ROS和抑制胶原等胞外基质的降解而达到抗光老化的效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埃米   张翠平   卢媛媛   柳刚   胡福良  
对2013年以来国内外蜂胶中新发现的88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类总结,列出每种成分的化学名称、地理来源及可能的植物来源,为蜂胶化学成分的研究、植物来源的确定以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萍  丁月  鲁群  谭军  张久亮  刘睿  
通过乙醇提取、液液萃取结合柱层析分离得到河南蜂胶和杨树胶中不同极性组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判定分离效果、确定分离成分;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评价各分离组分的体外降血糖活性;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小鼠高血糖模型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评价该分离组分体内抑制肠道内α-葡萄糖苷酶的功效。结果显示,蜂胶及其同源杨树胶的50%乙醇洗脱组分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效果最优,IC50值分别为39.03±2.76和28.28±3.79μg/mL,并能有效抑制糖尿病小鼠肠内α-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餐后血糖水平,有利于血糖水平恢复和保持血糖稳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发现,蜂胶及其同源杨树胶的50%乙醇洗脱组分中皆含有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芹菜素、白杨素和高良姜素等黄酮类化合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小利  任小林  吕燕荣  徐义杰  魏敏  
【目的】研究1-MCP和蜂胶对冷藏红富士苹果的保鲜效果,为苹果的无公害保鲜提供新型高效的保鲜剂。【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将果实用1-MCP和蜂胶处理后,在(1±0.5)℃下贮藏,定期测定其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等生理指标,计算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指数。【结果】在(1±0.5)℃的贮藏环境中,1-MCP处理在整个贮藏期都能够较好地抑制苹果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的增大,减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度,保持维生素C、总酚和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稳定,显著降低果实失水和腐烂程度,贮藏果实品质高于对照。蜂胶处理在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步志高  陈万芳  宋大鲁  
3日龄雏鸡皮下注射淫羊藿-蜂胶合剂,于7,21,35,49日龄分别采用微量全血~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雏鸡外周血 T 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自然杀伤细胞(NK)活力。注射剂量0.4ml/羽能极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蓓  常化松  苏松坤  孙丽萍  王凯  
【目的】无刺蜂(stingless bees)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授粉昆虫之一,以尾部无蛰针为典型特征,其蜂胶采集量较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更多,然而其蜂胶活性研究却相对匮乏。本文以来源于马来西亚无刺蜂(Heterotrigona itama)采集蜂胶的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H. itama propolis,EEHI)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其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福林酚法和硝酸铝法测定EEHI中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并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EEHI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模型,通过CCK-8法检测EEHI对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影响,在保证EEHI对细胞无细胞毒性作用基础上,分别采用Griess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评估EEHI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炎症介质一氧化氮(NO)释放量的影响以及其对炎症因子(IL-1β、IL-10和INOS)和抗氧化基因(HO-1)信使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以NF-κB炎症信号通路为切入点,研究EEHI对LPS诱导巨噬细胞中p-IκΒα和IκΒα蛋白表达以及NF-κB-p65蛋白移位的影响,从而探究EEHI潜在的抗炎机理。【结果】EEHI中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4.70 mg GAE·g~(-1)和116.20 mg QE·g~(-1);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275.60和284.00μg·mL-1。EEHI对RAW 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为0—40μg·mL-1。在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相对于LPS刺激组,0—40μg·mL-1的EEHI以浓度依赖方式显著地抑制了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NO的释放量,且降低了细胞中炎症因子IL-1β、IL-10和INOS的基因表达量,并增强了抗氧化基因HO-1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0—40μg·mL-1的EEHI以浓度依赖方式显著抑制了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IκΒα蛋白的磷酸化,且40μg·mL-1的EEHI显著降低了NF-κB-p65蛋白的核移位现象,因此推测EEHI可能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发挥了体外抗炎活性。【结论】无刺蜂蜂胶乙醇提取物中含有大量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炎和抗氧化效果,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解军  黄佳  陈晓  刘艳格  
使用兴安落叶松,制作了模拟单层与双层胶缝缺陷的胶合木构件,采用超声波法对胶合木构件的声速、波幅及整体波形进行了详细的测试与分析,并提出采用PSD-V-A综合法来判别胶缝缺陷的位置、边界与严重性。该方法可避免以往单一声学参数分析法可能存在的误判现象,提高了判别的准确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小芹  
本文从企业价值管理入手,从管理审计的角度简要说明管理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区别与联系,并以CXY酒店为研究对象,着重说明管理审计在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指出CXY酒店提升经营效率需加以改进的地方,在当前"提质增效"背景下,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提供一个通过管理审计来提高经营效率、提升企业价值的审计案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元亮  吕殿红  宋大鲁  张宝康  
3日龄雏鸡按两个剂量组分别于皮下注射淫羊藿-蜂胶佐剂(简称淫蜂佐剂)0.2mL和0.4mL,24日龄时重复注射1次。于7,14,21,28,35,42日龄时随机抽样扑杀,采取免疫器官称重并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比较不同剂量的淫蜂佐剂对雏鸡免疫器官的增重以及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淫蜂佐剂能显著促进雏鸡免疫器官的早期发育,并能刺激T、B淋巴细胞活化。重复注射后,可再次引起脾脏增重,且与剂量有相关性,0.4mL/羽优于0.2mL/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伟玉  杨明  杨新跃  周银平  刘志勇  谢国秀  曾志将  
探讨了采用乙醇提取和超临界萃取的2种蜂胶的降血糖作用,并进行比较研究.将大鼠随机分组后连续9周灌喂蜂胶,每2周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于第9周进行糖耐量试验;处死大鼠后,测定其血液中甘油三脂、胆固醇、尿酸、肌酐、尿素氮的含量;解剖大鼠后分别称取其肝、肾重量.结果表明造模后试验组的终重与正常组的差异显著;超临界试验组的糖耐量和胆固醇指标与模型1组的差异显著;其他各项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熊伟  陈寅秋  
20世纪40年代以来,神秘顾客调查法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运用,并成为酒店行业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却少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酒店行业内相关人员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从应用现状、应用价值和员工感知3个角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神秘顾客调查法虽然在酒店得到普遍应用,但其成熟度还有待提高;其在酒店管理中具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如突出的针对性、以顾客为导向的文化价值等;神秘顾客调查法本身在酒店管理中具有良好的适宜性,但为突出其效果,还需进一步改善酒店管理环境。最后,本文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双林  闫祺  高宇  邢光南  
点蜂缘蝽近年在我国的发生及危害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我国大豆产业的振兴和发展。该虫具有寄主植物种类多、扩散能力强等特点,影响喷药防治的效果,急需研究开发新的防治技术。点蜂缘蝽聚集信息素主要由雄成虫产生和释放,但对雌、雄成虫及若虫均有较强吸引能力,有望开发应用于点蜂缘蝽的绿色防治。点蜂缘蝽聚集信息素在日本和韩国已有2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在我国缺少研究。本文对点蜂缘蝽聚集信息素的鉴定及功能,合成及释放的影响因素,以及在点蜂缘蝽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开展点蜂缘蝽聚集信息素的研究及在害虫绿色防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彩芬  付永彩  
甘露糖阳性选择系统是近几年应用较多的一种植物转基因安全筛选体系,该体系是以大肠杆菌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pmi为筛选标记基因,D-甘露糖为筛选剂进行筛选.简要综述了甘露糖阳性选择系统在水稻转基因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  李新华  
以威士忌液体发酵蒸馏酒基液浓缩液为原料,采用CHCl2萃取浓缩液中的呈味物质,对其呈味物质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呈味物质包括69种化合物,其中主要呈味物质为2,3-丁二醇、乙醇、苯乙醇、2,5-己二醇、癸酸乙酯、月桂酸乙酯、3-甲基丁酸和糠醛等36种。在饮料配方中加入该浓缩液,通过调整糖酸比,制作的饮料酸甜可口、风味独特。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甜味剂添加量为6%,酸味剂添加量为0.03%,香兰素添加量为0.01%的基础上,浓缩液的添加量为0.5%,此时感官风味最好。经GC-MS分析此风味饮料中呈味物质共包括30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香草醛、2,3-丁二醇、乙醇、苯乙醇、乙酸乙酯、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