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
2023(1094)
2022(912)
2021(841)
2020(741)
2019(1616)
2018(1551)
2017(2594)
2016(1809)
2015(1946)
2014(1862)
2013(1952)
2012(2070)
2011(1870)
2010(1848)
2009(1661)
2008(1651)
2007(1578)
2006(1374)
2005(1290)
作者
(8162)
(7066)
(6981)
(6669)
(4566)
(3643)
(3139)
(2890)
(2734)
(2683)
(2497)
(2481)
(2458)
(2358)
(2343)
(2332)
(2124)
(2116)
(2100)
(2051)
(2032)
(1882)
(1763)
(1701)
(1699)
(1664)
(1593)
(1589)
(1574)
(1548)
学科
(4506)
经济(4501)
(3081)
地方(2970)
(2865)
(2583)
(2558)
(2442)
虫害(2159)
管理(2140)
农业(1844)
病虫(1833)
病虫害(1833)
及其(1604)
(1585)
(1554)
(1536)
企业(1536)
防治(1446)
(1444)
地方经济(1342)
方法(1277)
中国(1268)
业经(1252)
(1188)
数学(957)
数学方法(937)
(906)
制度(901)
(882)
机构
大学(25038)
学院(24894)
(14768)
研究(13567)
农业(11960)
科学(11917)
业大(10218)
(9155)
中国(9109)
研究所(8592)
(8204)
农业大学(8034)
(7027)
(6620)
实验(6531)
实验室(6317)
(6271)
重点(6016)
中心(5717)
(5311)
(5233)
科学院(5146)
管理(5102)
经济(5023)
(4768)
技术(4728)
(4286)
理学(4262)
林业(4228)
理学院(4135)
基金
项目(20216)
(14824)
国家(14719)
科学(13909)
基金(13829)
科学基金(10791)
自然(9316)
(9126)
研究(9110)
自然科(9074)
自然科学(9067)
自然科学基金(8904)
(7670)
基金项目(7212)
科技(6882)
计划(6381)
资助(5925)
(5541)
专项(5085)
重点(5058)
科研(4489)
(4409)
(4349)
农业(4022)
社会(4006)
教育(3890)
(3827)
技术(3762)
创新(3719)
社会科(3650)
期刊
(14559)
学报(13677)
农业(9701)
科学(9335)
大学(9060)
学学(8965)
中国(7817)
(7352)
经济(7352)
研究(5749)
业大(5431)
(4845)
农业大学(4567)
林业(4201)
中国农业(3248)
(3247)
自然(2729)
自然科(2506)
自然科学(2506)
(2406)
科技(2163)
农林(2138)
(2138)
(2097)
(2075)
金融(2075)
科技大(1887)
科技大学(1887)
农业科学(1826)
西南(1756)
共检索到41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屠绍强  陈启贵  杨清山  
东方杯叶吸虫是寄生鸭肠道的一种蠕虫,我省于1982年最早在江山发现,1991年在绍兴县有过爆发性流行报告。病原虫体很小,呈卵圆形或梭形,1.02~1.99mm×0.4~1.5mm。虫卵仅0.1×0.065mm,故很难从粪中查到虫卵.1996年,宁海县城关镇、桥头胡镇和临海县大闸镇三起群鸭发生本病.症状表现为:拉稀,精神萎靡,走路摇摆,两翅下垂、缩颈,肛门周围附着污白黄色粪便。病鸭和散发性死鸭,不断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小九  李石友  李文学  施忠芬  申时先  李秀枝  
为了解弥渡县牛肝片吸虫感染情况,采用粪便虫卵检查法进行牛肝片吸虫病的流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检查的960头牛中,阳性牛220头,阳性率为22.92%。其中坝区阳性率为14.06%,半山区为28.75%,山区为25.94%;黄牛阳性率为24.58%,水牛为21.25%;阳性牛最小年龄为1.5岁,最大为13岁,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阳性牛的每克粪便虫卵数(EPG)最高216枚,最低3枚。该调查研究揭示了肝片吸虫病在弥渡县的牛中感染较广泛,尤其是半山区、山区较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永峰  彭镇华  孙启祥  周金星  
归纳了我国三峡工程、退田还湖及南水北调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所引起水位、植被及微生物气候等生态环境要素变化对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分布的影响,分析了血吸虫病疫区的变化趋势和钉螺北移的可能性。研究表明三大工程实施区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危险,加之我国新增有螺面积明显增多,血吸虫病疫情呈此消彼涨态势,血防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国内有关工程对生态环境及血吸虫病影响的研究,主要为局部的调查报告及在现有基础上预测工程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可能影响,生态环境变化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因此,建议应用GIS和RS等技术,监测分析生态环境变化,并进一步研究社会经济变动与血吸虫病传播的关系,同时,工程实施地区应提高疫区群众自我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俊  李伏生  徐志华  曹少虎  
为了更好地了解江洲湖滩地区家畜血吸虫病流行规律和寻求有效防制对策,我们于1982年~1989年先后接受了省血研会和国家经委下达的本课题,地点在我县江心洲,内容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和防制对策研究两火部分。以流行病学为先导,旨在摸清影响试区家畜血吸虫病各种流行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卓建  颜洁邦  毛光琼  谢智明  杨爱国  
【目的】按农畜血吸虫病不同山区疫区研究控制技术,为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将四川山区农畜血吸虫病疫区划分为以芦山县为代表的半封闭式疫区(Semi-closingepidemicdistrict)和以普格县为代表的封闭式疫区(Closingepidemicdistrict)两大类,并进行了流行病学及控制技术研究。【结果】此病牛是血吸虫病流行最主要的传染源,3~8岁的牛IPC较高,以牛粪为主的野粪是重要的传播因数,农畜之间以及与人之间的血吸虫病疫情呈显著正相关(r>r0.01,P<0.01)。在半封闭式疫区中,水牛作用大于黄牛,水牛RTI为67.8%,黄牛RTI为20.4%,牛以外的其它农畜在血吸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炉善  袁兆康  邓水生  刘石泉  吴家斌  彭吉生  吴国昌  涂芬芳  喻华  杨琳芬  李成亮  张爵记  袁涛根  屈彬仁  苏艽英  熊道国  樊建新  
用平行对照试验,研究了鄱阳湖血吸虫病高度流行区(人群感染率15%以上)三个感染层次9个试点约2250头耕牛三种不同化疗策略,(全面化疗、间接血凝血纸阳性化疗、粪检阳性化疗)的费用效果。结果显示:①在感染率相同的地区,三种化疗策略防治效果基本相同,当感染率大于45%时,粪检阳性化疗防治效果低于其它两种策略;相同的策略在感染率不同的地区防治效果相似。②费用-效益分析结果显示:血检阳性化疗策略优于其他两种策略;当感染率大于45%时,全面化疗优于粪检阳性化疗;当感染率小于45%时,粪检阳性化疗优于全面化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鸿焘  
运用卫生经济学方法,对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环卵沉淀试验(COP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3种免疫诊断方法在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现场应用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证实了胶体染料试纸条法更经济实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文彬  曾伯平  罗玉双  韩庆  
2002年7~8月份,对洞庭湖区6个采样点鳗鲡独孤吸虫(AzygiaAnguillae)对黄鳝(Monopterusalbus)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个采样点的鳗鲡独孤吸虫对黄鳝的感染存在较大差异。感染率以华容点的最高(51·7%),津市点次之(46·7%),其余4个采样点的感染率都较低(20%以下);感染强度也一样,华容点的最高,为4·7,津市点次之,为3·1,不同采样点的感染强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对常德采样点周年取样调查,发现在6、7、9月和翌年1、4、5月黄鳝感染有鳗鲡独孤吸虫,感染率在1·6%~18·4%间波动(以7月份最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昌浩  洪小军  张爱华  潘会明  邓伟文  郭圣蓝  
为探讨移民环境容量改变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避免国外兴修大型水利工程造成血吸虫病疫区扩大的悲剧在我国重演,采用历史资料分析、现场调查和类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秭归县社会经济变动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其移民环境容量变小,导致森林植被破坏增大,产沙量增加,加之建坝后水流流速减慢,挟沙能力降低,产生泥沙淤积,形成荒芜的洲滩或江滩,造成钉螺孳生的环境,一旦输入钉螺和传染源,将可能造成血吸虫病的流行。提出了如下预防对策:①在秭归县及库区湖北段不应强调粮食自给,必须纠正忽视生态效益,片面追求以生产粮食为主的作法,应发挥山区、丘陵地区的林牧副及土特产优势,大力发展柑橘和其它木本特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宝坤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防制此病曾采用过各种措施,均收到不同程度效果,但也各有利弊.为了说明问题,应明确以下三个观点:①血吸虫与血吸虫病.人类血吸虫病是完全可以消灭的,但是血吸虫难以消灭,因为它是多宿主寄生虫,尤其是鼠类,如褐家鼠其感染率可高达39.29%。为此,决不能把消灭血吸虫病与消灭血吸虫这两个不同含义的名词混同起来.②钉螺与血吸虫病.从理论上讲,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消灭了钉螺即消灭了此病,但作为一个物种要消灭它谈何容易!况且还有许多先例。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锡奇  
粪便孵化法,是目前血吸虫病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疗效考核的主要方法。笔者30多年的实践体会如下:①粪样采集各种动物感染血吸虫后,在排粪中出现虫卵的时间有早有迟,如水牛40~50d,黄牛39~42d,乳牛36~38d,猪和羊30~38d.水牛在感染21个月后有自愈现象.每次采粪量,牛马200~250g,猪40~60g,羊犬猫20~30g.采得的粪便在25℃时可存放2~3d,20℃以下时可存放10d 以上,但需防止高温、干燥、渗水和污染.②用水准备洗粪孵化用的水应是无杂虫、无污染、清亮透明、pH6.8~7.2.将水加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志  张国栋  王立平  杨旭春  
赤峰市北部的大兴安岭南段山地,是水草丰美的森林牧地,属东北区境内的罕山亚区,受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马鹿(Cerous elaphus)栖息于此.自1985年以来,笔者对这一带野生及人工驯养的成年马鹿感染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采用反复沉淀法进行常规粪检及对各种原因死亡淘汰者进行肝脏寄生虫剖检法.通过对分散资料的统计,粪检39头,阳性31头,占79.5%。其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安  蒋梅鑫  简敏菲  倪才英  
医学地理研究由来已久,但地理学界血吸虫病医学地理研究相对薄弱,而且多是非地理专业人员在从事相应工作。本文首先从血吸虫病流行传播的机理出发,分析了血吸虫病医学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认为钉螺滋生地与血吸虫病疫情的监测和预测是血吸虫病医学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其次系统总结了气象气候因子、土壤植被因子、地貌高程因子、水文水力因子、人文经济因子对血吸虫生命史及其宿主的影响,并视其为血吸虫病医学地理研究的基础;然后回顾了近年国际、国内运用遥感、GIS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包括地统计学方法)进行钉螺滋生地与血吸虫病疫情确定的主要研究手段,归纳了7类钉螺滋生地预测方法和5类血吸虫病疫情预测方法;最后剖析了目前血吸虫病医学地理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血吸虫病医学地理研究努力方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尹治成,谭光蒲,戴晓斌,崔丽娜,危霞,吴子松,金介梅,周时国,马玉曙,吴仲杨,王洪,苏正明,杨远华,赵正文,白美力,卓秀云,袁虹  
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在进行血防决策时,不但要考虑效果,还要重视资源分配。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各项防治措施的成本问题是各种经济评价方法的基础。本文将用于某项措施的一切资源用货币形式反映出来,供决策者参考。 西昌市大兴乡和芦山县思延乡是卫生部设立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观察点,从1990~1994年已连续观测5年,现将点上各项防治措施的成本分析如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玲  
用扫描电镜对寄生于鲇鱼膀胱内的鲇叶形吸虫成虫体表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成虫呈独特的乒乓球拍状。口吸盘背上方有一明显的小窝(前窝),它与发状科吸虫系统发育有关,鲇叶形吸成虫体表无体棘,表皮凹凸不平,由大小、形状较一致的表皮突起有规则地排列而成。表皮上可观察到皮孔和小珠状的分泌物。两种不同形状的无纤毛乳突被观察到。半球状突起的乳突数量多、分布广,并且在口吸盘和前窝周围呈对称分布。“玫瑰花”状乳突形同玫瑰花饰,数量少,仅分布于虫体背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