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
- 2023(673)
- 2022(677)
- 2021(563)
- 2020(520)
- 2019(1236)
- 2018(1264)
- 2017(2248)
- 2016(1376)
- 2015(1620)
- 2014(1584)
- 2013(1633)
- 2012(1565)
- 2011(1427)
- 2010(1490)
- 2009(1372)
- 2008(1448)
- 2007(1339)
- 2006(1161)
- 2005(1059)
- 学科
- 济(5762)
- 经济(5757)
- 方法(4425)
- 数学(3835)
- 数学方法(3639)
- 管理(3184)
- 学(3073)
- 业(2795)
- 企(2607)
- 企业(2607)
- 理论(1224)
- 财(1119)
- 和(1014)
- 策(950)
- 务(826)
- 统计(821)
- 财务(818)
- 财务管理(813)
- 企业财务(768)
- 决策(733)
- 技术(728)
- 水产(717)
- 中国(680)
- 动物(668)
- 经济学(668)
- 划(642)
- 制(638)
- 环境(627)
- 农(592)
- 业经(578)
- 机构
- 大学(23376)
- 学院(22518)
- 研究(8550)
- 科学(7610)
- 管理(7337)
- 农(6838)
- 济(6678)
- 中国(6631)
- 经济(6458)
- 理学(6376)
- 理学院(6264)
- 管理学(5875)
- 管理学院(5848)
- 京(5826)
- 农业(5784)
- 业大(5611)
- 所(5349)
- 研究所(5028)
- 农业大学(3903)
- 室(3873)
- 中心(3714)
- 实验(3654)
- 北京(3630)
- 实验室(3548)
- 江(3520)
- 工程(3440)
- 技术(3404)
- 重点(3343)
- 省(3322)
- 科学院(3052)
共检索到31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康相涛 赖银生 王俊士 李明 郭诚 宋素芳
采用689只豫州褐壳蛋鸡Ⅲ系1990~1991年的个体产蛋记录资料,对蛋鸡早期选种中常用的三种方法(40周龄个体综合指数法、40周龄总蛋重法和早期优化蛋数法)进行比较表明,40周龄蛋重法的早期选种效果最佳。为加速遗传进展,在不影响早期选种准确度的情况下,留种率在30%~35%或35%~40%时,以选择下限留种为宜,在30%以下的留种率范围,以选择上限留种为宜。
关键词:
蛋鸡,早期选种,遗传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凯 姜吴昊 吕艳 倪益华 侯英岢
针对蛋鸡养殖中,传统蛋鸡行为检测操作复杂、分类单一、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型蛋鸡行为检测算法TD-YOLOV3。该检测算法以YOLOV3为基础网络结构,对其进行网络结构压缩,获得轻量型T-YOLOV3网络结构,用以提高系统检测速度;将第一个多尺度预测中的残差模块替换为Dense block,并在网络结构中的第Convolution 5,Convolution 7,Convolution 10,Convolution 12的卷积层之后添加NIN网络中的MLP结构,用以提高检测精度;采用基于K-means算法的聚类维度优化和训练策略优化对本研究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TD-YOLOV3检测算法的平均精准度均值89.26%,检测速度为33帧/s,参数量为55 MB;在同一硬件水平下与YOLOV3和T-YOLOV3相比,TD-YOLOV3在检测速度、精度等方面的综合性能最优,更适用于笼养蛋鸡行为的实时自动检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根华 陈伟华 赵茹茜 周浩良 陈杰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出雏后5日龄和10日龄的肉鸡和蛋鸡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胚后早期发育阶段,蛋鸡的血清IGF-1水平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高于肉鸡,尤以10日龄时更为显著(P<0.01)。不同品种相同日龄的雌性雏鸡间差异不显著,但雄性蛋鸡的血清IGF-1水平却显著高于雄性肉鸡(P<0.01);另外,同一品种雏鸡的血清IGF-1水平未见有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皓天 马骥
采用Meta-frontier方法,将不同规模蛋鸡养殖户在共同生产前沿面下比较其近十年技术效率的变化。结果显示:2005—2015年,小规模养殖户的技术效率基本持平;中规模养殖户技术水平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技术效率仍存在短期波动,最终趋于更高的技术效率,这也说明这段时期我国小规模养殖户向中规模养殖户演进较为成熟;大规模养殖户技术效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仍较低,说明我国中规模蛋鸡养殖户向大规模养殖户演进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窦套存 郭军 曲亮 王星果 胡玉萍 王克华
数据来自白莱航鸡、绿壳蛋鸡资源群体,包括13 185条记录,应用多性状动物模型解析遗传参数、育种值排序,评估近交对蛋鸡体重性状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模型估计的遗传参数、育种值排序.结果表明:F_2代群体个体近交系数解释的表型方差占比为6.0%~7.9%;蛋鸡资源群体体重的遗传力为0.43~0.47,重复力为0.51~0.94,遗传相关系数为0.66~0.84;近交系数协变量改变了育种值排序.蛋鸡资源群体体重的遗传潜能较大;选育体重时,动物模型宜包含近交系数协变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荣柱 秦富
为了解蛋鸡生产和鸡蛋价格间的动态变化,运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我国蛋鸡主产省2009—2014年的月度数据,就产蛋鸡存栏、鸡蛋产量和鸡蛋价格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蛋鸡存栏、鸡蛋产量和鸡蛋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三者之间在不同时期存在动态变化关系,当期产蛋鸡存栏、鸡蛋产量、鸡蛋价格变化主要取决于滞后了2期各变量的变化。三者在滞后1~7期、12期和17期时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或明显的脉冲响应值、方差贡献率等动态变化;实证结果与商品蛋雏鸡饲养5个月左右开产,6~7个月产蛋率趋于稳定及蛋鸡产蛋周期为12个月、饲养周期为17个月的生物学规律相吻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乾 聂路玮 王朝元
针对采用姿态传感器监测散养蛋鸡行为过程中存在加速度信号易受噪声干扰,不同行为加速度信号特征尚不清晰的问题,以立体栖架散养蛋鸡的三维空间行为为目标,在构建蛋鸡穿戴式行为监测系统,获取不同行为加速度信号的基础上,研究小波阈值、CEEMDAN、CEEMDAN结合小波阈值对加速度信号的降噪效果,分析蛋鸡6种典型行为活动的加速度信号特征。结果表明:1)小波史坦无偏似然估计(Rigrsure)阈值的降噪效果更好,降噪后信号的信噪比(SNR)为17.613 2,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5 0;2)根据X、Y轴加速度标准差分布特征,可将蛋鸡三维空间行为活动强度由低到高分为趴卧和站立、采食和饮水、行走、跳跃4类,各类行为活动的加速度信号标准差差异极显著(P<0.001)。本研究表明,小波Rigrsure阈值法在对蛋鸡空间行为活动加速度信号进行降噪的同时可以保留更多的有效信息,可根据加速度标准差对蛋鸡典型行为的活动水平进行分类识别。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一鸣 马骥 李莎莎 朱宁
专业化分工是促进中国蛋鸡养殖业提质增效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路径,为扩大专业化分工的市场范围,有必要探讨蛋鸡养殖户专业化育成鸡选择行为。本文利用6个鸡蛋主产省的494个蛋鸡养殖户调查数据,运用稳健标准误Logit和ISM模型分别估计蛋鸡养殖户专业化育成鸡选择方程和解析各显性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年轻、文化程度和养殖收入占比高、养殖规模大、加入蛋鸡合作社、鸡蛋市场风险认知强、认可专业化育成鸡质量和接受专业化育成鸡价格的蛋鸡养殖户倾向于选择专业化育成鸡;其中,育成鸡质量态度和价格态度是表层直接因素,经营性质、组织状况和鸡蛋市场风险认知是中层间接因素,决策者年龄、决策者文化程度和养殖规模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晓鹃 刘磊 焦洪超 赵景鹏 林海
生物体内源性的昼夜节律使其能够预测周边环境周期性的变化,使机体的内在代谢和周边环境保持一致。在禽类卵泡的成熟、排卵和蛋的形成过程中,不同生理进程在时间上的吻合显示了机体自身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摄入、内分泌激素的生成、能量代谢等一系列的行为和生理过程都有生物钟参与调控。文章从光照和营养两种因素入手,综述了生物钟在神经内分泌、能量摄入和能量代谢中的调控作用,揭示了蛋鸡的排卵和产蛋机制。1.光信号通过调控生物钟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从而调控机体的繁殖活动。在光信号刺激下,位于禽类视交叉上核(SCN)和松果体的中枢生物钟作用于下丘脑,使下丘脑定时性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和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 IH),Gn RH和Gn IH继而作用于垂体调节释放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卵巢中存在的外周生物钟接受中枢的同步化信号来维持生物节律,促使禽类的卵泡成熟和定时排卵;2.除了受到HPG的神经内分泌调控之外,蛋鸡的排卵-产蛋过程还受到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中枢和外周的生物钟基因能够调控食欲调节系统,从而影响能量摄入;生物钟能够通过调控代谢过程中重要限速酶的表达、整合核受体和营养信号蛋白、调节代谢感受器和代谢物、影响肠道微生物等途径来调节能量代谢,影响卵黄前体物质的合成、转运和沉积;禽类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可通过介导降钙素、甲状旁腺素(PTH)及雌激素分泌,节律性地调节体内钙代谢,影响蛋壳的形成。能量摄入的时间和行为、机体能量代谢和能量状态也可以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等一些与食欲调控和能量代谢相关的细胞因子反过来调控生物钟。营养-生物钟-能量代谢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使生物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能量利用达到最优。因此,通过调整进食时间和食物组分(如饲料能量水平和钙水平),能够改变能量代谢从而调节生物钟的功能。将环境(光照管理)和营养(饲喂时间、饲料配方)综合研究并加以运用,使机体生物钟成为连接外部环境信号和内部能量代谢的纽带,既能响应外界环境刺激,又能同时调控机体能量代谢进程,从而使各项生理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这将为蛋鸡的产蛋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生物钟 蛋鸡 产蛋 光照 能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宁 刘胜军 宁国杰
采用动物模型 BL UP方法 ,利用连续 2个世代白来航蛋鸡 3个纯系的系谱资料和产蛋量记录 ,对产蛋量的两阶段选择进行了优化研究。在总留种率 30 %的情况下 ,比较了第 1阶段留种率从 30 %到 10 0 %变化时对后代遗传进展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两阶段选择时产蛋量的遗传进展比常规 4 3周龄早期一次选择提高2 2 .89%以上。遗传进展随着第 1阶段留种率的升高而增大。当第 1阶段留种率超过 70 %的时候 ,增长趋势逐渐趋于平缓。青年鸡选择方法 (第 1阶段不选 ,10 0 %留种 ,第 2阶段 30 %留种 ) ,在遗传进展上对两阶段选择只有微弱优势 ,却有很高的育种投入。考虑...
关键词:
产蛋量 两阶段选择 遗传进展 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额尔敦木图 陈耀星 王子旭 李俊英 曹静 贾六军 巢国正
研究单色光对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排卵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在外周血中的含量及输卵管膨大部形态结构的影响。采用红、绿、蓝3种发光二极管(LED,处理组)和白炽灯(对照组),对蛋鸡进行人工光照。白光组产蛋高峰期最短(23~29周龄),蓝光组最长(23~35周龄);蓝光组血清LH和FSH的上升维持时间最长(25~34周龄);34周龄时,与其他组相比蓝光组输卵管膨大部管状腺排列紧密,腺体管腔内容物充盈。蓝光促进了LH和FSH的分泌,使输卵管的分泌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状态,进而延长了产蛋高峰期。蓝光组高峰期产蛋率为94%,料蛋比最低(2.10),与白光组相比蓝光组产蛋高峰期延长6周,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计成 贺高峰 丁丽敏
通过分析北京红鸡的胴体、羽毛、鸡蛋的氨基酸组成,估计出其维持的氨基酸组成;并采用数学模型方法对不同组份进行加权,在可消化氨基酸的基础上建立了几个不同的氨基酸理想比例模式。经过与NRC模式比较,对北京红鸡理想蛋白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假定模式中赖氨酸为100,则主要的必需氨基酸比例模式为:蛋:胱色:苏:精:异亮:亮:赖=33:23:14:53:100:59:93:100。
关键词:
产蛋种鸡 数学模型 理想蛋白模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礼华 马慧敏 王之盛 周安国
选取168只45周龄未接种大肠杆菌疫苗、体重及产蛋率相近的商品代尼克珊瑚粉产蛋鸡,研究了日粮中添加纳米硒、碘对免疫接种应激状态下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设7个处理(包含一个基础对照组,一个疫苗对照组,除基础对照组外各组均接种大肠杆菌疫苗),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所用抗原为大肠杆菌为K88、K99、987p标准菌株。结果表明:接种疫苗显著降低蛋鸡产蛋性能(P<0.05)。在本试验的剂量范围内,日粮添加纳米硒和碘影响免疫接种应激蛋鸡的产蛋性能:随着碘添加量增加,产蛋性能有提高的趋势;随着纳米硒添加量增加,产蛋性能有下降的趋势;但纳米硒添加量增加引起的产蛋性能的降低随着...
关键词:
纳米硒 碘 卵黄抗体 产蛋性能 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磊 覃媛钰 谭光辉 李杰章 张依裕
以长顺绿壳蛋鸡为试验对象,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OC–116基因g.45670562—g.45670994和g.45669431—g.45670163区域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筛查;运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多态位点对长顺绿壳蛋鸡蛋壳品质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OC–116基因存在4个SNP位点,分别为位于第2外显子上的g.45668081 G>T、第3外显子上的g.45669143 T>C、第3内含子上的g.45669061 A>G和g.45669101 T>A,g.45668081 G>T和g.45669143T>C为同义突变,4个SNP位点均表现为中度多态;卡方(χ~2)检验表明,4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g.45669061 A>G位点的AA和AG基因型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GG基因型的(PC位点的TT和CT基因型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的(PG和g.45669143 T>C位点可作为蛋壳性状选择的标记性位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佳兰 高玉鹏 昝林森 杨长锁
为了了解蛋鸡周龄对鸡蛋质量及其各成分含量的影响,以同一批次90只新杨褐蛋鸡为试验对象,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从20周龄开始,每4周集蛋一次分析周龄对蛋质量和蛋黄占蛋白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周龄的增加,蛋质量及其各成分质量、蛋黄质量占蛋质量的比例、蛋黄占蛋白的比例等逐渐增加;蛋白质量、蛋壳质量占蛋质量的比例下降。不同周龄蛋质量与蛋黄占蛋白的比例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且不同周龄相关程度不同。由不同周龄蛋质量及蛋黄、蛋白占全蛋比例的回归分析得知,在同一周龄,随蛋质量的增加,蛋黄占全蛋的比例下降,蛋白占全蛋的比例增加,且以36周时的变化幅度最大。蛋质量相同时,20周时蛋黄占蛋质量的比例最小,而56周时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