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9)
2023(7789)
2022(6511)
2021(5742)
2020(4588)
2019(10302)
2018(10117)
2017(18731)
2016(10562)
2015(11330)
2014(10722)
2013(10534)
2012(9659)
2011(8508)
2010(7834)
2009(6627)
2008(6094)
2007(5058)
2006(4198)
2005(3311)
作者
(32011)
(26876)
(26673)
(24980)
(16942)
(13337)
(11889)
(10668)
(10446)
(9180)
(9162)
(9028)
(8747)
(8700)
(8267)
(8151)
(8113)
(8022)
(7929)
(7655)
(7056)
(6425)
(6300)
(6080)
(6040)
(5923)
(5845)
(5845)
(5747)
(5473)
学科
(35709)
经济(35670)
管理(29047)
(25793)
(19486)
企业(19486)
方法(15003)
数学(13625)
数学方法(13522)
环境(12413)
(11893)
(11709)
(9006)
地方(8625)
中国(8593)
农业(8410)
业经(8329)
(8182)
贸易(8180)
(7943)
(6938)
技术(6193)
(5941)
(5587)
财务(5585)
财务管理(5580)
资源(5496)
(5417)
企业财务(5218)
产业(5045)
机构
学院(139199)
大学(138669)
(51663)
管理(50754)
经济(50676)
研究(49302)
理学(45415)
理学院(44801)
管理学(43910)
管理学院(43683)
(37050)
科学(36632)
中国(35144)
业大(30419)
农业(30046)
(28962)
(26105)
研究所(24724)
中心(22832)
(20836)
农业大学(20678)
(20107)
(18457)
财经(17524)
(17144)
(17037)
(16929)
北京(16916)
师范(16738)
科学院(16163)
基金
项目(109125)
科学(84315)
基金(79717)
(74181)
国家(73595)
研究(70189)
科学基金(61443)
社会(44567)
(44499)
基金项目(44011)
自然(43656)
自然科(42624)
自然科学(42605)
社会科(42254)
社会科学(42243)
自然科学基金(41865)
(38008)
教育(30726)
资助(30398)
编号(25891)
重点(25163)
计划(24351)
(24099)
(23277)
科研(22306)
(22248)
科技(22195)
创新(21897)
(20769)
大学(19117)
期刊
(49342)
经济(49342)
学报(34286)
(32218)
研究(31877)
科学(28255)
中国(24196)
大学(24030)
学学(23306)
农业(22019)
(15371)
管理(15018)
(12153)
业大(10546)
业经(9425)
(9192)
农业大学(9086)
技术(9014)
(8881)
金融(8881)
资源(8524)
教育(8521)
科技(8443)
经济研究(8327)
财经(7507)
林业(7181)
问题(7098)
中国农业(6826)
(6400)
自然(6281)
共检索到185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吕木  乐国伟  施用晖  
以蛋氨酸作为惟一氮源和碳源,设添加L-蛋氨酸(M et)组(试验组)和不添加L-蛋氨酸组(对照组),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研究了这2组的瘤胃微生物谷草转氨酶(A 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各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M et对A ST和ALT活性无明显影响,添加M et后产物中游离甘氨酸(G ly)含量和蛋氨酸(M et)含量较对照极显著增加,培养液中游离半胱氨酸(Cys-s)和丝氨酸(Ser)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减少(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孔凡林  李媛  付彤  刁其玉  屠焰  
【目的】蛋氨酸羟基异丙酯(HMBi)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补充反刍动物日粮中缺乏的蛋氨酸(Met),尽管HMBi拥有过瘤胃特性,但仍有部分在瘤胃中降解。研究拟探究HMBi对犊牛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选取36头体重在(101±10)kg的84日龄断奶后荷斯坦母犊牛并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PC,0.40%Met)和蛋氨酸扣除组(PCMet,0.28%Met),通过减少PCMet组日粮中HMBi的添加使Met含量较PC组少30%。试验期97 d,其中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90 d。于试验0、90 d测定犊牛体重,正试期每天记录采食量,在试验90 d收集血清样品和瘤胃液样品用于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测定。【结果】(1)与PC组相比,PCMet组犊牛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Met含量有降低的趋势(0.0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兆玉  周岩民  王根林  王恬  刘永刚  
选用16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按拉丁方设计进行试验,研究饲粮中补充0、8、12和16 g.d-1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以及血液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过瘤胃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酪蛋白水平。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产奶量较高(>22 kg.d-1)的奶牛有增加产奶量的趋势,对产奶量低的奶牛没有积极作用,能提高高产奶牛乳蛋白和乳脂肪量。选用9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在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和普通蛋氨酸前后连续采血44 h,探索蛋氨酸的吸收变化曲线,发现奶牛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后12~16 h达到吸收高峰,过瘤胃蛋氨酸能显著提高奶牛血清蛋氨酸水平,而补饲普通蛋氨酸则无明显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荣  张洁  
【目的】研究日粮中不同碳水化合物结构对山羊瘤胃发酵和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为回答"瘤胃微生物的氨基酸组成是否恒定?"这一国际学术界仍有争论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以玉米、豆粕、稻草为基础日粮,研究不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之比(NSC/SC)处理(A:0.33、B:0.63、C:1.17及D:2.18)对pH、NH3-N、VFA浓度及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随着日粮中NSC/SC的升高,瘤胃pH显著降低(P<0.05),NH3-N浓度显著升高(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金洛  陈杰  陈伟华  韩正康  
采用5头装有瘤胃瘘管、十二指肠瘘管的土著种成年空怀母山羊,按自身对照设计,试验期山羊皮下注射孕酮1.25mg/d,以研究孕酮对瘤胃微生物氮代谢的调节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皮下注射孕酮可进入瘤胃,并影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十二指肠食糜微生物氮(MCP-N),尿素氮(UN),氨氮(NH3-N)量极显著增加(P<0.01),但食糜总氮,过瘤胃蛋白氮(BPN)或非氨氮(NAN)无显著变化(P>0.05)。用放射免疫受体测定法对瘤胃细菌进行测定,发现山羊瘤胃细菌孕酮受体(BPR)与孕酮的最大结合容量和Kd值分别为105.01±15.32mol/mg(蛋白)和9.54±0.44×10-8mol/L(n=...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梦芝  王洪荣  曹恒春  李国祥  张洁  
【目的】研究特定氨基酸在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条件下如何影响瘤胃微生物群系特征及其发酵。【方法】研究中以3只瘘管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底物去除技术,底物设计分别为:全量必需氨基酸组(TEAA),组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和支链氨基酸(BCAA)的缺省组。【结果】底物对培养液pH均值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各组pH值随时间的变化模式有所不同;培养液氨氮浓度较高,在10.99~30.51mg/100ml范围变动,各组氨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模式也有明显的不同;特定氨基酸缺省对微生物蛋白产量限制程度不同,以BCAA缺省对微生物蛋白产量的限制最大,相对于全量组混合微生物蛋白下降了44.52%。研究还发现底物对微生物区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凡  李天平  郁培义  宿少锋  洪湘琦  陈婷  
以亚热带地区樟树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氮添加水平,即0(对照)、5(低氮)和15 g·m-2(高氮),采用BIOLOG—AN,FF,GenⅢ和YT 4种微孔板,对施氮1年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施氮后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均不同程度地降低,而且氮添加水平越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越弱;2)施氮可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施氮后,4种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增强,均匀度降低,厌氧菌、真菌和革兰氏菌的优势度降低;3)碳源利用分析表明,施氮后,糖类虽然仍是4种微生物群落主要利用的碳源,却相应地提高了其他几类碳源的利用程度,土壤真菌和厌氧菌的碳源利用受氮添加影响较大,而革兰氏菌和酵母菌碳源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吕木  胡良卫  刁欢  凌俊  
为了测定体外培养条件下瘤胃微生物的赖氨酸消化率及赖氨酸降解过程中谷氨酸脱氢酶(GDH)、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和尿素氮(UN)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经瘤胃瘘管取成年山羊瘤胃液混匀后分装至12个血清瓶中,每瓶40 mL,同时每瓶加入淀粉20 mg;血清瓶随机均分为2组,其中一组每瓶再注入8 mL0.25 mmol/L的L-赖氨酸作为赖氨酸组,另一组每瓶再注入等体积的去离子水作为对照,一并放入39℃培养箱培养16 h,并于培养的0,8和16 h取培养液测定GDH、γ-GT、GOT、GPT、UN和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底物中添加赖氨酸时,培养液中UN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荣珍  谭支良  
氮素是反刍动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蛋白质代谢实质上是氮素代谢。准确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氮素代谢会更真实的反映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在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同时减少氮素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也有助于完善反刍动物整体蛋白质周转体系,同时对于动物饲养标准的修订、饲料原料营养参数的准确性和合理配制日粮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综述了微生物氮素循环机制、微生物氮合成量的测定方法、氮素循环模型和影响微生物氮素循环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端钦  贺志雄  谭支良  
饲料中的脂肪除了供能以外,其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方面。笔者就反刍动物饲料中脂肪组成,瘤胃内脂肪水解、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内的微生物氢化和脂肪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赞明  陈杰  任明强  
研究了五肽胃泌素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挥发性脂肪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 ,以及CCK2 /gastrin特异性受体阻断剂丙谷胺对其作用的影响。实验分两系列 :Ⅰ 经瘤胃瘘管从采食粗料的绵羊、山羊收集瘤胃液 ,分别加入 0、 1× 1 0 -1 2 、1× 1 0 -1 0 和 5× 1 0 -1 0 mol·L-1 的五肽胃泌素 ,厌氧培养 8h ,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蛋白质 ;Ⅱ 经瘤胃瘘管收集采食粗料添加部分精料的水牛瘤胃液 ,分别加入含有丙谷胺 (1 0 -1 0 mol·L-1 )、五肽胃泌素 (1 0 -1 0 mol·L-1 )、丙谷胺 (1 0 -1 0mol·L-1 ) +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帅  贾琦珍  陈根元  张玲  马春晖  
探讨小花棘豆黄酮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小花棘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试验组分别按10,30,50 mg/k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黄酮,试验持续35 d。试验前及试验后每隔7 d取瘤胃液,检测瘤胃液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试验羊瘤胃液中总细菌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从第21天开始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瘤胃液总细菌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所有试验羊瘤胃液中厌氧真菌数和瘤胃原虫数均无明显变化,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瘤胃液纤维素降解菌数量无明显变化,试验Ⅲ组可降低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宏伟  仲伟光  王玉婷  赵玉民  
牛的瘤胃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微生物与瘤胃之间互生互利,对于牛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牛瘤胃中常见的微生物菌群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综述,对影响牛瘤胃中微生物菌群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牛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控和质量安全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凯尧   刘功炜   李林芳   王智伟   崔雯元   杨雨鑫  
【目的】利用Fosmid文库功能筛选法,获得山羊瘤胃微生物源蛋白酶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利用功能底物筛选法从山羊瘤胃微生物源Fosmid文库中筛选具有蛋白酶活性的克隆子,对其进行Illumina二代测序,对预测到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根据基因丰度结果确定后续研究的功能基因。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对功能基因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酶活性测定。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密码子优化后的功能基因分别敲入枯草芽孢杆菌C6基因组ctc位点并进行表达验证。【结果】从Fosmid文库1 700个克隆子中筛选到1个具有蛋白酶活性的阳性克隆Pro4-C5。通过二代测序技术,鉴定出3个潜在的蛋白酶基因gene0833(内肽酶,EC编号:EC3.4.21.53)、gene0196(金属内肽酶,EC编号:EC3.4.24)和gene0585(羧肽酶,EC编号:EC3.4.17.14)以及1个L-天冬酰胺酶基因(gene0683,EC编号:EC3.5.1.1)。以p ET-28a(+)为表达载体,通过大肠杆菌BL21(DE3)原核诱导表达发现,gene0585和gene0196未表达;gene0833表达的蛋白分子质量为87 ku,蛋白酶活性为10.45 U/mL;gene0683表达的蛋白分子质量为37 ku,L-天冬酰胺酶活性为88.52 U/mL,同时发现该蛋白也具有蛋白酶活性,酶活性为5.25 U/mL。将密码子优化后的gene0683和gene0833定点敲入枯草芽孢杆菌C6基因组中表达发现,gene0833未表达,gene0683表达的蛋白酶活性为109.72 U/mL,相比原始菌株(100.97 U/mL)显著提高了8.67%(P<0.01);L-天冬酰胺酶活性为31.63 U/mL,相比原始菌株(22.79 U/mL)显著提高了30.06%(P<0.01)。【结论】从山羊瘤胃微生物源Fosmid文库中筛选和鉴定出了2个具有蛋白酶活性的功能基因(gene0833和gene0683),均来源于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其中gene0683在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的蛋白酶和L-天冬酰胺酶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荣  张红伟  
【目的】探讨在不同硫水平条件下,添加硫胺素(维生素B1)对人工瘤胃内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方法】按2×2因子试验设计,因子一为不同的氮硫比(高硫水平,即N﹕S=5﹕1;低硫水平即N﹕S=15﹕1),因子二为不添加和添加硫胺素(0和60 mg.kg-1)进行人工瘤胃培养试验。【结果】添加硫胺素对pH和NH3-N浓度的影响不显著;高硫水平能够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显著提高了瘤胃培养液中原虫和细菌蛋白质的比值(P/WB)(P<0.05);在低硫水平下,添加硫胺素处理组TVFA的摩尔浓度和丁酸百分含量均高于不添加硫胺素组(P<0.05),而乙酸低于不添加硫胺素组。在高硫水平下,添加硫胺素处理组与不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