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69)
2023(4782)
2022(4091)
2021(3971)
2020(3336)
2019(7865)
2018(7580)
2017(13984)
2016(7427)
2015(8693)
2014(8682)
2013(8934)
2012(8299)
2011(8018)
2010(7786)
2009(7208)
2008(7091)
2007(5942)
2006(5296)
2005(5040)
作者
(22141)
(18685)
(18599)
(17922)
(12115)
(8856)
(8542)
(7413)
(7132)
(6650)
(6537)
(6356)
(6299)
(6140)
(6132)
(5999)
(5612)
(5456)
(5325)
(5022)
(4842)
(4478)
(4471)
(4273)
(4244)
(4225)
(4120)
(3862)
(3758)
(3750)
学科
(35704)
经济(35672)
管理(18876)
方法(16625)
(16558)
数学(14773)
数学方法(14641)
中国(13192)
(12930)
企业(12930)
(9317)
贸易(9310)
(9189)
(8649)
(7696)
(6835)
(6429)
(6348)
银行(6331)
(6183)
(5982)
金融(5980)
业经(5957)
环境(5829)
关系(5549)
(5312)
(5243)
(5090)
农业(4876)
(4658)
机构
大学(118300)
学院(111942)
(55933)
经济(55154)
研究(47680)
管理(41434)
中国(37979)
理学(35508)
理学院(35087)
管理学(34575)
管理学院(34375)
科学(27310)
(26738)
(24376)
(23238)
研究所(22488)
中心(20147)
经济学(18992)
财经(18961)
北京(17993)
(17689)
(17203)
经济学院(17067)
(17043)
(14678)
(14607)
科学院(14593)
师范(14468)
财经大学(14455)
业大(14305)
基金
项目(75469)
科学(60257)
基金(58609)
研究(53598)
(52515)
国家(52188)
科学基金(43691)
社会(36270)
社会科(34579)
社会科学(34571)
基金项目(29699)
自然(27696)
自然科(27070)
自然科学(27061)
自然科学基金(26628)
资助(25303)
教育(24167)
(23952)
(22773)
(19099)
中国(18814)
编号(18672)
重点(17865)
国家社会(16786)
教育部(16318)
(16218)
成果(15965)
(15223)
科研(14813)
大学(14778)
期刊
(57990)
经济(57990)
研究(36677)
中国(23411)
学报(18183)
科学(17762)
管理(16892)
(16204)
大学(13754)
(13625)
学学(12657)
经济研究(10734)
(10134)
金融(10134)
农业(9980)
财经(9654)
技术(9562)
教育(9539)
(9169)
世界(8631)
(8521)
国际(8473)
问题(7781)
(6559)
图书(5953)
技术经济(5949)
业经(5877)
统计(5730)
资源(5588)
(4739)
共检索到173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唐文乔  张春光  
蛇鳗科鱼类广布于各大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大陆架水域,可依靠尖突的头部和尖秃骨化的尾端在沙土或珊瑚礁前后潜穴。蛇鳗科是鳗鲡目中体形较为特化而种类分化最多的一个科,目前已发现55属260多种。但其外形相似,又缺少鳞片、腹鳍和尾鳍等结构,鉴别特征较少。一般依据胸鳍的有无或发达程度,背鳍起点、鳃孔、肛门、鼻孔和眼等的相对位置,颌的发达程度和颌上是否具须,齿的形状和排列方式,身体的斑纹,以及头部和体侧的侧线孔数目等进行鉴别。通过全面考察蛇鳗科的研究历史,详细总结了该科的形态特征和类群划分,概述了其生态特点和地理分布。对中国已有种类进行了详尽的整理,编制了包括13属33种蛇鳗科鱼类的属种检索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文乔  
赤刀鱼科(Cepolidae)是鲈形目(Perciformes)之下一类身体侧扁、通体红色的小型穴居性鱼类,幼体阶段有一个上枕骨及鳃盖骨系特别膨大且多棘刺等为特点的特殊发育时期。该科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和东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区,我国已有零星记录。详细考查赤刀鱼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介绍早期发育个体及成体基本形态,检测保存于中国主要鱼类研究单位的有关标本,厘定中国赤刀鱼科的种类。依据形态鉴别特征,发现中国赤刀鱼科有3属7种,列出这些种类的学名引证及其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简要描述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编制属、种的分类检索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吕杨  宋超  刘媛媛  赵峰  张涛  高宇  庄平  
为了确定线粒体16S rrNA基因在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系统分类及物种鉴定中的作用,采用16S rrNA基因特异扩增测序及GeN BANk已有序列联合配对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口虾虎鱼科9属11种鱼类34个16S 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进行比较和系统分类研究。统计分析显示,虾虎鱼科鱼类该片段的A含量明显高于其它3个碱基含量,A+T的平均含量高于G+C的平均含量,第3密码子位点G+C含量最高,其平均值为51.1%,变化范围为49.8%~53.2%。全部转换位点多于颠换位点,转换/颠换比值为1.45。依据MAxiMuM CoMpoSiTe LikeLihood模型,得出11种虾虎鱼科鱼类种间遗传距离平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于亚男  宋超  侯俊利  王妤  庄平  
对采自长江口的7种虾虎鱼(Gobiidae)19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进行测序,其他6种虾虎鱼的相应序列从Genbank中获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7种虾虎鱼的COI基因部分序列密码子的第一位碱基的GC碱基含量最恒定,第三位碱基的GC含量最高,平均A+T的含量要高于G+C的含量,与多种鱼类的COI基因的碱基特点相似。运用MEGA5.0计算13种虾虎鱼的种间遗传距离,表明拉氏狼牙虾虎鱼(Oxyurichthy tentacularis)与孔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归属于近盲虾虎鱼亚科,根据种间遗传距离与系统发育树的结构特征推测,触角沟虾虎鱼和矛尾虾虎鱼可能具有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秋兵  韩春兰  
分布于中国北方的红土是古红土,关于古红土的土壤分类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始终存在问题。尽管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北方古红土的分类地位问题。北方古红土分类混乱的原因有三:第一,北方古红土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第二,北方古红土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大量详细的研究资料做支撑;第三,关于北方古红土的分类,在分类指导思想上存在问题。剖析北方古红土的特性,借鉴国外研究思路和成果,认为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应当在适当的分类级别(土类一级)中增加古土壤土类,以反映在性质上与现代成土环境明显不一致的土壤;建立有关北方古红土定量化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根据北方古红土本身的性状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义平  吴鸿  徐华潮  
对菌蚊科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概括 ,其中包括其生物学、分类与鉴定、地理分布、分类的系统地位和系统发育等 ,同时还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依据最新的资料 ,菌蚊科应由5个亚科构成 ,即真菌蚊亚科、粘菌蚊亚科、邻菌蚊亚科、滑菌蚊亚科和菌蚊亚科 ,其中菌蚊亚科包括 2个族 ,即伊菌蚊族和菌蚊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嘉平  梁军  吕全  张星耀  
本文系统论述了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Ces.&De Not.)及其无性型的系统分类现状。首先概述了Botry-osphaeria真菌模式种的建立及无性型分类的演化过程,主要介绍了Botryosphaeria真菌系统分类的一个重要观点:即Botryosphaeria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系统发育单元的集合,其无性阶段可能分别对应于色二孢属(Diplodia)和壳梭孢属(Fusicoccum)。同时介绍了真菌多无性型(pleoanamorphy)、同等无性型(synanamorphs)概念和Fusicoccum真菌座腔壳砖隔孢属(Dichomera)同等无性型的主要特征。分析了一些重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家明  
本文探讨了中国海涂土壤资源定性分类存在的不足,指出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在海涂土壤资源定量化分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中国海涂土壤资源的本质特性,提出了中国海涂土壤资源的系列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中国海涂土壤资源定量化的高级分类,包括土纲、亚纲、土类、亚类4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庆灵  于贵朋  邢军超  崔建州  赵嘉平  
[目的]葡萄座腔菌科菌物是引起众多经济及生态造林树种枝干溃疡、枝枯类病害的病原生物,在世界各地均有广泛的分布。本研究对河北省内,与经济林木病害相关的葡萄座腔菌科菌物进行系统分类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该科菌物在特定地区的地理分布特征,明确该类菌物所致树木枝干溃疡、枝枯类病害的寄主植物范围,为河北省树木溃疡、枝枯类病害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对河北省树木溃疡类病害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根据菌物无性型及有性型的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特征对包括河北省石家庄在内的8个市(县、区)25个不同地点的葡萄座腔菌科菌物进行分类鉴定和系统分类。[结果]共获得葡萄座腔菌科菌物5种73株,分别属于Botryosphaeria dothidea、B.stevensii、B.obtusa、B.sarmentorum和Phyllosticta citrichinaensis。其中B.dothidea为河北省葡萄座腔菌科优势菌物种,占全部检出菌物菌株总数的77%。葡萄座腔菌科菌物侵染杨树、柳树、苹果、核桃等28种植物,其中包括大叶黄杨、构树、火炬树、连翘、花椒和刺梅等6种新寄主植物。[结论]B.dothidea不仅危害杨树等传统寄主,而且危害花椒等新寄主植物以及入侵树种火炬树,是危害河北省树木健康生长的最为重要、分布最为广泛的枝干病原菌物,有必要对其溃疡致病性分化和种群遗传分化进行深入分析。来自柿树、花椒等寄主的10个具有Dothiorella型分生孢子的菌株形成单系类群,提示这些菌株可能是与B.sarmentorum和B.iberica不同的一个系统发育学新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思政  黄桔  宣立锋  宋吉皂  王方晓  
本文根据大量标本和资料,对世界笠扁蜡蝉属所有种类的同物异名,老种分离及新种确立作了详尽评述,并提供了一个包括外生殖器特征在内的种类检索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尤振来  李春娟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提出了很多的归类方式,但不同的分类方式的准确性和影响力是不同的。本文在对产业集群内涵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回顾了了国内外不同的分类方式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评价,进一步指出集群分类应该遵循现实性和客观性两个原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珊珊   张军国   谢将剑   张长春  
【目的】通过大量音频-文本对构建的鸟类音频预训练模型能基于物种类别辅助信息对缺乏训练样本的音频进行零样本分类,减轻数据采集的负担,为鸟类音频零样本分类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助力开放环境中的生态监测和物种分布变化分析。【方法】利用反映鸟类系统发育关系的系统分类学信息作为声音类的物种类别辅助信息,以预训练的RoBERTa文本编码器和HTSAT音频编码器分别提取系统分类学信息的语义嵌入和鸟类音频的声学嵌入,通过对比学习方法计算语义嵌入和声学嵌入的相似度,构建鸟类对比语言-音频预训练模型(CLAP-Bird),然后基于零样本类的物种类别辅助信息和CLAP-Bird模型实现零样本分类。【结果】在一个包含725 h的大型不平衡鸟类音频数据集上训练和评估了所提出的方法,在5个不同的8~10个类别的测试集上获得的平均F1_score为0.289,与以鸟类学名、鸟类生活史和基础特性信息作为物种类别辅助信息的基线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模型对鸟类音频零样本分类性能明显提升。【结论】鸟类的系统分类学信息作为物种类别辅助信息,提供了关于鸟类的生物学遗传信息,有助于模型更好地理解鸟类鸣声之间的关系,提升了鸟类音频零样本学习的性能。且训练集与测试集的系统分类学关系越接近,则对测试集的零样本分类性能越好。这为鸟类音频的零样本分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关欣  李巧云  张凤荣  
为给新疆土壤系统科学分类提供依据,分析了新疆平原土壤的分布特点,并根据成土条件,比较了新疆平原土壤在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和系统分类中的地位、分类依据和名称差异,对在系统分类中出现的干旱表层、钙积土与荒漠土的区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克宁  张凤荣  
选择我国北亚热带地区归属湿润淋溶土的22个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土族的划分依据和指标。指出,土族的划分应以土壤本身的性质为依据;反映土壤理化性质并影响土壤利用管理的颗粒大小级别、矿物学类型和土壤温度级别是理想的土族分类标准;土族命名要以这些属性名称加亚类名称连续命名,以准确地反映土壤的性质和分类地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武宝生  司李真  孔晓瑜  时伟  杨敏  
为了探讨ITS1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鱼类系统演化的适用性,实验选取鲈形目5科11种鱼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尖吻鲈科、射水鱼科、军曹鱼科、剑鱼科和鲹科。通过克隆和测序等技术共获得了348条ITS1序列,长度范围为442661 bp;通过对所有序列的长度、变异位点数量、GC含量、核苷酸多样性及单倍型多样性指数等遗传特征比较分析发现,11种鱼类ITS1序列无论是在种内还是在种间,长度和序列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态性。特别是在军曹鱼中,70条克隆的长度范围为648661 bp,但有一条序列存在55 bp缺失,结合该序列的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