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0)
- 2023(13010)
- 2022(11325)
- 2021(10599)
- 2020(8717)
- 2019(20042)
- 2018(20025)
- 2017(38094)
- 2016(20793)
- 2015(23335)
- 2014(23493)
- 2013(23312)
- 2012(21563)
- 2011(19621)
- 2010(19711)
- 2009(17921)
- 2008(17279)
- 2007(15121)
- 2006(13593)
- 2005(12016)
- 学科
- 济(87982)
- 经济(87900)
- 管理(57129)
- 业(54077)
- 企(43121)
- 企业(43121)
- 方法(35219)
- 数学(29337)
- 数学方法(29020)
- 中国(25552)
- 地方(24644)
- 农(24456)
- 业经(20687)
- 学(19970)
- 财(17713)
- 环境(17417)
- 农业(16907)
- 和(14823)
- 贸(14775)
- 贸易(14762)
- 理论(14601)
- 易(14215)
- 制(13948)
- 技术(13851)
- 发(13664)
- 银(13548)
- 银行(13508)
- 融(13345)
- 金融(13344)
- 地方经济(13223)
- 机构
- 学院(294718)
- 大学(293764)
- 管理(116784)
- 济(113175)
- 经济(110521)
- 研究(103378)
- 理学(100307)
- 理学院(99090)
- 管理学(97431)
- 管理学院(96898)
- 中国(76127)
- 科学(66323)
- 京(64764)
- 所(52506)
- 财(50451)
- 农(48723)
- 研究所(47959)
- 中心(46099)
- 业大(44436)
- 江(43775)
- 范(42573)
- 师范(42169)
- 北京(41812)
- 财经(40069)
- 院(38026)
- 农业(37764)
- 州(36352)
- 经(36316)
- 师范大学(34163)
- 经济学(32140)
- 基金
- 项目(201731)
- 科学(157799)
- 研究(148744)
- 基金(143648)
- 家(125180)
- 国家(124070)
- 科学基金(106017)
- 社会(91586)
- 社会科(86672)
- 社会科学(86650)
- 省(80317)
- 基金项目(77439)
- 自然(69019)
- 划(67415)
- 自然科(67276)
- 自然科学(67263)
- 教育(67125)
- 自然科学基金(66013)
- 编号(61415)
- 资助(59005)
- 成果(49382)
- 发(47474)
- 重点(45189)
- 部(43210)
- 课题(42824)
- 创(41589)
- 创新(38680)
- 科研(38212)
- 发展(37756)
- 展(37142)
- 期刊
- 济(131902)
- 经济(131902)
- 研究(87786)
- 中国(58574)
- 学报(46170)
- 农(44740)
- 科学(43971)
- 管理(42794)
- 教育(36184)
- 财(35064)
- 大学(34317)
- 学学(32107)
- 农业(31793)
- 技术(25446)
- 融(25407)
- 金融(25407)
- 业经(23619)
- 经济研究(19844)
- 财经(18160)
- 图书(17170)
- 问题(16967)
- 业(16199)
- 经(15380)
- 科技(15313)
- 资源(15205)
- 理论(14605)
- 技术经济(13869)
- 现代(13641)
- 实践(13569)
- 践(13569)
共检索到439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仲桂清
蛇岛是我国珍贵的宝岛 ,以栖息大量单一蝮蛇而闻名于世 ,被称为“世界奇岛”。蛇岛资源具有神秘性、奇特性、趣味性、科学性等特点。蛇岛生态旅游开发前提是 :统一规划、科学管理、保护优先 ;要合理地控制游人数和旅游活动量 ;要加强科学研究 ,开发以蛇岛资源和蛇岛为主的系列产品 ,扩大资源量 ,使蛇类资源和蛇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蛇岛 蝮蛇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岑博雄
本文以人们十分关注的涠洲岛为例 ,从资源优势、市场定位、产品定型、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开发原则、开发措施等方面 ,对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经济仍欠发达的海岛的旅游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提出了旅游生态岛的概念和开发性保护的指导思想及发展模式 ,形成了较完整的海岛生态旅游开发思路。
关键词:
涠洲岛 生态旅游 开发性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峰 胡国柳 黄华洁 范武波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阐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理论变迁;基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背景,分析海南农垦发展热带农业生态旅游的现状;提出海南农垦热带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健 李丰生 闫新禹
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表明,广西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粗放式开发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失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环境容量短板等问题。为此,对于广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建立兼顾约束与激励的具体机制,在立法约束机制、多元补偿机制、创新激励机制、评估监管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夯实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补偿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伟 吴静 王丽丽
本文通过对朱庄水库旅游资源及客源市场的系统分析,从旅游形象、市场定位、功能区划、线路设计、环境保护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构想,以朱庄水库为依托打造"三区一带"旅游区,推动其生态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开发规划 朱庄水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景群 苟小东 王谊 吕淑杰 王金照
以陕南生态旅游资源与多样性旅游功能为基础,提出了陕南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指导思想、开发建设原则与目标。陕南生态旅游开发以西安客源为核心市场,以三市为增长极,紧密依托两条铁路交通线,形成"一核-两轴—三极"的总体布局系统,形成巴山北坡中高山生态旅游带、秦岭南坡中高山生态旅游带、汉江低山川道生态旅游带的"三带"与"十一个功能区"的网络格局。此外,结合目前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陕南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陕西南部 生态旅游 开发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东和,刘玉亭
本文首先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界定,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两大部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山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对黄山市开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进行讨论。最后,对黄山市生态旅游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继元
本文主要论述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会导致不同的社会后果 ,在西部旅游开发中应该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 ,但是西部地区又是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 ,所以 ,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是西部旅游开发最佳选择。西部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是 :生态旅游环境战略、生态旅游经济战略、生态旅游文化战略。
关键词:
西部旅游开发 战略选择 生态旅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淑娟 曾曦
中国海岛的旅游开发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特别是一些著名海岛的开发利用率在不断提高。文章分析了崇明岛的旅游开发现状及旅游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列出了崇明岛的主要生态风险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崇明岛的生态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崇明岛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做评价,最后提出崇明岛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崇明岛 旅游开发 生态风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为忠 王英利
黄海滩涂是苏东地区海洋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区域应针对海涂资源品质和目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空间匮乏以及产品结构调整的困境,选择产业组合开发模式,统一产业规划,尽量实现旅游业与农业、海防林业、畜牧业和海水养殖业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综合开发、立体布局。该模式既可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投资门槛与市场风险、延伸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又可以激励开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颜节礼
佛教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佛教生态伦理观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在它的整体观、无我论、生命观、净土观以及日常的生态实践方面。佛教生态文化尽管存在不少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它留下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智慧,为人类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对于旅游开发来说,还是有很多值得挖掘和利用的文化资源。
关键词:
佛教 生态伦理观 生态旅游开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鄢和琳 包维楷
本文考察了国外有代表性山地国家生态旅游的开发经验,归纳了川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首次提出了川西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及其相应的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措施,为四川西部山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锦顺
本文认为,从茶叶角度对农村经济进行特色研究具有穿透性的类型学意义,开发农村茶乡茶叶文化生态旅游有利于实现农村发展和茶业、茶文化的双赢,并以信阳农村毛尖茶为例,论证了开展农村茶乡茶叶文化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同时提出农村茶乡茶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中既要重视茶业和茶文化开发,又要特别注意茶乡茶叶的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庠,秦丽杰,吕康银,孔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晓亮
近些年来,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海南省农村的农业生态旅游已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发展模式,但是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但阻碍旅游开发而且还阻碍海南农村地区建设有效的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研究农业生态旅游的效益问题势在必行。文章基于海南农村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及对其效益研究的一些问题,通过查阅文献的方法,确定农业生态旅游与其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发展条件。采用层次分析法评判模型,对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开发进行分析评价,通过确定效益评价指标,得到适合的模式效益。进而改变当地农村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的农村生态旅游,全面提升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