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9)
- 2023(8201)
- 2022(6834)
- 2021(6228)
- 2020(5003)
- 2019(11122)
- 2018(10879)
- 2017(21026)
- 2016(11606)
- 2015(12300)
- 2014(11931)
- 2013(11869)
- 2012(10796)
- 2011(9784)
- 2010(9732)
- 2009(9035)
- 2008(8941)
- 2007(7936)
- 2006(7026)
- 2005(5861)
- 学科
- 济(50076)
- 经济(50019)
- 农(44347)
- 业(38795)
- 农业(29353)
- 管理(26849)
- 企(17674)
- 企业(17674)
- 方法(17042)
- 数学(15702)
- 数学方法(15613)
- 业经(15251)
- 中国(14992)
- 地方(11838)
- 财(10553)
- 发(9984)
- 农业经济(9829)
- 学(9636)
- 制(9600)
- 贸(9535)
- 贸易(9534)
- 易(9298)
- 村(8906)
- 农村(8888)
- 环境(8139)
- 发展(7910)
- 展(7908)
- 土地(7780)
- 收入(7433)
- 体(7418)
- 机构
- 学院(166185)
- 大学(160011)
- 济(69799)
- 经济(68446)
- 管理(62747)
- 农(58440)
- 研究(58248)
- 理学(55735)
- 理学院(55094)
- 管理学(54173)
- 管理学院(53901)
- 农业(45382)
- 中国(43903)
- 科学(39687)
- 业大(38296)
- 京(32745)
- 所(30735)
- 农业大学(28744)
- 研究所(28265)
- 中心(27411)
- 财(26336)
- 江(24331)
- 业(22482)
- 财经(21650)
- 省(21461)
- 经济管理(20827)
- 科学院(20322)
- 经济学(20279)
- 院(20012)
- 经(19918)
- 基金
- 项目(120630)
- 科学(94289)
- 基金(88695)
- 研究(81611)
- 家(80530)
- 国家(79756)
- 科学基金(67295)
- 社会(54393)
- 社会科(51255)
- 社会科学(51239)
- 基金项目(48867)
- 省(48806)
- 自然(44989)
- 自然科(43949)
- 自然科学(43935)
- 自然科学基金(43141)
- 划(40330)
- 教育(34123)
- 资助(33511)
- 农(33158)
- 编号(31808)
- 发(27495)
- 重点(26972)
- 部(25832)
- 创(25222)
- 业(24747)
- 计划(24348)
- 创新(23649)
- 科研(23423)
- 国家社会(23144)
共检索到232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东兴 В.А.Касатиков
蚯蚓生物处理城市污水污泥过程中,有机质、全氮含量表现出下降,速效磷、交换态钾和硝态氮的浓度增加。重金属Mn、Zn、Ni、Pb、Cr和Ag的全量减少。Mn、Zn和Cr的浓度降低水平最大分别达到30%-40%,18%-27%和19%-22%。可移动态的Cu浓度降低达到38%-62%,而可移动态的Mn、Zn、Ni、Pb、Cr、Co和Cd达到了17%-44%。蚯蚓处理以高灰分城市污泥№1为主要成分的培养料时,利用有机氮的微生物群数量与最小值相比增加了10-16倍。处理以低灰分的城市污泥№2为主要成分的培养料时,微生物群的数量增加了24-41倍。
关键词:
蚯蚓 城市污泥 农化性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蔺玉红 马嘉伟 张雪艳
为探究草炭、蚯蚓粪分别与生物炭混合后在不同茬口中基质特性变化和影响细菌群落结构、代谢变化的驱动因素,为生物炭在无土栽培方面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黄瓜为研究对象,设计草炭、草炭+生物炭、蚯蚓粪和蚯蚓粪+生物炭4个处理,连续两茬栽培黄瓜,利用单因素、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探究蚯蚓粪和草炭分别与生物炭混合后基质养分变化及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秋茬中,相较蚯蚓粪和草炭,草炭+生物炭和蚯蚓粪+生物炭处理黄瓜单果质量显著增加。2)秋茬及春茬中,蚯蚓粪+生物炭处理容重较蚯蚓粪处理降低;相较草炭和蚯蚓粪,草炭+生物炭和蚯蚓粪+生物炭处理全氮、有机质含量增加。3)秋茬中,相较草炭,草炭+生物炭处理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均增加;不同处理显著影响细菌群落代谢功能;不同基质和不同茬口对基质养分及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存在显著互作效应。4)细菌门水平与基质环境因子间的冗余分析发现,基质中的有机质含量、全氮水平和容重情况是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综上,将草炭和蚯蚓粪分别与生物炭混合可提升基质养分和增加草炭细菌群落丰度及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萍萍 薛彬 孙德智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白三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城市污泥堆肥土壤的pH值相对稳定,比不施肥土壤的变化小,城市污泥堆肥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施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不施肥增加了76.69%~204.80%,施肥土壤的总磷含量比不施肥土壤略有升高,施肥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和20%时,土壤中无机氮含量分别是不施肥土壤中的5.6、10.0、5.1和4.5倍,施肥质量分数为10%时,无机氮含量最大,表明城市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种植白三叶的土壤中施加污泥堆肥后,白三叶地上部分及根的干质量比不施肥分别增加了82.42%~229.95%和10.2...
关键词:
城市污泥堆肥 土壤 白三叶 营养元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苏思宁 阮可瑾 冯嘉仪 冯为迅 梁智淇 吴道铭 曾曙才
【目的】探究添加蚯蚓对尾叶桉在经污泥改良的稀土矿废弃地土壤上的生长、重金属累积及种植后基质重金属变化的影响,为污泥资源化利用和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提供依据。【方法】以经污泥改良的稀土矿废弃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不同赤子爱胜蚓添加量(40、60、80条·kg~(-1))对尾叶桉生长、重金属累积的影响,基于熵权TOPSIS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种植后基质重金属形态变化特征。【结果】与未经改良的废弃地土壤(对照)相比,污泥施用显著增加尾叶桉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上、地下部Cu、Zn含量以及地下部Cd含量。与单施污泥相比,不同蚯蚓添加量均显著增加尾叶桉株高、总生物量、地上部Cd含量和不同部位Cu、Zn含量,植株Cu、Zn、Cd累积量分别显著增加1.61~2.27倍、2.37~2.93倍和0.93~1.35倍,添加量为60条·kg~(-1)时尾叶桉Zn累积量最高。不同处理下植物生长适应性及重金属累积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污泥+60条·kg~(-1)蚯蚓(0.842)>污泥+40条·kg~(-1)蚯蚓(0.829)>污泥+80条·kg~(-1)蚯蚓(0.823)>单施污泥(0.174)>对照(0.134)。与对照相比,单施污泥显著增加种植后基质Cu、Zn、Cd全量及其不同形态含量;与单施污泥相比,不同蚯蚓添加量均显著减少种植后基质Cu、Zn、Cd全量以及不同形态Cd含量和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Cu、Zn含量。【结论】在用污泥改良稀土矿废弃地土壤时,添加赤子爱胜蚓可有效促进尾叶桉生长及其对Cu、Zn、Cd的吸收累积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易被植物吸收的有效态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亚波 薛进军 覃其云 崔美香 赵志军 刘贵巧 刘子英
以8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用不同形态、不同浓度的铁处理玉米秸秆接种蚯蚓,玉米秸秆被蚯蚓转化为蚯蚓粪后,研究对根际和蚯蚓粪有机酸的影响。苹果根际和蚯蚓粪中检测到的有机酸主要有草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和丙二酸,以草酸含量为高。没有用铁处理有机物料的根际有机酸高于用铁处理的,Fe3+处理有机物料的根际有机酸含量大于Fe2+处理,蚯蚓粪中的有机酸含量均以5 000 mg/kg浓度的铁处理最高。
关键词:
苹果 铁 根际 蚯蚓粪 有机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立祥
污泥高水分含量和存在重金属已成为影响我国污泥处置与资源化的重要"瓶颈"。生物沥浸技术被证实是一种即可以有效去除污泥重金属,同时显著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生物方法。本文较系统介绍了目前我国污泥深度脱水的几种方法及生物沥浸处理技术在污泥处理上的优势,生物沥浸法促进污泥深度脱水和重金属去除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影响因素。以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日处理200 t污泥的生物沥浸处理———高温发酵堆肥的实际工程为例,阐述该工艺的技术参数、污泥处理及其后续堆肥和土地利用的效果。连续2年多的生产性试验和工程实践表明,经生物沥浸处理的污泥可不加任何絮凝剂能一步机械脱水到含水率60%以下,呈土黄色无臭的半干化饼状。且污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包木太 王兵 李希明 郭省学
含油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是石油烃、沉积物、重金属和水的复杂混合物,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且处理难度大,一直是困扰油田的一大难题。目前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3种: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由于生物处理法具有节约能源、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成为最具应用潜力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之一。论文介绍了含油污泥的危害及处理方法,简要分析了目前几种处理方法的特点,综述了4种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探讨了含油污泥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庆玉 郑良灿 张朝龙
为了提高污泥的破解效果及改善其厌氧消化性能,采用双频超声波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厌氧消化试验,分别考察超声时间、声能密度和污泥pH对污泥破解效果以及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超声预处理试验中,超声时间、声能密度和污泥pH对污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增加值(SCOD+)和污泥溶出率(DDSCOD)有显著影响,对氨氮(NH3-N)影响不显著;超声时间为55min、声能密度为125W·L-1及pH为9时,SCOD+和DDSCOD均达到最优值。在厌氧消化试验中,处理组污泥产气高峰期比未处理组污泥出现晚,但产气量高于未处理组,当超声时间为25min、声能密度为75W·L-1和污泥pH为8时,累计产...
关键词:
污泥 超声时间 声能密度 pH 厌氧消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伍玉鹏 吕丽媛 毕艳孟 张一 孙振钧
在施用牛粪的盐碱土中分别接种15和30条蚯蚓,以不接种蚯蚓为对照,进行了6个月的温室培养,旨在研究接种蚯蚓对盐碱土养分、土壤生物及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蚯蚓增加了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则显著降低。接种蚯蚓并未显著增加植被的生物量,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线虫丰富度及螨虫丰富度。接种蚯蚓改变了线虫各营养类群的相对丰富度和螨虫各亚目的相对丰富度,但未显著影响土壤中细菌、线虫及螨虫的多样性指数和均一度指数。在盐碱地中接种蚯蚓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特性,是巩固盐碱地改良效果、促进盐碱地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盐碱土 蚯蚓 调控 土壤生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申为宝 杨洪强
蚯蚓和微生物是重要的土壤生物,对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改变土壤养分及重金属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蚯蚓和微生物在改善土壤结构、调控土壤养分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它们通过吸附、富集、沉淀、溶解、氧化还原等行为,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产生的影响,目的是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蚯蚓 微生物 养分 重金属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亚男 陈洁芸 李振华 李娟英
研究不同因素对城市污水污泥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可以为城市污水污泥最终处理方法的选择、污泥投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评估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为了解不同因素对污水污泥中重金属浸出情况的影响,以上海7处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水平振荡法,探讨了海水温度、盐度和微生物活动对污水污泥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不同季节海水温度的差异,而温度影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污泥中Zn和Hg在水温较高的夏季释放的较多,Cu、Cd、Pb和As则在春秋时释放的较多;海水盐度的高低影响海水中电解质的浓度和部分生物体内相关酶的活性,因此污泥在低盐度水域环境中释放出较多的Zn、Cu、Pb和Cd...
关键词:
污水污泥 重金属 海水浸出 影响因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微 孟军 兰宇 韩晓日 陈温福
生物炭性质虽然稳定,却也并非一成不变,其理化性质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缓慢变化,进而对其功能产生影响。为明确陈化对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探明生物炭陈化机制。以稻壳生物炭为试验材料,利用PVC圆柱,在人工气候箱中通过25个周期冻融循环(30℃/10d,-25℃/10d)和淋溶模拟生物炭陈化过程,分析生物炭表观结构、元素组成、氧化程度、吸附能力、pH值、碳酸盐含量等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陈化处理破坏稻壳生物炭的表观结构、增加表面孔隙且随处理周期延长破坏程度加剧。C元素含量和C/H比值在25个周期中没有显著变化
关键词:
稻壳生物炭 陈化 理化性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振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喜勤 林君锋 申欢 金奇庭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研究了在不排泥情况下反应器中污泥浓度、沉降性能、颗粒分布、活性和生物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稳定状态的污泥浓度随容积负荷的增加而升高,本试验中反应器污泥浓度最高达10.4 g.L-1;大量胞外多聚物(ECP)等难降解物质随试验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在反应器中积累,使污泥沉降性能变差、活性降低、颗粒粒径减小、生物相变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品晶 顾国维 邵立明 李国建
上海市城市污水处理规划的实施 ,将在 2 0 2 0年前使该市的城市污水厂污泥产生量从现状的 85tDS/d增长至 130 0~ 15 0 0tDS/d ,将形成可观的污泥消纳压力。预期了该市的污水污泥产生状况 ;以现有污水污泥处置与利用技术为基础 ,测算了可行的污泥处置与利用方向及相应的容量 ,以及满足容量利用的前处理要求。以此为基础 ,推荐了适宜的容量利用方案 ,并建议以生物稳定化干化处理作为污泥处置与利用前的改性处理步骤 ,且可在适当的条件下增加厌氧消化环节 ,提高处理体系的水平与容量宽余度。此污泥处理与利用体系可达到污泥消纳运行的柔性化和可靠性 ,兼具环境安全性与经济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