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8)
- 2023(12352)
- 2022(10704)
- 2021(9910)
- 2020(8287)
- 2019(18945)
- 2018(18783)
- 2017(36108)
- 2016(19847)
- 2015(22020)
- 2014(21709)
- 2013(21603)
- 2012(19497)
- 2011(17538)
- 2010(17007)
- 2009(15407)
- 2008(14756)
- 2007(12577)
- 2006(10707)
- 2005(8936)
- 学科
- 济(74490)
- 经济(74403)
- 管理(55264)
- 业(53960)
- 企(43619)
- 企业(43619)
- 方法(37015)
- 数学(32413)
- 数学方法(32056)
- 农(21287)
- 财(19023)
- 中国(18584)
- 学(18247)
- 业经(16820)
- 地方(14928)
- 农业(14852)
- 贸(14620)
- 贸易(14616)
- 易(14194)
- 技术(12580)
- 环境(12483)
- 和(12170)
- 制(11985)
- 理论(11897)
- 务(11847)
- 财务(11788)
- 财务管理(11773)
- 企业财务(11138)
- 划(10623)
- 银(10201)
- 机构
- 大学(279523)
- 学院(277258)
- 管理(112389)
- 济(105242)
- 经济(103027)
- 理学(99345)
- 理学院(98230)
- 管理学(96409)
- 管理学院(95947)
- 研究(92299)
- 中国(65021)
- 科学(62193)
- 京(58809)
- 农(53586)
- 业大(49150)
- 所(47059)
- 财(44845)
- 研究所(43870)
- 农业(42664)
- 中心(41189)
- 江(37706)
- 财经(37379)
- 北京(36467)
- 范(35406)
- 师范(34921)
- 经(34179)
- 院(33460)
- 州(30920)
- 经济学(30716)
- 技术(29526)
- 基金
- 项目(204402)
- 科学(158839)
- 基金(148217)
- 研究(141914)
- 家(132336)
- 国家(131250)
- 科学基金(111443)
- 社会(88420)
- 社会科(83754)
- 社会科学(83729)
- 省(80434)
- 基金项目(80272)
- 自然(75985)
- 自然科(74192)
- 自然科学(74168)
- 自然科学基金(72827)
- 划(68311)
- 教育(64223)
- 资助(60271)
- 编号(56758)
- 重点(45667)
- 成果(44028)
- 部(43802)
- 发(42933)
- 创(42743)
- 科研(40035)
- 创新(39861)
- 计划(39665)
- 课题(38389)
- 大学(37093)
- 期刊
- 济(106303)
- 经济(106303)
- 研究(74453)
- 学报(53625)
- 农(47741)
- 科学(46192)
- 中国(45940)
- 大学(38992)
- 管理(37968)
- 学学(37201)
- 农业(33270)
- 财(31721)
- 教育(26363)
- 技术(21555)
- 业经(18672)
- 融(18473)
- 金融(18473)
- 经济研究(17369)
- 财经(17033)
- 业(16877)
- 科技(15840)
- 业大(15028)
- 版(14487)
- 经(14385)
- 图书(14326)
- 问题(14188)
- 理论(13316)
- 技术经济(12824)
- 资源(12475)
- 实践(12432)
共检索到376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亚波 薛进军 覃其云 崔美香 赵志军 刘贵巧 刘子英
田间试验在永年县曹庄果园和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果园进行,试材为8年生红富士苹果树,在苹果根际用不同价态、不同浓度的铁处理玉米秸秆后接种蚯蚓。试验表明:蚯蚓对铁有很大的富集量,在20 000 mg/kg(试验所用最高浓度)二价铁和三价铁处理的秸秆中可以成活并把秸秆转化为蚯蚓粪,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的质外体铁含量,蚯蚓对二价铁的适应性高于三价铁。蚯蚓可以将有机物料中的铁转移到果树根系内,5 000 mg/kg铁处理增加蚯蚓体内Fe2+含量和根质外体铁含量效果最好,蚯蚓、蚯蚓粪和根中的全铁含量随铁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铁显著促进果树根系生长,没有用铁处理秸秆接种蚯蚓的新根量明显少于用铁处理的,两种...
关键词:
蚯蚓 铁 富集转移 苹果根铁营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亚波 薛进军 覃其云 崔美香 赵志军 刘贵巧 刘子英
以8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用不同形态、不同浓度的铁处理玉米秸秆接种蚯蚓,玉米秸秆被蚯蚓转化为蚯蚓粪后,研究对根际和蚯蚓粪有机酸的影响。苹果根际和蚯蚓粪中检测到的有机酸主要有草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和丙二酸,以草酸含量为高。没有用铁处理有机物料的根际有机酸高于用铁处理的,Fe3+处理有机物料的根际有机酸含量大于Fe2+处理,蚯蚓粪中的有机酸含量均以5 000 mg/kg浓度的铁处理最高。
关键词:
苹果 铁 根际 蚯蚓粪 有机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万领 杨龙帮 李晓丽 李旺 丁轲 郭殊 张晓丽
[目的]研究耐铁粪肠球菌X4对铁的富集能力,为开发生物有机铁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粪肠球菌X4菌体产量和铁富集率为指标,对影响X4铁富集性能的铁离子质量浓度、铁加入时间、X4菌液接种量、培养时间、碳源及氮源种类等发酵条件进行初筛;再采用L_(18)(3~7)正交试验,以铁富集率为指标,对最佳碳源、氮源添加量及上述其他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最后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进行15 L发酵罐模拟试验,对X4的铁富集性能进行评价。[结果]粪肠球菌X4铁富集最优发酵条件为:铁离子质量浓度650 mg/L,培养16 h加铁,X4菌液接种量为体积分数18%,培养时间84 h,可溶性淀粉添加量20 g/L,酵母膏添加量15 g/L,氯化铵添加量4 g/L。最优发酵条件下的发酵罐模拟试验结果显示,耐铁粪肠球菌X4的单位菌体产量为5.52 g/L,单位菌体铁富集量101.38mg/g,铁富集率86.16%,单位菌体有机铁富集量12.67 mg/g,铁有机化率12.5%。[结论]从铁富集量、铁富集率和铁有机化率来看,耐铁粪肠球菌X4具备生产生物有机铁制剂的潜力。
关键词:
粪肠球菌 铁富集率 有机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腾腾 赵强 郜红建 宛晓春 张正竹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Fe2+质量浓度、Fe2+诱导时间、pH值、外源有机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对根表铁膜形成及茶树吸收、富集氟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根表铁膜主要集中在离根尖0.2~0.5 cm区域;茶树根表铁膜含量随Fe2+诱导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Fe2+质量浓度的增加显著升高,与溶液pH、有机酸浓度呈负相关。当铁膜含量为2.40~13.60 mg.g-1,根表铁膜含量与茶树吸收、富集氟的能力呈正相关。与根表无铁膜的茶树单加氟处理的对照(CK1)相比,加Fe2+诱导形成铁膜后,茶树体内氟的含量增加了42.3%~103.7%;有机酸与Fe2+共同作用时,茶树体内氟含量显著增...
关键词:
根表铁膜 有机酸 茶树 氟吸收 富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叶优良 张福锁 李絮花 史衍玺 许方振
以山东省德州市为试验地点 ,对用TL Fe根系输液法矫正苹果缺铁黄叶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TL1根系输液 6d后 ,苹果叶片全铁含量比ck增加 10 4 16 % ,活性铁含量增加 30 7 6 1% ,14d后叶片全铁和活性铁达到最大值 ,分别比ck增加了 14 7 35 %和 393 0 4 % ,然后开始下降。TL2 处理 6d后 ,苹果叶片全铁和活性铁含量达到最大值 ,分别比ck增加2 73 2 2 %和 6 42 14 % ,然后开始下降。TL1处理苹果叶片花全铁、活性铁、挂果数、座果率分别比ck增加 14 0 79% ,137 2 4 % ,2 30 35 %和...
关键词:
苹果 缺铁黄叶病 根系输液 矫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岗栓 邹超煜 邵发琦 杨凯齐
为了提高渭北旱塬苹果园的土壤水分,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本研究以果园清耕为对照,探讨自然生草(繁缕和牛繁缕群落)、清耕+蚯蚓和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对果园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和苹果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草和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在苹果开花坐果期、幼果膨大期、花芽分化期、果实采前膨大期和落叶期分别提高0~100cm、0~90cm、0~130cm、0~160cm和0~100cm土层土壤水分,且在果实采前膨大期,即雨季对果园土壤水分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清耕+蚯蚓处理仅在果实采前膨大期提高0~160cm土层土壤水分;清耕+蚯蚓和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分别降低果园0~20cm和0~30cm土层土壤容重,而自然生草处理对果园土壤容重无显著影响;自然生草+蚯蚓处理果园土壤中的蚯蚓量高于清耕+蚯蚓处理;自然生草、清耕+蚯蚓和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均提高了苹果产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但是对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着色面积和果实硬度无显著影响;不同处理中,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对果园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和苹果产量及品质影响最为显著。综上,渭北旱塬应积极推广自然生草+蚯蚓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傅友强 杨旭健 吴道铭 沈宏
【目的】磷饥饿能明显诱导水稻根表红棕色铁膜的形成。然而,磷素是如何诱导水稻根表红棕色铁膜形成并不清楚。【方法】论文在水培条件下,对24个不同来源的传统水稻品种培养21 d后,分别进行缺磷和0.1 mmol·L-1 Fe2+处理,测定其根长、根表面积、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及根表铁含量,从而筛选出根表铁膜含量较高的水稻品种"天优998",并以此为材料,设置不同养分元素缺乏试验(缺氮、缺磷、缺钾及其交互等8个处理)、分根试验(两边根系同时进行正常磷处理;一边根系缺磷处理,另一边根系正常供磷处理;两边根系同时进行缺磷处理)和不同磷铁比试验(磷浓度为0.0125—0.4 mmol·L-1;铁浓度为0.1...
关键词:
磷素 水稻 红棕色铁膜 磷铁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薪宇 许传强 李天来 马金明 赵曦 刘义玲
为探究根际CO_2富集对甜瓜果实糖积累及代谢的影响机制,以网纹甜瓜中蜜1号为试材,利用气雾法根际CO_2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网纹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根际CO_2浓度(370,2000,3000,4000,5000μL·L~(-1))富集对果实糖积累、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其中,370μL·L~(-1)(CK1)和2000μL·L~(-1)(CK2)CO_2浓度分别作为模拟大气和根际土壤中CO_2浓度,3000、4000和5000μL·L~(-1) CO_2浓度作为高CO_2富集处理。结果表明,根际高CO_2处理20d后,甜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及蔗糖含量开始显著下降,而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不显著。3000μL·L~(-1) CO_2处理25 d时,蔗糖含量比CK1降低了43%,且CO_2浓度越高,降低幅度越大。果实中酸性转化酶(AI, acid invertase activity)、中性转化酶(NI, neutral invertase activity)、蔗糖磷酸合成酶(SPS,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 activity)及蔗糖合成酶(SS, sucrose synthase activity)活性均随根际CO_2浓度升高而减弱,在处理初期(10~15d),随着果实的发育AI和NI活性逐渐增加,处理15d后开始下降。其中,根际3000μL·L~(-1) CO_2处理15d时AI和NI活性分别比CK1显著降低了16%和14%;SPS活性在根际高CO_2处理前期差异不显著,处理30d时显著降低,比CK1降低了15%;SS合成和分解方向活性分别在处理25d和30 d时开始显著下降。此外,酸性转化酶基因(CmS-AIV1)表达量在处理初期(10~15d)显著降低,处理20d后差异不显著,其中,根际3000μL·L~(-1) CO_2处理15 d时CmS-AIV1的表达量比CK1降低了14%。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Cm-SPS1)和蔗糖合成酶基因(Cm-SS1)的表达量在根际高CO_2处理30d后受到显著抑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差异逐渐变大。说明在网纹甜瓜果实发育期间,根际CO_2长期富集会导致果实中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了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导致果实糖积累量下降,最终降低了果实的品质。
关键词:
根际CO2富集 网纹甜瓜 果实 糖代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青芹 薛进军 赵凤平 田自武 崔美香 台社珍 李绍华 张福锁
果树断根对铁的吸收是被动吸收 ,铁被吸收、运输的形态均为二价态 ,断根吸收的铁绝大部分被运往叶片。整根吸收的铁大部分淀积在根内。铁胁迫致苹果黄叶时进行根系输铁液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叶片叶绿素和铁的含量从而达到复绿的效果 ,在Fe Citricacid、Fe -EDTA和Fe N三种铁肥中 ,Fe N是适宜根系输液的铁肥品种 ,主干强力高压注射铁肥复绿较慢 ,叶面喷布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
果树 铁素 营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宇旌 李维 张勇 曹敏健 王翀
选择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120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即基础饲粮对照组(0%鱼粉+0%蚯蚓粉)、蚯蚓粉组(0%鱼粉+5%蚯蚓粉)、混合组(3%鱼粉+2%蚯蚓粉)和鱼粉组(5%鱼粉+0%蚯蚓粉),研究了蚯蚓粉对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阶段各试验组的平均耗料量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增重试验各阶段都是混合组最好,至生长后期,混合组和蚯蚓粉组的日增重与对照组和鱼粉组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0.57%和8.77%,较鱼粉组提高了6.69%和4.95%;各试验组料...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兴明 陈继旺 范廷玉 储昭霞 董众兵 董鹏 梁淑英 邓瑞来
为探究不同时间添加蚯蚓对矸石覆土中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生理生态的影响,采用土柱试验,设置2种覆土厚度(30cm(M组)、50cm(N组)),每组覆土分别设4个处理组:单独种植香根草(CK)、接种蚯蚓20d后添加香根草(A)、同时接种蚯蚓和添加香根草(B)、添加香根草20d后接种蚯蚓(C)处理,分析覆土理化性质及香根草生理生态指标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与CK相比,A、B和C处理均能使覆土pH值显著降低趋向中性(P<0.05),提升覆土EC、OM、TN和TP含量。与CK相比,不同时间接种蚯蚓均能增加香根草发芽率、总重和叶绿素a含量,其中B处理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A处理叶绿素b含量和C处理根系总长较CK均显著提高(P<0.05)。与CK相比,B处理降低香根草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效果较强,30和50cm厚度覆土下B处理香根草可溶性蛋白较CK分别降低9.34%、4.69%(P<0.05),50cm厚度覆土下脯氨酸含量较CK降低5.55%(P<0.05),而A处理能显著提高香根草丙二醛含量。同一覆土厚度下,A处理仅在30cm条件下显著降低香根草CAT活性;B、C处理香根草SOD、POD活性较CK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A、C处理中覆土OM、TN是影响香根草生理生态特性主要环境因子,而B处理中覆土OM、TP是影响香根草生理生态特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蚯蚓-香根草联合应用于复垦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蚯蚓 香根草 生理生态特性 矸石覆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耀华 仲伟周
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对中国西北能源富集地区2002~2011年间碳排放变化进行因素分解,并与东部6省市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结果表明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高碳"特征;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动力;然而产业结构呈现"重型化"趋势和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加大,导致单位能源碳强度上升,对未来节能减排工作构成挑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太庆 路丹 江泽普
【目的】研究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生长及硒富集的影响,为富硒水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3种不同的育秧方式,分别为常规浸种-常规肥料育秧(C-C),常规浸种-富硒基质育秧(C-Se)和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Se-Se)。【结果】不同育秧方式对各时期的生物量及产量无显著影响,硒溶液浸种和富硒基质育秧能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的硒含量,移栽后水稻植株硒含量迅速降低。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能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根系、稻秆和稻壳的硒含量,而常规浸种-富硒基质育秧和硒溶液浸种-富硒基质育秧的糙米中硒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7. 1%和22. 7%。【结论】硒溶液浸种和富硒基质育秧均能有效提高稻米中硒含量,是生产富硒稻米的比较安全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水稻 育秧方式 农艺性状 硒富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景辉 张戈 王耕
通过量化地区间碳排放和SO_2排放转移特征,可以较好地了解地区间的碳排放和SO_2排放的来源与去向,从而合理地制定各地区的减排与治理方案。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计算2007年和2012年山西省输出和输入的隐含碳和隐含SO_2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山西省为隐含碳和隐含SO_2排放输出区,输出的地区主要是江苏、河北、浙江和山东等地,输入的地区主要是河北、山东、内蒙古和河南等地。山西省向其他地区转移的隐含碳和隐含SO_2排放主要汇聚于金属冶炼及制品业、建筑业和化学工业等。其他地区向山西省转移的隐含碳和隐含SO_2排放主要集中于建筑业、采选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等。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关键性整改建议与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