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42)
2023(2696)
2022(2341)
2021(2184)
2020(1937)
2019(4570)
2018(4467)
2017(8364)
2016(4906)
2015(5198)
2014(5169)
2013(5112)
2012(5154)
2011(4733)
2010(4895)
2009(4425)
2008(4607)
2007(4065)
2006(3657)
2005(3294)
作者
(16838)
(14271)
(14171)
(13580)
(9197)
(6913)
(6344)
(5521)
(5514)
(5161)
(5113)
(5025)
(4802)
(4754)
(4670)
(4552)
(4384)
(4334)
(4241)
(4206)
(3972)
(3716)
(3629)
(3329)
(3298)
(3214)
(3182)
(2979)
(2976)
(2971)
学科
(19771)
经济(19753)
(10844)
管理(10547)
方法(8780)
(8752)
企业(8752)
(8130)
数学(7631)
数学方法(7503)
(5116)
中国(5050)
(4996)
结构(4992)
(4402)
产业(4205)
地方(4105)
业经(3894)
(3558)
农业(3345)
(3245)
金融(3244)
(3104)
财务(3100)
财务管理(3094)
(3044)
理论(3025)
(3013)
贸易(3011)
企业财务(3009)
机构
大学(76982)
学院(74838)
研究(31553)
(27632)
经济(27107)
管理(23703)
科学(23300)
中国(21722)
理学(20846)
理学院(20459)
管理学(19742)
管理学院(19608)
(19183)
(18077)
(17159)
研究所(17034)
农业(15453)
业大(14663)
中心(12760)
(12523)
(12018)
(11543)
(11221)
师范(10975)
北京(10642)
(10303)
财经(10265)
(10026)
科学院(9929)
农业大学(9771)
基金
项目(53440)
科学(41342)
基金(39299)
(37101)
国家(36867)
研究(33315)
科学基金(29765)
自然(21441)
自然科(20925)
自然科学(20912)
基金项目(20669)
(20651)
自然科学基金(20565)
社会(20309)
社会科(19262)
社会科学(19254)
(18562)
资助(16617)
教育(15417)
重点(13421)
计划(12191)
(11823)
(11707)
编号(11568)
科技(11351)
科研(10912)
(10627)
创新(10169)
成果(10015)
专项(9538)
期刊
(29936)
经济(29936)
研究(20754)
学报(19825)
(16778)
科学(16702)
大学(13823)
学学(13345)
中国(12916)
农业(11482)
(8966)
管理(8358)
教育(6290)
(6156)
业大(5895)
财经(5271)
(5229)
金融(5229)
(5165)
经济研究(4985)
技术(4933)
林业(4769)
农业大学(4724)
(4574)
问题(4221)
资源(4195)
业经(4178)
科技(3934)
统计(3603)
自然(3482)
共检索到107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英姿  胡忠红  杨波华  王平  
采用石蜡切片和组织化学定位法对蚬壳花椒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生物碱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蚬壳花椒根的初生木质部有三原型和四原型;幼茎表面有表皮毛和腺体,茎内含少量分泌囊和结晶;叶上、下表皮细胞结构差异显著,上表皮细胞较大,有一分泌囊紧接下表皮.生物碱组织化学定位显示,茎中生物碱主要存在于周皮、次生木质部的射线细胞及髓部细胞内;根中生物碱大量存在于周皮、次生韧皮部及次生木质部的射线细胞中;叶片中不含生物碱.采用HPLC法测定根、茎、叶及生药中的主要有效生物碱的含量,根中主要有效生物碱含量比茎中含量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谷澍芳  
通过大量的檫树营养器官显微组织切片和部分电镜扫描观察,对老根、1至5年生枝、22年生老树干、周皮和树皮、木材三切面和叶片的解剖构造以及叶气孔数目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檫树根、茎、叶解剖结构上的特征与其“喜光怕旱”的生物学特性互相适应,密切相关。同时也从解剖学角度对人工林中檫树茎干易受冰冻害和日灼伤害现象进行科学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凯  李名旺  顾德兴  
对华东地区半夏属内5个种7个群体进行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结果发现:(1)半夏属有3种类型的气孔器;有晶簇和针晶两种类型的晶体,晶簇为原始性状;导管直径的进化趋势由小到大。这3种性状十分稳定,可用来判断类群的进化程度并作为半夏属药材组织鉴定的依据。(2)半夏是具有明显多态现象的复合种,性状的变异幅度很大,但很容易通过无融合生殖将基因型保存下来。(3)盾叶半夏、鹞落坪半夏较为原始,虎掌、半夏较为进化。(4)半夏可能由鹞落坪半夏进化而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金铃  黄世霞  张云华  徐文娟  李梅青  鲁世林  
利用植物解剖学的方法对刺苦草的根、匍匐茎、叶及块茎4种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苦草不仅具有典型水生单子叶植物的结构,而且不定根发达,匍匐茎多节。越冬的块茎基本组织细胞中富含单粒淀粉粒。全株通气组织发达,维管束结构简单,木质部退化或缺少,无机械组织发育。根据解剖结构分析,苦草属的越冬芽应称为"块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亚雄  李向林  万里强  何峰  何丹  
【目的】探讨植物耐盐性和盐胁迫下植物不同营养器官离子微区分布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联用,对250mmol·L-1 NaCl胁迫20d的盐草(盐生植物)和高羊茅(甜土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了点扫描和离子分布测定。【结果】盐胁迫下,盐草和高羊茅根组织中Na+和Cl-的相对重量都很高,但是高羊茅中柱层中的Na+和Cl-相对重量都高于盐草;和高羊茅相反,在盐草茎中,大量的Na+分布在韧皮部中,而Cl-则主要存在于木质部中;而高羊茅叶组织中Na+相对重量是盐草叶组织中2倍。【结论】盐胁迫下盐草和高羊茅根尖表皮、皮层和中柱细胞Na+和Cl-较高,而K+含量较低,这说明盐草可通过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立尧  王庆亚  沈晋良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 ,对稻田恶性杂草千金子和稗草营养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的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 :千金子和稗草的根都有大的辐射状气腔 ;千金子的茎厚壁组织较少 ,绿色薄壁组织发达 ,有髓腔 ,而稗草茎厚壁组织发达 ,无绿色薄壁组织 ,髓细胞破碎而残留部分壁 ;千金子和稗草都为C4植物 ,但叶片结构差异较大 ,千金子的叶片表皮刚毛壁比稗草的壁厚而大 ,泡状细胞及其分布面积比稗草的小 ,泡状细胞壁薄 ,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较稗草的大 ,染色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英姿  王平  袁园  韦熹苑  裴刚  何桂霞  
Effects of bacteriostasis of the Neutral Lipophilic Components in Zanthoxylum dissitum were studied. The neutral lipophilic extract was fractionated through SiO_2 column and the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by ~1H-NMR,~ 13 C-NMR and 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action exhibited strong bacteriostasi...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超  史宏志  谢子发  杨兴有  马琳  刘国顺  
对我国白肋烟主栽品种单株调制后烟叶样品的生物碱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均表现为烟碱含量变异性较小,其次为新烟草碱和假木贼碱,降烟碱含量株间变异性最大。达白一号和TN90的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株间分布集中,烟碱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4.51%和19.33%,其次为鄂烟一号。达所24和宣汉-5株间变异性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4.80%和36.57%。达白一号和TN90降烟碱含量正常,株间变异小,烟碱转化率低,分别为3.53%和2.54%;宣汉-5、达所24和鄂烟一号的降烟碱含量异常增高,平均烟碱转化率分别为34.80%;26.46%;11.20%,烟碱转化问题严重。达白一号和TN90生物碱含量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广路  范少辉  官凤英  杜满意  黄永南  
对福建省永安市不同年龄毛竹营养器官N、P、K、Ca、Mg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不同部位的营养元素含量不同,N、P、Ca、Mg元素平均含量顺序为叶>枝>秆>根;K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为叶>根>枝>秆。叶、枝、秆中主要营养元素的排列顺序为N>K>Mg>Ca>P;根中主要营养元素的排列顺序为K>N>Mg>Ca>P。不同营养器官养分元素含量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不同,N、P、Ca、Mg在竹秆与竹根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竹枝中呈降-升-降的趋势,竹叶中呈"W"型变化,K元素除2年生竹秆中含量较高外,在竹秆、竹根、竹枝中呈下降的趋势。毛竹各器官中有14对元素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与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群  申平  黄春萍  
采用土壤干旱胁迫处理株高20 cm的盆栽附子60 d,测定地上茎叶和地下根及根茎各生长指标以及生物量。结果显示,经2个月的胁迫处理,附子植株叶片数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主根直径和根冠比之间差异显著。在土壤相对含水量70%时,根冠比为3.146,主根直径也达最大值1.881 cm,达到最佳生长状态。因此,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有利于附子的产量的提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荣健  周韬  王平  孙吉康  彭昕  
蚬壳花椒种子中富含油脂、多糖和多酚类等成分复杂的次生代谢物质,影响其总RNA的提取,一般的提取方法无法获得总RNA或者总RNA降解严重。本实验采用改良CTAB法、TRNzol法、试剂盒法、传统CTAB法提取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核酸蛋白检测仪检测以及RT-PCR验证等对提取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TRNzol法、试剂盒法、传统CTAB法未能从蚬壳花椒种子中提取到总RNA,改良CTAB法能提取完整性较好、纯度较高的RNA,28S及18S条带清晰整齐,D260/D280值为2.07,提取的总RN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英姿  王平  王晓明  王丽萍  
为了筛选蚬壳花椒组培苗增殖的最优培养方案,对影响组培苗增殖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5~1.0mg/L6-BA,0.05~0.1mg/LNAA和使用添加物D对增殖影响显著,但不同浓度差异不显著.对各单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MS+0.5mg/L6-BA+0.05mg/LNAA+添加物D1.0mg/L为蚬壳花椒增殖的最适培养基,增殖系数可达到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新焰  杨维泽  杨绍兵  曩兴丽  杨竹雅  季鹏章  张金渝  
【目的】对紫金龙各营养器官的组织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定位进行研究,明确紫金龙各器官的组织构造特点和4种化学成分的分布积累特征。【方法】分别制作紫金龙根、茎和叶片的横切片,运用显微镜观察并分析各营养器官的组织结构,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黄酮、多糖、生物碱及皂苷等多类成分进行定位及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明确了紫金龙各器官的组织形态及构造特点;黄酮类成分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少数乳汁管及叶肉等组织细胞中。生物碱类成分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及叶肉等组织细胞中。多糖及皂苷类成分则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及叶肉和叶表皮等组织细胞中。4类物质在各器官的分布量为根>茎>叶。【结论】紫金龙各营养器官的显微构造特征可以作为原植物及药材的鉴别依据。根、茎、叶3种营养器官均有黄酮、生物碱、多糖及皂苷的分布,但各自分布的部位及组织细胞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可为紫金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新焰  杨竹雅  杜春华  王家金  钱均祥  曾彪  王丽  张智慧  石亚娜  丛琨  冷燕  杨雁  杜慧  季鹏章  
【目的】对滇黄精各营养器官进行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定位研究,明确滇黄精各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分布积累特征。【方法】分别制作滇黄精根、根茎、茎和叶片横切片,运用显微镜观察各器官的组织构造,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多糖和皂苷类成分进行定位及分布数量分析。【结果】明确了滇黄精各器官的组织形态及构造特点;多糖类物质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黏液细胞、维管束及少数厚壁组织细胞中。皂苷则主要分布在表皮、皮层基本薄壁组织及厚壁组织细胞中。多糖类及皂苷类物质在各器官的分布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根茎、叶片、茎及根。【结论】滇黄精各营养器官的结构特征可以作为药材鉴别的依据;四种器官均有多糖与皂苷分布,但两者分布的部位及组织细胞有所不同。在相同观察视野面积下,叶片等部位也有较高的分布量,应注重对叶、茎、根等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研究结果可为滇黄精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庆渭  王木林  
应用营养器官进行树木分类是一种理想的新尝试 ,其目的是要改变以生殖器官为主的传统分类方法 ,使之更富于实用性。为此作者对我国 2 1 2科 1 4 0 0余属 ,近 1× 1 0 4 种树木的叶及叶脉、枝条、髓心的质地和结构、维管系统 (叶隙、叶迹 )、芽体及叶痕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认为我国树木营养器官可分为 7个类型 ,并对每个类型进行了科属 (含种群 )综合检索表及各科分属检索表的编制工作 实践证明只要能确切掌握树木的各个分类依据 ,这种设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还以植物界各个分类层次 (门、亚门、科、属 )为基础 ,从营养器官上作了总结、归纳和分析 ,而且分析了脉序式样和维管系统在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