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5)
2023(4111)
2022(3436)
2021(3245)
2020(2769)
2019(6073)
2018(5948)
2017(11119)
2016(6588)
2015(6971)
2014(6985)
2013(6842)
2012(6635)
2011(6139)
2010(6214)
2009(5571)
2008(5785)
2007(5185)
2006(4410)
2005(4043)
作者
(22709)
(19135)
(18911)
(18006)
(12452)
(9443)
(8458)
(7315)
(7288)
(7011)
(6828)
(6538)
(6507)
(6475)
(6127)
(6037)
(5842)
(5674)
(5570)
(5536)
(5039)
(4921)
(4846)
(4579)
(4411)
(4239)
(4235)
(4161)
(4075)
(4016)
学科
(22226)
经济(22190)
(16205)
管理(15472)
(13098)
企业(13098)
方法(11102)
(9651)
数学(9550)
数学方法(9378)
(6544)
(5678)
中国(5435)
(4748)
(4506)
财务(4500)
财务管理(4490)
业经(4460)
(4423)
金融(4421)
(4384)
企业财务(4382)
银行(4351)
理论(4192)
(4166)
技术(3933)
农业(3832)
(3728)
贸易(3728)
(3615)
机构
大学(100621)
学院(98044)
研究(39203)
(33531)
经济(32789)
管理(30676)
科学(29494)
(27284)
理学(27173)
理学院(26660)
中国(26509)
管理学(25787)
管理学院(25612)
(22504)
农业(22056)
(21282)
研究所(21184)
业大(20506)
(16610)
中心(16472)
(15126)
农业大学(14374)
(13895)
(13835)
财经(13715)
(13605)
师范(13306)
(13175)
实验(12817)
北京(12671)
基金
项目(71656)
科学(54909)
基金(52790)
(49921)
国家(49565)
研究(43660)
科学基金(40253)
自然(29403)
自然科(28794)
自然科学(28772)
自然科学基金(28279)
(28189)
基金项目(27741)
社会(26633)
社会科(25222)
社会科学(25211)
(24787)
资助(22207)
教育(20593)
重点(17315)
计划(16560)
(15440)
科技(15268)
编号(14837)
(14756)
(14685)
科研(14614)
创新(13915)
(13160)
成果(12967)
期刊
(33728)
经济(33728)
学报(28457)
研究(25103)
(24600)
科学(22161)
大学(19770)
学学(19148)
中国(17862)
农业(16656)
(12738)
管理(10768)
教育(9045)
业大(8778)
(8524)
(8068)
金融(8068)
(7726)
农业大学(7520)
财经(7131)
(6085)
技术(5836)
经济研究(5670)
科技(5605)
林业(5543)
自然(5312)
中国农业(4812)
业经(4661)
问题(4520)
自然科(4507)
共检索到137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英姿  王平  袁园  韦熹苑  裴刚  何桂霞  
Effects of bacteriostasis of the Neutral Lipophilic Components in Zanthoxylum dissitum were studied. The neutral lipophilic extract was fractionated through SiO_2 column and the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by ~1H-NMR,~ 13 C-NMR and 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action exhibited strong bacteriostasi...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波华  马英姿  杨蕾  张慧  宋荣  
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含笑花精油,分别采用平板菌落法和滤纸片法检测精油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并运用GC/MS法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含笑花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总状毛霉抑制效果较佳,抑菌率分别达70.36%、60.24%和65.5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黄曲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米根霉无抑制效果;从含笑花精油中分离鉴定出30种化合物,其中脂肪族化合物14种、萜烯类化合物16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君阳  马良进  陈安良  张立钦  
用不同溶剂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外果皮甲醇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浸膏,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最强,达到100%,氯仿相和石油醚相次之,乙酸乙酯相最弱。对抑菌活性较强的氯仿相进行了初步分离,得到2种单体化合物,鉴定为5-羟基-2-甲氧基-1,4-萘醌(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巧芝  赵忠  马希汉  
【目的】以杏树枝为原料热解制取木醋液,研究其抑菌活性和理化性质,为将杏树枝木醋液作为一种新型植物源抗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干馏热解的方法,依据木材热解的理论分别在90~170,170~370和370~450℃3个温度段收集粗制木醋液,经过静置、木炭粉吸附杂质、过滤等过程得到精制木醋液,并对其pH、有机酸含量和密度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然后以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和小麦赤霉病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艳芳  叶睿超  郭彩霞  周媛  王丽  
【目的】探究垂枝香柏(Sabina pingii)挥发油的成分和药理作用,为其合理推广、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垂枝香柏挥发油,并用GC-MS对垂枝香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滤纸片扩散和平板涂布法测定垂枝香柏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蜡状芽孢杆菌、卡拉双球菌等4种细菌和白色念球菌、玉米纹枯病菌等2种真菌生长的抑制性,以抑菌圈直径的大小衡量挥发油对供试菌种的抑菌活性。【结果】从垂枝香柏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3个成分,鉴定成分占总组分的96.63%,其中平均相对含量大于5%的有桧烯(Sabinene)、α-可巴烯-11-醇(alpha-Copaen-11-o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冬梅  张京芳  李晓明  李娟丽  朱玮  
利用硅胶、RP-18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分离手段从卷叶黄精根茎的正丁醇萃取物(总甾体皂苷R)中分离得到2个甾体皂苷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及与文献值对照,鉴定化合物Ⅰ为(25R)-spirost-5-ene-3β-ol-3-O-α-L-rham-nopyranosy(1→2)-[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Ⅱ为(25R)-spirost-5-ene-3β-ol-3-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将化合物Ⅰ进行双相酸水解得到其苷元(化合物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超然  毛芝娟  吴建军  楠田理一  陈昌福  
从鱼类致病菌中提取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为免疫原接种供试鱼,能诱导受免鱼产生较强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1-3],这是因为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LPS上存在菌体的有效抗原并具有佐剂性的缘故[4]。研究结果还证明了因致病菌的种类[1.2]、菌株培养时间[5]、菌株的血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琪  张宏  黄春萍  张晓喻  刘刚  
研究枇杷花[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肿瘤生物活性,本文运用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枇杷花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MTT法进行体外抗菌、抗肿瘤生物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齐墩果酸(2)、熊果酸(3)、3β,19α-二羟基-4-醛基-乌索-12-烯-28-酸(4)、β-胡萝卜苷(5)、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6)、2α-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尉芹  马希汉  徐明霞  
对干馏法制取、不同温度段采集到的杨树木醋液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并对高温度段的化学成分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0~300℃温度段木醋液除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差于对照庆大霉素外,对其他细菌的抑制作用均强于抗菌素;300~510℃温度段木醋液抑菌效果均好于对照庆大霉素,说明高温度段的木醋液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300~510℃收集的木醋液约含有41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酸类、酚类、酮类、醇类、醛类和酯类等。在所有化合物中,乙酸含量最高,占总量的17.10%,其次为苯酚,含量为11.36%。初步分析确定其抑菌活性成分为乙酸和酚类物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晓君  陈铁  李梦雪  李会珍  张志军  
【目的】研究紫苏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12Y25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天然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以分离自山西太原健康紫苏茎秆的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分离手段和现代光谱学技术,对其液体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采用菌丝速率法,测试了分离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等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从紫苏茎秆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12Y25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角甾醇过氧化物麦角甾-4,6,8,22-四烯-3-酮、9(11)-去氢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晓君  陈铁  李梦雪  李会珍  张志军  
【目的】研究紫苏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12Y25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天然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以分离自山西太原健康紫苏茎秆的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分离手段和现代光谱学技术,对其液体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采用菌丝速率法,测试了分离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等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从紫苏茎秆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12Y25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角甾醇过氧化物麦角甾-4,6,8,22-四烯-3-酮、9(11)-去氢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竺锡武  徐朋  曹跃芬  谭济才  陈海敏  陈集双  
This paper compared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volatile oil from Solidago canadensis and S.decurrens.The volatile oils were respectively obtained from fresh leaves of the two species with hydrodistillation.S.canadensis a newly extended invasive species in east China and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有林  张润光  钟玉  
【目的】探索百里香精油(thyme essential oil)的化学组成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百里香精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测定化学成分,研究抗氧化性、抑菌作用和毒理特性。【结果】百里香精油含有85种化学成分,且以酚类物质为主。百里香精油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抗氧化能力高于维生素E,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啤酒酵母菌的抗菌性均表现为敏感型,但碱性条件和热处理降低其抑菌作用。【结论】经动物试验百里香精油属无毒型,可安全用作食品添加剂和化工香料。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彬  邓樱花  苏明伟  张洪权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侧蒿全草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其中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进行测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测定侧蒿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其对5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侧蒿挥发油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76.93%,其中主要成分为石竹烯及其氧化物、桉树脑、樟脑、龙脑、萜品烯-4-醇、大根香叶烯D等.侧蒿挥发油对DPP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效果弱于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琦  姚曦  孙嘏  荀航  岳永德  汤锋  
【目的】评价苦竹叶提取物及其化学成分对细菌和3种肿瘤细胞的离体抑制生长活性,为竹叶化学成分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和柱色谱分离,从苦竹叶中获得提取物流分及单体化合物;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抑菌圈法评价苦竹叶提取物各流分及单体化合物的离体抑菌活性;采用MTT法和小鼠H22肝癌细胞腹水瘤模型,评价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葡萄糖苷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苦竹叶乙醇提取物萃取流分中,乙酸乙酯相的离体抑菌作用整体强于石油醚相和正丁醇相,水相抑菌作用不明显。乙酸乙酯相8个流分中Fr.3的离体抑菌作用最强,在25 mg·m L-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