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9)
2023(7432)
2022(6235)
2021(5579)
2020(4657)
2019(10387)
2018(9835)
2017(17914)
2016(10154)
2015(11012)
2014(10521)
2013(10538)
2012(9850)
2011(8958)
2010(8771)
2009(8105)
2008(7887)
2007(6964)
2006(6046)
2005(5357)
作者
(35702)
(29839)
(29807)
(27762)
(18835)
(14600)
(13238)
(11815)
(11451)
(10379)
(10271)
(9904)
(9819)
(9604)
(9385)
(9344)
(9116)
(8987)
(8646)
(8585)
(7907)
(7362)
(7147)
(6828)
(6815)
(6763)
(6639)
(6404)
(6317)
(6269)
学科
(38028)
经济(37967)
管理(28322)
(27420)
(22002)
企业(22002)
方法(17887)
数学(15425)
数学方法(15264)
(12571)
(11743)
(9912)
中国(9426)
业经(9059)
(8824)
贸易(8819)
(8601)
农业(7752)
(6832)
技术(6401)
地方(6137)
环境(6124)
(5936)
财务(5931)
财务管理(5917)
(5837)
企业财务(5634)
(5625)
(5468)
(5414)
机构
大学(151108)
学院(148285)
研究(58348)
(56594)
经济(55570)
管理(53102)
理学(47090)
理学院(46462)
管理学(45373)
(45211)
管理学院(45152)
科学(42876)
中国(41029)
农业(36889)
业大(34375)
(33022)
(32729)
研究所(30938)
中心(25307)
农业大学(24359)
(23362)
(22084)
(20893)
(20707)
(20196)
(20036)
北京(19981)
科学院(19396)
财经(19115)
实验(18669)
基金
项目(111211)
科学(85195)
基金(81686)
(78125)
国家(77530)
研究(67132)
科学基金(63190)
自然(46222)
自然科(45181)
自然科学(45161)
自然科学基金(44409)
(43734)
基金项目(43443)
社会(42318)
社会科(40070)
社会科学(40056)
(38738)
资助(33240)
教育(29860)
计划(26209)
重点(26055)
科技(24376)
(23577)
(23472)
(23427)
编号(23025)
科研(22835)
(22598)
创新(22218)
(20824)
期刊
(56340)
经济(56340)
学报(41811)
(39893)
研究(36829)
科学(33301)
中国(29132)
大学(28988)
学学(28103)
农业(26965)
管理(19036)
(16966)
(15604)
业大(13214)
农业大学(11360)
(10469)
(10367)
金融(10367)
经济研究(10197)
教育(9673)
技术(9575)
业经(9518)
科技(9283)
财经(9172)
林业(8209)
中国农业(7932)
(7878)
问题(7797)
自然(7493)
技术经济(6678)
共检索到211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小淼  李小勤  魏静  胡静  孙文通  徐怀兵  冷向军  
分别以常规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组)、浸泡蚕豆(浸泡蚕豆组)、含75%蚕豆(蚕豆饲料组)、60%大巢菜籽(巢菜籽饲料组)、60%苦瓜籽(苦瓜籽饲料组)的饲料饲喂体重为(59.0±0.6)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8周后,配合饲料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浸泡蚕豆组相比,蚕豆饲料组的增重率提高56.9%,而巢菜籽饲料组、苦瓜籽饲料组的增重率则分别下降30.6%、21.2%(p<0.05);浸泡蚕豆组、蚕豆饲料组、巢菜籽饲料组、苦瓜籽饲料组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较配合饲料组显著提高,而肌肉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山  冷向军  李小勤  刘贤敏  胡斌  李家乐  
分别进行了二个试验以考察饲喂蚕豆对不同规格草鱼生长性能,肌肉成分和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试验Ⅰ以配合饲料,浸泡蚕豆或发芽蚕豆饲喂平均体重(535±50)g草鱼77 d;试验Ⅱ以配合饲料、发芽蚕豆饲喂平均体重(84.5±3.5)g草鱼68 d。结果表明,在两个试验中,与摄食配合饲料的草鱼相比,摄食浸泡蚕豆或发芽蚕豆均极显著降低了草鱼增重率(P<0.01),提高了饲料系数(P<0.01);鱼体肌肉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降低,胶原蛋白含量上升(P<0.01);前肠道蛋白酶活力极显著下降(P<0.01)。研究表明,投饲蚕豆可改变草鱼肌肉成分,但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肠道蛋白酶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凯慧   陈云峰   章玉贵   李小勤   冷向军  
为了探究饲料中补充不同水平丁酸钠对草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分别添加0 mg/kg (SB0)、1 000 mg/kg (SB1)、2 000 mg/kg(SB2)和3 000 mg/kg (SB3)的微囊丁酸钠(含50%丁酸钠)至基础饲料中,设计4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选取300尾体质健康的草鱼(10.0±0.1) g,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放置在水泥池中养殖8周。结果显示,各组草鱼增重率为273.7%~279.9%,饲料系数为1.55~1.60,饲料中补充丁酸钠对草鱼生长性能和体成分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丁酸钠均显著提高了肠道蛋白酶活性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SB1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升高,而SB2和SB3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各组肠道淀粉酶活性、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总蛋白(TP)和D-乳酸(D-LA)无显著差异。在肠道组织学方面,各丁酸钠补充组肠道绒毛高度和SB1、SB2组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各组间肠道绒毛宽度没有显著差异;在肝脏组织学方面,各组间无明显可见差异。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丁酸钠,对草鱼增重率和饲料利用无显著促进作用,但可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组织形态。本研究可为水产饲料中合理利用丁酸钠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鸣春  贾文锦  戈贤平  谢骏  刘波  周群兰  廖英杰  
为探讨饲料淀粉水平对团头鲂成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肌肉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为(161±2.7)g的团头鲂成鱼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淀粉17.1%、21.8%、26.4%、32.0%、36.3%和41.9%的等氮等脂饲料9周。结果发现,团头鲂成鱼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不受饲料淀粉水平影响,但饲料添加适量淀粉能提高饲料和蛋白利用率,淀粉水平对肝脏和肠道中的总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不产生影响,却显著影响淀粉酶活性。肝体比、肝糖原和肌肉粗脂肪含量随饲料淀粉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血清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不受饲料淀粉水平的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过量淀粉显著降低了血清补体3和补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宝山  冷向军  李小勤  李家乐  
分别以配合饲料、浸泡蚕豆、发芽蚕豆喂养体质量为(530±20)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77d,以考察投饲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草鱼的增重率分别为83.08%、55.01%和62.82%,饵料系数分别为2.03、2.96和2.70,投饲浸泡蚕豆或发芽蚕豆显著降低了草鱼增重率(P<0.05),增加了饲料系数(P<0.05);与配合饲料组相比,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草鱼肌肉粗脂肪含量和肌肉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胶原蛋白含量和肌纤维直径显著增加(P<0.05);肌肉游离氨基酸中呈味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下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小群  李向飞  蔡万存  徐超  李其松  黄健  刘文斌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发酵饲料对鲤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酶活性、肌肉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制备了5组饲料:基础饲料(G1)、基础饲料中添加2.5%(G2)或5%(G3)发酵饲料、基础饲料中菜粕用5%(G4)或10%(G5)的发酵饲料等蛋白替代。300尾鲤鱼随机分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尾,每组饲喂1种饲料。每日将鱼饱食投喂3次,投喂10周。养殖结束后采集血液、肝脏、肠道、肌肉样品测定免疫机能、消化酶活性和肌肉品质指标。[结果]G3、G4、G5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G1组(P0.0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涂佑欢  张曦  陶琳丽  杨秀娟  邓君明  
本试验旨在研究橡胶籽油替代豆油对草鱼(Ctenoparyngodon idellus)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脂水平、蛋白质代谢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分别以橡胶籽油替代0%、25%、50%、75%和100%豆油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进行10周饲养试验。实验表明:0%50%替代组草鱼增重率、日增重系数显著高于100%替代组(P<0.05)。随着橡胶籽油替代豆油比例的升高,饲料系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25%替代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50%100%替代组(P<0.05);反之,25%替代组蛋白质效率最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广震  刘文斌  王煜衡  李向飞  庄苏  
探讨了不同的蛋白和脂肪水平对斑点叉尾生长与品质等的影响,试验设计以豆粕调节蛋白含量,混合油脂(鱼油∶豆油=1∶1)调节脂肪含量,并以α-淀粉和次粉为填充物,共配制3个蛋白(P)水平(28%,32%,36%),每一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L)水平(5.0%,7.5%,10.0%),共9种饲料,分别为P28L10,P32L10,P36L10,P28L7.5,P32L7.5,P36L7.5,P28L5,P32L5和P36L5,每组4重复,每重复80尾鱼[(1.5±0.02)g]。饲养60d后,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采集肌肉等组织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脂肪比对斑点叉尾幼鱼生长有显著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易新文  张文兵  麦康森  申屠基康  
以初始体质量为(13.56±0.05)g的大黄鱼为对象,研究饲料中菜籽油替代鱼油对大黄鱼生长、肌肉脂肪酸组成和体色的影响。以鱼油组为对照组,用菜籽油分别替代25%、50%、75%、100%的鱼油,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在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水平菜籽油替代鱼油对大黄鱼的存活率(S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无显著性影响;但饲料系数(FCR)随着替代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100%替代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组之间全鱼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和水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肌肉中脂肪酸和饲料中脂肪酸线性关系分析表明,随着菜籽油替代鱼油水平的升高,大黄鱼肌肉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襄河  叶超霞  郑丽勉  欧成成  王安利  
配制等蛋白质(42%),等脂肪(9%),糊精水平分别为10%、15%、20%、25%、30%的5组饲料,饲养暗纹东方鲀幼鱼[初始体质量为(10.25±0.51)g]60 d,考察饲料中不同糊精水平对其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饲料糊精水平的升高,暗纹东方鲀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先增加后降低,25%组最高,并显著高于10%和15%组。30%组鱼的脏体比和肝体比显著高于10%组,同时其肝脂肪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组。10%组的肝糖原和血浆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10%和15%组鱼的肝胰脏和肠道中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而其肝胰脏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30%组。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毅  陈云飞  张德洪  陈团  刘波  高启平  
为探究不同碳水化合物和蛋白水平膨化饲料对大规格草鱼生长、体成分、肠道消化酶和血清指标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398.6±5.9)g的大规格草鱼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为C31P30、C34P28、C37P26、C40P24、C43P22、C46P20、C49P18的7组膨化饲料,养殖实验为16周。实验结果表明,各饲料组草鱼成活率(SR)差异不显著,随着蛋白质水平下降,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增重率(WGR)呈下降趋势,蛋白质效率(PER)呈升高趋势;肝体比(HSI)、脏体比(VSI)、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曾本和  廖增艳  向枭  何文萧  岑敏  何善成  
为研究胆汁酸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13.11±0.58)g的草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分别饲喂胆汁酸添加量为0、75、150、225、300、375 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粗蛋白含量34.56%,总能13.54 k J/g),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显示,随着胆汁酸浓度的增加,草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均在胆汁酸添加量为3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莉芳  秦贵信  张东鸣  王洪鹤  孙泽威  孙玲  
【目的】探讨大豆蛋白在鲤鱼饲料中的适宜替代量。【方法】以初始质量为(50.13±0.41)g的健康鲤鱼(Cyprinus carpio)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生长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CK),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360 g/kg)等能(15.2 MJ/kg)的半精制饲料,研究大豆蛋白对鲤鱼生长、饲料转化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当大豆蛋白替代15%鱼粉蛋白时,PPV(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GR(特定生长率)、FER(饲料效率)、PER(蛋白质效率)与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伦峰  冷向军  李小勤  李宝山  
分别以配合饲料(对照组)、蚕豆(蚕豆组)饲喂平均体重为496.5 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66d,考察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和蚕豆组增重率为82.76%,36.96%;饵料系数为2.17,4.45;肥满度为13.09,7.72;粗脂肪含量为0.89%,1.43%;肌肉失水率为27.14%,15.87%;肌原纤维长度为28.32μm,33.31μm;羟脯氨酸0.12mg/g,0.16mg/g。在生长方面,与配合饲料组相比,蚕豆组草鱼的增重率、肥满度极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极显著增加(P<0.01);在肌肉品质方面,失水率极显著降低;粗脂肪含...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光明  王爱民  徐跑  罗前明  孙雪  
研究了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成活率、肌肉成分及消化酶活性与饲料中不同脂肪水平的关系。设置饲料中鱼油添加量为0%、2%、4%、6%、8%和15%共6个梯度组,其脂肪水平分别为1.73%、3.71%、5.69%、7.67%、9.64%和16.55%共3个重复,饲养90d。吉富罗非鱼饲养中成活率的范围在84.76%~99.05%之间,但是投喂16.55%饲料的吉富罗非鱼成活率显著低于3.71%脂肪组(P<0.05)。7.67%组的试验末鱼平均体重和体长显著大于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