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9)
2023(5531)
2022(4013)
2021(3517)
2020(2899)
2019(6087)
2018(6249)
2017(11865)
2016(6866)
2015(7822)
2014(7997)
2013(7491)
2012(6873)
2011(6202)
2010(6155)
2009(5753)
2008(5878)
2007(5281)
2006(4897)
2005(4602)
作者
(21893)
(18354)
(18319)
(17489)
(11921)
(8613)
(8188)
(7165)
(6900)
(6557)
(6506)
(6189)
(6119)
(5943)
(5922)
(5730)
(5475)
(5446)
(5406)
(5386)
(4814)
(4763)
(4647)
(4302)
(4214)
(4170)
(4131)
(4106)
(3774)
(3753)
学科
(29098)
经济(29060)
(16279)
管理(16243)
(12313)
企业(12313)
方法(10496)
(9908)
中国(9771)
数学(8838)
数学方法(8711)
业经(7583)
(7509)
农业(6339)
地方(5891)
(5823)
(5422)
(5177)
(5133)
金融(5129)
(4961)
银行(4938)
(4755)
理论(4627)
发展(4599)
(4589)
产业(4382)
(4219)
贸易(4217)
(4179)
机构
大学(103309)
学院(101909)
研究(39883)
(39296)
经济(38491)
管理(33360)
中国(28826)
理学(28760)
理学院(28334)
管理学(27471)
管理学院(27308)
科学(26785)
(23615)
(22667)
(21689)
研究所(20090)
农业(18757)
(18094)
业大(17968)
中心(17204)
(16402)
(14753)
师范(14537)
财经(14506)
(13961)
北京(13862)
(13263)
经济学(12752)
科学院(12541)
(12458)
基金
项目(69895)
科学(54649)
基金(51169)
研究(47680)
(46650)
国家(46305)
科学基金(38300)
社会(30362)
社会科(28684)
社会科学(28675)
(27142)
基金项目(26625)
自然(25399)
自然科(24870)
自然科学(24858)
自然科学基金(24410)
(23407)
教育(21964)
资助(20559)
编号(18436)
重点(16584)
成果(15928)
(15393)
(14996)
(13930)
计划(13851)
课题(13584)
科研(13526)
国家社会(13193)
创新(13179)
期刊
(44262)
经济(44262)
研究(29588)
(22956)
学报(22686)
中国(20829)
科学(18987)
大学(16523)
学学(15688)
农业(15523)
(13047)
管理(12703)
教育(11594)
(9987)
金融(9987)
(7996)
技术(7609)
经济研究(7294)
财经(7236)
业经(7040)
(6733)
业大(6724)
问题(6269)
(6258)
农业大学(5726)
世界(5026)
图书(4999)
科技(4827)
国际(4744)
理论(4638)
共检索到153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晓霞  李建科  张研宇  
【目的】研究蚕蛹油(silkworm pupa oil)超声波辅助萃取的最佳工艺、蚕蛹油的理化性质、影响蚕蛹油氧化的因子和不同抗氧化剂及几种天然多酚类提取物对蚕蛹油的抗氧化效果。【方法】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建立超声波辅助萃取蚕蛹油的数学模型,获得最佳萃取工艺;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蚕蛹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不同因子和添加不同抗氧化剂及几种天然多酚提取物对蚕蛹油抗氧化稳定性影响。【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曲面分析得出超声波辅助萃取蚕蛹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02W,超声时间20min;超声温度40℃[0],在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玉芳  祁建民  方艺贞  杨慰恩  陈美霞  
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菜用黄麻色素的工艺条件,用Fenton法测定菜用黄麻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影响色素提取的因素为料液比>超声频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2)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使用60∶40(V/V)的0.1%盐酸和95%乙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1∶80(g.mL-1),超声频率为中频,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为60℃;以此工艺条件提取色素的产率达25.04%;(3)该色素溶液还原力强,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OH的活性,在色素浓度为0.20 g.L-1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为70.11%,对.OH的清除率为8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群  徐明慧  王振宇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类物质以高效获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酚。以多酚得率、DPPH·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得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的数学模型回归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52 min、超声温度53℃、超声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可达27.80 mg/g,多酚得率与同温度水浴240 min得率相同,提取时间缩短2 H。此条件下提取的松多酚对DPPH·清除的iC50值为20.72μg/m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石统帅  吴小杰  钟明旭  赵海桃  邱隽蒙  符群  
【目的】为高效制备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获得与传统提取方式相比更加环保且活性优良的提取方法。【方法】以黑果腺肋花楸果为原料,以ABTS~+·和OH·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双水相法萃取黑果腺肋花楸抗氧化成分的工艺,以V_C为阳性对照,分别测定了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对OH·、ABTS~+·和DPPH·清除率的IC_(50)值,并分析提取物中多酚、黄酮、花青素与抗氧化的相关性。【结果】黑果腺肋花楸抗氧化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1 g/mL,硫酸铵质量浓度0.31 g/mL,乙醇体积分数43%,超声功率510 W,超声时间50 min;此时提取物对2种自由基平均清除率为(59.36±0.80)%,其中OH·清除率为(51.77±0.97)%,ABTS+·清除率为(65.20±1.43)%,较单一双水相法和常规醇提法均有显著提升。在此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得率为(12.67±0.43)%。提取物中多酚、黄酮、花青素含量分别达到了(128.75±0.85)、(47.70±0.74)、(19.95±0.67)mg/g。提取物对ABTS~+·、OH·和DPPH·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0.614、2.273、0.386 mg/mL。【结论】超声辅助双水相法较超声辅助醇提法的ABTS~+·清除率提高了8.24%(P <0.01)。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法能高效制备黑果腺肋花楸中活性成分,并保持其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迪  赵铭钦  姬小明  段宾宾  张晓蕴  刘乐  
对超声波辅助萃取杭白菊挥发油的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讨超声波辅助萃取杭白菊精油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温度为50℃、超声提取功率为70 W、超声提取时间为25 min、提取次数为2次时提取效果最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德彬  方飞雄  
采用超声波辅助连续萃取的方法,以120#汽油和苯的混合物作为萃取液,萃取聚氨酯涂料甲组分中的游离二异氰酸酯(TDI)。并用响应面法建立回归方程对萃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为200W、萃取温度为85℃、萃取时间为54min、萃取液用量为4.8∶1的条件下,萃取后涂料中游离TDI的含量为0.503%,比相同工艺条件下无超声波辅助萃取的降低了0.44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琼芬  马李一  余建兴  张重权  王有琼  安鑫南  
研究温度、光照时间对辣木油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以此选择合理的保存方式。用石油醚浸出法制成辣木油试样,以过氧化值(POV)为试验指标,采用Sehaal烘箱法和室内自然光照射法进行试验,测定不同温度和不同受热、光照时间下的POV值并计算氧化诱导时间。结果表明:不同受热时间下测得的POV值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而不同光照时间的POV值则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辣木油对温度比较稳定,但对光照则相反,光照时间越长抗氧化的稳定性就越差,光照氧化诱导时间仅为3.5d。提示了辣木油应在20℃左右保存并特别注意避光,在此条件下的货架期可达304d。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崔明晓  王晓晨  王玉  邬军文  刘克海  
以大石花菜(Gelidium pacifium Okam.)为原料,通过超声辅助提取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糖工艺,并建立回归模型。确定了大石花菜多糖提取最佳条件为超声温度85℃、超声时间50 min、液料比36 m L/g,多糖得率约为31%。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2,’-联氮双二铵盐自由基(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考察了大石花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大石花菜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且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与水提法相比,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率更高,提取时间更短,且多糖抗氧化活性更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启  张娜  刘奕兵  王振宇  
以落叶松树皮为原料,研究了微波和超声波处理对多酚类物质浸提效果、化学结构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0%乙醇溶液为溶剂,微波和超声波处理有利于松多酚的浸出,其得率分别提高了6.76%和14.73%。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采用溶剂法、微波法和超声波法提取多酚后的落叶松树皮残渣其表面微观结构的孔隙尺寸范围为1.5~2.5、7~13和17~26μm。红外光谱分析表明,3种方法浸提出的松多酚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抗氧化测定结果表明,3种浸提方法制备出的松多酚的总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西  李元瑞  葛蕾  司翔宇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苹果渣多酚化合物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影响显著,其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225W,提取时间20min。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均有较强的作用,清除率和抑制率分别达到91.1%和93.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莹  孙爱东  胡晓丹  王晓楠  
苹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黄酮类、酚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预防多种疾病的作用,其中原花青素和绿原酸为苹果中主要的酚类物质,且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该文以国光苹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苹果多酚超声波提取条件的研究,确立了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苹果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采用DPPH法和2-脱氧-D-核糖法研究了苹果多酚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乙醇可作为苹果多酚的良性提取溶剂,其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6,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温度为60℃,提取一次.苹果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速度快,其抗氧化能力可与葡萄籽多酚相媲美.通过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春玲  王建中  王丰俊  徐桂娟  
该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RSA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沙棘籽油的工艺方法,探讨不同提取剂、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次数、功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沙棘籽油的最佳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剂,超声波功率为800 W,提取时间17 min,料液比为1∶9。该条件下,沙棘籽毛油的提取得率可达到9.27%;沙棘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较传统方法提取的沙棘籽油高2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平平  李仁宙  简永健  李健明  王杰  
【目的】以大孔树脂纯化的核桃青皮抗氧化成分为对象,对其组分进行鉴定,并研究其抗氧化稳定性,为核桃青皮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采用D101型的大孔树脂纯化核桃青皮粗提取物,浓缩冷冻干燥后,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UPLC-MS)对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部分的核桃青皮纯化物进行成分分析,并通过分析P H、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化剂H_2O_2、还原剂Na_2SO_3和防腐剂山梨酸钾7种因素对核桃青皮抗氧化物质清除DPPH自由基的影响,研究其抗氧化性能的稳定性。【结果】UPLC-MS结果表明,核桃青皮中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为绿原酸、短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嘉莉  马江  肖爱华  朱仲龙  桑子阳  马履一  
【目的】研究红花玉兰花蕾挥发油的萃取工艺,并对其化学组成、抗氧化及抗菌活性进行鉴定和评价,旨在为红花玉兰花蕾挥发油的萃取建立一套可行的工艺体系,并为其后续的开发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方法】以‘娇红1号’红花玉兰阴干花蕾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结合自动化质谱解卷积和保留指数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挥发油进行成分定性和定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还原能力法评价挥发油抗氧化活性,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评价挥发油抗菌活性。【结果】阴干预处理条件下,红花玉兰花蕾挥发油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47℃,萃取压力40.7 MPa,动态萃取时间102 min,该条件下挥发油的萃取率为(1.217±0.014)%。GC-MS共鉴定出30种化学成分,占检测到的挥发油总量的70.65%。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得到挥发油IC_(50)值为12.82 mg/mL AEAC值为198.64 mg,表明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还原力测定也得到了这一结果。抗菌试验表明,挥发油对4种供试菌抑制作用强弱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结论】首次建立了红花玉兰阴干花蕾挥发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确定了该工艺条件下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并验证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振鹏  袁亚宏  岳田利  杨昊博  
【目的】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双孢菇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为双孢菇罐头加工过程中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支持。【方法】以盐渍双孢菇罐头废弃物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探讨了液料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及处理温度对双孢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双孢菇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优化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双孢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功率560W,超声波处理时间120min,超声波处理温度60℃,液料比40mL/g。【结论】在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双孢菇多糖的提取率为3.65%,较无超声波促进作用下普通工艺的多糖提取率提高了96.2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