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1)
2023(13479)
2022(11718)
2021(11050)
2020(9193)
2019(21219)
2018(21191)
2017(40744)
2016(22119)
2015(25141)
2014(24925)
2013(24596)
2012(22780)
2011(20668)
2010(20736)
2009(18909)
2008(18559)
2007(16500)
2006(14632)
2005(12564)
作者
(65623)
(55275)
(54487)
(51630)
(34843)
(26329)
(24530)
(21694)
(20928)
(19510)
(18851)
(18637)
(17316)
(17224)
(16937)
(16675)
(16591)
(16100)
(15738)
(15596)
(13811)
(13625)
(13362)
(12811)
(12389)
(12276)
(12172)
(12082)
(11149)
(11006)
学科
(90236)
经济(90131)
(66708)
管理(58005)
(48066)
(45278)
企业(45278)
方法(39660)
数学(34407)
数学方法(33959)
农业(32000)
业经(23487)
中国(22508)
(21067)
(19886)
地方(17998)
(16272)
(15433)
贸易(15427)
(14990)
理论(14359)
技术(14197)
环境(13584)
(13166)
(13109)
(12860)
(12744)
银行(12698)
(12226)
金融(12223)
机构
学院(319610)
大学(318940)
管理(127370)
(125114)
经济(122405)
理学(111434)
理学院(110190)
管理学(108128)
研究(107973)
管理学院(107570)
中国(79375)
(72214)
科学(70139)
(67869)
业大(56141)
农业(55725)
(55154)
(53725)
研究所(50791)
中心(49450)
(46583)
财经(43720)
(43016)
师范(42592)
北京(42254)
(39970)
(38186)
(37388)
经济学(36002)
经济管理(35165)
基金
项目(224257)
科学(175466)
研究(163554)
基金(162111)
(142721)
国家(141246)
科学基金(120079)
社会(101473)
社会科(95715)
社会科学(95687)
(88538)
基金项目(87094)
自然(78895)
自然科(77014)
自然科学(76994)
自然科学基金(75606)
(74050)
教育(73568)
编号(67810)
资助(65908)
成果(54561)
重点(49877)
(49270)
(48228)
(46343)
课题(45551)
创新(43179)
科研(42908)
教育部(41399)
大学(41313)
期刊
(139757)
经济(139757)
研究(89603)
(73011)
中国(59454)
学报(55756)
科学(50813)
农业(49936)
管理(42144)
大学(42079)
学学(39901)
(37867)
教育(34239)
业经(27775)
技术(26891)
(26616)
金融(26616)
(23856)
财经(20003)
经济研究(19411)
问题(19321)
(17790)
图书(16934)
(16924)
科技(16633)
业大(16128)
技术经济(15461)
理论(15260)
资源(15146)
世界(15068)
共检索到459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祥  陈伟华  陆天水  陈杰  华刚  
为研究生理活性物质蚕农乐对家蚕的生物效应,给5龄蚕作添食试验,调查了蚕农乐对家蚕食桑消化、生长发育、叶丝转化率和茧丝品质的影响。结果:添食区与对照区相比,食下量高3.0%~3.4%,消化量高4.6%~6.0%,消化率高1.2%~2.5%,蚕体重和丝腺重增长快,全茧量和茧层量分别提高3.0%~9.1%和5.1%~16.2%,茧层率有所提高,丝质也有明显改善。农村应用试验表明,蚕农乐有增产、增丝和增值的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建华  杨大平  杨伟克  丁志伟  
【目的】探究家蚕感染BmNPV后,不同组织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基因表达变化规律,为阐明BmNPV的侵染机制及培育抗NPV蚕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和思考。【方法】通过经口添食BmNPV,检测分析家蚕中肠、血淋巴和脂肪体ALP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编码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家蚕中肠ALP基因在感染BmNPV后6、9和12 h呈现上调表达趋势,其编码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感染24 h基因表达被抑制,同时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淋巴碱性磷酸酶及ALP基因对BmNPV的响应略晚于中肠,ALP基因在感染9 h开始上调表达,在12 h表达量最高,在24 h表达量急剧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9和12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24 h急剧减弱,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肪体ALP基因表达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仅在感染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家蚕感染BmNPV后,中肠、血淋巴和脂肪体ALP基因表达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均是呈现先升高后急剧减弱的趋势。基因的表达情况与酶活性变化规律一致,这与家蚕感染BmNPV后,其自身机体的生理代谢进程存在紧密联系,暗示碱性磷酸酶在家蚕抗病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兴荣  冉瑞法  董占鹏  董家红  黄平  
为研究家蚕病毒弱毒株系对强毒株系的交互保护作用,探索利用弱毒苗添食防治家蚕病毒病,试验收集了8种云南不同地区的BmNPV多角体,经纯化后,配制成102~108个/ML7种浓度多角体悬浮液,分别添食3龄起蚕,每种病毒的每种浓度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小区,每小区30头蚕,调查记录各区蚕死亡头数,连续调查至供试蚕上蔟,累计死亡头数,计算各区蚕死亡率。参照吉田的方法计算其LC。结果表明,8种云南不同地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家蚕致死中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BmNPV(Heqing)>(BmNPV(Xiangyun)>(BmNPV(Mengzi)>(BmNPV(Qiaojia)>(BmNPV(Luli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华  沈卫德  李兵  秦佳梅  郁有兰  马鹏宇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家蚕卵巢细胞系(Bm N)细胞cyclin A基因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试剂将针对cyclin A基因的特异性siRNA片段转入家蚕Bm N细胞,采用SYBR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clin A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转染siRNA-cyclin A可有效下调cyclin A基因的表达,转染48 h后,cyclin A mRNA表达量降低到对照的37.4%;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结论]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华1  沈卫德2  李兵2  秦佳梅1  郁有兰3  马鹏宇1  
[目的]研究小干扰 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家蚕卵巢细胞系(BmN)细胞 cyclinA基因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质体转染试剂将针对 cyclinA 基因的特异性 siRNA 片段转入家蚕 BmN 细胞,采用 SYBR 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 cyclinA mRNA 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转染 siRNA-cyclinA 可有效下调 cyclinA 基因的表达,转染 48 h 后,cyclinA mRNA 表达量降低到对照的 37.4%;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 G0/G1期细胞比率显著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克军  田梅慧  陈松  黄平  刘敏  
云南省主推家蚕品种云蚕7×云蚕8推广10多年来,某些性状发生了退化,原种云蚕7B×云蚕7A交配能力下降,散对率高达20%以上,抗性降低。本实验采用循环杂交法,回交法等育种方法将保存的云蚕7母种进行循环杂交,经5个世代后形成了新系统,复壮后的新系统在品种抗性、茧层率及散对率等方面都优于复壮前系统,云蚕7B×云蚕7A的散对率降到10%以下,有效地对云蚕7母种及原种进行了复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邦兴   张宇靖   卿圣环   蒋亚明   张友洪   肖文福   周安莲  
【目的】为研究不同饲养模式下家蚕蚕沙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探讨不同饲料对家蚕蚕沙微生物组成的影响,为今后蚕沙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家蚕品种“9211·9215×川58·川62”为对象,采用全龄饲料育和全龄桑叶育2种饲养模式进行饲养,对其5龄蚕沙进行16S rDNA V3~V4区域扩增,利用Illumina NovaSeq二代测序平台对扩增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最后通过细菌Alpha多样性、OTU聚类、稀疏曲线和物种注释分析,解析不同饲养模式下蚕沙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结果】与桑叶育对照组相比,饲料育处理组蚕沙细菌微生物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指标均较对照高,且呈显著差异(P<0.05)。在菌群结构方面,对照组主要优势菌门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55.38%)、厚壁菌门(Firmicutes, 32.50%)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11.55%),处理组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68.18%)、厚壁菌门(Firmicutes, 24.1%)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7.28%),其中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均为2组蚕沙的优势菌门。【结论】不同饲育模式下蚕沙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相对丰度存在差异(P<0.05),饲料育组家蚕蚕沙细菌群落结构的物种数目和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桑叶育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春涛  谢道燕  田梅金  杨振国  罗雁婕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噻嗪酮对家蚕残效期,分别用噻嗪酮的1000、500和250 mg/L药液喷施桑树,分别于3、7、21和25 d后采叶饲喂家蚕3龄起蚕,观察噻嗪酮残留药剂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其对家蚕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噻嗪酮1000、500和250 mg/L药液喷施桑树后,其21 d桑叶中残留药剂对家蚕发育历期、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化蛹率等均无明显不良影响,此结果可为噻嗪酮用于防治桑园害虫提供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伟克  唐芬芬  刘增虎  钟健  董占鹏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忠洁   吴梦佳   雷锋杰   张爱华  
【目的】明确次生代谢物质芦丁对鳞翅目昆虫家蚕取食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开发新型生物防治药剂提供基础,并推进家蚕模式生物系统在鳞翅目害虫防治领域的实际应用。【方法】采用叶碟法,以蒸馏水处理的桑叶为对照,用不同质量浓度(5,10和20 mg/m L)芦丁处理的桑叶对家蚕进行拒食与产卵趋避试验,同时在室内对二龄和三龄家蚕分别饲喂不同质量浓度(5,10和20 mg/m L)芦丁处理的桑叶,喂食一定时间后,测定家蚕存活率、体质量、发育历期,探究芦丁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对二龄及三龄家蚕幼虫均具有拒食活性,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芦丁对家蚕幼虫的拒食活性也随之增强;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芦丁对家蚕幼虫的拒食活性逐渐降低,拒食率一般在刚取食时最高;芦丁对二龄与三龄家蚕幼虫拒食活性的影响差异不大。取食芦丁的家蚕幼虫均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但随着芦丁质量浓度的增加,二龄和三龄家蚕幼虫的发育历期逐步延长,表明芦丁对家蚕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以20 mg/m L芦丁处理对家蚕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最强。取食不同质量浓度芦丁处理的桑叶,家蚕产卵趋避率均大于50%,表明芦丁对家蚕成虫有较强的产卵趋避作用。【结论】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在高质量浓度下对鳞翅目家蚕有一定的震慑和驱赶作用,对其生长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开发为生物农药的潜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丽华  沈卫德  李兵  王文兵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家蚕卵巢细胞系(BmN)细胞CyclinE基因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合成针对CyclinE基因1 252和568位点的siRNA片段,并利用脂质体法转染家蚕BmN细胞,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clinE mRNA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siRNA对家蚕BmN细胞的转染效率达80%左右。转染1252-siRNA-CyclinE和568-siRNA-CyclinE 48h后,分别使家蚕BmN细胞CyclinE mRNA表达量降低了68%和9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伟克  唐芬芬  刘增虎  钟健  董占鹏  
通过不同时间饥饿处理5龄3 d家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体DefensinA和DefensinB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家蚕饥饿处理8,16,24 h后,DefensinB表达量均呈现上调趋势,其中饥饿16 h时DefensinB表达量上调最为明显,而DefensinA几乎无上调表达趋势。结果说明饥饿胁迫能诱导抗菌肽基因DefensinB的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余东亮  汪旭升  徐飞  傅衍  
【目的】探索生物信息方法在家蚕基因组snoRNA预测中的应用,了解snoRNA在家蚕基因组的分布和结构特征。【方法】利用已有和自行设计的生物信息工具对家蚕基因组中BoxC/DsnoRNA进行预测和手工校正。【结果】获到家蚕基因组中的70个snoRNA和56个推测的甲基化位点。结构分析发现D′box和末端茎环结构的不保守性;分析snoRNA在基因组上的分布,未发现普遍的成簇分布的现象,且内含子和基因间隔区的snoRNA数目接近;预测得到的家蚕BoxC/DsnoRNA与已报道果蝇BoxC/DsnoRNA进行相似性分析,表明两个物种的BoxC/DsnoRNAs在一级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基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更先  司马杨虎  张升祥  徐世清  
用家蚕4龄起蚕为材料,以桑抗冻蛋白基因dsRNA和ddH2O为对照,利用微量注射RNA干扰技术将家蚕脱氧羟腐胺赖氨酸合酶基因BmDHS的dsRNA注入幼虫体内,抑制家蚕BmDHS基因表达,获得BmDHS基因沉默表型。通过RT-PCR方法检测沉默家蚕体内BmDHS基因mRNA水平平均下降了约25%,BmDHS靶基因Bm eIF5A基因mRNA水平平均下降了约4.8%。注射后10 d平均体重增加了42.9%,在上簇后5 d蚕茧的重量平均值增加了35.4%。初步证明BmDHS基因在家蚕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瑜  李京  杜孟芳  
【目的】对家蚕(Bombyx mori)糖原合成酶激酶3α(GSK3α)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检测家蚕不同发育时期及蜕皮激素、饥饿处理下,GSK3α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方法】以家蚕为供试材料,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家蚕GSK3α在不同发育期的表达和转录情况,及激素和饥饿处理对其转录的影响。【结果】家蚕GSK3α基因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构成,其中内含子长度为1 411bp,预测家蚕GSK3α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3.78ku,等电点为7.61。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和序列多重联配分析结果表明,家蚕GSK3α与所选几种昆虫GSK3α的序列一致性较高(79%~9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