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1)
2023(7691)
2022(6293)
2021(5720)
2020(4773)
2019(10726)
2018(10273)
2017(20224)
2016(11020)
2015(12064)
2014(12181)
2013(11951)
2012(10932)
2011(9677)
2010(10055)
2009(9673)
2008(10116)
2007(9284)
2006(8567)
2005(7928)
作者
(31420)
(25965)
(25964)
(24571)
(16582)
(12162)
(11740)
(9977)
(9846)
(9633)
(8821)
(8643)
(8627)
(8403)
(8235)
(7994)
(7785)
(7687)
(7561)
(7545)
(6490)
(6398)
(6245)
(5933)
(5919)
(5882)
(5842)
(5807)
(5141)
(5100)
学科
(69155)
企业(69155)
(64715)
管理(56004)
(47298)
经济(47227)
(22676)
业经(20368)
方法(20155)
(18244)
财务(18229)
财务管理(18219)
企业财务(17311)
(14790)
技术(13570)
数学(12923)
数学方法(12750)
(12237)
企业经济(11835)
(11715)
(11251)
理论(10992)
经营(10351)
(10321)
中国(10203)
技术管理(9983)
决策(9069)
(8907)
(8773)
贸易(8768)
机构
学院(162909)
大学(157082)
(71380)
管理(70856)
经济(69906)
理学(59579)
理学院(59093)
管理学(58524)
管理学院(58198)
研究(49201)
中国(41121)
(37219)
(32411)
财经(28342)
(27450)
科学(26031)
(25575)
(23797)
中心(23113)
(20867)
研究所(20793)
经济学(20637)
财经大学(20637)
商学(20556)
北京(20439)
商学院(20369)
(19669)
业大(19453)
经济学院(18459)
(18287)
基金
项目(98509)
科学(80164)
研究(75389)
基金(72962)
(61830)
国家(61177)
科学基金(54903)
社会(49244)
社会科(46821)
社会科学(46806)
(38634)
基金项目(37533)
自然(35269)
自然科(34519)
自然科学(34506)
教育(34249)
自然科学基金(33954)
(31763)
编号(30772)
资助(30023)
成果(24817)
(22533)
(22439)
(22305)
重点(21531)
课题(20998)
(20713)
创新(20628)
(20628)
(20022)
期刊
(87134)
经济(87134)
研究(48982)
管理(33724)
(33662)
中国(32659)
科学(19342)
(17800)
金融(17800)
(16962)
学报(16953)
技术(16877)
财经(14820)
业经(14723)
教育(14624)
大学(13776)
学学(13163)
经济研究(12947)
(12844)
农业(11129)
技术经济(10572)
财会(10457)
问题(10225)
(9596)
现代(9548)
经济管理(8931)
会计(8721)
国际(8330)
(7525)
商业(7487)
共检索到256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汪波  
相对于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而言,低效工业用地成因复杂、主体多元,是影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因素,也是困扰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安徽省蚌埠市压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因企施策盘活低效工业用地、提高建设项目要素保障能力的经验做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勇  郑燕凤  朱伟亚  
闲置低效用地的大量存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压占了大量政府征地资金,也沉淀了大量社会资金,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严控建设用地规模甚至规模减量化的背景下,存量用地挖潜必将成为未来土地供应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从各地低效用地的处置政策入手,对各类认定标准和处置措施进行了梳理,提出低效用地处置盘活的政策建议,很有意义。城镇低效用地认定标准实践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立明  
1923年3月19日,由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江苏银行在蚌埠的分行共同组成的蚌埠贴现公所正式开市。它是近代中国最早专营票据贴现业务的机构。此前,票据贴现业务由银钱业机构零星而分散地办理,严格来看,并不能称其为市场,蚌埠贴现公所的创立成为近代中国区域性票据市场的雏形,也是近代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的阶段性标志。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慧  陈华飞  李鑫  
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是未来各地开展存量用地潜力挖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了当前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提升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后,提出了低效工业用地分类整治模式,并提出了加快推进整治提升工作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玉海  
地方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关联的。只有在丰富的统计资料基础上,以多维型的思维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研究、明确国情、省情、市情、了解世界经济走势,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和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兴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凌应铜  
蚌埠市是皖北重镇,在全国属于老中城市之列。交通四通八达,工业部类齐全。截止1992年底,蚌埠市共有大中型企业54个,其中大型企业9个,中型企业45个。这些企业的形成、发展,虽然不同于江苏省的无锡、常州,但与全国不少老中城市大中型企业形成发展存在共性。象这类老中城市大中型企业如何搞活?就这个问题,我想说一点看法。一、老中城市大中型企业的形成及其特点1.大中型企业的形成。老中城市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这些城市大中型企业的形成又有其共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羿伯   张郝萍   吴梓溶   夏雷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性探讨收缩城市低效工业用地与绿色基础设施之间的优化转换路径与机制,为中国收缩城市低效工业用地集约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以典型收缩城市牡丹江为例,选取2021年份的相关研究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低效工业用地识别体系和绿色基础设施绩效评估体系,运用TOPSIS法定量评估低效工业用地,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修正系数法和Fragstats工具定量评估绿色基础设施绩效,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绩效提升的低效工业用地优化模型,进一步揭示绿色基础设施与低效工业用地之间的转换机制。【结果】(1)牡丹江市建成区共有160块用地处于低效利用状态(共447.30 hm~2),占工业用地总数量的45.71%。(2)借助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绩效提升的低效工业用地优化利用模型发现,牡丹江市有303.80 hm~2低效工业用地可转换为绿色基础设施。(3)经优化模拟,将67.92%低效工业用地转换为绿色基础设施,可使绿色基础设施总体绩效提高10.18%。【结论】经实证,从牡丹江低效工业用地优化利用提炼出的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绩效提升的收缩城市低效工业用地转换机制,可在防止低效工业用地进一步对城市发展产生负影响的基础上,以“存量换增量”推动收缩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为收缩城市空间优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段德罡  代冠军  刘文雪  
城市用地分类是具有空间属性的,是城市规划编制的首要任务,也是一种抽象的规划行为。笔者通过对旧国标和新国标中工业用地分类的评析和思考,认为当前工业用地分类不利于工业用地的规划布局和管理,应依据工业用地产生的污染干扰程度和污染类型划分工业用地,以解决工业用地分类不利于规划和管理的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宫玉泉  
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要素,对工业发展的质量和布局有着重要影响。为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近年来,我国对工业用地配置政策进行了改革,管理思路发生了方向性的转折。本文认为,在当前的制度框架下,发挥工业用地政策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应通过系统集成同向政策予以推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楼立明  向琰  潘有成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本文分析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基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工业用地涉及的新增供应、弹性出让、土地续期、存量供应、供后监管、二级市场、综合整治等全链条市场化配置方面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魏西云  
本文提出,更加重视工业用地的“准公共物品”和资源属性,发挥工业用地的生产功能,注重保障产业链用地供应,推行“标准地”供地,降低工业用地交易成本,推动工业用地多元化供地方式得到有效执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振伟  毛高峰  
针对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重审批轻监管、监管手段缺乏、管理精细度不够等问题,山东省淄博市通过"微服务"、大数据挖掘、AI分析等先进技术,探索建设全流程、精准化、智能化的市县(区)两级土地开发利用监管平台,逐步实现图斑定位、辅助决策、全程监管等功能,促进批而未供等闲置低效土地的盘活处置,提升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水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冠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高校开始采用网上报销模式,这种新模式具有不需要排队、无现金支付、规范内部控制、节省人力资源等诸多优点。然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高退单率、沟通成本的增加、信息不对称等。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对策,包括增加网报系统短信通知功能、智能化提示功能和反馈机制、对接银校互联系统、增加网报录入渠道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