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0)
- 2023(8536)
- 2022(7773)
- 2021(7393)
- 2020(6207)
- 2019(14547)
- 2018(14661)
- 2017(28445)
- 2016(15559)
- 2015(17597)
- 2014(17602)
- 2013(17442)
- 2012(15761)
- 2011(14095)
- 2010(13792)
- 2009(12361)
- 2008(11808)
- 2007(9997)
- 2006(8577)
- 2005(7226)
- 学科
- 济(58992)
- 经济(58928)
- 管理(43974)
- 业(41456)
- 企(35175)
- 企业(35175)
- 方法(30047)
- 数学(26029)
- 数学方法(25723)
- 农(15061)
- 学(14612)
- 中国(14224)
- 财(13989)
- 业经(13050)
- 地方(12113)
- 理论(10750)
- 和(10358)
- 农业(10134)
- 贸(10132)
- 贸易(10128)
- 易(9813)
- 技术(9737)
- 环境(9623)
- 务(9343)
- 财务(9285)
- 财务管理(9271)
- 制(9142)
- 企业财务(8779)
- 教育(8722)
- 划(8485)
- 机构
- 大学(217097)
- 学院(214607)
- 管理(90256)
- 济(80037)
- 理学(79400)
- 理学院(78553)
- 经济(78185)
- 管理学(77164)
- 管理学院(76792)
- 研究(69534)
- 中国(49411)
- 京(45972)
- 科学(45736)
- 财(34766)
- 所(34708)
- 农(33600)
- 业大(33499)
- 研究所(32167)
- 中心(31071)
- 江(29309)
- 北京(28937)
- 财经(28892)
- 范(28784)
- 师范(28399)
- 农业(26594)
- 经(26319)
- 院(25954)
- 州(24328)
- 技术(23176)
- 师范大学(23126)
- 基金
- 项目(155915)
- 科学(121819)
- 研究(113765)
- 基金(112427)
- 家(97891)
- 国家(97081)
- 科学基金(83508)
- 社会(69049)
- 社会科(65327)
- 社会科学(65308)
- 省(61011)
- 基金项目(60863)
- 自然(56058)
- 自然科(54720)
- 自然科学(54710)
- 自然科学基金(53691)
- 教育(51769)
- 划(51685)
- 编号(47008)
- 资助(46664)
- 成果(37542)
- 重点(34387)
- 部(33992)
- 发(32607)
- 创(32438)
- 课题(31651)
- 科研(30255)
- 创新(30127)
- 项目编号(29319)
- 大学(29028)
共检索到295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楼允东 刘艳红 邱高峰
性别决定(sex determination)涉及遗传、发育和进化等领域,开展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对认识人类性分化异常等多种与性别有关的疾病、实现动物性别的人为控制等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为生物进化的分析提供新的线索。在系统进化中,虾蟹类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与脊椎动物相比,其性别决定机制具有原始性、多样性和可塑性的特点。深入研究其性别决定机制,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更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戈贤平 夏德全 俞菊华
有关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性激素、芳香化酶以及随机重复序列、核受体基因等对性别分化的调控方面。由于鱼类所处分类地位较低 ,生活环境千差万别 ,鱼类性别决定没有一个普遍的模式 ,目前研究的鱼类又各不相同 ,因此象哺乳动物那样的性别决定级联模式还没能阐述。本综述旨在阐述近几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 ,为系统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于红 郭浪 李琪
性别决定与分化是生命发育的基本事件,性别决定与分化机制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贝类具有雌雄同体、雌雄异体、雄性先熟和性转换等复杂的性别类型,是研究无脊椎动物性别决定与分化机制及其演化进程的理想动物类群。挖掘贝类性别决定与分化调控基因,阐明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对于揭示贝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贝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展望,以期为贝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生殖操作和遗传改良等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贝类 性别决定 性别分化 基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邹芝英 杨弘 李大宇
罗非鱼染色体遗传型性别决定机制(Chromosomal genetic sex determination,GSD)的研究开展较早,目前利用种间杂交的方法得到全雄罗非鱼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而对影响罗非鱼性别决定的环境因素研究开展较晚。研究证实罗非鱼确实存在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机制(Temperature-dependent sex determination,TSD),而且这种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机制只出现在性别发育的某一特定时期。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尝试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来研究罗非鱼性别决定及分化机制,寻找影响性别决定的基因位点、研究位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外界因素是如何通过调控性别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喻传洲 余梅 龙良启
禽类的性决定、性分化和性别控制方面的研究现状表明:禽类的性决定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除了公认的性染色体理论,还有常染色体/Z染色体平衡理论的争论。但性别最终由基因决定,在禽类尚未发现象Y染色体上的SRY片段。作者提出了“Z染色体上的性别基因可能以剂量效应来决定性别”的设想。禽类性别的有效控制将取决于对其性决定、性分化本质的了解。
关键词:
禽类 性决定 性分化 性别控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姚延丹 龙华 陈建武 付元帅 陶玲 李谷
近二十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集中在温度、激素以及性别连锁基因、BKM、ZFY、芳香化酶基因、H-Y抗原、Sox、SRY、DMRT1、DMY、DAX-1、核受体基因家族、SF-1和WT-1等性别决定基因对性别分化的调控方面,杂交和分子标记技术则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这些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鱼类决定机制提供了基础和手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索。阐述了近些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因子及其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并对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前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做了简述,以期为系统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鱼类 性别决定 研究方法 进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顾孝连 乔振国
蟹类养殖产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以下简称梭子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以下简称青蟹)是我国主要的养殖蟹类。目前3种蟹类土池育苗技术发展不平衡,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较为成熟,已经普及推广并在养殖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青蟹土池育苗尚未有成功的报道。本文综述了我国河蟹、梭子蟹、青蟹苗种生产技术,尤其是土池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蟹类土池育苗技术应用于青蟹土池育苗的可行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管卫兵 王桂忠 李少菁
In general,crab receives copious quantities of seminal fluid during mating,and stores them in special seminal receptacles,viz.spermatheca,for a prolonged period.The spermatheca of the advanced brachyuran crabs has been described for many species.The spermatheca is a dilation of the proximal region o...
关键词:
蟹 精荚 转移 纳精囊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高焕 孔杰
鱼和虾类经常接触异常的水温、低溶氧量的水体、或高或低的盐度等不利生存的环境,在这些逆境胁迫下,生物有机体会特异开放一些基因的表达或提高某些特定蛋白的表达丰度,以度过难关。这些基因和蛋白质包括14-3-3基因、抗冻蛋白、热激蛋白和Na/K-ATPase酶等。同时,这些基因和产物对于人类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改良经济水生生物的品质及环境监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鱼类 虾类 逆境胁迫 分子生物学研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永腾 谢骏 徐跑 王恬
虾类的营养需求、血液代谢与免疫系统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协同关系。饵料中蛋白水平的高低、蛋 白能量比值的大小,免疫调节活性因子的有无均对虾类的非特异性免疫表达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营养平 衡、饵料蛋白质含量对虾类免疫系统的影响,着重讨论了饵料中免疫活性物质如聚糖类、维生素、抗菌肽等对虾 类非特异性免疫表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虾类 营养 免疫 协同作用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江新琴 俞存根 陈全振
蟹类不仅是重要的经济甲壳动物,而且在海洋生态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开发和利用已引起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重视。从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和生产应用等方面,较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对蟹类繁殖力和卵巢发育的研究现状。分析认为,繁殖力因种而异,并与栖息地纬度等因素有关。卵巢发育受到神经内分泌(神经激素和神经递质)和外界环境(温度、盐度、光照、底质等)等方面的影响。重量法和组织切片技术分别是当前繁殖力和卵巢发育研究的主要手段。体积法和解剖法在繁殖力研究中的应用有待于开发。卵巢发育研究应结合蟹类基础生物学,特别是生活史和习性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蟹 繁殖生物学 繁殖力 卵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邱高峰
虾蟹类在分类学上属十足目(Decapoda)甲壳动物,在水产养殖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众多经济虾蟹类(如对虾、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人工培育苗种的成功,其养殖业发展迅猛,特别是近年来特种水产养殖业的兴起,使虾蟹类的身价倍增。据不完...
关键词:
虾蟹类,遗传育种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成辉 李思发
总结我国在中华绒螯蟹形态学、养殖性能、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种质研究的主要成果 ,归纳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在形态、细胞、生化、分子等层次上的遗传差异。在形态学研究方面 ,运用形态多元分析 ,建立不同种群绒螯蟹从幼蟹到成蟹的量化判别函数 ;在生化遗传和分子遗传研究方面 ,找到中华绒螯蟹区别于其他绒螯蟹的生化遗传标记和分子遗传标记 ,以及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由南到北的分子遗传渐变标记 ;在养殖性能方面 ,阐明中华绒螯蟹不同种群在幼蟹和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 (包括蜕壳、生长、性腺发育、性成熟及生殖洄游等 )差异和特点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地理种群 种质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