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6)
2023(12001)
2022(10274)
2021(9296)
2020(8086)
2019(18311)
2018(18076)
2017(33781)
2016(19110)
2015(21503)
2014(21676)
2013(21118)
2012(19971)
2011(18045)
2010(18141)
2009(16955)
2008(16881)
2007(15487)
2006(13365)
2005(11963)
作者
(61433)
(51372)
(51285)
(48711)
(32529)
(24972)
(23457)
(20472)
(19511)
(18166)
(17577)
(17165)
(16711)
(16389)
(16283)
(16241)
(16034)
(15301)
(15022)
(14858)
(13328)
(12745)
(12638)
(11867)
(11820)
(11584)
(11410)
(11230)
(10611)
(10587)
学科
(73782)
经济(73687)
管理(52315)
(49429)
(38968)
企业(38968)
方法(34527)
数学(30446)
数学方法(30138)
(21952)
(20395)
中国(19879)
(19776)
(15954)
(15593)
贸易(15592)
业经(15491)
(15140)
农业(14321)
地方(14272)
(12404)
银行(12337)
(12189)
财务(12159)
财务管理(12122)
(11901)
金融(11893)
(11739)
理论(11687)
(11540)
机构
大学(280377)
学院(278533)
(108820)
经济(106366)
研究(101469)
管理(100745)
理学(86904)
理学院(85809)
管理学(83966)
管理学院(83488)
中国(74817)
科学(68227)
(64478)
(60571)
(55303)
农业(51766)
业大(51194)
研究所(50901)
(49157)
中心(46229)
(43301)
财经(39055)
北京(37853)
(36517)
(36145)
师范(35518)
(35443)
(33768)
农业大学(33505)
(33501)
基金
项目(190946)
科学(146480)
基金(136183)
研究(129653)
(124133)
国家(123072)
科学基金(101405)
社会(79606)
(76164)
社会科(75195)
社会科学(75168)
基金项目(72119)
自然(69102)
自然科(67490)
自然科学(67462)
自然科学基金(66284)
(65514)
教育(60020)
资助(56221)
编号(51546)
重点(44226)
成果(41818)
(41349)
(41089)
计划(39531)
(39355)
科研(38064)
课题(37013)
创新(36919)
科技(35550)
期刊
(116656)
经济(116656)
研究(75901)
学报(59359)
(57331)
中国(56280)
科学(48750)
大学(42255)
学学(40224)
(38589)
农业(38421)
管理(34549)
教育(29265)
(23469)
金融(23469)
技术(22488)
(20966)
业经(19620)
经济研究(19436)
财经(19175)
(16581)
(16444)
业大(16320)
问题(15843)
科技(14083)
农业大学(13886)
技术经济(13182)
(13082)
统计(12900)
商业(12735)
共检索到409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存善  常亚青  曹学彬  刘小林  王诗欢  徐高蓉  银学祥  
利用虾夷扇贝表型性状资料,分析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及其相关程度,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为扇贝的选择育种奠定基础。试验随机抽取126只体形规则的3龄大连獐子岛海区底播增殖的虾夷扇贝,其中雌雄各63只,测定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活体重(Y)、软体重(Z)和闭壳肌重(W),分别计算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体形性状为自变量对软体重和闭壳肌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的分析了体形性状对虾夷扇贝解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虾夷扇贝壳长、壳宽、壳高与活体重、软体重和闭壳肌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高、壳宽是影响雌性软体重的主要因素,壳长、壳宽是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田元勇  刘金洋  刘慧慧  张龙  刘俊荣  
虾夷扇贝的捕后处置对闭壳肌的硬化产生重大影响,而硬化又是影响闭壳肌生食品质的重要因素。为延长虾夷扇贝死后硬化发生时间,通过宰杀前暂养,缓解捕后胁迫对后期闭壳肌贮藏特性的影响。将采捕后的虾夷扇贝分为3组(对照组、暂养3 d组和暂养7 d组),然后去壳取闭壳肌进行07 d冰藏,分析闭壳肌在贮藏过程中的僵直情况、ATP关联物、K值、p H值、糖原及水溶性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不论是否经过暂养,冰藏3 d内K值均低于5%,可以满足生食要求。经过暂养,闭壳肌中ATP的含量略有升高,暂养7 d组>暂养3 d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忠  刘俊荣  田元勇  
为探索采捕后活品虾夷扇贝品质变化与其肌肉蛋白质生理特性变化间的关联,本研究以虾夷扇贝2个可食部肌肉为研究对象,以肌原纤维蛋白ATPase活性为指标(Ca2+-ATPase,M g2+-ATPase),对扇贝肌原纤维蛋白(M f)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探索。首先,分别提取闭壳肌肌原纤维(A-Mf)和外套膜肌原纤维(M-Mf);然后,考察了不同因素(离子强度I、p H、温度)对Mf的ATPase活性的影响规律;对A-Mf及M-Mf的稳定性进行了探索;进一步比较了闭壳肌和外套膜肌原纤维蛋白ATPase的失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虾夷扇贝闭壳肌与外套膜的Mf的理化性质相似,A-Mf与M-Mf的p I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玺  王庆志  许有燊  滕炜鸣  陈炜  刘卫东  于佐安  张明  周遵春  
以虾夷扇贝闭壳肌重量与脂肪酸组成为主要筛选指标,通过对不同选育家系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在筛选出闭壳肌高出柱率家系的同时,以EPA、DHA和ω-3/ω-6脂肪酸比值等重要营养性状作为参考指标进行家系筛选。结果显示,在12个选育家系中,B04、B05、B10家系的出柱率优势最显著;各家系闭壳肌的EPA+DHA占总脂肪酸45%以上,ω-3/ω-6脂肪酸比值范围为10.94~12.69,家系B03、B05、B06、B07、B10、B11与B12在闭壳肌脂肪酸含量上具有更高选育价值;综合分析,判定B05和B10为虾夷扇贝闭壳肌高出柱率且高品质脂肪酸家系。研究表明,虾夷扇贝的生长与闭壳肌的主要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相关性,以闭壳肌脂肪酸含量与生长性状指标进行虾夷扇贝复合性状选育是可行的,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扇贝选择育种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杨平  陈爱华  姚国兴  沈和定  
随机抽取中国沿海文蛤292个,分别测其壳长(X1)、壳宽(X2)、壳高(X3)、韧带长(X4)、楯面长(X5)、楯面宽(X6)、小月面长(X7)、前端到腹缘(X8)、后端到腹缘(X9)及活体重(Y)等形态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讨论了贝壳各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文蛤的壳长、壳宽、壳高、韧带长、楯面长、楯面宽、小月面长、前端到腹缘、后端到腹缘与活体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小月面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志刚  章启忠  朱晓闻  王辉  陈静  孙小真  
采用双性状选择方法在经群体继代大壳高选育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 Say)南部亚种F3养殖群体中进行闭壳肌定向选育,以评价闭壳肌的选择效果和现实遗传力,为海湾扇贝南部亚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以壳高为第一选择性状、体质量为第二选择性状、壳高选择压力为10%、体质量选择压力为1%情况下,正、负向选择组、对照组在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幼虫期壳长增长率、中培期存活率、成体各形态参数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稚贝育成率、养成期存活率、成体各质量性状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对照组>负向选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皓东  宫金华  马克异  陈焕根  李家乐  冯建彬  
本研究测定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缅甸野生、泰国和越南养殖群体共109尾个体的全长、体长和体重等10个形态性状,综合运用相关分析法、通径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野生和养殖群体主要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群体体重的变异系数均较大,显示出较大的选育潜力,其中缅甸野生群体选育潜力最大。除第2腹节长外,群体间其他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均是缅甸野生群体最大,越南养殖群体最小,形态性状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缅甸野生群体的头胸甲宽、第2腹节长和第2腹节宽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泰国养殖群体的全长、头胸甲宽和第2腹节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越南养殖群体的头胸甲长和第2腹节宽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此外,缅甸野生和泰国养殖群体的第2腹节长对体重都呈负相关作用。各群体所筛选出的形态性状对体重回归方程的回归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缅甸野生、泰国和越南养殖群体所筛选出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2、0.941和0.933。结果表明,在实际生产中,可基于群体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对体重通径关系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形态性状可作为定向选育指标。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于飞  张庆文  孔杰  栾生  
选取了初孵仔鱼90日龄的大菱鲆114尾,测定了全长、体长、头长、吻长、体高、尾柄高、尾柄长和体重等8项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剔除了与体长有共线性的自变量全长,计算了以测量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建立测量性状对体重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大菱鲆7个测量性状均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小燕  刘小林  白俊杰  李胜杰  樊佳佳  
对大口黑鲈全长、体长、体高、体宽、眼间距、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重共10个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剔除与体长存在显著共线性的全长、体高、头长,尾柄高及回归方程中不显著的吻长和尾柄长,计算以体宽、体长、眼间距3个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重为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分析大口黑鲈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3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0.942,0.979,0.928)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中,3个形态性状对体重的通径系数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凯  刘海金  刘永新  顾宪明  
跟踪测定2032尾牙鲆5月龄与8月龄的体重、全长、体长、头长、吻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8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剔除了与体长有共线性的全长,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定量地分析了形态特征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牙鲆7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长、体高、尾柄高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头长、吻长、尾柄长对体重直接作用相对较小;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系数分析结果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不同月龄牙鲆多元分析结果有所差异;最后建立了体长、体高、尾柄高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牙鲆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庆春  陶易凡  李岩  路思琪  徐跑  强俊  
为探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形态性状与体重和出肉率的相关关系,便于通过形态性状分析筛选高体重和高出肉率的大口黑鲈群体,本研究选择国内广泛养殖或选育的4个大口黑鲈品种(美国原种、优鲈1号、优鲈3号、台湾群体)为实验对象,测定了体重(Y)、出肉率(YF)、全长(X1)、体长(X2)、体高(X3)、体厚(X4)、头长(X5)、眼间距(X6)、眼径(X7)、吻长(X8)、尾柄长(X9)、尾柄高(X10),使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体重和出肉率的主要形态性状,并构建了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对4个大口黑鲈群体体重影响最大的性状均为全长(X1)或体高(X3),而对4个大口黑鲈群体出肉率影响最大的性状分别为尾柄高(X10)、尾柄长(X9)、体长/尾柄长(X2/X9)、体重(Y)。美国原种形态性状与体重(Y)、出肉率(YF)的回归方程为:Y=–622.778+21.21X1+45.305X3+16.633X8+17.431X10,Y_F=12.394+3.683X10+24.152X1/X2;优鲈1号形态性状与体重、出肉率的回归方程为:Y=–453.528+54.855X3+5.913X1+22.708X5+41.194X7, Y_F=69.985+3.144X9–0.020Y–24.844X1/X2;优鲈3号形态性状与体重、出肉率的回归方程为:Y=–531.600+56.933X3+12.502X1+28.466X8,Y_F=120.795–3.221X2/X9–41.856X1/X2–2.495X3/X10;台湾群体形态性状与体重、出肉率的回归方程为:Y=–660.952+20.889X1+60.774X3–10.605X5+21.372X4,YF=43.928+0.011Y+0.452X9。此外,当2.60<3.10,4.30<5.10时,可在体重与出肉率选育的同时,进一步选育出体型表现为偏修长特征的大口黑鲈群体。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口黑鲈体重和出肉率的选育提供理论与数据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秀俊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采用RAPD技术对两种壳色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及其分化进行研究。用筛选出的22个随机引物对白色贝和褐色贝各40个个体进行RAPD扩增,进行群体内及群体间的遗传学分析。白色贝共检测出128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的比例为79.5%,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24;褐色贝共检测出127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的比例为78.9%,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23。白色贝和褐色贝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为0.961和0.039,二者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052,遗传分化的程度较低。结果表明,白色贝和褐色贝之间的等位基因频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秀俊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王卫军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技术对两种壳色虾夷扇贝的闭壳肌进行了同工酶检测分析与比较。8种同工酶(MDH、ADH、ME、SOD、EST、GDH、SDH和α-AMY)共检测出17个位点,其中白色贝有7个多态位点,褐色贝有6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P0.99)的比例分别为41.18%和35.29%,白色贝和褐色贝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有效数目(Ae)分别为1.1421和1.1040,预期杂合度分别(He)为0.0919和0.0674,实际杂合度(Ho)分别为0.1275和0.0907,多态位点的遗传偏离指数表明,白色贝具有更高的遗传变异水平和多样性水平。位点Est-3可以作为鉴定白色贝和褐色贝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涛  杨爱国  周丽青  吴彪  刘志鸿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标记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及其F1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5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得到315个位点,其中311个为多态位点,总的多态位点比例为98.73%。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F1群体的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477 1±0.260 6、0.423 9±0.277 7、0.548 8±0.220 9;3个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29 1±0.185 0、0.289 7±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进  杨润清  
为了揭示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探寻用于改良目标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候选基因,本研究以大菱鲆育种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体重、体长、体宽和尾柄宽性状的表型值,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2b-RAD)进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筛选与大菱鲆体重和体尺性状显著关联的数量性状核苷酸(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s, QTNs)遗传位点。结果显示,以多性状线性混合模型(mvLMM)对体重–体长和体长–体宽–尾柄宽2个性状组合进行多性状GWAS分析,分别检测到9个和2个一因多效QTNs;以单一性状线性混合模型(LMM)对各个性状进行GWAS分析,在体重性状中检测到4个与之显著关联的QTNs,在体长和体宽性状中各检测到1个QTN,而在尾柄宽性状中则没有检测到显著的遗传位点。比较2种模型的结果,发现mvLMM相较于LMM能够检测到更多QTNs,且检测到的QTNs为更具生物学意义的一因多效QTNs。本研究首次利用mvLMM和LMM对大菱鲆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联合GWAS分析,共筛选到17个显著的QTNs,其中有4个QTNs被重复检测到。以这些检测到的QTNs为探针,在大菱鲆全基因组上找到了距离其最近的12个候选基因,它们可能是影响大菱鲆体重和体尺性状的重要候选标记和功能基因,这为大菱鲆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提供了理论素材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