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2)
2023(5455)
2022(4590)
2021(4447)
2020(3773)
2019(8320)
2018(8517)
2017(15018)
2016(9091)
2015(10500)
2014(10918)
2013(10386)
2012(10198)
2011(9329)
2010(9585)
2009(8956)
2008(9173)
2007(8622)
2006(7738)
2005(6887)
作者
(31598)
(26380)
(26312)
(25021)
(16829)
(12918)
(11894)
(10344)
(10162)
(9670)
(9303)
(9171)
(8807)
(8701)
(8656)
(8001)
(7987)
(7983)
(7829)
(7697)
(6938)
(6822)
(6706)
(6196)
(6055)
(6013)
(5942)
(5737)
(5666)
(5650)
学科
(30035)
经济(29980)
管理(23106)
(18793)
(15364)
企业(15364)
(13621)
方法(11593)
(9358)
中国(9290)
数学(9186)
数学方法(8915)
(8688)
(7967)
理论(7583)
(7297)
(6312)
业经(6298)
银行(6257)
(6130)
金融(6121)
(6033)
地方(5897)
教育(5779)
农业(5727)
(5438)
(5092)
贸易(5089)
环境(4929)
(4895)
机构
大学(136665)
学院(134984)
研究(55777)
(43198)
经济(41900)
中国(41354)
管理(41337)
科学(40467)
理学(34485)
(34462)
理学院(33864)
管理学(32633)
管理学院(32395)
(32293)
(32022)
研究所(29882)
农业(27801)
业大(25767)
中心(24244)
(23413)
(22018)
(20586)
(20565)
北京(20177)
师范(20166)
(19917)
技术(18744)
(18365)
(17978)
农业大学(17394)
基金
项目(89391)
科学(66846)
基金(61833)
研究(58857)
(58449)
国家(57992)
科学基金(45720)
(35602)
社会(32656)
自然(32609)
基金项目(32035)
自然科(31845)
自然科学(31829)
(31801)
自然科学基金(31199)
社会科(30492)
社会科学(30482)
教育(27657)
资助(26429)
编号(23600)
重点(21795)
成果(21146)
计划(20271)
(19059)
科技(18829)
(18619)
课题(18308)
科研(17857)
(17399)
创新(16475)
期刊
(54291)
经济(54291)
研究(38254)
学报(34923)
中国(33491)
(31516)
科学(28129)
大学(24377)
学学(23099)
农业(21173)
教育(19710)
(17730)
管理(16132)
(11679)
金融(11679)
技术(11231)
(11165)
业大(10412)
(9888)
农业大学(8610)
财经(8520)
业经(8062)
经济研究(7860)
资源(7560)
图书(7522)
(7420)
林业(7076)
科技(6956)
问题(6659)
统计(6179)
共检索到215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耀  陈聚法  宋云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永平  刘可群  苏荣瑞  刘凯文  刘敏  周守华  耿一风  
通过实时监测荆州农试站养殖塘各种水质要素,结合2011~2012年养殖塘发生的25个鱼泛塘实例,探讨了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表明: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与6h变温、总辐射量、气压值正相关,与水温、空气相对湿度值负相关。从平时的调查记录来看,鱼泛塘事件主要发生在5~10月间,湿度大、气温低、气压下降、日照强度弱等都会引起溶解氧含量低,严重的会诱发鱼泛塘。根据25个鱼泛塘实例,结合气象要素的特点,提出了急剧降温降压型、寡照型、高温高热型3种鱼泛塘发生条件的概念模型,分别以实例进行了验证,并初步总结出根据气象要素观测资料进行浮头泛塘预报的方法和流程。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海英  曲克明  马绍赛  
控制养殖水体中溶解氧(DO)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主要技术之一。概述了养殖水体中DO对养殖生物的影响,养殖水体中DO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以及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比较了各种氧收支及平衡研究模式和测定方法。展望了上述技术在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海英  曲克明  张前前  李健  
对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和土池养殖中国对虾过程中的各耗氧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对虾的土池养殖环境中,对虾耗氧量、水柱和底质耗氧量分别占总耗氧量的3.74%、17.35%和78.91%;在凡纳滨对虾的工厂化养殖环境中,对虾耗氧量占总耗氧的72.67%,水柱耗氧占27.33%。在对虾的工厂化养殖中,对虾耗氧是最大的耗氧因子;而土池养殖后期,底质耗氧是主要耗氧因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耀  陈聚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健  孙修涛  赵法箴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自80年代初在我国大规模人工养殖以来,由于饵料成本占整个养殖费用的60%以上,因此摄食量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注意。黄海水产研究所(1980)、王克行等(1980)、张乃禹等[1983]分别很道了对虾对几种常用饵料的摄食量,并给出了经验公式。虽然陈一鸣[1988]报道东方长臂虾(Palaemon orientis)的摄食量在溶解氧饱和度降到40%以下时将显著下降。但大多数研究都是研究正常环境下的摄食量,而对不同环境因子对摄食量的影响则研究较少。为此,我们于1991年进行了几种环境因子对中国对虾摄食量影响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玉全  李健  王清印  刘德月  
研究溶解氧(DO)含量、养殖密度及两者交互作用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存活率、蜕皮率、摄食量及饵料转化率(FCE)的影响,同时通过生产试验探讨中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养殖密度显著影响中国对虾的体重增长量、存活率和体长增长量,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50尾/m3组(LSD,0.032 8 g.d-1,91%和0.041 5 cm.d-1)、200尾/m3组(MSD,0.030 0 g.d-1,61%和0.040 3 cm.d-1)、600尾/m3组(HSD,0.021 0 g.d-1,39%和0.034 8 cm.d-1)。养殖密度对中国对...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康秦梓   刘毅   吴文广   仲毅   王新萌   张继红  
为探明高温条件下贝藻养殖区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DO)分布和消耗的微观变化特性,在2022年夏季,采用微剖面法对桑沟湾贝类区、贝藻区、藻类区和外海区内沉积物DO、H_(2)S、pH的剖面分布进行了调查,测定了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粒径等因子的剖面分布,计算了不同养殖区域沉积物–水界面的DO交换通量和沉积物的耗氧率。研究发现,(1)贝类区、贝藻区、藻类区和外海区沉积物扩散边界层(DBL)厚度分别为1.5±0.3、1.0±0.3、2±0.8、(1.3±0.2) mm,区域间差异不显著;氧渗透深度(OPD)分别为12.49±1.59、12.17±0.09、15.49±0.79、(14.87±1.27) mm,其中,贝类区和贝藻区氧渗透深度显著低于藻类区和外海区。(2)贝类区、贝藻区、藻类区和外海区的DO扩散通量分别为24.10±1.89、49.53±10.24、26.69±13.13、(24.79± 7.95) mmol/(m~(2)·d),贝藻区沉积物–水界面DO扩散通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3)沉积物–水界面DO扩散通量受上覆水DO浓度和沉积物耗氧率的显著影响,贝类区沉积物–水界面DO扩散通量受上覆水DO、DBL厚度及水–沉积物界面处DO的共同影响,贝藻区、藻类区沉积物–水界面DO扩散通量主要影响因素为沉积物上覆水DO。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养殖活动在养殖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提供了科技支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戴恒鑫  李应森  马旭洲  王武  朱欣云  李祖军  
在晴天、强风和阴雨天等不同天气,对高温季节河蟹生态养殖池塘水草稀疏区和水草密集区的水体溶解氧进行昼夜测定,并对强风天,池塘上下风处溶解氧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池塘水体溶解氧14:00~16:00最高,4:00~6:00最低。高温季节无风晴天10:00~16:00河蟹池塘上下水层存在热阻力现象,导致上下层溶解氧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雨茜  李路  朱明  谭鹤群  李家庆  宋均琦  
为提高池塘溶氧量预测精度并改善预测结果滞后的情况,本研究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与K-means聚类的改进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improved long short-time memory,ILSTM)模型。利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对溶氧量进行EMD分解,将选出的环境参数与溶氧量各分量一起生成样本集,并对其进行K-means聚类。针对同类中不同分解分量建立相应ILSTM预测模型,并用网格搜索、五折交叉验证与早停法进行超参数选取。对未来1 h池塘溶氧量进行预测,并与LSTM、ILSTM、LSTM-SVR、EMD-LSTM、EMD-ILSTM模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ILSTM与LSTM模型相比,RMSE、MAE与MAPE分别下降了50.46%、63.20%与68.96%,证明ILSTM模型能缓解传统LSTM模型预测的滞后情况。EMD-ILSTM模型与ILSTM模型相比,RMSE、MAE与MAPE分别下降了53.22%、46.74%与38.19%,证明EMD算法能提高预测精度。EMD-KILSTM模型的RMSE、MAE、MAPE分别为0.109 9 mg/L、0.074 9 mg/L、9.327 8%,与EMD-ILSTM模型相比,分别下降了4.35%、7.42%与8.09%,证明K-means聚类能提高预测精度,并且EMD-KILSTM模型是对比模型中预测效果最好的模型。以上结果表明,EMD-KILSTM模型能从时间尺度与历史环境类别两个方面深度分析溶氧量的特征,拥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与更好的泛化能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陆伟强  高桦楠  刘春胜  王爱民  顾志峰  林国尧  
为了建立优化的循环海水养殖系统,采用水质国标检测方法分析了珊瑚石生物滤池在不同氨氮和溶解氧(DO)负荷实验条件下对养殖废水中氨氮、化学耗氧量(COD)及颗粒悬浮物(SS)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进水氨氮浓度对出水氨氮(正相关)、COD(正相关)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美兰  林钦  黄洪挥  吕晓瑜  蔡文贵  甘居利  王增焕  李纯厚  
根据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大鹏澳网箱养殖水域周年的溶解氧(DO)水平监测数据,阐述网箱养殖区水体DO的水平、季节的变化、垂直变化和网箱养殖水体DO质量评价以及DO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鹏湾网箱养殖水域DO周年水平为3 86~8 01mg/L,氧饱和度为51 6%~103 6%,养殖水域DO水平低于非养殖水域的;冬、春季DO水平较高,均符合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夏季DO水平普遍较低,超标率为95%;表层水DO水平略高于底层水,DO水平超标率分别为46%和66 7%;DO水平(全年)与pH值、盐度、叶绿素水平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闫明磊  王鑫磊  黄旭雄  李松林  汪毅  姜德田  李来强  
为探究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耐低温低溶解氧胁迫能力的影响,在鱼粉含量为10%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3.0、4.0 g/kg的胆固醇,制成5组等氮等能饲料(C0、C1、C2、C3和C4,实测胆固醇含量依次为0.78、1.57、2.45、3.43和4.18 mg/g)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14±0.03) g的凡纳滨对虾。养殖8周后检测对虾耐低温和低溶解氧胁迫的能力以及急性感染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后免疫相关基因(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饲料胆固醇含量显著影响弧菌急性感染后对虾鳃组织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相对表达量。在弧菌感染进程中,C2组对虾Toll受体和溶菌酶的mRNA表达量表现出最大的变化幅度;而IMD mRNA表达量最大变化幅度出现在C1组,其次为C2组。急性感染弧菌后各组对虾Toll受体和溶菌酶mRNA相对表达量峰值均出现在感染后24 h;C2、C3和C4组IMD mRNA表达量峰值出现在感染后24 h,而C0和C1组IMD mRNA表达量峰值出现在感染后42 h。急性程序降温胁迫下,C0和C4组对虾100%死亡的温度为15℃;而其他组对虾100%死亡的温度为14℃。急性低溶解氧胁迫下各组对虾的耗氧量和致死溶氧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在淡水养殖条件下,饲料中2.45 mg/g的胆固醇含量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免疫灵敏性,而饲料中胆固醇含量为(1.57~3.43) mg/g时凡纳滨对虾表现出较好的抗低温胁迫能力。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蔡励勋  
从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对厦门海域的同安湾和九龙江河口的溶解氧进行每30 min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厦门海域的溶解氧含量随潮汐的运动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其表现形式有双峰双谷、单峰单谷和双齿状特征,特别是溶解氧随潮汐下降的过程中回带现象明显。从湾内和河口的统计比较看,湾内的溶解氧日平均含量高于河口3.2%,而日差平均值低河口26.4%。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宽意  刘正文  王春忠  王传海  史加达  胡耀辉  
针对太湖梅梁湾生态净化示范区内重建的沉水植物存在的腐烂死亡问题及伴随的底层水体溶解氧偏低现象,在室外模拟生态系统内进行了低氧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沉积物类型如何,一个月的低氧处理(溶解氧平均值为1.6mg/L)对苦草株重、株高、分蘖数及叶片数等指标的影响均不明显,对块茎的影响则较显著,表现为块茎数量与重量显著下降。对岸边沉积物处理组而言,低氧对苦草根系的影响显著,表现为根须变细且数量增加,根系活力明显下降,中心沉积物处理组则不显著。同时,低氧处理使岸边沉积物处理组的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显著下降、水体营养盐浓度上升,尤其是磷酸盐浓度显著增加,中心沉积物处理组的环境理化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