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2)
2023(10761)
2022(9556)
2021(9139)
2020(7597)
2019(17626)
2018(17665)
2017(34094)
2016(18748)
2015(20816)
2014(20894)
2013(20565)
2012(18796)
2011(16737)
2010(16510)
2009(14829)
2008(14426)
2007(12457)
2006(10518)
2005(8977)
作者
(54937)
(45497)
(44998)
(42996)
(28979)
(21906)
(20601)
(17977)
(17165)
(16265)
(15627)
(15186)
(14364)
(14217)
(14045)
(14024)
(13890)
(13511)
(12906)
(12894)
(11386)
(10999)
(10986)
(10275)
(10186)
(10136)
(10119)
(9922)
(9192)
(9162)
学科
(69239)
经济(69163)
管理(52589)
(50038)
(42386)
企业(42386)
方法(35450)
数学(30714)
数学方法(30268)
(17958)
(17717)
(17320)
中国(16757)
业经(15179)
地方(13411)
理论(13013)
(12137)
财务(12073)
财务管理(12052)
技术(11840)
(11709)
农业(11700)
(11695)
贸易(11691)
(11648)
企业财务(11440)
(11347)
环境(10796)
(10195)
银行(10151)
机构
大学(260855)
学院(259341)
管理(104263)
(95064)
经济(92817)
理学(91468)
理学院(90407)
管理学(88620)
管理学院(88160)
研究(85343)
中国(60675)
科学(57280)
(55743)
(44976)
(43496)
(42948)
业大(42601)
研究所(40289)
中心(38379)
(36081)
农业(35704)
财经(35365)
北京(34855)
(33985)
师范(33613)
(32233)
(31272)
(29989)
技术(29002)
经济学(27533)
基金
项目(186401)
科学(145102)
基金(134449)
研究(132486)
(118558)
国家(117597)
科学基金(100424)
社会(80570)
社会科(76295)
社会科学(76275)
(73629)
基金项目(72226)
自然(68266)
自然科(66690)
自然科学(66669)
自然科学基金(65442)
(62307)
教育(60795)
资助(55857)
编号(53698)
成果(43072)
重点(41479)
(40233)
(38812)
(38747)
课题(36814)
科研(36377)
创新(36169)
计划(35287)
大学(34494)
期刊
(98288)
经济(98288)
研究(71318)
学报(46723)
中国(44985)
科学(41282)
(40033)
管理(36878)
大学(34227)
学学(32349)
(31835)
教育(29139)
农业(28449)
技术(22491)
(18340)
金融(18340)
财经(16285)
业经(16171)
经济研究(15547)
图书(14851)
(14523)
科技(13723)
(13695)
理论(13145)
(12796)
问题(12576)
业大(12535)
实践(12355)
(12355)
技术经济(12250)
共检索到359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海兵   黄天晴   徐革锋   刘恩慧   谷伟   王高超   郭福元   董福霖   郑龙华   张黎黎   姜再胜   王炳谦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是我国冷水性鱼类的主要养殖品种。与二倍体相比,虹鳟三倍体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和不育等优点。目前,鉴定虹鳟倍性主要是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含量分析,但这种方法需要采集鱼类血液或组织样本,会对其造成伤害。为了实现利用微创方法收集样本鉴定虹鳟倍性,本研究利用PCR扩增以及电泳分离技术对153个微卫星标记(SSR标记)进行分析,其中139个SSR标记能够在二倍体和三倍体中成功扩增,筛选出132个SSR标记具有多态性,最终鉴定出7个标记在三倍体中表现出较高的变异性。通过在52个已知倍性水平的参考样本和48个未知倍性的样本上进行验证,进一步从中筛选出3个SSR标记(SSR1054、SSR1056和SSR1468)足以区分倍性水平,并且根据3个标记序列重新设计了3对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引物序列进行倍性分析应用。本研究所筛选的SSR标记解决了现有虹鳟倍性鉴定中存在的技术流程复杂、耗材昂贵的问题,并有助于不同倍性虹鳟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户国  谷伟  王鹏  白庆利  王炳谦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选育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优良品系G1世代为基础群体,开展了电子标记辅助的大规模虹鳟家系构建工作,建立了G2世代全同胞家系72组,并初步进行了快速生长家系的筛选工作。对不同家系鱼种进行电子芯片植入后放在同池进行生长比较,本研究中虹鳟上市日龄(约为850日龄)体质量、体长的总体家系效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01);通过对不同家系间850日龄体质量和体长的家系效应显著性检验与最小二乘均值的多重比较分析,获得了682BABB、6717B7A、6828308、682A50A、6829C24、6829DC7、682A382、6828...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濯羽  张艳萍  娄忠玉  焦文龙  王太  
采用10对微卫星标记分析了道氏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22个选育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22个道氏虹鳟家系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9个微卫星位点共获得71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8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4;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80和0.771。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发现22个群体在不同位点均发生了不同程度偏离。计算遗传距离,发现部分家系之间遗传距离较大。综合分析,得出22个道氏虹鳟家系中家系8、家系11、家系12、家系21、家系28、家系29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具有较大的遗传潜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英  王琨  张颖  霍堂斌  张澜澜  刘蔓  张贵学  
采用分步沉淀法提纯虹鳟卵黄蛋白,以同发育期二倍体虹鳟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对不同发育阶段的三倍体虹鳟性腺、肝脏、血液和肠道进行卵黄蛋白原(Vg)的细胞化学定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纯化蛋白为与卵黄蛋白原具有相似免疫原性的卵黄脂磷蛋白,呈雌性特异性。性腺发育Ⅲ~Ⅴ期的二倍体雌性虹鳟,血液和肝细胞呈卵黄蛋白原阳性,Ⅳ~Ⅴ期卵巢呈卵黄蛋白原阳性,各发育期肠组织呈卵黄蛋白原阴性;性腺发育至Ⅰ~Ⅴ期的三倍体雌雄虹鳟及雄性二倍体虹鳟,其性腺、肝脏、血液和肠道组织呈卵黄蛋白原阴性。二倍体虹鳟外源性卵黄蛋白原在肝细胞内合成,经血液运送至卵巢,最终在卵母细胞中形成卵黄颗粒。由于三倍体雌性虹鳟卵巢发育受阻,无滤泡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韩英  王琨  刘蔓  张澜澜  张贵学  
观察和测定了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肝脏、脾脏、头肾和外周血液血细胞的发生过程。结果显示:三倍体虹鳟外周血红细胞具有分裂的能力,外周血液是其进一步发育成熟的场所,其进一步发育成熟有核质非同步分裂(核分裂先于质分裂呈双核型)和核质哑铃型同步分裂两种形式。外周血液中未成熟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细胞比例分别为5.81%、4.14%、4.52%和3.38%,其4类未成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造血器官;外周血液中成熟红细胞为69.6%,与造血器官成熟红细胞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细胞比例分别为6.60%、4.71%和1.24%,三类细胞比例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浩  鲁翠云  郭薇  孙效文  
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4个品系,即芬兰虹鳟、挪威虹鳟、美国金鳟及日本金鳟的遗传多样性,并对部分品系2005年及2011年采集的样品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在养殖及育种的选择压力下同品系虹鳟的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30个微卫星标记均可用于4个虹鳟品系的种质鉴定;②4个品系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77~5.8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90 6~0.722 1,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587 5~0.786 1,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35 0~0.647 0,说明4个品系均属高度多态,遗传多样性较高;③计算4个虹鳟品系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兴旺  朱文锦  杜建刚  肖宏  
虹鳟鱼属于硬骨鱼纲(ChasTeleostei),鲱形目(Clupeiformes),鲑亚目(Salmonoidei),鲑科(Salmoninae),大马哈属(Oncorhynchus)。它是世界上目前普遍养殖的鱼类之一。1996—1998年,河南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相福生  徐革锋  谷伟  黄天晴  刘晨斌  王炳谦  
Cyp19a1b、Cyp11a1、Cyp11b2、Cyp17a1、Hsd3b1等细胞色素相关基因能够调节硬骨鱼类性类固醇的合成,对性腺发育和性别决定产生影响。本研究以全雌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研究对象,正常雌性二倍体虹鳟为对照,选取31~68 dpf(days post fertilization)时间段的虹鳟仔鱼脑组织,采用q RT-PCR和酶联免疫的方法研究以上几种基因的表达状况和脑芳香化酶的活性变化,以期探明导致三倍体雌性虹鳟性腺发育异常的关键原因。q RTPCR结果显示,二倍体中Cyp19a1b在30~50 dpf时表达量上调并且维持在较稳定水平,但50~56 dpf时表达量逐渐下调,之后56~68 dpf表达量持续上调;三倍体中Cyp19a1b表达量在30~35 dpf开始上调,35~47 dpf逐渐下调,47~55 dpf开始第二次上调,之后维持在较稳定水平直至68 dpf,但三倍体Cyp19a1b的表达量显著(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炳谦  范兆廷  户国  杨翟平  谷伟  
雄性三倍体虹鳟(Oncorhyncus mykiss)可以发育至生理成熟并表现出较强的雄性副性征,性腺发育基本正常;雌性三倍体虹鳟性腺几乎不发育,并且存在着类雄性化的发育趋势。本研究拟通过对虹鳟杂交胚胎(2n♀×3n♂)发育状况及其DNA倍性的分析,进而确认三倍体虹鳟是否具有与二倍体虹鳟类似的生育能力并分析其原因。选取经两个世代家系选育的虹鳟优良品系二倍体雌性虹鳟作为母本,以热休克方法人工诱导的优质雄性三倍体虹鳟为父本,常规人工采集精卵授精,获得三倍体雄性与二倍体雌性杂交胚胎,观察杂交胚胎的发育进程,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杂交胚胎的DNA含量,进而与二倍体雌雄交配获得的胚胎对照确定杂交胚胎的倍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英  刘蔓  张澜澜  李海龙  
以4~35月龄三倍体雌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实验材料,以同源二倍体为对照,采用组织学和放射免疫方法,从性腺发育和生殖激素变化2个方面对其类雄性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类雄性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三倍体虹鳟的卵原细胞可正常发育至卵黄发育前期卵母细胞(8月龄左右),此后卵母细胞败育,基质细胞包围卵原细胞形成卵原细胞簇,17月龄后卵巢中卵原细胞簇减少,出现与雄性精小囊结构相似的类生精细胞囊结构;26~35月龄类生精细胞囊逐渐成为性腺的主要成分,在类生精细胞囊内出现大量坏死的细胞;13月龄后三倍体雌性虹鳟血清中GtH-Ⅰ、GtH-Ⅱ、17β-E2含量显著低于同期二倍体虹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熊权鑫  朱玲  汪开毓  杨倩  贺扬  王二龙  
为明确引起四川石棉某养殖场饲养的虹鳟患病死亡的病原体,实验对自然发病虹鳟进行大体病变观察并对其病原体进行分离,通过人工感染实验及多重RT-PCR鉴定确定病原体WZ160509,并对病原体的主要结构蛋白VP2进行扩增分析,同时对病变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患病鱼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体表发黑,腹部膨大,挤压腹部可见肛门喷射淡黄色黏液便;剖检可见肝脏、肾脏苍白;肠道内无食物,内积黄色黏液。将患病虹鳟组织匀浆液无菌接种虹鳟鱼生殖腺细胞系(rainbow trout gonad cell line,RTG-2)细胞,盲传3代均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人工感染实验显示死亡率高达90%,并出现与自然患病鱼相同的症状。多重RT-PCR检测发现,自然发病鱼、人工感染鱼以及病变RTG-2细胞均为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阳性,其主要结构蛋白VP2基因与美国分离株基因组1型聚为一支,且同源性分析表明,WZ160509-VP2与IPNV-VP2(AY026345)的同源性最高,序列一致性为95.8%。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患病鱼胰腺细胞空泡变性,坏死;肝细胞空泡变性,坏死;肾小球轻度炎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肾小囊腔内有红色絮状蛋白类物质渗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研究表明,从该养殖场患病虹鳟中分离到的病毒为IPNV。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昭楠  李长忠  孔令财  保长虹  贺彩霞  金文杰  陈艳霞  
【目的】获得三倍体虹鳟线粒体基因组(mtDNA)全序列,揭示其序列的主要结构特征,探究三倍体虹鳟系统发育相关信息,丰富鲑科鱼类mtDNA数据库,为三倍体虹鳟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且规格相似的三倍体虹鳟3条,采集其背脊上部肌肉组织,提取基因组DNA,检测DNA质量后通过Illumina测序技术对三倍体虹鳟mtDNA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已报道的27种鲑科鱼类的mtDNA,运用邻接法(neighbour-joining,NJ)构建鲑科鱼类系统发育树。【结果】三倍体虹鳟mtDNA全长为16 655bp;A+T含量较高(54.06%),G+C含量较低(45.94%),其碱基组成有明显的A/T偏向性。三倍体虹鳟mtDNA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区)。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cox1的起始密码子为GTG外,其他12个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均为ATG,终止密码子均为TNN;2个rRNA基因总长度为2 606 bp,22个tRNA基因中除trnS1外,其余21个基因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D-loop区在环状的DNA分子中位于trnF和trnP之间。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8个物种明显分为2个大的支系,鲑亚科的麻哈鱼属、副哲罗鱼属、细鳞鲑属、哲罗鱼属、红点鲑属、鳟属的鱼种聚为一支,其中三倍体虹鳟和虹鳟最先聚为一支,表明其亲缘关系最近;茴鱼亚科茴鱼属和白鲑亚科的白鲑属、柱白鲑属鱼种聚为另一支。【结论】获得了三倍体虹鳟mtDNA,三倍体虹鳟与虹鳟亲缘关系最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姗蔚  韩世成  刘英杰  丁璐  魏晓凤  王鹏  孙言春  
为探究高温胁迫下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在细胞层面的代谢响应机制,本研究开展20 ℃(T20)和24 ℃(T24)的高温胁迫实验,以肝脏为靶器官,利用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PCA、OPLS-DA等多变量统计分析手段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确定与差异代谢物相关的关键代谢通路变化。结果显示,T20组共筛选出65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亚油酸代谢、半乳糖代谢、α-亚麻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嘌呤代谢、鞘脂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等17条代谢通路;T24组共筛选出80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亚油酸代谢、视黄醇代谢、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α-亚麻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和甘油酯代谢等15条代谢通路。其中,脂质代谢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氨基酸代谢。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虹鳟肝脏发生氧化应激,短期内机体调动谷胱甘肽代谢途径加速清除活性氧,但持续的高温胁迫导致了脂质代谢紊乱,DHA和ɑ-亚麻酸等维持细胞正常功能代谢物的减少,致使机体的免疫和抗氧化系统失衡,进而造成肝细胞受损。本研究可为后续针对特定代谢通路的耐高温靶向调控研究提供方向,同时为多视角探究虹鳟耐高温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丁雷  岳永生  宋憬愚  
从患皮肤溃烂病的虹鳟鱼体中分离到多株细菌 ,其中两株经人工感染证实为病原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两株菌生长适温分别为 2 5~ 35℃、10~ 30℃。pH值分别为 6 5~ 8 5、 6 5~ 9 0。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均高度敏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娟娟  李小勤  冷向军  韩志英  张飞鸽  吴世林  
为研究着色虹鳟在摄食状态和饥饿状态下的虾青素降解规律,实验选用平均体质量为(101.9±1.3)g的未着色虹鳟和已着色虹鳟,对未着色虹鳟饲喂含虾青素(100 mg/kg)饲料以研究虾青素在机体的沉积规律(虾青素沉积组);对着色虹鳟,饲喂含虾青素(100 mg/kg)饲料(正对照)、不含虾青素饲料(摄食降解组)或予以饥饿处理(饥饿降解组),实验共设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实验共持续4周,每周采样一次,测定肌肉、肝脏和全鱼虾青素含量,血清类胡萝卜素含量,肌肉色差值(L*,a*,b*)和肌肉罗氏比色卡得分。结果表明,虾青素沉积组的虹鳟肌肉、肝脏虾青素含量、肌肉红度值和罗氏比色卡得分随饲养时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