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
2023(1231)
2022(1081)
2021(928)
2020(872)
2019(2044)
2018(1973)
2017(3569)
2016(2064)
2015(2359)
2014(2398)
2013(2502)
2012(2319)
2011(2115)
2010(2279)
2009(2152)
2008(2116)
2007(1986)
2006(1772)
2005(1702)
作者
(8332)
(6878)
(6828)
(6572)
(4443)
(3456)
(3246)
(2794)
(2683)
(2496)
(2436)
(2416)
(2410)
(2261)
(2235)
(2231)
(2152)
(2124)
(2098)
(1992)
(1827)
(1815)
(1743)
(1666)
(1598)
(1568)
(1549)
(1502)
(1496)
(1452)
学科
(9603)
经济(9591)
方法(6676)
数学(5917)
数学方法(5719)
管理(5522)
(4932)
(4235)
企业(4235)
(3888)
(2249)
中国(1828)
(1756)
理论(1546)
(1469)
(1460)
(1425)
财务(1414)
财务管理(1408)
(1404)
银行(1398)
(1357)
金融(1357)
企业财务(1348)
技术(1342)
(1320)
业经(1312)
(1306)
环境(1231)
(1171)
机构
大学(35324)
学院(33736)
研究(12883)
(11568)
管理(11451)
经济(11218)
科学(10063)
中国(9811)
理学(9669)
理学院(9523)
管理学(9079)
管理学院(9027)
(8880)
(8278)
(7767)
业大(7407)
农业(7296)
研究所(7146)
中心(6038)
(5771)
(5587)
(5179)
北京(5173)
(4947)
(4795)
农业大学(4700)
技术(4693)
财经(4640)
实验(4520)
实验室(4388)
基金
项目(23866)
科学(18203)
基金(17767)
(16750)
国家(16662)
科学基金(13955)
研究(13379)
自然(10560)
自然科(10359)
自然科学(10357)
自然科学基金(10158)
(9153)
资助(8784)
基金项目(8534)
(8124)
社会(7993)
社会科(7666)
社会科学(7663)
教育(6210)
计划(5818)
科技(5422)
重点(5376)
科研(5000)
(4944)
编号(4602)
(4345)
专项(4309)
(4305)
创新(4164)
大学(3995)
期刊
(10522)
经济(10522)
学报(10123)
研究(8791)
(7557)
科学(7125)
大学(7058)
中国(6902)
学学(6677)
统计(5170)
农业(5088)
管理(4598)
(4330)
(4160)
决策(4041)
技术(3344)
业大(3073)
图书(2748)
农业大学(2583)
(2553)
(2394)
(2369)
金融(2369)
财经(2275)
情报(2247)
技术经济(2176)
教育(2160)
理论(1958)
经济研究(1950)
自然(1947)
共检索到51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芳  吕建强  岳志芹  刘荭  田飞焱  何俊强  蔡依娜  陈昌福  
在GenBank中搜寻虹彩病毒蛙病毒属主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并进行多重比较后,利用其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虹彩病毒蛙病毒属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荧光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评估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利用10倍系列稀释法检验其灵敏度并与常规PCR做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虹彩病毒蛙病毒属成员(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除外)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与淋巴囊肿病毒、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锦鲤疱疹病毒等其他水生动物病毒之间均无交叉反应,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总DNA灵敏度为4.5×10-3pg/μL,比传统PCR的敏感度高出100倍,可对低病...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旻  林祥梅  江育林  
蛙虹彩病毒属(Ranavirus)病毒宿主广泛,可以感染爬行类、鱼类和两栖类,大部分病毒对宿主都有较强的致病性和致死性。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蛙虹彩病毒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中华鳖虹彩病毒(Soft-shelled Turtle Iridovirus,STIV)核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保守区设计内引物和外引物,建立了特异性检测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EHNV)、中华鳖虹彩病毒和虎纹蛙虹彩病毒(Tiger Frog Virus,TFV)的巢式PCR(巢式PCR)检测方法,并制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玉然  谭乐义  刘荭  赵巍  梁成珠  史秀杰  徐彪  朱来华  何俊强  岳志芹  
以真鲷虹彩病毒(Red-sea breamiridovirus,RSIV)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的基因保守片段为靶序列,利用Pri mer Express3.0软件设计定量PCR引物,建立了RSIV的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将RSIV MCP基因连接pMD18-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经过梯度稀释后作为标准品,根据标准品拷贝数(X)与Ct值的关系绘制了标准曲线,为Ct=-3.1841gX+40.270,相关系数R2=0.9969。熔解曲线分析表明,定量PCR产物的Tm值为82.5℃。该方法的检测限为2.20×102拷贝/反应,对流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勇  曾令兵  孟彦  周群兰  张辉  高正勇  肖艺  孙建滨  
利用PCR技术扩增出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主要衣壳蛋白(MCP)编码区长度为1 392 bp的片段,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MD19-T-MCP。经PCR鉴定确认正确后,以10倍梯度稀释pMD19-T-MCP重组质粒,作为标准模板进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大鲵虹彩病毒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制作的标准曲线有极好的线性关系,且线性范围宽,相关系数为0.990 19。组内重复试验的CT值标准偏差为0.52%。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大鲵虹彩病毒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与锦鲤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庆  曾伟伟  刘春  马冬梅  石存斌  吴淑勤  
为同时检测患病大口黑鲈中不同属虹彩病毒感染和带毒情况,针对蛙病毒属和肿大细胞病毒属大口黑鲈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的序列,分别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Rana-mcp F/R和Mega-mcp F/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分别为475 bp和262 bp。通过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大口黑鲈蛙病毒属和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感染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最低DNA检测量分别为6.5 pg和14.5 pg。用此方法,对临床获得的15个大口黑鲈样品进行双重PCR检测和序列测定,获得5个蛙病毒属和1个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史成银  黄倢  杨冰  刘莉  
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urbot reddish body iridovirus,TRBIV)是中国工厂化养殖大菱鲆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之一。本研究提取了该病毒DNA,依据其主要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PCR引物,优化了PCR反应参数,建立了TRBIV的PCR检测方法,测试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应用该方法开展了TRBIV的流行情况调查及研究了大菱鲆的外观症状(红体)与TRBIV感染的关系。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TRBIVPCR检测方法可以从相当于100ng病鱼组织中或103数量级的病毒粒子中检出TRBIV,也可以在不杀死被测鱼的情况下,仅从鱼体中抽取少量血液即可在1天的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T...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万春和  陈翠腾  傅秋玲  程龙飞  傅光华  陈红梅  施少华  黄瑜  
【目的】建立禽坦布苏病毒(AviAn Tembusu virus,ATmv)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ATmv非结构蛋白ns1的基因特征,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检测ATm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重复性进行检测。用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之前建立的rT-PCr方法同时对临床15份疑似ATmv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计算其符合率。【结果】成功建立了检测ATm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当ns1基因含量为(2.67×102)~(2.67×107)拷贝/μL时有良好的线性扩增,其扩增相关系数为0.998,扩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天波  刘晓蓓  李洁  魏可可  褚栋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PCR)检测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 CV)的方法,用于测定田间植株样品及其传毒媒介烟粉虱(Bemesia tabaci)中To CV的含量。【方法】首先根据To CV次要外壳蛋白(minor coat protein,CPm)基因的保守区域序列,运用Primer 3.0在线软件设计To CV特异性检测引物To CVq F和To CVq R,并通过Primer-BLAST进行比对保证检测引物的特异性;其次分别以感染To CV、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的番茄样品为模板,应用该对引物进行To CV基因片段的克隆鉴定;将阳性克隆样品放入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并提取质粒,获得To CV质粒标准品,将To CV质粒标准品按10倍浓度梯度稀释,建立标准曲线;同样以按10倍浓度梯度稀释的To CV质粒标准品为模板,同时运用RT-q PCR和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比较这两种方法检测To CV的灵敏度;最后应用该方法对田间采集的8份疑似To CV感染的番茄样品以及获毒24 h后的单头烟粉虱进行病毒检测,结合扩增曲线、熔解曲线和Ct值对待测样品中的带毒情况和带毒量进行测定。【结果】在感染To CV的番茄样品和阳性对照中,引物To CVq F和To CVq R均能够特异扩增出To CV CPm基因片段,目的片段大小为230 bp,而在感染TYLCV、TSWV的番茄样品、健康番茄样品和空白对照中,该对引物则无法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说明该对引物特异性较强;构建To CV的RT-q PCR标准曲线结果表明,随着To CV质粒标准品模板浓度逐渐降低,Ct值出现递增趋势,并且在质粒标准品浓度2.7×103—2.7×109 copies/μL范围内,To CV标准曲线Ct值同质粒标准品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效率为100%,决定系数R2=0.9911,直线方程为y=-3.32×lgx+40.06(y代表循环阈值即Ct值,x代表质粒初始浓度),该曲线将用于To CV含量的测定。RT-q PCR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检测出的To CV质粒标准品最低浓度为2.7×103 copies/μL,而常规RT-PCR仅能够检测出2.7×105 copies/μL的病毒样品,通过RT-q PCR法检测To CV比常规RT-PCR法灵敏100倍。该方法能成功检测出田间植物样品携带To CV情况,8份疑似To CV感染的番茄样品中有6份携带To CV,同常规RT-PCR检测结果一致,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感染To CV的番茄样品带毒量分别为2.48×105、2.21×105、7.97×104、3.74×107、3.37×107、2.78×106 copies/μL;烟粉虱获毒24 h后,携毒率为100%,单头烟粉虱最高带毒量为2.55×104 copies/μL,最低为6.46×102 copies/μL。【结论】建立的RT-q PCR检测To CV的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实现植物样品和媒介昆虫携带To CV情况和病毒含量的检测,可为To CV的准确、有效监测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  王振东  乔奇  秦艳红  张德胜  田雨婷  王爽  张立军  张振臣  
依据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经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特异、灵敏、高效的SPFM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测到目的病毒,标准曲线的斜率和相关系数分别为-3.307和0.998,扩增效率为100.6%。最低可检测到约5.46个拷贝的阳性质粒,灵敏度比常规PCR高2个数量级。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田间样品的检测,为SPFMV的早期预警和流行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卫  李惠芳  刘荭  陈焕春  范万红  刘宗晓  田飞焱  王侃  吕建强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鱼类神经坏死病毒CP基因序列,选择高度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通过对实时荧光RT-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用于检测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及其他多种常见的水生动物RNA病毒,结果只能检测到目的病毒,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试验发现,其最低检测限可达1.2pg/μL的总RNA。与RT-PCR的灵敏度对比试验表明,其敏感度比RT-PCR高100倍。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在组内及组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9%以及1.5%,证实其重复性极好,并且从抽提核酸到得出结果仅需4h。对临床500份样品进行鱼类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林杰  刘萍  马鹏  王悦萦  郭富城  马晓霞  周建华  柏家林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方法。根据Gen Bank中公布的PPRV Nigeria75/1株H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PCR扩增出1 830 bpH基因,构建标准质粒p MD-18-H。以标准质粒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最优反应体系25μL:2×SYBR qPCR Mix 12. 5μL,模板DNA 1μL,特异引物各0. 2μL(0. 2μmol/L),DEPC H2O 10. 5μL;最佳反应条件:94℃2 min; 94℃5 s,57℃30 s,40个循环,Ct值与标准质粒模板浓度在3. 28×104~3. 28×10-2copies/μL 7个浓度梯度呈良好线性关系y=-2. 913x+36. 904,斜率为-2. 913,扩增效率120. 5%,相关系数R2=0. 994。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比普通PCR灵敏度高10 000倍,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对PPRV的准确诊断和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伟伟  郭抗抗  许信刚  宁蓬勃  刘伟  程敏  董玲娟  徐磊  高婉俊  任敏  
【目的】建立一种能在临床上快速、准确检测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PCV-2陕西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在PCV-2的ORF2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合成1条TaqMan探针和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设计的引物扩增ORF2部分基因并鉴定后,回收PCR扩增产物,连接pMD19-T载体,转化DH5α大肠杆菌,涂布Amp+琼脂平板,挑取阳性克隆进行PCR及测序鉴定后提取质粒,作为荧光定量PCR的标准品;以标准品为模板建立检测PCV-2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稳定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用建立的荧光定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于静  劳秀杰  陈彦永  何小江  代兵  赵阿勇  王晓杜  宋厚辉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是感染猪sus scrofa domestica的一种单链dna病毒。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对于pcv2感染猪的筛选和疾病预防非常重要。根据pcv2 orf2基因保守区,设计了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利用sYBr Green作为荧光染料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pcv2的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每微升的最低检测限低至101拷贝dna。利用该方法对34份pcv2阳性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符合率为100%,明显高于普通pcr方法的50.0%。因此,本研究建立的pcv2实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亚男  刘春  林华剑  秦真东  林蠡  
为了进一步丰富蛙虹彩病毒检测方法,实验针对蛙病毒3型(frog virus 3,FV3)核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保守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并选取另外2种蛙病毒PCR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反应体系的优化、反应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建立了一种针对FV3的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检测限可达1.2 个拷贝数的病毒粒子,与神经坏死病毒、虾血细胞虹彩病毒、大口黑鲈虹彩病毒、锦鲤疱疹病毒、鲤浮肿病毒、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加州鲈弹状病毒等常见水产动物致病毒株无交叉反应。临床样品检测表明,该方法所获得的检测结果与另外2种方法一致,结果可靠。本研究所建立的FV3 PCR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度好、特异性高、低成本等特点,可用于FV3 蛙病毒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跃  钱冬  周素明  王亚军  尹飞  金珊  詹萍萍  
2018年7月宁波象山某养殖场内银鲳出现集中死亡现象,累积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为探究此次疾病爆发的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患病银鲳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透射电镜观察及病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分析对其病原进行鉴定以便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患病银鲳临床表现为厌食、身体失衡、脾脏肿大、肝脏颜色异常的病征。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患病鱼肝脏、脾脏、肾脏均出现直径10~15μm、细胞质嗜碱性的肿大细胞。进一步的透射电镜观察则在脾肾等组织细胞内发现了病毒包涵体结构以及大量的病毒粒子,直径为140~160 nm。通过虹彩病毒特异性PCR检测发现患病组织样品为虹彩病毒阳性。此外,通过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分析,发现银鲳源病毒与大黄鱼虹彩病毒(Genbank 登录号:AY779031.1)MCP同源性最高为99.76%,认为它们属于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 RSIV)类群。本实验首次报道了全人工养殖环境下银鲳感染虹彩病毒的病例,该研究将为养殖银鲳虹彩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