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1)
- 2023(284)
- 2022(236)
- 2021(198)
- 2020(189)
- 2019(381)
- 2018(348)
- 2017(504)
- 2016(371)
- 2015(384)
- 2014(369)
- 2013(357)
- 2012(326)
- 2011(313)
- 2010(315)
- 2009(279)
- 2008(268)
- 2007(271)
- 2006(247)
- 2005(231)
- 学科
- 学(1063)
- 水产(1008)
- 殖(780)
- 养殖(684)
- 动物(552)
- 济(552)
- 经济(552)
- 动物学(451)
- 地方(431)
- 业(424)
- 及其(330)
- 贸(321)
- 贸易(321)
- 易(319)
- 管理(315)
- 鱼(309)
- 产业(306)
- 农(306)
- 防(304)
- 淡(279)
- 各种(276)
- 治(275)
- 防治(275)
- 淡水(261)
- 其他(231)
- 水产业(229)
- 害(227)
- 环境(227)
- 对外(222)
- 渔业(216)
- 机构
- 大学(5601)
- 学院(5473)
- 研究(3764)
- 农(3479)
- 科学(3276)
- 农业(2983)
- 所(2756)
- 研究所(2664)
- 中国(2496)
- 水产(2349)
- 业大(2115)
- 省(1995)
- 室(1880)
- 实验(1842)
- 农业大学(1790)
- 实验室(1774)
- 院(1708)
- 业(1696)
- 重点(1675)
- 研究院(1667)
- 科学研究(1530)
- 江(1517)
- 技术(1405)
- 洋(1397)
- 海洋(1359)
- 部(1344)
- 中心(1269)
- 工程(1238)
- 产科(1203)
- 济(1174)
共检索到8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东年 陈振权
引进经初步淡化的虱目鱼鱼种 ,驯化至适应淡水生长 ,在淡水池塘中精养 5个多月 ,平均体重 5 80g ,达上市规格 ,虱目鱼亩产 5 5 2 3kg ,驯化成活率 98 0 % ,养成成活率 99 7%。
关键词:
虱目鱼 鱼种驯化 淡水池塘养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辉 吴湘香 陶玲 代梨梨 彭亮 万朝阳 李谷
淡水池塘养殖是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方式,解析其时空发展格局对于研判和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十分必要。本研究以历年来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对近40年以来(1980-2020年,以5年为间隔;另有2021、2022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元淡水池塘养殖产量、面积、单产、占渔业总产量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养殖产量总体呈持续增加趋势,但增长率波动式放缓,1980-2020年增长率从181.9%下降至12.0%,2020-2022年均值为2 348.3万吨,平均增长率为2.9%;(2)养殖面积亦呈持续增加趋势,但增长率波动式放缓,从53.1%下降至4.8%,2020-2022年均值261.8万hm~2,平均增长率为0%;(3)单产总体呈波动式增长,但增长率从82.8%逐步下降至13.7%,2020-2022年均值604.7 kg/667 m~2,平均增长率为2.4%;(4)各省淡水池塘养殖产量占渔业总产量比重的均值呈先上升后逐渐持平的趋势,1995-2022年波动持平变幅在44.6%~49.0%。受水土资源和环境保护刚性约束,当前淡水池塘养殖发展亟需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生态-经济合作型渔业综合体将是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玉坤
利用原养鳗池进行南美白对虾池塘淡化饲养试验。育苗场应在出苗前约 1 0d内将育苗池池水的相对密度从 1 0 1 8逐步淡化到 1 0 0 7,使之与养殖池池水的相对密度一致。放苗时水温差不超过 2℃。虾苗入池 1d内保持池水相对密度 (1 0 0 7)不变 ,之后逐步淡化 ,直到完全成为淡水。试验中池水盐度的降幅分别为每天0 0 0 0 5、 0 0 0 1和 0 0 0 2 ,以缓慢淡化为好。本试验取得了产量 72 0 0~ 1 1 0 34kg/hm2 ,成活率 63 %~ 80 % ,投入产出比 1∶1 50~ 1∶1 78的效果 ,为推广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池养提供了可行的...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淡水养殖 池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邢佐平 王连勇 侯东松 李勇 韩秉武
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利用鱼虾间养模式 ,即虾池和鱼池相邻 ,虾池之间隔离 ,虾池由鱼池供水。试验初始盐度 3‰~ 5‰。 6口养虾池塘 ,单产最低为 4 0 0kg/亩 ,最高为 15 0 0kg/亩。
关键词:
池塘 间养 南美白对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晓宇
从自然海区捕获的平均全长1.7cm、平均体重0.0590g的花鲈稚鱼,在淡水池塘中培育41d,达到平均全长6.35cm,平均体重2.5904g,成活率达45.9%,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花鲈,苗种培育,成活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邦杰 梁仁杰 毛大宁 张邦豪
花鲈在淡水池塘的生长及规模化饲养张邦杰梁仁杰(广东省东莞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心站,511700)毛大宁张邦豪(东莞市合成养殖场511768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Cuvieretvalenciennes)俗称海鲈、七星鲈,是珠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鲍传和
淡水白鲳80∶20成鱼池塘高效养殖模式研究鲍传和(安徽农业大学水产系,合肥230036)在池塘养殖时主养品种(吃食性鱼)占80%,配养鱼类(滤食性鱼)占20%,投喂全价颗粒饲料,在养殖中保持良好水质,简称80∶20模式。这一健康养殖模式打破传统思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育锋 彭秀真 周嗣泉 张建东 陈述江
投饵施肥是池塘精养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但随着投入有机质的积累,养殖池塘中普遍存在着的“能量陷井”效应已影响到池塘生态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本研究利用了光合细菌(PSB)所具有的独特生理功能和生态习性,通过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条件和提高养殖对象整体营养水平,促进了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高了其生态能量转换效率。1989年7月至1991年10月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生态能
关键词:
光台细菌 池塘 生态能量 转换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安华 郭铖 陈洁
基于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监测的池塘养殖户调查数据,本文以池塘的亩均产量、亩均产值表示土地生产率,以长期劳动力的劳均产量、劳均产值表示劳动生产率,分别从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角度考察了池塘养殖户的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入与其养殖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融资对以单位产值衡量的养殖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以单位产量衡量的养殖效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雇佣长期工对以单位产值衡量的养殖效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承租村外池塘对以单位产值和单位产量衡量的养殖效率都不产生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认为,池塘养殖业"融资低效"可能是融资成本显性化、还款时限硬约束和池塘养殖保险发展滞后所致。劳动力投入的强可替代性使得养殖效率与雇佣长期工无关。池塘租赁市场打破了村组边界,促使不同区位池塘的养殖环境改善并趋近,进而引致养殖效率与池塘区位无关。
关键词:
淡水养殖 养殖户 要素流动 养殖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