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5)
2023(10862)
2022(8959)
2021(8198)
2020(6768)
2019(15294)
2018(15282)
2017(28035)
2016(15581)
2015(17459)
2014(17584)
2013(16890)
2012(15792)
2011(14447)
2010(14507)
2009(13783)
2008(13248)
2007(12238)
2006(11019)
2005(9731)
作者
(44692)
(38008)
(37203)
(35641)
(23729)
(18024)
(16926)
(14655)
(14369)
(13553)
(12985)
(12843)
(12350)
(11871)
(11775)
(11428)
(11081)
(11033)
(10817)
(10779)
(9602)
(9228)
(9110)
(8852)
(8454)
(8389)
(8332)
(8289)
(7697)
(7605)
学科
(58665)
经济(58569)
管理(44490)
(44473)
(31655)
(31123)
企业(31123)
农业(21498)
方法(17970)
(17890)
地方(17482)
业经(17379)
中国(16822)
(16820)
数学(15135)
数学方法(14933)
(13556)
(13167)
(10829)
银行(10810)
(10441)
金融(10432)
(10336)
环境(9732)
理论(9415)
(9307)
体制(9289)
财务(9270)
财务管理(9246)
(9231)
机构
学院(216626)
大学(213632)
(82271)
经济(80123)
管理(78856)
研究(75093)
理学(66915)
理学院(66033)
管理学(64763)
管理学院(64344)
中国(58334)
科学(46202)
(46039)
(44165)
(41820)
(40639)
(37480)
中心(36098)
业大(34603)
研究所(33742)
农业(33381)
财经(31480)
(30816)
师范(30440)
(28529)
(28222)
(27996)
(27768)
北京(27507)
经济学(24440)
基金
项目(146477)
科学(114837)
研究(110262)
基金(103824)
(90289)
国家(89423)
科学基金(76215)
社会(69651)
社会科(65475)
社会科学(65461)
(60605)
基金项目(55400)
教育(50384)
(49278)
自然(47756)
自然科(46533)
自然科学(46521)
编号(46294)
自然科学基金(45650)
资助(40657)
成果(38749)
课题(33344)
重点(33265)
(32381)
(31879)
(31846)
(30032)
国家社会(28239)
(28195)
创新(28142)
期刊
(103978)
经济(103978)
研究(63482)
中国(53137)
(45918)
学报(35501)
(34052)
科学(32369)
农业(29874)
管理(28460)
大学(27522)
教育(27260)
学学(25931)
(23405)
金融(23405)
业经(20780)
技术(18741)
财经(15477)
问题(13691)
经济研究(13616)
(13251)
(12900)
(12807)
资源(11272)
农村(11065)
(11065)
农业经济(10473)
图书(9994)
科技(9956)
业大(9820)
共检索到339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雄  
文章在以县域为分析单元的基础上认为,在城乡差距现状尚未根本扭转的现实下,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出导致农村基层组织出现了"虚置"状态。村干部权力来源合法性缺失,权力日常运作缺乏农民的有效监督,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缺乏农民有效参与。以村民自治制度为支撑的农村治理体制与变动的农村社会不相适应,村民自治制度文本与日常实践存在着较大的张力。在村民自治研究热潮冷却之后,重新回顾和反思这一制度,犹未过时。文章提出,国家制度设置应与转型期农村社会基础相适应,以政党下乡和干部下乡为主要途径,实现村干部专职化,强化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力度和国家基层治理能力,有着强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万纯  
村民自治既是农村居民的一项权利,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地方进行了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加强村民小组(自然村、村落)自治、增强乡村治理力量、试点政社分离和政经分离、创新村务公开模式等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同时,村民自治实践还面临农村居民自治能力有限、自治组织行政化、四个民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文就如何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出了明确各个基层组织职能、引导多种自治模式、加强民主协商、增强乡村治理力量、创建有效的村务公开模式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国俊  
产权缺失是日本风险资本的典型特征。产权缺失对日本风险资本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风险资本长期处于一种非效率均衡,资源严重浪费;使风险资本组织效率不高,限制了投资的高收益;也使风险资本剩余权分配发生扭曲,致使资本管理者激励不足,资本的运作偏离了风险资本的本来意义。对风险资本来说,产权缺失便是效率损失。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振海  王义  
在中国农村走向制度化治理过程中,以民间组织为代表的非权威性治理主体缺失成为显著现象。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有历史因素。改变单一治理主体结构,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使民间组织共同参与农村制度化治理进程,不仅是适应公民社会成长与发育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农村治理结构走向更加合理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为此,需要对农村治理结构主体进行优化与转换,实现权威性主体与民间组织有机合作与配合的良治状态。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永龙  
制度建设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有效性的前提,但我国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仍面临制度缺失,导致普遍的治理非效率。基于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治理因素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作用不完全一致。应着力创新治理机制、完善产权结构、加强规范管理、优化政府引导,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永龙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试图在农村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协调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但是,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变迁并未根本实现预期目的。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仍存在主体缺位、治理缺失、结构失调、逆向效应等诸方面的配置缺陷。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才能根本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郭玉昆  
破产管理人,是指在破产程序中负责破产财产的管理、处分、业务经营及破产方案的拟订与执行的专门机构。破产管理人在各国和各地区的称谓不同,英美法系一般称之为"破产信托人",大陆法系一般称之为"破产管理人",而日本则称之为"破产管财人"。破产管理人制度是各国和各地区破产法的通行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志祥  刘嘉尧  
西部的生态保护对我国乃至亚洲均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缺失,生态补偿问题已成为影响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只有结合西部地区生态的特殊性、现状与社会构成,分析西部地区生态补偿面临的制度性困境,才能从制度重构的视角探寻符合西部地区现实情况的生态补偿之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涛  
近年来乡镇连续发生的"血铅中毒"污染问责事件显示了基层政府在问责中的缺失状况:乡镇政府的问责主体作用没有作为,县级政府的问责启动作用基本缺失,而现有的行政问责制度主要发挥的是等级问责功能,对公众问责缺乏保障和引导。根据当前乡镇公众对污染危害问责的需要,要重点构建基层政府部门与公众问责的沟通回应制度,其中,强制性、可操作性和公众团体参与的设计,是制度具备可行性的关键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福康  
目前 ,我国CPA在涉及上市公司审计业务过程中 ,发生的舞弊现象十分严重 ,但是在处罚中存在严重的法律责任制度缺失问题 ,突出表现在法律责任缺乏界定依据 ,起诉主体法律条文不明 ,诉讼门槛起点太高 ,赔偿金额难以确定 ,处罚形式避重就轻。CPA参与上市公司舞弊的重要原因是 :民事赔偿机制严重缺失 ,地方政府过于庇护。重构CPA审计法律责任的制度设想 :明确CPA法律责任的界定依据和机构 ,建立民事责任赔偿机制 ,大力推广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 ,建立CPA法律责任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福康  
目前,我国CPA在涉及上市公司审计业务过程中发生的舞弊现象十分严重,但是在处罚中却存在严重的法律责任制度缺失问题,突出表现在法律责任缺乏界定依据、起诉主体法律条文不明、诉讼门槛起点太高、赔偿金额难以确定、处罚形式避重就轻。CPA参与上市公司舞弊的重要原因是:民事赔偿机制严重缺失、被审计单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行业过分保护、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组织形式的缺陷、地方政府过于庇护。重构CPA审计法律责任的制度设想:明确CPA法律责任的界定依据和机构、建立民事责任赔偿机制、大力推广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建立CPA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文钊  张黎黎  
村民自治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困扰着中国学者和实践者的重大问题。村民自治是农村公共治理的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度基础。通过提出研究村民自治和自主治理的制度框架,对赶场坡村村组自治实践的分析,提出村民自治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村民能否通过自主治理来解决自身的公共物品供给和维护,社会规范的提供,以及社会冲突的解决和处理。赶场坡村组自治的实践,它意味着中国村民可以在小范围内成功自发和自主治理解决其所面临的公共问题,其试验的示范意义甚至高于试验本身,它预示着只要具备一定的制度环境,中国村民也拥有自治能力,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公共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双鹂  杨联华  
通过对上饶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既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也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导致低效率均衡的出现——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转向民间以及资金外流,而低水平均衡的问题来自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的制度制约。通过制度重构实现高效率均衡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海波  
实践中,自治单元内的社会关联、利益相关与精英收益是村民自治的三重社会动力机制,决定着村民自治的效果。在湖北秭归的双层村民自治实践中,社会动力机制在行政村和村落两种自治单元内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村落较行政村更能保存社区记忆和建立现代社会关联;在公共品供给、土地产权和产业发展三个方面,行政村很难形成一致性利益,而村落内具有高度同质性利益;相较于村庄内的面子、权威等社会性收益,村干部更关注来自县乡的经济性收益,但村落的"两长八员"需要面子、声誉、权威等社会性收益以及低保等经济性收益。三重自下而上的社会动力机制对村落村民自治的推动力更为充足,村民自治在村落自治单元可以更好地发挥基层民主的治理功能。因此,村民自治应与村庄社会基础相适应。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付明卫  叶静怡  
村干部监督制度缺失在中国具有普遍性。本文基于乡镇干部、村干部和村民相互博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从农村集体资源产权界定不清和宗族分化相互作用的角度,为村干部监督制度缺失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释。研究发现:村干部掌握农村集体资源的非农用途转让权,故村干部职位具有潜在的租金收益,落实监督制度妨碍村干部获取租金,因而村干部反对落实监督制度;乡镇干部因和村干部分享租金,因而不会促使村干部落实监督制度;村民为了分享集体资源的收益,反对村干部不落实监督制度,但其反对只有村民达成集体行动后才能生效。在存在宗族分化的行政村,本族村干部对本族村民具有天然的正外部性,所以村民都偏好本族村干部。这种偏好和村干部的分而治之政策,导致不同宗族的村民达不成集体行动,结果监督制度缺失成为均衡。村干部监督制度缺失不仅是"资源诅咒",也是"血缘诅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