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9)
2023(9549)
2022(8261)
2021(7506)
2020(6701)
2019(15566)
2018(15178)
2017(29433)
2016(16103)
2015(18453)
2014(18908)
2013(19040)
2012(17939)
2011(16312)
2010(16766)
2009(15923)
2008(15867)
2007(14349)
2006(12555)
2005(11305)
作者
(48245)
(40747)
(40450)
(38849)
(25729)
(19277)
(18591)
(15897)
(15114)
(14538)
(13859)
(13470)
(12988)
(12912)
(12800)
(12603)
(12122)
(11981)
(11571)
(11550)
(10145)
(10023)
(9928)
(9337)
(9212)
(9119)
(8833)
(8754)
(8269)
(8014)
学科
(91296)
经济(91234)
管理(49908)
(44008)
方法(38911)
(36786)
企业(36786)
数学(35224)
数学方法(34792)
(30282)
地方(21376)
中国(19674)
(17832)
(16605)
(16146)
(15196)
业经(15195)
财务(15165)
财务管理(15109)
企业财务(14337)
地方经济(13398)
财政(13328)
(12565)
银行(12545)
(12127)
贸易(12122)
(11789)
(11663)
农业(11603)
(11501)
机构
大学(241258)
学院(240888)
(110314)
经济(108206)
管理(91360)
研究(82732)
理学(78379)
理学院(77513)
管理学(76007)
管理学院(75550)
中国(64296)
(56389)
科学(49823)
(49759)
(43332)
财经(41270)
(39061)
研究所(38771)
中心(37798)
(37085)
(37019)
经济学(35455)
业大(34221)
经济学院(31792)
北京(31630)
农业(30645)
财经大学(30046)
(29182)
师范(28895)
(28852)
基金
项目(152005)
科学(118964)
基金(110542)
研究(108906)
(95583)
国家(94858)
科学基金(81159)
社会(70164)
社会科(66645)
社会科学(66623)
(59586)
基金项目(57870)
自然(51824)
自然科(50666)
自然科学(50651)
教育(50230)
自然科学基金(49714)
(49408)
资助(47136)
编号(43546)
成果(35913)
重点(34352)
(33990)
(33037)
(30734)
课题(30011)
科研(29449)
教育部(29275)
国家社会(29165)
创新(28853)
期刊
(125340)
经济(125340)
研究(75297)
(49231)
中国(45199)
学报(36266)
(34128)
管理(32881)
科学(32385)
大学(27257)
学学(26006)
(23118)
金融(23118)
农业(22324)
技术(22059)
经济研究(21953)
财经(21725)
(18634)
教育(18089)
业经(17053)
问题(16184)
统计(16173)
技术经济(14880)
(14072)
决策(13146)
(12589)
(12006)
财会(11881)
理论(11543)
商业(11186)
共检索到369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石球  
近年来,证监会相继查处了"绿大地"、"万福生科"、"天丰节能"等多起IPO财务造假案件。笔者经过研究发现,此类案件财务造假的手法多有相似之处,都是采用虚构经济业务的方式虚增收入、资产和利润,使发行人业绩符合IPO发行标准。但细究其造假手法时,发现造假手法在逐步演变,手段日趋复杂,隐蔽性越来越强,查处难度越来越大。该文拟结合近年来查处的有关案例,剖析虚构经济业务方式进行财务造假的基本手法及其各种演变情形探讨如何识别该类型的财务造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晓凤  
资本市场具有低融资成本、低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上市公司恶性虚构经济业务财务造假事件在资本市场频繁发生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投资者利益及投资者信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最终导致上市公司声誉崩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久持续经营,有效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重要内容。鉴于此,文章借助GONE理论深入挖掘案例企业虚构经济业务财务造假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策略,对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茜  
文章通过分析案例企业大股东基于控制权私利的虚构交易业务舞弊行为后发现,虚构交易业务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行为,具备较高的隐蔽性、系统性和跨期长等特点,在分析审计程序的审计盲区和审计人员的思维惯性前提下,通过计划性虚增营业利润和营业收入并根据各项业务环节之间勾稽关系可以虚构完整的业务流信息和资金流信息,一般的审计程序难以挖掘出其财务舞弊行为。为防范虚构交易业务财务舞弊,上市公司应加强大股东权力控制,审计人员应根据各业务环节之间潜在的勾稽关系开展更加深入的审计程序,判断上市公司交易业务和财务行为的真实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克亮  
2013年以来,浙江九好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好集团")为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大肆财务造假。其财务造假呈现出专业性更强、隐藏更深、造假对象小而散、向"互联网+"领域蔓延等特点,这给传统的审计思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在分析九好集团造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审计的新思路和新对策,即审计重点从查期末余额向查发生额转移、审计视角从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转移、审计学习从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企业转移、审计程序从简单机械做底稿向高度职业怀疑转移,期望藉此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华  
在方法论领域,关于经济学是事实还是虚构,是科学还是意识形态的争论不绝于耳。本文通过分析正统经济学与非正统经济学两个阵营的论辩指出,社会科学的研究既需要经济学理论,也需要实证研究;经济学并非只有一种声音,兼听则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沈利刚  
一、引言2021年11月,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法院判决书显示,签字会计师杨文蔚因重大执业过失承担24.59亿元连带赔偿责任,康美药业事件给中国资本市场造成极为恶劣影响,注册会计师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第一道防线被轻易攻破,不仅标志签字会计师个人职业生涯终结,同时也直接面临个人破产风险,其所在单位正中珠江也面临因承担巨额连带赔偿责任而倒下的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姚正海  
财务报告粉饰是一种严重的社会弊端,财务信息使用者需要掌握一定的识别能力,才能依据其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通过识别粉饰财务信息的手段及其影响的消除,调整财务信息,是保证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结论可靠性的前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美华  施先旺  
企业的碳经济业务包括碳足迹核算、节能减排、碳固和碳排放权及其交易。除一般性的会计确认原则之外,碳会计的确认还应该遵守交叉性经济业务的分类确认原则、碳减排动机的淡化确认原则和简洁、独立而集中的确认原则。碳会计的确认会形成新的碳资产、碳负债、碳收益与碳费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方  
不弄清“科技进步”,就无法知道经济增长中究竟含有多少内涵增长成分,就不能判定“知识经济”的发育程度,从而影响政策的正确选择。因此,弄清“科技进步”的真实内涵,对于正确估量与有效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我在[1]中通过严格的推理,揭示了任意时刻t的“科技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志强  
"财务保守"是财务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一直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基于ZZ杠杆模型和现实数据推知,公司实际财务杠杆水平与理论最优标准之间没有明显差距,公司总体上不存在财务保守问题;债务担保和对外投资以及高增长都会进一步造成公司最优债务比率的降低。另外,合理利用债务对公司价值增值的贡献有限,而过多利用债务却会造成公司价值的大幅下降,且调整资本结构还要花费成本,这样,低杠杆就成为没有决策模型情况下的最佳选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前卫  
主体性视角下的网络空间关系是主体虚拟实践所构建的,虚构性是其本质特征。在从现实到虚拟转换过程中,主体的非理性冲破了理性的束缚,主导了主体的行为,造成了网络信息活动的失范。从主体性角度来看,防范网络信息活动失范,应从增加制度供给和强化主体理性着手,通过引导主体在网络实践过程中培养其网络理性,以人的理性规范和引导非理性因素以达到目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续继  王于鹤  
本文以互联网用户虚构个人信息作为这一行为切入点,探讨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兼顾隐私保护和数据共享,以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使用CGSS2017数据进行Ordered Probit等回归发现,用户受隐私顾虑影响,倾向于向互联网平台提供虚假个人信息。提升用户数字技能并不能显著降低个人信息虚构,但对个人隐私保护成效有正向影响;在线交易、在线社交需求增加,有助于缓解虚构个人信息的行为;且当用户对于平台相关企业普遍具有较高信任时,隐私顾虑会较少地转换为个人信息虚构。由此,本文建议政府着力打造安全的网络环境,提升国民数字技能,完善平台与用户间的信任机制,积极引导用户积极安全地共享数字经济的发展成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祖谊  
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计划、管理和控制的预算会计,形式上表现为投入—产出预算,本质是资源配置核算。对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系统记录、计算和反馈的财务会计,形式上表现为成本—收益核算,本质是交换价值核算。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会计目标、会计阶段、会计内容和会计形式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而统一的经济活动过程、内在一致的核算目标、相同的初始投入,又使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不完全信息和认知偏差导致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存在静态耦合与错位;收入与支出、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的连续变化,又使二者之间存在短期动态耦合与错位;经济条件不断变化还使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动态耦合与错位。本文认为,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在现有两大会计体系之间建立耦合函数,实现二者的间接融合;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以利润函数(或效益函数)为基本会计等式,重构会计体系,实现二者的直接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