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9)
2023(5880)
2022(4840)
2021(4114)
2020(3154)
2019(7165)
2018(6545)
2017(12166)
2016(6608)
2015(7070)
2014(7032)
2013(6960)
2012(6447)
2011(5724)
2010(5898)
2009(5247)
2008(4900)
2007(4356)
2006(3728)
2005(3389)
作者
(18829)
(15818)
(15662)
(15015)
(9950)
(7638)
(7243)
(6038)
(6027)
(5462)
(5310)
(5190)
(5040)
(4989)
(4843)
(4762)
(4762)
(4736)
(4561)
(4487)
(3785)
(3688)
(3641)
(3575)
(3575)
(3489)
(3377)
(3340)
(3167)
(3083)
学科
(30288)
经济(30261)
管理(18315)
(16478)
(13098)
贸易(13090)
(12867)
中国(12359)
方法(11579)
(11249)
(11026)
企业(11026)
(10668)
数学(10530)
数学方法(10447)
地方(8874)
(8347)
出口(8340)
出口贸易(8340)
(7223)
城市(6256)
业经(5962)
产品(5460)
产业(5132)
环境(5040)
农业(5035)
(4667)
城市经济(4454)
市场(4396)
(4211)
机构
学院(93424)
大学(92455)
(42752)
经济(41848)
管理(35707)
研究(32556)
理学(31037)
理学院(30650)
管理学(30212)
管理学院(30044)
中国(23476)
(19862)
科学(19485)
(18291)
(15861)
(15324)
中心(14941)
财经(14560)
业大(14199)
经济学(14181)
(14134)
研究所(13810)
(13290)
经济学院(13032)
(12825)
农业(12692)
(12043)
北京(11926)
师范(11897)
(11096)
基金
项目(67628)
科学(54252)
基金(50361)
研究(47688)
(44344)
国家(44058)
科学基金(38451)
社会(32906)
社会科(31596)
社会科学(31588)
基金项目(26802)
(26172)
自然(24555)
自然科(24057)
自然科学(24056)
自然科学基金(23592)
(21868)
教育(20966)
资助(19935)
编号(17540)
(15646)
重点(15401)
(14747)
国家社会(14608)
(13775)
创新(13040)
成果(12778)
发展(12749)
教育部(12680)
科研(12640)
期刊
(43703)
经济(43703)
研究(29628)
中国(17861)
(14171)
学报(13668)
(12831)
管理(12667)
科学(12590)
大学(10673)
学学(10150)
农业(10105)
问题(8270)
经济研究(8263)
业经(7955)
技术(7853)
教育(7424)
(7401)
财经(6811)
城市(6676)
(6278)
金融(6278)
(5956)
(5866)
国际(5635)
(5097)
商业(5048)
统计(4782)
现代(4737)
世界(4731)
共检索到138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春明  班元浩  李宏兵  刘烨  
全球分工体系进入系统性重构期,如何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打造的虚拟集聚平台赋能城市出口升级,已经成为推动外循环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数字经济“长尾理论”引入异质性出口模型,利用2005—2015年OECD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检验虚拟集聚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虚拟集聚显著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这一结论在利用历史数据做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相比于加工贸易产品,虚拟集聚的出口质量升级效应对一般贸易更为显著,同时在地理区位上呈现由中心向外围、东部向中西部的辐射效果。通过解构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发现,虚拟集聚主要通过产品内效应、产品进入/退出效应等产品再配置渠道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虚拟集聚有助于推动市场一体化、缓解拥挤效应和优化出口结构,与地理集聚的协同演变也有利于出口质量升级。本文为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及中国高质量外循环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邵朝对  
中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攻关期,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质量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重中之重。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微观数据对表征本地化生产体系的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这意味着,总体而言,在中国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大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样本选择偏差后,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在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占优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进而使得产业集聚对这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产业集聚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固定成本投入效率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动态分解结果显示,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64.98%归因于资源再配置效应,而且其是产业集聚促进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青青  吕德胜  王珏  
数字贸易为国际贸易注入新动能、开辟新空间,成为各国提升贸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2006—2017年CEPII数据、世界银行贸易数据库构建多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贸易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数字贸易对各国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正向动态效应,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问题检验之后结果依然稳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检验发现,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优化要素配置是提高行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可能渠道。进一步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贸易对较高收入出口目的国以及中技术制造行业的正向效应尤为显著。最后,运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数字贸易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进行微观视角的补充。综上,应加强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数字贸易全球化发展,通过强化企业研发力度、优化劳动和技术等要素配置,最大程度发挥数字贸易对一国高质量出口的推动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曾艺  韩峰  
本文综合使用2003—2013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基于空间滞后解释变量模型,从企业微观层面探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途径显著提升了城市自身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但抑制了周边城市的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进一步分析发现,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自身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不断加大,且I型及以上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高了周边II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但其他等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周边同等级城市的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却产生了显著为负的空间外溢效应;对于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及不同类别的制造业行业而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本文结论表明,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关联机制,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更大空间上的集聚效应,是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取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祥民  
产业集聚是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种重要环境因素,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采用中国2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考察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比专业化集聚更突出;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比多样化集聚更明显,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应积极引导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祥民  
产业集聚是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种重要环境因素,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采用中国2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考察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比专业化集聚更突出;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比多样化集聚更明显,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应积极引导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祥民  
产业集聚是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种重要环境因素,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采用中国2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考察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比专业化集聚更突出;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比多样化集聚更明显,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应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合理的空间集聚,在制造业集聚中鼓励多样化集聚,并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思语  郑乐凯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并深远影响着企业和国家的出口国际竞争水平。本文利用Eora于2018年发布的跨国投入产出数据,对1990—2015年全球189个国家(地区)的制造业服务化程度进行了量化,并分别从产品质量和技术复杂度等方面进行测算,探究制造业服务化对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复杂程度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从服务投入来源异质性的视角,国内服务要素投入服务化能够显著提升本国的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复杂度,而国外服务要素投入服务化对本国出口产品升级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甚至对出口产品质量有抑制作用;从服务投入行业异质性的角度,邮电通信服务化对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最大,金融服务化的影响次之,交通运输服务化的影响程度最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坤望  王有鑫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FDI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微观机制,然后利用1999~2007年产品层面的贸易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FDI稳健地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质量,而且外商投资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要强于港澳台投资。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外资进入行业中FDI的存在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低外资进入行业中FDI的存在不利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此外,研发密度、人均工资等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资本劳动比的影响则恰好相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楚仁  于欢  赵瑞丽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是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本文考察了劳动力集聚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集聚经济不仅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在不同所有权和贸易方式下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在用工具变量法和GMM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欢浪  铁瑛  张娟  
本文研究了城市服务业发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理论层面拓展了Kugler和Verhoogen(2012)的理论模型,提出服务业发展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两大微观机制,即"分工效应"和"工资溢价效应"。在实证层面利用城市统计年鉴与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在细化的城市-企业维度上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服务业发展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一促进作用通过"分工效应"和"工资溢价效应"实现。城市服务业发展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高生产率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我们的发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海云  王利霞  
如何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是中国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2004~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出口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海归高管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其影响机制。文章研究发现:第一,海归高管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海归高管能够促进企业推出试验性产品,提升中间品进口质量,以及促进高级人力资本的引进,这有利于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文章进一步使用1920年前创办西式大学的数量作为工具变量作为因果识别策略,主要结论在因果识别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最后,文章指出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积极引进海归人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林  卢鑫  钟钰  
本文利用Nested Logit模型,从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两个角度,对2001-2010年期间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升级进行了实证测算。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整体出口产品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中国出口产品存在明显的质量升级现象。这主要是由机电仪器与交通工具大类的质量升级所带动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质量升级与日本、德国、印度、东盟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论显示:2001-2010年间,与德国、日本、东盟、印度四个经济体的出口产品整体质量相比,中国出口产品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兰冰  路少朋  
企业是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高速公路通车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可能。本文以高速公路连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定量识别高速公路通达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速公路连通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接入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是高速公路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有效机制;高速公路连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主要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性与城市区位等因素差异,非国有企业、高资本密集度和低竞争度行业企业以及中心城市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研究,对于深刻理解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涵义和探索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牛艳梅  
人民币升值加剧了出口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从而推动出口企业进行产品质量升级,出口产品“量”的增长带动了“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利用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出口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研究汇率变动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关系。研究发现:人民币相对于一国货币升值1%,则出口企业对该国出口产品质量平均提高0.1154%;同时,出口数量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为0.0614%。该结论通过了质量水平差异化、样本差异化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此外,检验结果还表明出口产品质量或出口贸易额越高,则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越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