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4)
2023(5356)
2022(4605)
2021(4400)
2020(3778)
2019(8430)
2018(8321)
2017(16222)
2016(9013)
2015(9564)
2014(9724)
2013(9542)
2012(8982)
2011(7836)
2010(7917)
2009(7228)
2008(7577)
2007(7021)
2006(6014)
2005(5287)
作者
(25243)
(21022)
(20822)
(20143)
(13584)
(10216)
(9751)
(7937)
(7873)
(7602)
(7285)
(7051)
(6767)
(6623)
(6608)
(6229)
(6227)
(6208)
(6037)
(5877)
(5164)
(5159)
(5027)
(4924)
(4815)
(4684)
(4653)
(4626)
(4276)
(4246)
学科
(32687)
经济(32532)
(27472)
管理(27195)
(25083)
企业(25083)
方法(15857)
(13824)
数学(11961)
数学方法(11772)
(10424)
财务(10410)
财务管理(10393)
企业财务(10059)
中国(9357)
业经(8500)
(8419)
(8338)
(8186)
理论(8061)
(6876)
金融(6875)
(6868)
(6849)
银行(6835)
(6429)
农业(5371)
(5327)
(5184)
(4797)
机构
大学(124925)
学院(122251)
(48117)
经济(47026)
管理(44886)
研究(42663)
理学(38631)
理学院(38132)
管理学(37330)
管理学院(37091)
中国(33307)
(26657)
(26230)
科学(26096)
(22082)
(21459)
财经(20884)
研究所(19933)
中心(19539)
(19003)
(18124)
业大(18011)
农业(16927)
北京(16402)
(16157)
师范(15937)
财经大学(15805)
经济学(15442)
(14997)
(14545)
基金
项目(81353)
科学(64429)
基金(61055)
研究(57325)
(53996)
国家(53549)
科学基金(45623)
社会(38789)
社会科(35552)
社会科学(35537)
基金项目(32098)
(30441)
自然(30066)
自然科(29436)
自然科学(29428)
自然科学基金(28951)
教育(27087)
(26345)
资助(25326)
编号(21768)
成果(19367)
(18915)
重点(18580)
(17248)
(16579)
教育部(16349)
科研(16020)
国家社会(15933)
(15927)
大学(15594)
期刊
(52216)
经济(52216)
研究(36411)
中国(25366)
(23545)
学报(22724)
(19943)
科学(19508)
管理(17491)
大学(17415)
学学(16483)
(13884)
金融(13884)
农业(13475)
教育(13328)
财经(11180)
(9535)
经济研究(8814)
技术(8679)
(7409)
(7129)
业经(6876)
财会(6760)
问题(6556)
会计(6184)
业大(5853)
世界(5719)
统计(5312)
现代(5179)
理论(5126)
共检索到185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连根  范悦  
虚拟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克思的关于虚拟资本衍生过程的论述中,可以得出虚拟资本具有二重性的特点。在金融资本发展迅速的新时期,必须充分认识虚拟资本的二重性,大力引导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协调发展,从而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鸿雁  
虚拟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它具有二重性 :既有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使社会上零星分散的消费资金和闲置资金转化为生产要素 ,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的一面 ;又有使社会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可能性加大 ,易导致泡沫经济形成的消极性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趋利避害 ,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春顶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之一,文章从多个层次探讨技术性贸易壁垒二重性,并据此分析了给予我国的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张晓洁  
教学二重性指教学过程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预设性教学是预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教学性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的秩序等,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取向。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表现性目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等,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取向。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活动,具有科学的预设性与人文的生成性的双重属性。教学的二重属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互补关系。教学研究应加强对教学生成性的研究以弥补过去研究之不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少良  
本文从房地产的二重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入手,分析了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对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袁境  
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双重目标是长期困扰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难题。一般来说,政府目标是不易观测的,市场目标是可以观测的,对于难测目标的激励是困难的,也常常会导致过度激励或者惩罚。根据所处环境变化,选择相对可测目标进行制度设计,可以更好地处理好委托-代理关系,真正实现激励目标。淡马锡修宪转变其作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战略目标,对于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定位具有启示意义:理清中国国资管理体制;明确政府与企业的角色定位及战略目标;完善国有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市场环境建设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心想  
本文从社会学的二重性,即科学性与人文性角度出发,尝试分析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首先,通过回顾美国社会学学科发展历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张力,总结出一些经验和特征。接着,对由于范式挑战而引起的对社会学“科学性”的质疑进行梳理,进而从逻辑、实证与有限理性方面对社会学的科学性进行定义。最后,通过对中国社会学可能的“特色”来源与“特色”自觉意识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要扎根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土壤,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下的“人文性”共同发挥作用,发展出中国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俱强且和谐一体的社会学。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峰  田佳禾  
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进而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不容回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资本所具有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二重性是相关问题的根源,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能够推动经济扩大再生产,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载体的资本则表现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其无序扩张可能引发各种严重后果及社会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新,这要求我们依据实事求是原则进行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属性和行为规律的理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引导和规范资本健康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采用多种方式支持和引导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星华  李飞  
本文在对北京农民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和经验个案发现: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在现实中不是同质线性和单一维度的,而是复杂、多维的,具有二重性的特征。此外,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状况、与城市居民收入的比较、每年在京打工时间以及未来身份归属等因素均对其二重性认同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伍旭中  
企业社会责任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关键是要分别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二重含义,即要分别企业与外部大社会与企业自身内部小社会的二重关系。本文试图从这二重关系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性质、意义和具体内容进行界定和廓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松龄  
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认为 ,劳动的二重性表现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统一 ,但是 ,它忽视了劳动二重性的动态对立统一关系 ,以及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的二重性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需要对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在价值形成和财富创造中的作用作出进一步的认识。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华杰  
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叙事中,马克思指认了自然对劳动过程的贡献,而自然要素本身却不形成价值。马克思这种叙事上的差异,让我们进一步从劳动二重性中体认到自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存在方式的二重性,从而彰显劳动价值论的生态意涵:一方面,从创造财富的角度看,在劳动过程中,自然的"自然形式"表现为以一种"无机的身体"的存在方式被生产者"天然占有",实现了自身与生产者的统一;但在价值形成、增殖过程中,自然的"社会形式"因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而表现为同生产者相"分离",从而导致了自身被"剥削"的异化。另一方面,从促进财富增长的角度看,在劳动过程中,自然的"自然形式"表现为以一种"具体多样性"的存在方式促进财富的增长;但在价值形成、增殖过程中,自然的"社会形式"却表现为"单一抽象性"的"价值形式",从而导致了自身被"贬值"的异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千  
传统的仅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研究房地产的经济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诠释当今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现实。通过对房地产从虚拟经济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房地产具有实体资产和虚拟资产二重属性。正是房地产的这种特性决定了房地产具有稳定经济的职能,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在房地产虚实二重性的基础上重构房地产经济理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本文认为,在中国今天必须对资本进行重新认识。资本是中国今天的一种客观存在。人们过去羞羞答答的回避这个词,现在看来,必须理直气壮地运用资本的概念。资本具有二重属性,一是它的自然属性,一是它的社会属性。资本的存在是由其自然属性决定的。资本的社会属性,也是由其自然属性决定的。资本的自然属性则是资本一定要实现价值增值的问题,而资本的社会属性是资本归谁所有的问题。我们过去只重视其社会属性,忽略或否定其自然属性,造成了许多不该发生的问题。资本的自然属性存在于资本的使用价值之中,属于生产要素方面的关系,是构成企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资本的社会属性是为了通过资本的所有权获得资本收益的分配权的话,那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