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4)
- 2023(10511)
- 2022(9329)
- 2021(8794)
- 2020(7280)
- 2019(16860)
- 2018(16845)
- 2017(33092)
- 2016(17730)
- 2015(19917)
- 2014(19887)
- 2013(19863)
- 2012(18070)
- 2011(16349)
- 2010(15994)
- 2009(14476)
- 2008(13770)
- 2007(11789)
- 2006(10104)
- 2005(8681)
- 学科
- 济(71175)
- 经济(71099)
- 管理(52251)
- 业(48871)
- 企(41167)
- 企业(41167)
- 方法(37113)
- 数学(32630)
- 数学方法(32314)
- 农(17607)
- 财(17294)
- 中国(16600)
- 业经(15522)
- 学(14889)
- 贸(13437)
- 贸易(13432)
- 地方(13267)
- 易(13015)
- 理论(12363)
- 农业(11944)
- 和(11262)
- 环境(11179)
- 技术(11090)
- 务(10995)
- 财务(10938)
- 财务管理(10923)
- 制(10880)
- 企业财务(10365)
- 划(10058)
- 银(9901)
- 机构
- 大学(253436)
- 学院(251359)
- 管理(104791)
- 济(100471)
- 经济(98356)
- 理学(92109)
- 理学院(91151)
- 管理学(89648)
- 管理学院(89223)
- 研究(79573)
- 中国(59266)
- 京(52732)
- 科学(50021)
- 财(44734)
- 所(39025)
- 业大(37934)
- 财经(37288)
- 农(37229)
- 中心(36192)
- 研究所(35958)
- 经(34054)
- 江(33529)
- 北京(33022)
- 范(32068)
- 师范(31769)
- 经济学(30173)
- 农业(29323)
- 院(28850)
- 财经大学(28203)
- 州(28144)
- 基金
- 项目(179227)
- 科学(141318)
- 基金(131581)
- 研究(129791)
- 家(114050)
- 国家(113127)
- 科学基金(98249)
- 社会(81665)
- 社会科(77521)
- 社会科学(77503)
- 基金项目(70875)
- 省(69163)
- 自然(65345)
- 自然科(63866)
- 自然科学(63856)
- 自然科学基金(62700)
- 教育(59379)
- 划(58073)
- 资助(54459)
- 编号(52795)
- 成果(41242)
- 部(39619)
- 重点(39210)
- 创(37220)
- 发(36745)
- 课题(35241)
- 创新(34602)
- 科研(34453)
- 教育部(34303)
- 大学(33790)
- 期刊
- 济(103453)
- 经济(103453)
- 研究(73013)
- 中国(40101)
- 学报(39357)
- 管理(37106)
- 科学(36329)
- 农(32607)
- 财(31562)
- 大学(29731)
- 学学(28086)
- 教育(24559)
- 农业(23250)
- 融(22240)
- 金融(22240)
- 技术(21006)
- 经济研究(17564)
- 财经(17499)
- 业经(17389)
- 经(14776)
- 理论(13462)
- 图书(13376)
- 问题(12975)
- 实践(12535)
- 践(12535)
- 科技(12305)
- 商业(12267)
- 技术经济(12083)
- 业(11523)
- 现代(11220)
共检索到347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佩
本文研究了虚拟货币对消费刺激效应及其作用机理。以虚拟货币的流动性折损特征为基础,将参考点、交易效用以及损失厌恶与现金偏好两大心理规律纳入消费模型,分别对持有虚拟货币与真实货币时的消费行为进行效用分析及比较静态分析,并通过包含60个参与者的实验室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货币具有不同于其他电子货币的特殊消费刺激效应,主要来源于规避流动性折损所带来的交易效用提升和损失厌恶与现金偏好所导致的成本敏感度降低,消费刺激效应的大小与虚拟货币的流动性折损、消费者的现金偏好程度和预算财富值正相关,而与消费者的损失厌恶程度负相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辉
联网上热炒的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不是货币,这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第十八条规定,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第二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2021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
关键词:
数字资产 比特币 去中心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宝文 王智慧 赵胤钘
本文根据虚拟货币运行过程中的数量特征和时间顺序将其分解为发行过程、非发行商之间的转移过程和回收过程这样几个阶段,并把非发行商之间的转移过程进一步区分为"借币收费过程"、"倒卖过程"和"交易媒介过程"运行模式。虚拟货币因运行过程与运行模式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性质。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虚拟货币 运行过程 性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再勇
本文基于虚拟货币的定义和分类,探讨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进而构建涵盖虚拟货币的新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货币供给理论。本文认为,虚拟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其与现实经济的联系以及与现实世界货币(传统货币和电子货币)之间的互动关系,虚拟货币对现实世界交易性货币的替代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如果将虚拟货币确认为非货币,则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虚拟货币的类型;如果将虚拟货币确认为货币,则会直接导致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增大。基于此,本文讨论了虚拟货币发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就相关监管措施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宝文 王智慧 赵胤钘
本文首先对电子货币与虚拟货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从发行主体与信用保证、支付方向与支付范围、是否具有借币收费过程等方面的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具有交易媒介功能,是具有无限支付能力的全局货币;网络企业发行的法币预付充值型网络虚拟货币不是交易媒介,在性质上不是真正的货币,只是局部性单向支付工具;类似人大经济论坛币这样的纯粹虚拟货币在其虚拟经济系统中是双向支付工具,具有交易媒介性质,是一种有限支付能力的局部货币,但是其离开了虚拟社区就不再作为交易媒介,而最多可能成为倒卖对象。
关键词:
虚拟货币 电子货币 支付工具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袁正 秦盛
在本质上,网络虚拟货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是代金券。网络货币对现实金融体系的影响非常有限,不会冲击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不会挤兑人民币,不会引发传统空间的通货膨胀。尽管如此,网络虚拟货币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管和规范。
关键词:
网络虚拟货币 金融体系 通货膨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贾丽平
虚拟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只要真实货币与虚拟货币处于两个不同的市场,虚拟货币就不可能引发现实的通货膨胀,虚拟货币的发行也不会对货币发行产生严重冲击。但是,目前虚拟货币已经不满足于"虚拟"世界,逐渐进入现实流通领域。我们应当正视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负面影响。中央银行需要构建专门应用于网络虚拟货币的新型交易平台,建立网络消费者虚拟资金存款账户,保证中央银行调控网络虚拟货币的力度和弹性。
关键词:
虚拟货币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交易平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胡再勇
由于电子货币对现金和活期存款的取代,无论采取哪种铸币税定义,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都会导致铸币税减少;不同类型虚拟货币对铸币税有不同的影响,类型Ⅰ不会影响央行的铸币税,类型Ⅱ会减少央行的铸币税,类型Ⅲ和类型Ⅳ对铸币税的影响取决于其对现实世界货币需求的降低效应与增加效应的相对强弱;如果流通中的现金完全被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取代,则G10平均将损失34.59%的铸币税(2001年数据),而中国将损失31.67%的铸币税(2013年数据),但损失的铸币税占GDP的比例较低。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是货币发展的未来形态,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段彦飞
货币利润是成熟市场经济的主导价值目标。货币虚拟化以后,经济主体追求的不再是实物产品的物质内容,而是其价值增殖的结果。货币利润的表现形式和创造过程决定着经济系统内经济主体的活动方式和经济制度的变迁方向,是经济虚拟化的动力所在,虚拟经济的繁荣成为市场经济追求货币利润的必然结果。经济虚拟度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之比,体现了虚拟经济系统中货币利润的创造能力。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合理协调货币利润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分配,是促进和保障宏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货币利润 虚拟经济 经济虚拟度 实体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秦聪
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虚拟货币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交易工具正蓬勃兴起。尽管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经常引起人们的混淆,但是与电子货币不同,虚拟货币仍处于发展初期,人们对虚拟货币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对其分类更是各执一词。虽然虚拟货币在金融市场上的自由流通尚欠火候,但是其与现实货币的兑换已然初现端倪。对于这种"货币",只有先对其做出明确界定,才方便在流通中和法律上规范各方行为。
关键词:
虚拟货币 起源 定义 分类 展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洁华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电子货币这一全新的货币形式不仅对人们的消费支付观念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对一国中央银行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透视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剖析其对央行形成冲击的表现形式,并结合国外经验提出政策建议,抛砖引玉,希望对央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后续研究者有所启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郭华平 黄颖
货币从无到有,从实到虚,其形态变迁及功能变异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丰富和拓展货币学的内容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对传统的货币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广义上说,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货币是指由一定的发行主体以公用信息网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数字化的形式(二进制数据)存储在网络或有关电子设备中,并通过网络系统(包括智能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海曙 崔娟
虚拟市场的繁荣,使传统货币服务已不再满足经济主体对支付工具的需求,消费者要求与网络消费特点结合更为紧密的新型货币,于是,网络虚拟货币应运而生。在虚拟物品领域,虚拟货币大行其道,逐渐充当了支付媒介及价值尺度职能,引发了虚拟货币与传统货币在支付媒介、价值尺度等货币职能方面的争夺战,即网络虚拟货币与传统货币(Virtual Money and Traditional Money,记为V&T货币)的竞争,本文简称为V&T货币竞争。与以往的货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温馨 陈宸
基于网络支付的货币虚拟化口径,理论上阐释了居民活期存款偏好与流动性比率对货币虚拟化的影响机理及内生路径。通过构建稳定的VAR模型进行联合Granger检验,样本数据支持了网络支付效率及其规模经济是货币虚拟化必要条件的理论假说,析出的脉冲响应函数则进一步勾勒了核心变量间的动态影响。初步的结论表明,活期存款的结构性变化是货币虚拟化的重要微观基础,支付机构的垄断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新安
本文厘清了虚拟货币的概念、分类、实质与定位以及虚拟货币体系中的参与者,分析了虚拟货币潜在的洗钱风险,总结了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洗钱的基本原理,以四账户为例模拟了跨境虚拟货币洗钱的模式。结合当前国内外虚拟货币反洗钱现状给出虚拟货币反洗钱方面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分散式和可兑换式虚拟货币更易于用于洗钱,虚拟货币发行方和交易服务应纳入反洗钱监管以有效降低虚拟货币洗钱风险。
关键词:
虚拟货币 风险 风险为本方法 反洗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