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4)
- 2023(5802)
- 2022(4933)
- 2021(4546)
- 2020(3894)
- 2019(8703)
- 2018(8628)
- 2017(16413)
- 2016(9024)
- 2015(10084)
- 2014(10138)
- 2013(9769)
- 2012(9068)
- 2011(8333)
- 2010(8610)
- 2009(8483)
- 2008(8646)
- 2007(7999)
- 2006(7211)
- 2005(6919)
- 学科
- 管理(35824)
- 济(35390)
- 经济(35310)
- 业(31427)
- 企(29278)
- 企业(29278)
- 财(15557)
- 方法(14957)
- 制(13652)
- 数学(12343)
- 数学方法(12191)
- 务(10651)
- 财务(10626)
- 财务管理(10606)
- 企业财务(10223)
- 体(9851)
- 业经(9092)
- 中国(8996)
- 体制(8581)
- 农(7721)
- 学(7572)
- 融(7114)
- 金融(7111)
- 银(7066)
- 银行(7056)
- 理论(6835)
- 行(6704)
- 划(6148)
- 税(5657)
- 技术(5656)
- 机构
- 大学(140086)
- 学院(136993)
- 济(56299)
- 经济(55146)
- 管理(51166)
- 研究(44200)
- 理学(43259)
- 理学院(42764)
- 管理学(42147)
- 管理学院(41858)
- 中国(34721)
- 财(33303)
- 京(28896)
- 财经(25355)
- 科学(24731)
- 经(22846)
- 所(22107)
- 江(21455)
- 中心(19505)
- 研究所(19294)
- 财经大学(18833)
- 北京(18377)
- 经济学(18011)
- 范(17609)
- 师范(17448)
- 农(17438)
- 州(16991)
- 业大(16453)
- 经济学院(15963)
- 院(15737)
- 基金
- 项目(83510)
- 科学(66841)
- 基金(62663)
- 研究(62071)
- 家(53690)
- 国家(53265)
- 科学基金(46446)
- 社会(41156)
- 社会科(39064)
- 社会科学(39053)
- 基金项目(32740)
- 省(31075)
- 教育(29382)
- 自然(29232)
- 自然科(28585)
- 自然科学(28578)
- 自然科学基金(28118)
- 划(26564)
- 资助(25331)
- 编号(24343)
- 制(21771)
- 成果(21717)
- 部(19628)
- 重点(18984)
- 教育部(17529)
- 国家社会(17336)
- 创(17272)
- 课题(17261)
- 性(16976)
- 人文(16806)
共检索到216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金龙 楼晓
互联网技术对公司经营管理的重大影响之一就是虚拟股东会议的出现。目前,虚拟股东会议已经在美国、丹麦、加拿大等多个国家付诸实践,但对我国而言还比较陌生,技术尚存不足,立法尚有空白。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广泛使用,我国《公司法》应当构建相应制度,对虚拟股东会议制度程序规则、参会主体瑕疵及责任认定、股东中途退会的影响以及技术瑕疵法律责任认定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水源
通过研究国内外公司发展的历史,发现:(1)与公司最具有利害关系的人是工人而不是股东;(2)股份公司发展的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弱化了股东控制权;(3)公司发展过程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弱化了股东收益权。在此基础上,根据两权分离的原理,针对我国国有企业"一股独大"和所有者缺位问题,首次提出了虚拟股东的理论,并论证了其实践意义。
关键词:
虚拟股东 所有者缺位 控制权 收益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海燕 莫敏
公司股东会决议对股东权利和公司利益具有重要影响,为保证其内容和程序均合法、合理、正当,我国公司法构建了公司决议瑕疵救济制度。然而,该制度只是一个框架,在诉权主体、诉权期间、诉讼担保等各方面都还未得到细化。文章以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为视角,探讨股东会决议瑕疵制度中存在的若干缺陷并提出完善的建议,希望能在维护股东会决议效力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永哲
股东会的决议,既是公司最高意思的决定,又是公司股东以其股东地位间接参与公司经营的方法,同时,公司法理历来遵循“股东表决权平等”原则,因此,如何确保股东通过股东会上表决权的行使,以股东会决议的方式,如实反映股东对公司经营的意志,实是公司立法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燕春 史安娜
理论界基于不同的视角、秉持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国家所有权的主体定位问题上形成了全民论、国家论、政府论、综合论、缺位论等理论解释。但从国家所有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来看,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所有权的真正主体是全体人民、国家政府只是国家所有权的代理人。而且,从这一定位角度来审视,我国现有的国资委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需要从法律上建构一个独立的人民代表股东会,以推进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范健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将面对全流通的全新环境。在上市公司壳资源仍很稀缺的背景下,加之《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还确立了部分要约收购制度,且部分要约收购可兼采现金、证券方式,敌意收购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而为应对敌意收购,不少上市公司已通过修订公司章程采取了反收购措施。在敌意收购发生时,势必还会引入各种形式的反收购措施。因此,法律应如何规制,就面临一个立法政策选择的问题。通过西方国家收购制度的考察,可以发现,各国均不同程度地确立了反收购制度,但存在限制的程度与股东会中心主义与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区别。中国也应确立设置有严格限制的反收购制度,将反收购决定权赋予股东会,且须基于对少数股...
关键词:
敌意收购 反收购 立法政策 决定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一新
虚拟股是公司赋予特定雇员的一种可以获得与普通股同等财务利益、但无表决权和所有权的"特殊股票"。虚拟股名虽为股,实则为债。虚拟股股东兼具债权人、经营者、劳动者三重身份,其持股利益与股权中的分红权和增值权似是而非。基于虚拟股的上述特征,传统债权人的保护机制力所不逮,公司治理方面亦面临挑战。是以应明确公司董事对虚拟股股东的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根据支付对价区分不同类型虚拟股股东的主张力,辅以利益冲突优位判断规则,保障虚拟股股东的合理利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一新
虚拟股是公司赋予特定雇员的一种可以获得与普通股同等财务利益、但无表决权和所有权的"特殊股票"。虚拟股名虽为股,实则为债。虚拟股股东兼具债权人、经营者、劳动者三重身份,其持股利益与股权中的分红权和增值权似是而非。基于虚拟股的上述特征,传统债权人的保护机制力所不逮,公司治理方面亦面临挑战。是以应明确公司董事对虚拟股股东的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根据支付对价区分不同类型虚拟股股东的主张力,辅以利益冲突优位判断规则,保障虚拟股股东的合理利求。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华为高薪酬体系的核心支撑力量是华为独具特色的"虚拟股"制度,即在员工管理上,华为通过签署所谓的奋斗者协议,向员工发售虚拟受限股,而购买股票的方式是公司内部贷款,员工获得的分红可以用于偿还贷款,以及继续购买配股。近El,曾经尽享华为管理红利的内部员工却开始纷纷表达出对未来的忧虑。华为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包小忠
日本的企业,彼此之间持有对方的股票是非常普遍的,脱离开相互持股无法把握日本 企业的治理结构。相互持股创造出了大量的不行使投票权的“稳定股东”,而且在日本 企业股权法人化,经营者作为股东代言人的条件下,这些“稳定股东”实际上是由一个个的企业经营者来扮演的。从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角度,日本企业中的经营者已经成了虚拟大股东,在企业中最具发言权。
关键词:
日本企业 相互持股 稳定股东 虚拟大股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辰 孙敏敏
股东委托书征求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基于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是发展到后来,这种制度的应有功能逐渐退化。同股票的公开收购相比较,股东委托书征求制度的成本更为低廉,因而往往被恶意利用而沦为公司经营权争夺的工具。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股东委托书征求制度负面效应的凸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辰
在合并、分立、主要资产出售等涉及公司重大变化的场合中,广大中小股东极有可能遭受不公平待遇,而异议股东评价补偿权是反抗这种不公平的理想缓冲力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晓芳
按照经济性质股东可以分为:控股股东,流动股东以及员工股东。其中,控股股东也有很多类型,每种类型有独特性质。每种类型股东在投资目的、持股稳定性以及决策参与积极性上都有自身特点,因此对待会计监管就存在不同动力、欲望以及方式。控股股东会选择直接参与监督;流动性股东选择查阅相关会议记录,对财务会计报表进行监督;职工股东会根据自身特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参与。这些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
股东性质 会计监督 监督方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利平
股权对外转让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设计里蕴含着深刻的法学理论,现行《公司法》虽然对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作了相关规定,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操作性不强、"书面通知"的规定欠妥以及股东优先权行使的期限没有规定等诸多问题,因对其从"同等条件"的设置、意思表示多样化,确立法律责任并对股东优先权行使的期限等方面作出规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晓春
表决权是股份公司股东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权益,但由于我国对社会公众股股东行使表决权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现行的相关规定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提出应从完善类别股东表决制、委托投票制和网络投票制等方面着手,以便社会公众股股东更有效地行使表决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