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14)
- 2023(4491)
- 2022(3834)
- 2021(3210)
- 2020(2687)
- 2019(5919)
- 2018(5739)
- 2017(11541)
- 2016(5793)
- 2015(6475)
- 2014(6552)
- 2013(6866)
- 2012(6617)
- 2011(6355)
- 2010(6465)
- 2009(6281)
- 2008(5914)
- 2007(5435)
- 2006(5387)
- 2005(5115)
- 学科
- 济(50886)
- 经济(50859)
- 税(21572)
- 税收(20143)
- 收(19979)
- 管理(16088)
- 地方(14576)
- 方法(12744)
- 业(11942)
- 地方经济(11587)
- 数学(11417)
- 数学方法(11371)
- 财(10005)
- 企(9496)
- 企业(9496)
- 中国(8674)
- 学(8403)
- 业经(7551)
- 和(6658)
- 经济学(6524)
- 农(6321)
- 环境(5971)
- 财政(5319)
- 体(5205)
- 制(5117)
- 产业(5018)
- 融(4808)
- 金融(4807)
- 发(4732)
- 政(4575)
- 机构
- 大学(93825)
- 学院(93741)
- 济(52266)
- 经济(51485)
- 研究(35841)
- 管理(31695)
- 财(28445)
- 中国(27371)
- 理学(26480)
- 理学院(26167)
- 管理学(25865)
- 管理学院(25682)
- 财经(20887)
- 科学(19146)
- 京(18806)
- 经(18739)
- 所(18381)
- 经济学(18301)
- 经济学院(16174)
- 研究所(16007)
- 财经大学(15069)
- 江(14963)
- 中心(14559)
- 北京(12458)
- 院(12137)
- 省(11716)
- 税(11553)
- 州(11510)
- 科学院(11183)
- 社会(10432)
- 基金
- 项目(52787)
- 科学(41413)
- 研究(39385)
- 基金(39277)
- 家(33569)
- 国家(33351)
- 科学基金(28345)
- 社会(27882)
- 社会科(26634)
- 社会科学(26626)
- 基金项目(19966)
- 省(18993)
- 资助(16538)
- 教育(15972)
- 自然(15692)
- 划(15613)
- 自然科(15316)
- 自然科学(15312)
- 编号(15104)
- 自然科学基金(15040)
- 成果(13207)
- 济(12938)
- 经济(12835)
- 发(12789)
- 国家社会(12637)
- 重点(11826)
- 部(11550)
- 发展(10954)
- 性(10954)
- 展(10829)
共检索到161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德勇
虚拟经济是近年的一个热点话题,其规模超过了实体经济。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上,更体现在它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促进上。在关于虚拟经济的定义和范围尚存争议的情况下,本文认为虚拟经济指的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金融(保险)业。在此框架下,分析了虚拟经济对我国GDP的直接和间接贡献以及对我国税收收入的直接与间接贡献。结论是:虚拟经济的直接贡献虽小,但它的间接贡献不容忽视。
关键词:
虚拟经济 GDP 税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怡建 刘金东
本文研究了存量资产对我国税收超GDP增长的影响,发现GDP是一个增量概念,仅计量当年商品和劳务增加值,而税收不仅要对当年商品和劳务增加值征税,也要对历年存量资产征税,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供应量与税收的同步增长证实了这一观点。我国虚拟经济的迅猛增长推动了存量资产交易需求,指数分解的结果显示虚拟经济对我国税收超GDP增长部分的贡献率达到35%左右,而双主体税制中针对存量资产的税收体系推高了我国存量资产税收的增长,这两点是造成我国税收超常增长的根源。本文的意义在于解释了制度不变情况下的税收超GDP增长现象,而且论证了税收超GDP增长有其必然性,为揭示我国税收增长机制内在规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税收超GDP增长 存量资产 虚拟经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红斌
本文认为,虚拟经济是以金融系统(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为主要依托、与虚拟资本的循环运动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是金融资产交易关系的总和。它既可对风险定价,提供发现未来价格以及锁定、规避风险的有效机制,又可合理安排公司制度对公司实施有效的控制,以此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还通过经济的货币化实现交易的专业化。这些功能为现代风险投资、规模经济和公司价值最大化提供了巨大空间,并使现代经济增长呈现新特征。
关键词:
虚拟经济 风险定价 公司制度 经济货币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长新 马超 田贵良 谢文轩
指出资源约束下虚拟水贸易的实施目标,基于节水效应及经济价值两个角度阐释虚拟水战略的经济学内涵,从技术层面、产业层面及区际层面分别建立数理分析模型,论证虚拟水贸易如何促进缺水地区的经济增长,并在计算2005-2009年我国国际间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基础上,对虚拟水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提高水价是虚拟水战略实施的根本路径依赖,辅以适当的财政补贴可以在实现节水的同时增加农户收益;虚拟水贸易将引发产业间的用水转移,优化水资源配置并实现当地产出的帕累托改进;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实施区际间虚拟水贸易,能够有效缓解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更大范围内发挥虚拟水的经济价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009年,我国农产品对外虚拟水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4045.05亿元,约占当年GDP的7.06%。
关键词:
虚拟水贸易 区域经济 作用机理 贡献份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邢俊英
目前,发展总部经济已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新思路,其主要原因在于总部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税收的增长。本文将从经济决定税收的原理入手,在分析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基础上,分析总部经济对区域税收收入的贡献和对区域税源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总部企业 总部经济 区域经济 区域税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涛 王斐然 黄然
研发经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税收规模。本文构建引入研发因素的LMDI模型,以北京市为例分析研发经济发展对其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增长对税收增长始终具有正效应,而研发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提升带来的税收正效应短期低于非研发产业占比下降对税收带来的负效应。减税背景下,非研发产业税负水平下降是区域税收减少的重要因素,而研发产业却能够为财政提供较为稳定的税源。值得注意的是,非研发产业中传统服务业研发投入的增加对税收增长的边际影响显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欧阳明
从经济理论、统计制度、税收制度方面对投资和消费的税收贡献进行比较,发现投资的税收贡献高于消费(不考虑进出口因素),但是,近年来消费超过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税收增长速度由长期超GDP增长转为慢于GDP增长的原因。
关键词:
投资 消费 税收贡献 税收增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志斌,万伦来
本文通过分析发展虚拟企业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了中西部地区发展虚拟企业的偏差,最后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发展虚拟企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 虚拟企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伦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但由于地区间经济基础不同,导致发展不平衡,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本文从经济增长、宏观税负、边际税负角度,运用回归模型、聚类分析等方法,讨论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税收贡献的联系与差距,以期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注意解决这些差距,逐步实现区域间经济、税收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税收贡献 地区差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剑锋
经济因素在税收增长中贡献作用的实证研究,是分析税收高增长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在实际估算中,首先,在深入分析GDP与税基对应性的基础上,界定了经济因素的内涵及其与税收增长的关联性;其次,结合相关的数据资料,确定了相应的分析步骤和估算方法;最后,计算得到了主要经济因素在1997~2005年期间对于税收增长影响作用的实证结果。
关键词:
税收高增长 经济因素 估算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赵欣 黄思萌
[目的/意义]用户对专业虚拟社区的使用可以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知识搜寻与知识贡献。尽管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对两种使用行为进行了概念区分,却由于研究设计方面的缺陷,未能真正厘清知识搜寻与知识贡献的前因差异。[方法/过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态度信念、感知行为控制信念、主观规范信念三方面选取前因变量,基于211份有效问卷数据,实证比较知识搜寻行前因与知识贡献行为前因的差异。[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态度信念方面,任务需求与知识增长正向影响知识搜寻,专业声誉与成就感正向影响知识贡献;(2)感知行为控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远伟
尽管虚拟经济在当今经济中的比重以及发挥的作用令人瞩目,但是反映在税收实践中,税收中性在发挥理论支撑作用上却力度不强。一方面,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税收中性已经不能在两大经济类型之间就局部产生的税收失衡作出解释;另一方面,税收中性自身所依托的经济理论基础也存在一定问题。结合当前经济中虚拟经济比重越来越大的现状,要理解新的市场环境下的税收中性问题,须对税收中性所依托的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并从新旧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税收中性进行思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夏杰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军杰
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在虚拟社区分享信息及知识,但以往研究多针对年轻人及企业员工,相关结论无法很好解释退休人员的知识贡献行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文章分析了环境及认知两方面的因素,将其他用户的参与行为作为环境因素,自我效能及期望收益作为认知因素,分析了它们对退休人员知识贡献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述三种因素不仅会直接影响到退休人员的知识贡献行为,且自我效能及期望收益作为认知因素,还会对环境因素的影响起到双向的调节作用。文章扩展了在线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发现了自我效能的负向替代效应及期望收益的正向补充效应,对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及鼓励退休人员积极老龄化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