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6)
- 2023(12701)
- 2022(10642)
- 2021(9458)
- 2020(7921)
- 2019(17391)
- 2018(17141)
- 2017(32138)
- 2016(17608)
- 2015(19477)
- 2014(19444)
- 2013(18872)
- 2012(17523)
- 2011(16151)
- 2010(16195)
- 2009(15353)
- 2008(14664)
- 2007(13362)
- 2006(11963)
- 2005(10950)
- 学科
- 济(86508)
- 经济(86395)
- 管理(55308)
- 业(47133)
- 企(38707)
- 企业(38707)
- 方法(28718)
- 数学(25038)
- 数学方法(24850)
- 财(20789)
- 中国(20313)
- 地方(19673)
- 农(19440)
- 制(18979)
- 学(17925)
- 业经(17788)
- 体(14631)
- 银(13140)
- 地方经济(13106)
- 银行(13093)
- 环境(13085)
- 融(12892)
- 金融(12885)
- 农业(12783)
- 贸(12632)
- 贸易(12627)
- 行(12509)
- 易(12214)
- 务(11886)
- 财务(11853)
- 机构
- 学院(256747)
- 大学(256712)
- 济(114422)
- 经济(112212)
- 管理(93611)
- 研究(92927)
- 理学(80213)
- 理学院(79299)
- 管理学(78009)
- 管理学院(77560)
- 中国(70080)
- 科学(55809)
- 京(53516)
- 财(53507)
- 农(48341)
- 所(47738)
- 研究所(43143)
- 财经(41673)
- 中心(41601)
- 业大(40379)
- 江(39647)
- 农业(38027)
- 经(37666)
- 经济学(36313)
- 院(33456)
- 北京(33406)
- 经济学院(32358)
- 范(30861)
- 财经大学(30611)
- 州(30404)
- 基金
- 项目(170934)
- 科学(133808)
- 基金(124776)
- 研究(120589)
- 家(111050)
- 国家(110148)
- 科学基金(93066)
- 社会(79788)
- 社会科(75641)
- 社会科学(75624)
- 省(66958)
- 基金项目(65915)
- 自然(59500)
- 自然科(58111)
- 自然科学(58089)
- 自然科学基金(57078)
- 划(56222)
- 教育(54682)
- 资助(49877)
- 编号(46252)
- 重点(39148)
- 成果(37746)
- 部(37575)
- 发(37196)
- 创(35606)
- 制(34892)
- 国家社会(34038)
- 创新(33527)
- 课题(33338)
- 科研(32491)
- 期刊
- 济(133657)
- 经济(133657)
- 研究(78175)
- 中国(53719)
- 学报(45712)
- 农(44011)
- 财(42767)
- 科学(39678)
- 管理(36729)
- 大学(34394)
- 学学(33127)
- 农业(28885)
- 融(24928)
- 金融(24928)
- 经济研究(23094)
- 教育(22606)
- 财经(21956)
- 技术(21533)
- 业经(19854)
- 经(18998)
- 问题(16901)
- 业(14525)
- 技术经济(13190)
- 版(13110)
- 贸(12803)
- 世界(11961)
- 业大(11952)
- 科技(11790)
- 统计(11637)
- 商业(11630)
共检索到393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邓学衷 顾宁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康霖
经典作家考察虚拟资本的逻辑有虚拟资本想象论、虚拟资本制造论、虚拟资本派生论、虚拟资本的相对论,其共同特点是:存在于交换之中,基于债权方持有的资产而言,其含义是收益资本化,其客观存在无褒贬之意。考察虚拟经济需要界定不同的概念:虚拟资本不完全等同于有价证券,虚拟经济不完全等同于虚拟资本,虚拟经济不同于网络经济、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不同于经济泡沫。当代值得关注的虚拟经济是房地产交易。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金融必须支撑实体经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理论支撑。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虚拟资本 金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良清 龚颖安
虚拟经济的本质是一种价值权利的转移,它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具体生产过程,利用人们心理预期变化所造成的短期市场价格波动来赚取价差收益。在虚拟经济交易过程中,价值权利所代表的实物资本的物量和用途并未发生变化,也没有创造出新增价值,而只是实现了交易各方的货币收入再分配。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因素是虚拟经济的市场流动性,只有保持虚拟经济的适度流动性,才能真正起到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功能,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传导机理 市场流动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千
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弱,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却在逐渐加强。本文选取股票及房地产价格指数作为虚拟经济子系统的指标,选取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实体经济子系统的指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验证了这种非对称性影响,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我国当前注重打造好虚拟经济平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非对称性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晓西 杨琳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 ,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机制运行效率的提高 ,均与虚拟经济的扩张发展密切相关 ,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又会引致泡沫经济 ,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泡沫经济 ,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热点。目前 ,我国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 ,加入 WTO后 ,金融服务业将被迫对外开放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进程将日益加快 ,研究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制 ,以便在充分发挥金融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同时 ,防止金融深化过程中发生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进而引发泡沫经济问题 ,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欣 李军帅 刘莲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中国经济稳健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本文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视角探讨系统风险核心问题、形成机制及中国特色化解方案,以期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通过研究发现:首先,系统风险的核心问题在于虚拟经济领域不良资产不断积累。借贷资本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运行具有不同规律,虚拟经济领域自我循环引发的庞氏债务膨胀及其违约成为系统风险更加重要的风险源。其次,系统风险的形成机制源于个别风险系统化。本文从金融风险管理视角揭示了金融创新工具对冲或回避个别风险而导致风险在系统中寄存和持续积累的过程,其会加速债务违约泛化,引发金融危机。最后,中国金融风险处置实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未来导向应在宏观上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在微观上避免风险对冲的创新技术泛化,风险处置目标坚持风险化解与经济增长同步,风险处置方式强调政策性与市场化相结合。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紫剑 谢巧燕 任玥静
基于1998—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探究信用规模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关系,挖掘和解释信用规模扩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随着信用交易不断增多,信用规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加大。从经济类型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信用规模扩张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发展,且对虚拟经济的促进作用强于实体经济;从空间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信用规模扩张能够显著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对虚拟经济的作用更强,而中西部地区信用规模扩张对实体经济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对虚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研究的政策启示是以信用规模扩张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防范虚拟经济过度发展,针对不同区域信用规模的扩张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
关键词:
信用规模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异质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雷建
虚拟经济源于货币资本的运行 ,并随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 ,形成了虚拟经济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三个阶段。虚拟经济的发展来源于实体经济的需求 ,它一旦形成 ,便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 ,既有积极作用 ,又有消极影响。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 ,常常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管理缺位。为此 ,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法规建设和监督管理 ,使虚拟经济成为实体经济有益的延伸和补充。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正辉 彭佳颖 张羽
基于1992年至2011年相关数据,研究我国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阐述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虚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实体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实体经济各评价指标为因变量,以虚拟经济各评价指标为自变量的多因变量对多自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实证结论表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程度很高,虚拟经济各部分对实体经济各部分既有积极促进的影响作用,也有负向阻碍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前程
该文基于马克思的信用与虚拟资本理论剖析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二重效应:一方面,虚拟经济适度发展对实体经济具有促进作用,表现出"相生"性;另一方面,如果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与实体经济相背离,则对实体经济具有抑制作用,表现出"相克"性。运用2000—2015年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根据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双门槛特征;虚拟经济低于第一个门槛值时,能显著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虚拟经济跨越第一个门槛值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会弱化;虚拟经济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对实体经济起到显著的负向抑制效应。这为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引导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宜庆 王浣尘
虚拟经济是我国经济学界近来关注较多的话题之一,它是指虚拟资本(如债券、股票等)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进行循环运动的经济活动,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产业部门;而实体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本文基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分析虚拟经济发展中若干因素对我国二元实体经济的影响,并给出它们之间的定量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牛芳
虚拟经济源于虚拟资本的运行,它一旦形成,便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这里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者的关系,使虚拟经济成为实体经济有益的延伸和补充。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比较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欣 宋立义 梁志杰
文章阐述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梳理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稳定论"和"背离论"两种观点的描述;归纳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基本统计核算方法与测度指标;揭示了引发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的根本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观点进行述评,并得出了如何理解和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者关系的启示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