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8)
- 2023(13523)
- 2022(11801)
- 2021(10990)
- 2020(9289)
- 2019(21070)
- 2018(20782)
- 2017(40228)
- 2016(21661)
- 2015(24431)
- 2014(23590)
- 2013(23323)
- 2012(21294)
- 2011(19154)
- 2010(19137)
- 2009(17416)
- 2008(16812)
- 2007(14690)
- 2006(12745)
- 2005(10926)
- 学科
- 济(86909)
- 经济(86815)
- 管理(68167)
- 业(66171)
- 企(57222)
- 企业(57222)
- 方法(43104)
- 数学(36896)
- 数学方法(36519)
- 农(22456)
- 中国(22270)
- 财(21922)
- 业经(20687)
- 技术(19679)
- 学(17959)
- 地方(17420)
- 理论(16111)
- 农业(15360)
- 贸(15072)
- 贸易(15061)
- 制(14715)
- 易(14576)
- 务(14337)
- 财务(14272)
- 财务管理(14247)
- 和(14109)
- 企业财务(13578)
- 环境(13522)
- 技术管理(13411)
- 划(12969)
- 机构
- 大学(303705)
- 学院(301956)
- 管理(126525)
- 济(119682)
- 经济(117129)
- 理学(110717)
- 理学院(109573)
- 管理学(107875)
- 管理学院(107330)
- 研究(94871)
- 中国(70353)
- 京(63706)
- 科学(58674)
- 财(54426)
- 所(45667)
- 财经(44503)
- 业大(44313)
- 农(44297)
- 中心(43375)
- 江(42894)
- 研究所(41738)
- 经(40665)
- 北京(39989)
- 范(39258)
- 师范(38869)
- 经济学(35707)
- 州(35120)
- 院(34836)
- 农业(34578)
- 商学(33699)
- 基金
- 项目(212925)
- 科学(169322)
- 研究(157641)
- 基金(155447)
- 家(134147)
- 国家(133020)
- 科学基金(116401)
- 社会(99913)
- 社会科(94784)
- 社会科学(94759)
- 省(83851)
- 基金项目(83176)
- 自然(75763)
- 自然科(74071)
- 自然科学(74057)
- 教育(72896)
- 自然科学基金(72791)
- 划(69643)
- 编号(63860)
- 资助(63312)
- 成果(51105)
- 创(48189)
- 部(46953)
- 重点(46873)
- 发(44670)
- 创新(44184)
- 课题(43702)
- 教育部(40932)
- 国家社会(40821)
- 大学(40382)
- 期刊
- 济(125090)
- 经济(125090)
- 研究(86862)
- 中国(56772)
- 管理(47413)
- 学报(45236)
- 科学(42598)
- 财(39958)
- 农(39080)
- 教育(36490)
- 大学(34889)
- 学学(32720)
- 农业(27400)
- 技术(27359)
- 融(24137)
- 金融(24137)
- 业经(21370)
- 财经(21308)
- 经济研究(20201)
- 经(18094)
- 科技(16533)
- 图书(16293)
- 问题(16066)
- 技术经济(15628)
- 理论(15029)
- 业(14521)
- 实践(13828)
- 践(13828)
- 商业(13711)
- 现代(13630)
共检索到427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保仓 任浩
虚拟组织作为企业间知识共享、知识集成的创新平台模式,彰显其知识创新与价值创新的独特性与优越性。通过分析虚拟组织知识共享、共同理解、关系记忆、吸收能力对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构建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提升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61家企业作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信息共享与共同理解对提升持续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关系记忆对提升持续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吸收能力对信息共享、共同理解与关系记忆有正向调节作用,丰富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理论,对企业建构与运营虚拟组织持续创新具有借鉴意义与实践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保仓 任浩
虚拟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市场资源连接及能力重组模式,彰显出其持续价值创新的优越性。通过分析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作用本质,阐述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形成过程,指出了持续创新能力是知识存量、知识增量与知识质量相互作用转化而形成的知识能量集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提升机理模型,提出了提升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3种基本路径——竞合互动路径、知识对流路径、创新协同路径,深入剖析了3种路径对提升虚拟组织持续创新力的作用机理及演化过程,提升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保仓 任浩
虚拟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连接及能力重组的组织模式,彰显了其持续价值创新的优越性。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是作用于持续创新系统中创新动力、创新过程、界面管理及组织学习的能力集合函数。首先,识别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本质,剖析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创新能力维度划分相关文献,并结合虚拟组织的本质属性,对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作用点进行解构;最后,构建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与持续创新系统之间以及各能力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旨在深化对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研究和认识,丰富并拓展虚拟组
关键词:
虚拟组织 持续创新能力 作用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力 王宏起 武建龙
产业联盟是快速有效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产业网络化组织。从社会网络视角,综合运用网络结构、关系和位置分析方法,揭示产业联盟改变产业创新网络功能属性进而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结合产业创新网络周期性演化,研究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动态提升过程与路径,旨在从动态视角进一步刻画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理,为有效发挥产业联盟创新带动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琼 邓胜利
Web2.0环境下,虚拟社区作为社区成员进行情感交流、信息传递、知识共享的平台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只有少数虚拟社区能成功地保持成员数量并激发其进行知识创新,因此研究虚拟社区中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对提高知识创新服务尤为重要。基于社会资本论,并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本文研究虚拟社区中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建立假设模型,然后通过实证数据分析,揭示出个人价值、声誉、群体交互和认可感对知识创新数量和质量有显著正面影响。本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虚拟社区更好地开展知识创新服务。
关键词:
知识创新 虚拟社区 社会资本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红兵 和金生 张素平
本文借助仿生学相关理论,对虚拟团队的知识创新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培育虚拟团队知识创新能力的方法。文章为增强组织绩效及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实施框架。
关键词:
虚拟团队 知识创新 知识管理 知识发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培中 罗永泰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虚拟型学习团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模式,为企业吸纳国内外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实现企业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
虚拟型学习团队 资源配置 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裴旭东 李随成 黄聿舟
在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中,如何提高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其持续成长是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合作关系理论和创新能力理论,构建关系学习影响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286家新创企业的有效调研数据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外部供应商共享信息和共同解决问题正向影响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新创企业吸收能力正向调节这种影响关系;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正向影响其突破性创新能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波
在定性分析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作用的基础上,构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效用概念模型,借助结构方程模型与统计软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虚拟企业知识联盟对企业提升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绩效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对成员企业的管理创新绩效效用不大。同时,提出在虚拟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提高成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金祥荣 王桤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产业结构的转换,专业市场数目众多、规模偏小、缺乏科学组织等对应于传统古典式经济结构的弊端日益显露。虚拟组织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的企业组织形态,无疑为传统专业市场的创新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通过建立与生产、零售相融合的虚拟组织运作模式,能够最大效率地发挥企业的整体资源优势,从而实现专业市场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与整体复兴。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发余
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说明虚拟组织这种企业群的最新组织和管理模式 ,可以在区域创新中发挥作用。文章分析了虚拟组织的特征 ,并把它和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石作了概略的比较分析 ,结果发现二者在理念上不谋而合 ,故而 ,本文认为 ,虚拟组织应该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虚拟组织 区域创新 学习 合作 结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金周英
组织创新和虚拟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周英一、新的时代特征需要新的组织模式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逐步把全世界各地联成一个“高速信息网”,加上现代运输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信息、资本和物资流,加快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技术开发和商品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谷斌 李晴琳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对不同虚拟社群的知识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知识创新能力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趋势和平衡状态不同;其中,内部体验推力和外部需求拉力起重要作用。通过MatLaB模拟两个具体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变化过程,得出知识创新能力强弱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峥 梁力军 张梦婉
为深入探究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演进机理和提升机制,本文基于国内科研机构的实际科研数据,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VENSIM仿真建模工具等,构建了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流图和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和敏感性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演进呈现出兼具内在创新与外显创新的全面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其中内在创新能力表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而外显创新能力在演进后期呈现更显著的增长趋势。(2)科研环境支撑能力对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提升的放大效应尤为显著,凸显了优化科研环境在促进创新能力提升中的关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科研环境支撑能力在演进后期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这得益于专业学术水平、自主研发水平、团队协助水平等多维变量的协同增强效应。(3)科研机构组织能力的提升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这揭示了科研机构在能力提升过程中面临潜在的不确定性。此外,尽管科研机构组织能力的提升对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具有积极影响,但表现出一定滞后性,这可能是因为科研机构组织管理和流程优化后的效应延迟所致。本文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流图和仿真模型能够有效揭示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和演进规律,旨在为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科研机构在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利用方面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封伟毅 张肃 孙艺文
【目的/意义】创新能力已成为创新组织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知识整合与共享的视角研究产学研合作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针对企业创新能力形成过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知识整合与共享视角的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机理模型,并从过程角度解释了模型结构之间的逻辑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建立知识库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知识共享是知识融合与转化的重要环节,创新环境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知识再创造需要持续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知识整合 知识共享 产学研合作 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