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5)
- 2023(15902)
- 2022(13768)
- 2021(12908)
- 2020(10907)
- 2019(24733)
- 2018(24496)
- 2017(47246)
- 2016(25116)
- 2015(28217)
- 2014(27411)
- 2013(26556)
- 2012(24057)
- 2011(21426)
- 2010(21093)
- 2009(19027)
- 2008(18124)
- 2007(15605)
- 2006(13274)
- 2005(10990)
- 学科
- 济(95743)
- 经济(95644)
- 管理(77197)
- 业(74629)
- 企(63498)
- 企业(63498)
- 方法(46851)
- 数学(40321)
- 数学方法(39737)
- 农(26012)
- 中国(25386)
- 财(25053)
- 业经(22641)
- 技术(22395)
- 学(20353)
- 地方(18994)
- 农业(17970)
- 理论(17910)
- 贸(16611)
- 贸易(16601)
- 务(16199)
- 制(16150)
- 财务(16130)
- 易(16123)
- 财务管理(16099)
- 和(15981)
- 企业财务(15252)
- 环境(14794)
- 技术管理(14564)
- 划(14467)
- 机构
- 大学(342835)
- 学院(341592)
- 管理(143284)
- 济(134505)
- 经济(131684)
- 理学(125811)
- 理学院(124501)
- 管理学(122279)
- 管理学院(121656)
- 研究(106730)
- 中国(78522)
- 京(71159)
- 科学(66574)
- 财(59685)
- 业大(50573)
- 所(50399)
- 中心(49902)
- 农(49602)
- 财经(48940)
- 江(47416)
- 研究所(46362)
- 范(44837)
- 经(44740)
- 师范(44432)
- 北京(43940)
- 经济学(40034)
- 院(39561)
- 州(38946)
- 农业(38543)
- 商学(37265)
- 基金
- 项目(246128)
- 科学(195925)
- 研究(181243)
- 基金(179932)
- 家(155733)
- 国家(154448)
- 科学基金(135291)
- 社会(115039)
- 社会科(109120)
- 社会科学(109094)
- 省(96707)
- 基金项目(96441)
- 自然(88394)
- 自然科(86455)
- 自然科学(86433)
- 自然科学基金(84886)
- 教育(83871)
- 划(80730)
- 编号(73842)
- 资助(72698)
- 成果(58146)
- 创(54886)
- 重点(54412)
- 部(54011)
- 发(51600)
- 创新(50581)
- 课题(49557)
- 国家社会(47377)
- 教育部(47042)
- 科研(46965)
- 期刊
- 济(137171)
- 经济(137171)
- 研究(95067)
- 中国(61831)
- 管理(52969)
- 学报(51113)
- 科学(48932)
- 财(45076)
- 农(43914)
- 大学(39947)
- 教育(39564)
- 学学(37466)
- 技术(32033)
- 农业(30891)
- 融(25171)
- 金融(25171)
- 业经(23879)
- 财经(22929)
- 经济研究(22219)
- 科技(19871)
- 经(19574)
- 图书(18950)
- 问题(17486)
- 技术经济(17288)
- 理论(16678)
- 业(15999)
- 实践(15441)
- 践(15441)
- 版(15331)
- 商业(15176)
共检索到476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宝生 王晓红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一种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和从事创新性工作的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的有效转移和持续流动是其成功的关键。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将转移效应、制度因素、成本损失等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作为研究问题的关注角度,以知识转移效用函数为切入点,对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条件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演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马丁 李朝
随着网络通信和移动互联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数据呈现出指数式增长态势,企业需要以更加灵活的组织结构来顺应技术的发展,并不断增强自身核心优势。虚拟组织作为一种灵活的组织形态,对产业组织结构产生重要作用,但其稳定性不可避免要受大数据的影响。梳理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组织结构,尤其对虚拟组织的影响,并构建虚拟组织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虚拟组织的稳定性策略及影响因素。互联网条件下,大数据技术可以促进虚拟组织的形成和有效运行,导使虚拟组织不断向互相合作的稳定状态演化;利用大数据,企业可以找到更合适的合作伙伴,更好地利用优势互补,增进企业合作效益,使产业融合与细分更加深入。因此,企业应积极采取虚拟组织战略,融入大数据时代商业生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马丁 李朝
随着网络通信和移动互联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数据呈现出指数式增长态势,企业需要以更加灵活的组织结构来顺应技术的发展,并不断增强自身核心优势。虚拟组织作为一种灵活的组织形态,对产业组织结构产生重要作用,但其稳定性不可避免要受大数据的影响。梳理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组织结构,尤其对虚拟组织的影响,并构建虚拟组织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虚拟组织的稳定性策略及影响因素。互联网条件下,大数据技术可以促进虚拟组织的形成和有效运行,导使虚拟组织不断向互相合作的稳定状态演化;利用大数据,企业可以找到更合适的合作伙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闫青1,张超豪2
通过探讨产学研合作2×2的演化博弈模式,并应用Moore教授创立的区间分析,求解较一般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平衡点,讨论解的存在性,还给出解的近似值和误差。通过实例研究可知,计算方法合理,结果符合实际,为产学研合作的稳定性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方法值得推广。最后提出加强产学研合作稳定性的具体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红 张宝生
文章从知识网络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势差现象入手,详细分析了VTIT内、外部的知识流动过程和知识流动方式。分析了VTIT的知识流动内循环、外循环和基于节点的知识流动过程,并提出基于任务、技术、关系、管理、经济、人员和行为的七种知识流动方式,为VTIT的知识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斌 王学东
虚拟团队是一种任务型组织,其虚拟性、流动性和参与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虚拟团队知识转移过程必然有着区别于一般团队知识转移的特征要素和过程特性。在分析虚拟团队知识转移的基本理论特性的基础上,构建虚拟团队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模型,并探讨虚拟团队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及其对知识转移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虚拟团队 知识转移 过程 关键要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辛馨
文章首先对虚拟企业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引发了对虚拟企业的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思考,进而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非重复博弈模型,分析虚拟企业的稳定性。从现有虚拟企业发展来看,虚拟企业选择的企业战略联盟往往是自发非强制性的。由此得出研究结论:合作虽然能够使企业双方仍持有企业本身经营管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合作的非强制性导致虚拟企业的战略联盟呈现不稳定性。这不利于虚拟企业长久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为保持虚拟企业的高度稳定性,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根据不同企业间的特点,建立正式制度的联盟机制或非强制性的声誉信任机制,切实保
关键词:
虚拟企业 战略联盟 企业管理 企业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竹琴 朱先奇 王强 史彦虎
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出发,选择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联盟为研究对象,运用演化博弈的理论,在有限理性前提下,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联盟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并探讨了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因素。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联盟的稳定性主要受联盟运行的组织成本、企业独立创新和协同创新的风险系数以及联盟创新资源协同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系统演化博弈的最终结果也会受到其初始状态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维持联盟稳定性的策略。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联盟 协同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竹琴 朱先奇 王强 史彦虎
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出发,选择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联盟为研究对象,运用演化博弈的理论,在有限理性前提下,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联盟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并探讨了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因素。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联盟的稳定性主要受联盟运行的组织成本、企业独立创新和协同创新的风险系数以及联盟创新资源协同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系统演化博弈的最终结果也会受到其初始状态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维持联盟稳定性的策略。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联盟 协同创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孙颖 孙晓光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从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两个角度分析军民融合产业政产学研合作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构建博弈模型观察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行为,结合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演化稳定策略的选择,并仿真验证了理论研究。结果发现:在市场机制下政府补贴、违约金和收益分配系数对军民融合企业和学研机构开展合作创新有显著影响,但作用机制不同;在政府监管下合理税率、行政处罚有利于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合作创新的稳定性。此外,政府在与企业、学研机构博弈中获得了最大化额外的社会收益,这样的“利益诉求”将增加其参与合作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方炜 王婵 王莉丽
应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基于有限理性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学研方为参与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产学研合作创新后续稳定性问题;借助Matlab仿真工具,展示相关条件下参数变动对演化行为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博弈双方合作创新稳定性与双方合作收益、政府激励、违约金正相关,与双方投入的合作创新成本、风险成本、背叛收益负相关,存在合理的收益分配系数有助于双方合作稳定性。为提高合作稳定性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庄毓敏 孙安琴 毕毅
信用风险转移(CRT)创新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尤其是2010年末我国推出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更强化了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有文献主要研究CRT对于银行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视角较为单一,同时采用的实证方法多为事件研究法和常规(面板数据)线性回归法,很难解决遗漏变量、内生性等计量难题,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银行个体经济行为、个体风险和系统风险的视角,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论证CRT对银行个体经济行为、银行个体风险以及银行系统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信用衍生品创新一方面降低了银行个体的风险,但同时引致银行增持高风险资产,最终的结果是导致银行系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红 张宝生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是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以创新性任务为纽带整合优势资源,能够跨越时间、地点和组织边界的障碍。知识流动是知识通过一定媒介和路径在知识主体间运动的过程,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创造知识的共享和流动是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成功的关键,研究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促进其内部知识流动,对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界定了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概念,分析了其知识流动机制,指出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知识流动分为宏、微观两个层次,并在此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影响其内部知识流动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创新团队 知识流动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波 徐升华
依据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基本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创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成员间知识转移行为进行非对称合作竞争博弈的演化分析,得出各非对称成员企业在进行知识转移活动时应采用的策略,通过对虚拟企业非对称成员间知识转移演化博弈分析,将有助建立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提高虚拟企业的竞争优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方炜 王婵 李正锋
协同创新是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内在动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跨越军地,针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合作后续稳定性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有限理性下以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为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系统长期演化的结果与影响合作稳定性的因素,并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表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合作稳定性与双方合作收益、违约金、政府激励正相关,与基本收益、研发成本、信息沟通成本、技术二次转化成本、风险成本、背叛收益负相关,存在合理的收益分配系数有利于合作稳定性,同时给出了政府激励力度的基础标准。最后,为提高合作稳定性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演化博弈 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