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9)
2023(13246)
2022(11553)
2021(10848)
2020(9204)
2019(20864)
2018(20790)
2017(39458)
2016(21345)
2015(24011)
2014(23260)
2013(23057)
2012(21172)
2011(19136)
2010(19108)
2009(17344)
2008(16784)
2007(14824)
2006(12795)
2005(11137)
作者
(62617)
(51772)
(51624)
(48963)
(33252)
(24977)
(23307)
(20314)
(19764)
(18458)
(17840)
(17394)
(16590)
(16472)
(16071)
(15955)
(15556)
(15445)
(14860)
(14824)
(13003)
(12685)
(12581)
(11959)
(11673)
(11655)
(11581)
(11418)
(10470)
(10398)
学科
(80245)
经济(80159)
管理(65744)
(63358)
(54734)
企业(54734)
方法(37100)
数学(31145)
数学方法(30741)
中国(22375)
技术(21208)
(21048)
(20374)
(19884)
业经(19282)
地方(16284)
理论(15844)
农业(14529)
(14473)
技术管理(14111)
(14081)
(13617)
贸易(13608)
(13185)
(12626)
(12600)
银行(12568)
财务(12541)
财务管理(12518)
(12410)
机构
大学(300872)
学院(297430)
管理(120686)
(112958)
经济(110368)
理学(104729)
理学院(103547)
管理学(101683)
管理学院(101165)
研究(100988)
中国(73608)
科学(65845)
(65327)
(51116)
(50290)
(50170)
业大(47281)
研究所(46917)
中心(45282)
(43377)
北京(41270)
财经(40397)
农业(39556)
(39506)
师范(39033)
(37157)
(36784)
(35523)
技术(33420)
经济学(32572)
基金
项目(210066)
科学(165011)
研究(151572)
基金(151498)
(133660)
国家(132540)
科学基金(113517)
社会(93276)
社会科(88286)
社会科学(88262)
(83147)
基金项目(80906)
自然(75777)
自然科(74063)
自然科学(74040)
自然科学基金(72745)
(70368)
教育(69047)
资助(61754)
编号(61161)
成果(49630)
(47901)
重点(47066)
(45024)
(44513)
创新(43988)
课题(42398)
科研(40106)
计划(39073)
大学(38806)
期刊
(121862)
经济(121862)
研究(86485)
中国(60199)
学报(51226)
科学(47403)
管理(46781)
(44723)
大学(38192)
教育(36961)
(36953)
学学(35706)
农业(31425)
技术(26896)
(23203)
金融(23203)
业经(19982)
经济研究(19231)
财经(19217)
科技(19082)
图书(18420)
(16943)
(16383)
技术经济(15397)
问题(15189)
理论(14937)
(13929)
实践(13843)
(13843)
现代(13483)
共检索到433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红  张宝生  
文章从知识网络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势差现象入手,详细分析了VTIT内、外部的知识流动过程和知识流动方式。分析了VTIT的知识流动内循环、外循环和基于节点的知识流动过程,并提出基于任务、技术、关系、管理、经济、人员和行为的七种知识流动方式,为VTIT的知识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红  张宝生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是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以创新性任务为纽带整合优势资源,能够跨越时间、地点和组织边界的障碍。知识流动是知识通过一定媒介和路径在知识主体间运动的过程,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创造知识的共享和流动是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成功的关键,研究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促进其内部知识流动,对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界定了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概念,分析了其知识流动机制,指出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知识流动分为宏、微观两个层次,并在此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影响其内部知识流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宝生  王晓红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一种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和从事创新性工作的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的有效转移和持续流动是其成功的关键。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将转移效应、制度因素、成本损失等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作为研究问题的关注角度,以知识转移效用函数为切入点,对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条件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演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馨  
以跨学科团队为研究对象,取景于钱学森系统科学研讨团队和航天某创新团队,探讨协同知识创造中的知识类型和互动过程问题。在知识类型上,团队协同知识创造不仅对与任务直接相关的主题知识进行探讨,还依托于与任务并不直接相关的非主题知识,达成对不同学科主题知识的解释和理解,同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共识达成。在互动过程中,跨学科团队通过知识表述、知识解释、知识涌现和知识建构4个过程,实现新知识的协同创造。主要贡献是引入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主题知识和非主题知识这一概念划分,建构团队协同知识创造过程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斌  王学东  
虚拟团队是一种任务型组织,其虚拟性、流动性和参与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虚拟团队知识转移过程必然有着区别于一般团队知识转移的特征要素和过程特性。在分析虚拟团队知识转移的基本理论特性的基础上,构建虚拟团队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模型,并探讨虚拟团队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及其对知识转移活动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红兵  和金生  张素平  
本文借助仿生学相关理论,对虚拟团队的知识创新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培育虚拟团队知识创新能力的方法。文章为增强组织绩效及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实施框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双龙  周海华  
团队互动过程是影响成员创新行为的重要情境因素,团队的任务和人际互动将有助于强化成员创新活动的主观规范进而促进个体的创新行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琼  邓胜利  
Web2.0环境下,虚拟社区作为社区成员进行情感交流、信息传递、知识共享的平台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只有少数虚拟社区能成功地保持成员数量并激发其进行知识创新,因此研究虚拟社区中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对提高知识创新服务尤为重要。基于社会资本论,并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本文研究虚拟社区中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建立假设模型,然后通过实证数据分析,揭示出个人价值、声誉、群体交互和认可感对知识创新数量和质量有显著正面影响。本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虚拟社区更好地开展知识创新服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谷斌  李晴琳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对不同虚拟社群的知识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知识创新能力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趋势和平衡状态不同;其中,内部体验推力和外部需求拉力起重要作用。通过MatLaB模拟两个具体虚拟社群知识创新能力变化过程,得出知识创新能力强弱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琦  全裕吉  
当前以分工原则进行设计的虚拟科技团队,在跨专业领域的协调度与共享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虚拟科技团队构建动因和关键要素,借助虚拟化组织和学习团队优势,在核心主体、保障基础、实施手段和措施等方面,探讨协同创新视角下虚拟科技团队的构建思路,避免迂回生产链的壁垒效应,逐渐增强科技创新内聚力和交互作用,实现跨区域、跨专业、跨组织边界的科技创新管理综合体。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咏梅  胡尊爽  
以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由48个3人组参与的2×2因子实验,对不同技术条件和团队发展阶段下的虚拟团队进行模拟。通过对实验对象的问卷调查,收集贫瘠和丰富沟通技术条件下虚拟团队在早期阶段和后期阶段的信任水平、冲突水平和绩效水平数据,并以此分析两类沟通技术在虚拟团队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团队内冲突和信任水平的影响以及虚拟团队过程中信任的调节作用和绩效的反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虚拟团队发展的早期阶段,丰富度高的沟通技术会引发更多的关系冲突,不利于团队信任的建立,并且在促使成员积极讨论任务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在虚拟团队发展的后期阶段,团队中的信任和冲突水平受到前期绩效的反馈作用和技术变更的影响,早期绩效对后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培中  罗永泰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虚拟型学习团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模式,为企业吸纳国内外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实现企业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新舟  阎维洁  何自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虚拟组织应运而生。虚拟组织中的知识创新从个人层面开始,通过个人——组织——组织间三个层面上主体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有效互动,实现知识的螺旋上升。为了推动虚拟组织中的知识创新,必须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具体措施包括:共享知识远景规划,为知识创新建立多种领域,利用合伙人之间的多样性、冗余信息促进知识创新,建立信任和增大透明度,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网络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黎明  刘猛  郝琳娜  
本文通过对虚拟科技孵化器和众包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众包模式的虚拟科技孵化器的新运营模式,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初创企业寻求外部资源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创造了条件,也为推动我国虚拟科技孵化器的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价值指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先江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将影响非营利组织低碳创新虚拟研发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因素概括为五类,并构建了非营利组织低碳创新虚拟研发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机制模型。同时,以国内187个非营利组织低碳创新虚拟研发团队为样本,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信任和自我效能对隐性知识共享有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变革型领导的影响最大,知识的敏感性对隐性知识共享有负向显著影响。另外,非营利组织低碳创新虚拟研发团队中基于组织的自尊对隐性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不显著,这与营利组织虚拟创新研发团队是截然不同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