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80)
2023(19459)
2022(16676)
2021(15507)
2020(13134)
2019(29851)
2018(29503)
2017(56796)
2016(30801)
2015(34538)
2014(34200)
2013(33643)
2012(30588)
2011(27548)
2010(27546)
2009(25348)
2008(24574)
2007(21627)
2006(18878)
2005(16074)
作者
(90581)
(75836)
(74990)
(71416)
(47704)
(36449)
(34051)
(29939)
(28610)
(26637)
(25521)
(25476)
(23778)
(23643)
(23294)
(23287)
(22863)
(22380)
(21711)
(21526)
(18949)
(18627)
(18341)
(17368)
(17103)
(16804)
(16742)
(16634)
(15340)
(15013)
学科
(122480)
经济(122338)
(90746)
管理(84795)
(66475)
企业(66475)
方法(58399)
(52809)
数学(51773)
数学方法(50977)
农业(34910)
中国(32125)
业经(30895)
(30449)
(25562)
地方(23320)
(23186)
(22227)
贸易(22218)
(21624)
理论(19945)
(19451)
技术(19405)
银行(19384)
(18936)
财务(18851)
财务管理(18810)
(18394)
环境(18027)
企业财务(17790)
机构
学院(436919)
大学(433601)
管理(172418)
(171144)
经济(167584)
理学(150823)
理学院(149176)
管理学(145984)
管理学院(145223)
研究(141754)
中国(108437)
(92899)
科学(92040)
(90402)
(76023)
业大(75257)
农业(72356)
(71411)
中心(66811)
研究所(65682)
(62945)
财经(61973)
(56804)
北京(55791)
(54824)
师范(54144)
经济学(51200)
(50781)
(50755)
经济学院(46549)
基金
项目(308929)
科学(241626)
基金(224337)
研究(218462)
(198261)
国家(196598)
科学基金(168330)
社会(137653)
社会科(130215)
社会科学(130179)
(121998)
基金项目(119019)
自然(112393)
自然科(109846)
自然科学(109817)
自然科学基金(107834)
(102190)
教育(100316)
资助(92893)
编号(88465)
成果(69035)
重点(69009)
(67013)
(65226)
(64094)
课题(60188)
创新(59827)
科研(59821)
计划(57619)
大学(56873)
期刊
(181165)
经济(181165)
研究(118434)
(90846)
中国(79468)
学报(77612)
科学(68171)
农业(61877)
管理(58728)
大学(58697)
学学(56140)
(55819)
教育(41742)
(39890)
金融(39890)
技术(37584)
业经(35735)
(30289)
财经(28790)
经济研究(27748)
问题(24830)
(24556)
(23938)
业大(22180)
科技(22033)
统计(21158)
技术经济(20631)
(19768)
理论(19655)
资源(19221)
共检索到617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富俊  谢杰辉  
在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探索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对于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和强化政府食品安全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风险社会放大理论,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21年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s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虚拟社群参与对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是否参与虚拟社群相比于参与程度的大小,更显著放大了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直接效应0.2734),农村居民在参与虚拟社群后,其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水平上升为“不太安全”和“很不安全”的概率会提高4.05%和0.86%,且在女性、非党员群体和富裕及以上水平家庭中更为显著。(2)政治信任发挥一定的遮掩效应(间接效应-0.6673,遮掩效应占比30.69%),能够有效弱化虚拟社群参与对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放大作用。(3)政府治理绩效感知对直接效应起到放大作用,而高水平的政府治理绩效感知对中介效应后半段路径起到弱化作用。文章丰富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风险交流行为影响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经验证据,将政治信任和政府治理绩效感知一同纳入模型并考虑其关联性,为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据此,应该强化互联网食品安全信息监管,引导虚拟社群风险交流,创新政府食品安全治理绩效公开方式,提高农村居民政治信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柳  邱力生  
农户的食品安全认知决定着其消费决策以及其对食品安全事件和食品安全监管的反应。笔者采用带罚函数的二元logistic模型对河南省三门峡、安阳市和南阳市的调研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农户性别、年龄等个体特征显著地影响农户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担忧程度。因此,要将农户的个体特征作为重要变量纳入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对食品安全风险更为敏感的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家有儿童的女性农户应该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范金  王亮  坂本博  
本文选取6种需求系统模型,运用中国30个省份农民食品消费截面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以希克斯需求为理论依据的需求模型拟合优度优于以马歇尔需求为理论依据的需求模型;需求支出弹性及其标准差比较显示,QUAIDS模型的估计结果表现最优,而QES模型的表现最差;数据的秩检验结果显示,3秩模型更适合于研究中国农民食品消费,说明现有研究可进一步改善。因此农民对食物消费需求结构更趋于合理化,但较低的收入水平和较差的消费环境仍是制约农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晓纯  王志刚  张星联  张慧媛  
通过全国8省市602份农户的调查统计发现:有7成以上的农村居民表示关注食品安全信息,对婴幼儿食品、食用油、乳制品的标签信息最为关注,对市场准入、禁用剧毒农药等相关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食品安全法的知晓率不到3成。对食品安全信息传播途径、传递内容和服务诉求方面虽然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农村居民对政府提供食品安全信息的信任度较高。回归显示,对农户食品安全信息服务诉求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女性比例、食用油标签信息关注度呈负相关性;6项监管措施认知、婴幼儿食品标签信息关注度、标签营养成分的关注度为正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翟天昶  胡冰川  
本文基于20032012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家庭调查微观面板数据,依据现实对传统习惯形成效应模型进行改进得到经验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家庭不同类别食品消费中的习惯形成效应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本文采取递进的方法估计出了不同年份的习惯形成系数以观察习惯形成效应强度的跨年变化。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家庭食品消费存在着习惯形成效应;不同类别食品消费的习惯形成效应强度随年份的变化规律略有不同,但总体而言,习惯形成系数随年份呈波动性下降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翟天昶  胡冰川  
本文基于2003~2012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家庭调查微观面板数据,依据现实对传统习惯形成效应模型进行改进得到经验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家庭不同类别食品消费中的习惯形成效应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本文采取递进的方法估计出了不同年份的习惯形成系数以观察习惯形成效应强度的跨年变化。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家庭食品消费存在着习惯形成效应;不同类别食品消费的习惯形成效应强度随年份的变化规律略有不同,但总体而言,习惯形成系数随年份呈波动性下降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津春  
本文采用AIDS模型对2004年陕西省、山东省和江西省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份额前三位分别为粮食、肉类和蔬菜;地区差异是影响居民食物的消费因素之一;市场发育促进了水产品、肉类和瓜果等食物的消费,但减少了农村居民自产品的消费量;家庭规模对粮食、肉类、蔬菜和瓜果的影响具有显著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东  刘金东  
为了检验和测算农村信贷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本文首先建立不同类型农村信贷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经验模型,发现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消费性信贷较之生产经营性信贷更能提振农村消费。但是,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的实证分析却显示,1981~2010年间我国农村信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依靠农民纯收入的中介效应实现,这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高达90%,而农村信贷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仅占到总效应的10%左右。这反映了农村信贷,特别是消费性信贷供给与需求压抑之间的结构性失衡,进一步指明了缓解消费性信贷约束、调整农村信贷结构的改革导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易裕元  赵一夫  
[目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能否形成,公众参与是关键。深入分析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对完善乡村自治,实现治理有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9)数据,综合运用Logistic回归、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社会资本对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有效促进农户民主参与。(2)政治效能感是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中介变量,其间接影响占比为78.1%。(3)收入水平在政治效能感对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影响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农户收入水平越高,政治效能感对其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促进作用越强。[结论]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重要因素,应重视农户社会资本的培育和提升,努力提高农户政治效能感和收入水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明杨  章棋  
论文通过建立拓展的QUAIDS模型,探讨我国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利用"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行为与支出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随着收入的不断提升,鱼虾逐渐由奢侈品转向必需品,猪肉的支出弹性也逐渐减小,而其它食品的支出弹性却表现出波动的趋势。研究还发现,食品的恩格尔曲线具有非线性特征,因此,拓展的QUAIDS模型比原始的QUAIDS模型和AIDS模型能够更好地估计农村家庭食品消费结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明杨  章棋  
论文通过建立拓展的QUAIDS模型,探讨我国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利用"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行为与支出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随着收入的不断提升,鱼虾逐渐由奢侈品转向必需品,猪肉的支出弹性也逐渐减小,而其它食品的支出弹性却表现出波动的趋势。研究还发现,食品的恩格尔曲线具有非线性特征,因此,拓展的QUAIDS模型比原始的QUAIDS模型和AIDS模型能够更好地估计农村家庭食品消费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易裕元  赵一夫  
[目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能否形成,公众参与是关键。深入分析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对完善乡村自治,实现治理有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9)数据,综合运用Logistic回归、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社会资本对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有效促进农户民主参与。(2)政治效能感是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中介变量,其间接影响占比为 78.1%。(3)收入水平在政治效能感对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影响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农户收入水平越高,政治效能感对其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促进作用越强。[结论]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户民主决策参与意愿的重要因素,应重视农户社会资本的培育和提升,努力提高农户政治效能感和收入水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平  陈启杰  杨烨军  
本文运用VAR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看,信息消费是公共投资的Granger原因,信息消费和公共投资是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而反向因果关系均不存在;从长期看,公共投资是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信息消费与居民收入之间互为Granger原因。居民收入和公共投资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产生持续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中短期,公共投资的作用显得相对较小,在长期,公共投资的作用将增大;信息消费和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英  王亚楠  王子文  
本文在对198位苏北和142位苏南农村居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食品购买行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自我保护情况出发,分析了苏南、苏北农村地区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和购买行为的现状,进行了地区差异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鑫  
2000-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变化显著,呈现支出增加、结构优化、恩格尔系数下降等特点。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本世纪前10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和营养状况进行回顾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0年来农村居民饮食质量和营养状况普遍改善;高收入群体食品支出的消费倾向小,而低收入群体有着很强的改善饮食质量的动力;在食品消费价格增长较快的年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更容易受到影响;贫困群体的饮食质量不容忽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