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3)
- 2023(13894)
- 2022(12226)
- 2021(11497)
- 2020(9574)
- 2019(22288)
- 2018(22056)
- 2017(42919)
- 2016(22892)
- 2015(25724)
- 2014(25528)
- 2013(24912)
- 2012(22529)
- 2011(20191)
- 2010(19857)
- 2009(17918)
- 2008(17233)
- 2007(14827)
- 2006(12842)
- 2005(10587)
- 学科
- 济(91514)
- 经济(91318)
- 管理(67153)
- 业(62860)
- 企(54419)
- 企业(54419)
- 方法(46997)
- 数学(39376)
- 数学方法(38827)
- 农(23746)
- 财(22657)
- 中国(22599)
- 业经(21510)
- 学(21332)
- 理论(18747)
- 和(17039)
- 地方(16846)
- 农业(15725)
- 技术(15250)
- 贸(14987)
- 贸易(14982)
- 务(14744)
- 财务(14672)
- 财务管理(14644)
- 易(14523)
- 制(14364)
- 企业财务(13876)
- 环境(13787)
- 划(13071)
- 教育(12375)
- 机构
- 大学(323946)
- 学院(320109)
- 管理(132870)
- 济(124954)
- 经济(122219)
- 理学(116845)
- 理学院(115592)
- 管理学(113433)
- 管理学院(112850)
- 研究(99808)
- 中国(71688)
- 京(67500)
- 科学(62745)
- 财(56057)
- 所(47692)
- 业大(47596)
- 农(46544)
- 财经(46456)
- 中心(45870)
- 研究所(43942)
- 江(43938)
- 范(43349)
- 师范(42973)
- 经(42405)
- 北京(41820)
- 经济学(37674)
- 院(36564)
- 农业(36254)
- 州(36197)
- 师范大学(35035)
- 基金
- 项目(229279)
- 科学(181624)
- 研究(168490)
- 基金(168033)
- 家(145250)
- 国家(144040)
- 科学基金(125530)
- 社会(107506)
- 社会科(101204)
- 社会科学(101174)
- 基金项目(89956)
- 省(88531)
- 自然(81960)
- 自然科(80077)
- 自然科学(80058)
- 自然科学基金(78620)
- 教育(78050)
- 划(74593)
- 编号(69364)
- 资助(68407)
- 成果(55064)
- 部(50811)
- 重点(50544)
- 创(47723)
- 发(47462)
- 课题(46116)
- 创新(44378)
- 教育部(44226)
- 科研(43982)
- 国家社会(43826)
- 期刊
- 济(128644)
- 经济(128644)
- 研究(89181)
- 中国(53758)
- 学报(50029)
- 管理(47035)
- 科学(46272)
- 财(42223)
- 农(41252)
- 大学(38899)
- 教育(36425)
- 学学(36116)
- 农业(29012)
- 技术(28603)
- 财经(22256)
- 业经(21329)
- 融(20725)
- 金融(20725)
- 图书(20476)
- 经济研究(20189)
- 经(18976)
- 问题(16887)
- 理论(15768)
- 科技(15718)
- 技术经济(15245)
- 版(14875)
- 实践(14585)
- 践(14585)
- 情报(14117)
- 业(14014)
共检索到442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军杰
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员在虚拟社区分享信息及知识,但以往研究多针对年轻人及企业员工,相关结论无法很好解释退休人员的知识贡献行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文章分析了环境及认知两方面的因素,将其他用户的参与行为作为环境因素,自我效能及期望收益作为认知因素,分析了它们对退休人员知识贡献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述三种因素不仅会直接影响到退休人员的知识贡献行为,且自我效能及期望收益作为认知因素,还会对环境因素的影响起到双向的调节作用。文章扩展了在线知识管理的研究对象,发现了自我效能的负向替代效应及期望收益的正向补充效应,对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及鼓励退休人员积极老龄化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海鑫 刘人境 李圭泉
企业虚拟社区是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外部知识管理的新方式。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社会资本各维度之间以及社会资本对个体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作用,并通过分层回归方法检验了声望机制有效性对社会资本与个体知识贡献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403份来自国内某大型企业虚拟社区问卷数据的分析表明,社会交互关系正向影响共同语言和信任,共同语言对信任也呈显著正向影响,同时三者共同影响社区成员的知识贡献行为。此外,成员感知社区声望机制有效性越高,社会交互关系和共同语言对知识贡献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强。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赵欣 黄思萌
[目的/意义]用户对专业虚拟社区的使用可以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知识搜寻与知识贡献。尽管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对两种使用行为进行了概念区分,却由于研究设计方面的缺陷,未能真正厘清知识搜寻与知识贡献的前因差异。[方法/过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态度信念、感知行为控制信念、主观规范信念三方面选取前因变量,基于211份有效问卷数据,实证比较知识搜寻行前因与知识贡献行为前因的差异。[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态度信念方面,任务需求与知识增长正向影响知识搜寻,专业声誉与成就感正向影响知识贡献;(2)感知行为控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军杰
中老年群体正在成为虚拟社区知识贡献的新主体,但不同群体在虚拟社区内的知识贡献行为究竟有何差异目前尚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文设计了关于环境对虚拟社区知识贡献影响的假设模型,使用不同群体的数据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分析并解释了年轻人与年长者在机制上的差异,发现线上互动、线下互动作为环境,对知识贡献的影响机制不同;分析了不同群组构念均值得分的差异,发现年轻人在期望收益及自我效能上要强于年长者,但知识贡献差异不显著,说明年长者热心于知识贡献行为,且他们对收益的预期低于年轻人,这对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本文比较了虚拟社区内不同用户群体行为的差异,有助于丰富在线知识管理的对比研...
关键词:
知识贡献 虚拟社区 对比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施涛 姜亦珂
文章基于回答特征将学术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分为两类(复制型、创作型),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构建了一个知识贡献行为决策模型,分析内外在激励政策对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在激励能够大幅度提升用户复制型回答的数量,但会减少创作型回答的数量;内在激励能够有效促进创作型回答,提高学术虚拟社区的回答质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晓娟 周学春
虚拟社区已经渗透到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和改变着社区用户的信息获取和购买决策。研究表明,用户参与知识贡献是虚拟社区平台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如何引导用户持续不断地进行信息分享和知识贡献,则成为虚拟平台面临的挑战。并且,鲜有文献基于社区平台的视角,探索虚拟社区治理策略对用户参与知识贡献的影响。通过文献归纳,梳理出三种重要的治理策略,即社区构建、社区监管和社区教育。通过对百度百科虚拟社区用户的问卷调研,结果表明,虚拟社区治理策略会影响用户的知识贡献行为,并且这种影响是通过用户就绪度中介的。此外,研究还发现虚拟社区治理策略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即不同的治理策略通过不同的路径和机制影响用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超 吴继飞
知识贡献是虚拟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现有研究普遍聚焦识别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因素,缺乏探讨知识贡献的时间习惯及其结果。本文以“马蜂窝”虚拟社区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爬取了2 352名活跃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30余万条面板数据,界定与量化知识贡献的时间习惯,构建随机效应面板模型研究知识贡献时间习惯及其对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虚拟社区活跃用户的知识贡献行为具有显著的时间习惯,遵循时间习惯的知识贡献行为会正向影响题主采纳行为和社会化采纳行为。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知识贡献的理论研究,还对虚拟社区知识贡献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赵欣 王倩雯 张长征
【目的/意义】作为新兴的互联网知识源,专业虚拟社区得到信息与知识管理领域学者的关注;专业虚拟社区中知识贡献者少而知识搜寻者多的现象成为学者热议的问题。【方法/过程】本文从动态视角出发,运用计划行为理论考察专业虚拟社区用户从知识搜寻者转变为知识贡献者的内在机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工具AMOS对234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专业知识水平中介了知识搜寻行为与知识贡献行为间的正向关系,互惠规范正向调节专业知识水平与知识贡献行为间的关系。据此,本文凝练出知识搜寻者转变为贡献者的两大机制——‘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红兵 张乐
基于知识贡献动机(Knowledge Contributing Motivation,KCM)和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视角,构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贡献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框架,以学术虚拟社区204份有效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进行实证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乐于助人对知识贡献意愿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感知易用性也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地正向影响知识贡献意愿;信任氛围、激励均通过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间接地正向作用于知识贡献意愿,而自我效能的间接正向作用效应却不显著。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坤锋
用户积极的知识贡献信念有利于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活动的繁荣,进而促进虚拟社区的健康发展,探索用户知识贡献信念的构成维度可为虚拟社区建设提供指导。首先,依托计划行为理论,建立用户知识贡献意愿模型,并将信念作为二阶潜变量纳入其中。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研究所需数据,并验证测量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借助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和SmartPls进行模型整体分析和信念维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虚拟社区 知识贡献 百度经验 TPB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晓娟 连晗羽 周学春
随着互联网对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渗透,大众合作成为一种典型的共享式知识生产模式,因此,在网络情境下,用户参与虚拟社区的知识贡献行为,直接影响着社区的经济价值和发展趋势。基于文献回溯,分析了用户参与知识贡献的影响要素和内在逻辑机制。通过对百度百科虚拟社区用户的问卷调查,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用户就绪能够很好地诠释知识贡献行为,即用户的动机、角色清晰性和能力正向影响其参与知识贡献的倾向。第二,用户就绪要素对知识贡献的影响并非是直接的,用户努力起着中介作用,即用户努力的强度和目标承诺性中介了用户就绪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红兵 张乐
基于知识贡献动机(Knowledge Contributing Motivation,KCM)和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视角,构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贡献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框架,以学术虚拟社区204份有效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进行实证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乐于助人对知识贡献意愿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感知易用性也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地正向影响知识贡献意愿;信任氛围、激励均通过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间接地正向作用于知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顾美玲 迟铭 韩洁平
通过引入虚拟社区感知中介变量,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对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关系模型,实证研究社区治理的两个维度——促进式与约束式治理机制在促进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促进式与约束式治理机制对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虚拟社区感知在开放式创新社区治理机制与用户知识贡献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基于社区治理视角提出提升用户知识贡献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包凤耐 曹小龙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分享和获取资源的途径日趋多元化,虚拟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已然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文章从动因角度,挖掘了成员的主观动机、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与认知资本对社区中知识共享现象的重要影响,以构建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动因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虚拟社区 知识共享 社会资本 成员动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艳
随着电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开始在各种论坛、blog里注册、聊天、讨论、交流,虚拟社区成为人们互动和沟通的平台。本文利用成就需求理论对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分享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