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5)
2023(4379)
2022(3807)
2021(3598)
2020(2959)
2019(6763)
2018(6729)
2017(13287)
2016(7270)
2015(8095)
2014(8098)
2013(7982)
2012(7583)
2011(7025)
2010(7476)
2009(6993)
2008(7022)
2007(6619)
2006(6327)
2005(5866)
作者
(20859)
(17551)
(17301)
(16702)
(11546)
(8247)
(7983)
(6669)
(6650)
(6609)
(5887)
(5827)
(5759)
(5747)
(5594)
(5353)
(5349)
(5097)
(5054)
(5030)
(4442)
(4297)
(4269)
(4021)
(4017)
(3953)
(3947)
(3893)
(3517)
(3487)
学科
(28159)
经济(28119)
(24588)
管理(24153)
(20917)
企业(20917)
(10324)
(10030)
方法(8800)
中国(8596)
(8585)
(7412)
业经(7306)
地方(7166)
数学(6935)
数学方法(6762)
农业(6550)
(6366)
贸易(6362)
(6214)
及其(6070)
(5751)
政策(5725)
(5517)
银行(5515)
(5316)
方针(5102)
理论(5091)
(5079)
(4998)
机构
学院(106667)
大学(104499)
(45180)
经济(43944)
管理(42155)
研究(38143)
理学(35043)
理学院(34668)
管理学(34224)
管理学院(33983)
中国(30257)
(23323)
(22610)
科学(21169)
(19199)
(18167)
中心(17363)
财经(17137)
研究所(16917)
(15655)
(15400)
北京(14754)
(14406)
(14357)
师范(14312)
(13910)
业大(12958)
经济学(12439)
财经大学(12344)
(12071)
基金
项目(62896)
科学(50019)
研究(49162)
基金(45041)
(38294)
国家(37936)
科学基金(32547)
社会(30352)
社会科(28698)
社会科学(28690)
(24257)
基金项目(22691)
教育(22590)
编号(21287)
(20534)
自然(20509)
自然科(20012)
自然科学(20009)
自然科学基金(19676)
资助(19088)
成果(18513)
课题(15226)
(14444)
(14129)
重点(14079)
(13260)
(12761)
项目编号(12728)
(12627)
(12375)
期刊
(57557)
经济(57557)
研究(35657)
中国(24230)
管理(18139)
(17524)
(15177)
(13871)
金融(13871)
科学(13655)
教育(13473)
学报(12213)
农业(9998)
大学(9893)
业经(9808)
技术(9785)
学学(9179)
经济研究(8659)
财经(8541)
(7327)
问题(7287)
(6768)
国际(6278)
现代(6069)
(5845)
论坛(5845)
技术经济(5371)
图书(5342)
世界(5184)
改革(5109)
共检索到175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小龙  
虚拟社区保持成员的持续信任,是维持和扩大成员规模的必要条件。虚拟社区如何与注册的成员建立持续稳定的信任关系,是虚拟社区运营商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剖析虚拟社区持续信任的主要问题,对淘宝社区持续信任的建立进行案例分析,结论认为:虚拟社区持续信任的主要问题来自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和人际层面。提出了虚拟社区持续信任建立的策略,即虚拟社区要获得成员的持续信任,关键应提高社区网站的安全和技术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虚拟社区监控机制和科学的在线声誉评价系统,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线下交流活动,促进成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小龙  
虚拟社区保持成员的持续信任,是维持和扩大成员规模的必要条件。虚拟社区如何与注册的成员建立持续稳定的信任关系,是虚拟社区运营商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剖析虚拟社区持续信任的主要问题,对淘宝社区持续信任的建立进行案例分析,结论认为:虚拟社区持续信任的主要问题来自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和人际层面。提出了虚拟社区持续信任建立的策略,即虚拟社区要获得成员的持续信任,关键应提高社区网站的安全和技术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虚拟社区监控机制和科学的在线声誉评价系统,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线下交流活动,促进成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强  王福  贯君  
[目的/意义]深刻理解和有效把握虚拟社区信息运动效率的影响因素,为提升虚拟社区信息运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从社区信息用户的角色行为、社区信息资源组织方式和社区信息运动方式3个维度着手分析,融合影响虚拟社区信息运动效率的多个子维度,采取以信息自发传播为主、动态分层控制为辅的方法对信息运动的综合效率进行研究。[结果/结论]通过研究,分别从社区信息环境构建、社区信息资源建设、社区信息用户培育、社区信息运动方法和社区信息运动情境5个维度提出提高虚拟社区信息运动效率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促进虚拟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小龙  
文章分析了虚拟社区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特点,在AIDMA和AISAS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FIIAS模型,提出了企业的营销策略。企业不能简单地把虚拟社区看作一种传播媒介,而应运用社区口碑营销策略和虚拟品牌社区策略,使社区成员转变成为企业的营销者。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玲  鲁耀斌  邓朝华  
基于信任形成机制及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建立了虚拟社区的信任模型,并选取淘宝社区成员作为调查对象,共收集376份有效问卷。数据分析表明,熟悉、感知的相似性,结构保证和信任倾向是对虚拟社区成员间信任建立的重要影响因素。成员间的信任影响成员对商家或虚拟社区提供商的信任,同时影响成员从社区获取产品信息的意向,这种意向和对商家或虚拟社区提供商的信任又最终对成员从社区或商家处购买产品的意向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晓娟  周学春  
虚拟社区已经渗透到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和改变着社区用户的信息获取和购买决策。研究表明,用户参与知识贡献是虚拟社区平台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如何引导用户持续不断地进行信息分享和知识贡献,则成为虚拟平台面临的挑战。并且,鲜有文献基于社区平台的视角,探索虚拟社区治理策略对用户参与知识贡献的影响。通过文献归纳,梳理出三种重要的治理策略,即社区构建、社区监管和社区教育。通过对百度百科虚拟社区用户的问卷调研,结果表明,虚拟社区治理策略会影响用户的知识贡献行为,并且这种影响是通过用户就绪度中介的。此外,研究还发现虚拟社区治理策略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即不同的治理策略通过不同的路径和机制影响用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  郑伟伟  
信任是影响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关键性要素。在梳理信任的内涵、类型、形成过程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基于信任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框架、理论视角、研究方法,指出存在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钱明辉  王川  
虚拟社区的在线信任问题作为近年来网络营销领域的前沿课题,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梳理虚拟社区在线信任最新研究成果发现:虚拟社区在线信任的影响因素涉及虚拟社区成员的认知基础、理性分析、人格特质以及虚拟社区组织的管理特征四个方面;虚拟社区在线信任的构建应遵循个性化原则和阶段性原则,把握来自环境、组织、个体等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采取更加合理的构建策略;虚拟社区在线信任对于提高虚拟社区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意愿、购买意愿,增加虚拟社区的顾客黏性具有重要实践价值。虚拟社区在线信任未来研究应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层面进一步加以拓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培莉  陈铭哲  赵博扬  
本文以品牌营销理论、虚拟社区理论为依据,分析小米手机的市场营销特色,并连续跟踪小米论坛一年内的发帖情况、成员活动等数据,总结小米论坛这一年内的发展历程及营销策略,最后提出了值得其他手机企业借鉴和研究的经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为东  王萍  王美月  
[目的/意义]识别影响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性交互的正负向因子有助于平台增强社区用户在线互动、信息交流、知识流转的效率和规避不良作用因素。[方法/过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从学术虚拟社区和用户视角分析社会性交互的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设计问卷调查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的社会性交互并运用结构方程检验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互惠、趋同性和归属感显著正向影响学术虚拟社区的社会性交互,而自我效能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社会性交互的"态度—意向—行为"之间呈链式影响关系:态度积极影响意向,意向正向作用于行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社会性交互4种优化策略:情感化设计、知识融合、精细化分区、共享积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曲霏  侯治平  张慧颖  
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关系型虚拟社区用户体验与持续使用行为的作用关系模型;对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微信、微博和QQ三大关系型虚拟社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体验成分通过感知个人收益影响持续使用行为,社区成员之间的特殊信任对持续获取行为和持续提供行为存在正向调节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不同细分群体,发现不同性别和社龄的用户在上述作用关系中存在差异。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欧阳博  刘坤锋  
【目的/意义】移动虚拟社区是一类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渠道,社区用户的持续信息搜寻是其发展繁荣的关键。【方法/过程】依托期望确认模型、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沉浸理论,构建移动虚拟社区持续信息搜寻意愿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是用户持续信息搜寻意愿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满意度部分中介沉浸体验对用户持续信息搜寻意愿的影响显著;信息系统的质量维度中,服务质量和系统质量正向显著影响用户期望确认,最终影响用户持续信息搜寻意愿,信息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俞林  
激发虚拟社区用户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并持续参与相关活动,是商家或企业营销的关键。通过对227位豆瓣社区持续参与者和409位新浪微博持续参与者进行实地调研,运用结构方程(SEM)模型对虚拟社区面临形态、成员心理满足感、成员认同感及持续有意愿参加相关活动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虚拟社区的环境支持度越高,越有助于增强用户的内在满足感;虚拟社区中用户内在的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关系需求越容易满足,用户对所在虚拟社区的认同感就越强;用户对虚拟社区的认同感对其持续参与虚拟社区的行为有促进作用;自我构建作为调节变量其作用不显著。鉴于此,企业可以通过了解虚拟社区用户的需求与动机,增强虚拟社区用户的归属感及优越感,营造方便用户持续参与的环境,促进虚拟社区成员持续参与社区活动,进而实现营销目标。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白玉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以及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持续意愿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进行数据搜集,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受到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与网络外部性的显著影响。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的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感知娱乐性对感知价值产生显著影响;此外,网络外部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伟  
文章对信任的内涵及概念模型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团队信任与沟通、协作、绩效的关系模型,指出了虚拟团队信任的两大核心特征:快速信任和基于认知的信任;结合虚拟团队的信任机制,给出了在虚拟团队中建立和维系信任的原则与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