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8)
- 2023(10495)
- 2022(8703)
- 2021(7993)
- 2020(6632)
- 2019(14665)
- 2018(14313)
- 2017(26150)
- 2016(14451)
- 2015(16083)
- 2014(15836)
- 2013(15212)
- 2012(14070)
- 2011(12676)
- 2010(12591)
- 2009(11645)
- 2008(11295)
- 2007(10161)
- 2006(8946)
- 2005(8059)
- 学科
- 济(51721)
- 经济(51605)
- 管理(42256)
- 业(37727)
- 企(30385)
- 企业(30385)
- 方法(21434)
- 数学(18430)
- 数学方法(18196)
- 农(16236)
- 财(15571)
- 中国(15365)
- 学(14803)
- 制(14589)
- 业经(12266)
- 体(11166)
- 贸(10770)
- 贸易(10766)
- 农业(10473)
- 易(10473)
- 银(9907)
- 银行(9852)
- 融(9709)
- 金融(9702)
- 行(9441)
- 地方(9181)
- 理论(8961)
- 技术(8900)
- 务(8487)
- 财务(8458)
- 机构
- 大学(209067)
- 学院(206386)
- 济(79623)
- 经济(77843)
- 研究(75891)
- 管理(74586)
- 理学(64706)
- 理学院(63859)
- 管理学(62511)
- 管理学院(62166)
- 中国(56313)
- 科学(50416)
- 农(47694)
- 京(45113)
- 所(40407)
- 业大(38468)
- 农业(38185)
- 财(37668)
- 研究所(37129)
- 中心(34192)
- 江(31435)
- 财经(29372)
- 北京(28077)
- 院(27734)
- 经(26796)
- 范(26361)
- 师范(25839)
- 省(25305)
- 农业大学(25276)
- 州(24495)
- 基金
- 项目(146107)
- 科学(113408)
- 基金(106508)
- 研究(98283)
- 家(97936)
- 国家(97110)
- 科学基金(80681)
- 社会(62749)
- 社会科(59138)
- 社会科学(59122)
- 省(56891)
- 基金项目(56484)
- 自然(54990)
- 自然科(53750)
- 自然科学(53726)
- 自然科学基金(52797)
- 划(49535)
- 教育(45110)
- 资助(42414)
- 编号(37608)
- 重点(33714)
- 部(31468)
- 创(30614)
- 发(30425)
- 成果(29957)
- 计划(29833)
- 科研(28726)
- 创新(28703)
- 课题(27211)
- 国家社会(26543)
共检索到307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爽
虚拟社区是口碑传播的主要媒介环境,社区中成员所构建的身份是研究口碑效力的一个新的视角。论文认为社区成员具有个人和社区的双重身份,并通过认同机制对口碑效力产生正向作用,同时社区涉入度和群体失调作为调节变量影响身份和口碑效力之间的关系,即高社区涉入度和群体失调时,身份的影响力相对较大。
关键词:
虚拟社区 双重身份 网络口碑 传播效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巫秀芳 刘德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通过虚拟品牌社区进行营销的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青睐,成为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和宣传的绝佳场域,如何激发成员在虚拟品牌社区中的高度融入是一个有实践意义的命题。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可考察虚拟社区感影响消费者融入的具体作用机制。立足于从小米社区用户获得的267份有效问卷,构建中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虚拟品牌社区中虚拟社区感对承诺和消费者融入有着差异化的影响,情感承诺对消费者融入有正向影响,算计承诺对消费者融入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只有情感承诺在成员感/沉浸感对消费者融入影响关系中呈显著的中介效应,且这一中介效应受到社区认同的正向显著调节。然而,社区认同负向调节成员感/沉浸感和消费者融入的关系。从实践上来说,企业可通过培养社区成员的虚拟社区感和承诺机制来激发其融入水平。此外,企业还可针对不同消费者采取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促进虚拟品牌社区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虚拟社区感 承诺 消费者融入 社区认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德胜 王建金
首先,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虚拟社区涉入、负面网络口碑强度、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以及相关调节变量的刻画要素,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假设,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模型。其次,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和对研究模型的修正,对虚拟社区涉入、负面网络口碑强度、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描述,并证明了抱怨反应的调节作用。最后,文章从消费者、网络监管者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车诚 罗卫朋 戚晓琳
结合心理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两个维度)理论及CLT理论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进行分析,通过实验法设置不同场景,并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空间距离(社会距离)近时,低解释水平的口碑信息感知有用性更高;当空间距离(社会距离)远时,高解释水平的口碑信息感知有用性更高;当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发生交互作用时,社会距离主效应显著。
关键词:
心理距离 CLT理论 虚拟社区 口碑效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车诚 罗卫朋 戚晓琳
结合心理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两个维度)理论及CLT理论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进行分析,通过实验法设置不同场景,并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空间距离(社会距离)近时,低解释水平的口碑信息感知有用性更高;当空间距离(社会距离)远时,高解释水平的口碑信息感知有用性更高;当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发生交互作用时,社会距离主效应显著。
关键词:
心理距离 CLT理论 虚拟社区 口碑效价
[期刊] 预测
[作者]
涂剑波 陶晓波 吴丹
在虚拟社区背景下,根据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交换理论和共创价值理论,构建关系质量、互动、资源整合和共创价值的影响关系模型。本文针对虚拟社区用户收集485份有效问卷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与平台的互动和用户与用户的互动均能通过资源整合正向影响共创价值;对于男性样本,信任和满意均对互动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女性样本,信任对互动的影响不显著,但满意能积极影响互动;资源整合在互动和共创价值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用户与平台的互动质量能够正向调节用户与平台的互动和资源整合的关系。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共创价值的形成机理研究;从实践上为虚拟社区提升用户与平台的关系,有效实现用户与平台的价值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预测
[作者]
涂剑波 陶晓波 吴丹
在虚拟社区背景下,根据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交换理论和共创价值理论,构建关系质量、互动、资源整合和共创价值的影响关系模型。本文针对虚拟社区用户收集485份有效问卷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与平台的互动和用户与用户的互动均能通过资源整合正向影响共创价值;对于男性样本,信任和满意均对互动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女性样本,信任对互动的影响不显著,但满意能积极影响互动;资源整合在互动和共创价值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用户与平台的互动质量能够正向调节用户与平台的互动和资源整合的关系。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共创价值的形成机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董淑霞 聂琦露
旅游在线口碑基于其强大的影响力、传播力、及市场控制力,成为了当今旅游企业的营销重点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基于情境因素、消费者情感和个体特质因素出发,对旅游在线口碑行为的影响却少有探究。基于S-O-R模型探索了消费者在感知旅游虚拟社区氛围下,介于社区认同感的中介作用及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对旅游在线口碑推荐意愿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感知旅游虚拟社区氛围是由自由、共享、支持、创新、奖励这5个子因子构成;感知旅游虚拟社区既能通过社区认同影响口碑推荐行为,也能直接影响口碑推荐行为;而社区认同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其中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从而为旅游企业的社区管理及口碑营销提供了理论指导,用时也丰富了旅游在线口碑传播的相关理论研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卢美丽 燕宇飞 曹翠珍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虚拟社区以其更好的互动性、更丰富的口碑形式和内容成为消费者分享产品心得、交流使用经验的重要场所,在了解消费者行为、增加商品附加价值、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融入社交的电子商务逐渐成为电商发展的新方向。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与虚拟社区环境建设分析电商虚拟社区口碑发布者行为及相关数据,构建口碑发布者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口碑发布者影响力价值,发现虚拟社区口碑发布者影响力可从活跃性、忠诚性、互动性、拓展性四个方面着手进行评价,根据这四个方面的特性可将口碑发布者分为四种类型,即超级活跃达人、忠诚达人、互动达人、小小达人,只有针对每类人群各自不同的影响力价值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才能促进虚拟社区的长久和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佳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虚拟社区成为消费者分享个体购物经验、消费体验和沟通信息的重要场所,消费者在购物时也将虚拟社区中的口碑信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构建出在线口碑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假设的模型进行了修正,发现口碑信息源因素、口碑信息传播方向因素、社区成员自身因素、社区成员互动因素和产品因素,在网络口碑对虚拟社区成员消费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企业若要利用好口碑信息就应提供充足的口碑信息,增加信息的可信度,提高在线口碑作为反馈机制的效益,提高在线口碑的间接收益,并掌握处理负面口碑的应急之策。
关键词:
虚拟社区 在线口碑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陆晓菁 陈宏民
文章从虚拟社区出发,阐述电子口碑虚拟社区的运作模式和特点,并运用双边市场理论对电子口碑社区的市场结构、运作模式和社区平台终端用户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发现社区的消费者一边也具有较强的自网络外部性,并且社区对消费者评论的激励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这种自网络外部性。文章进一步得出为获得最大利润,社区平台需要对各边用户的利润进行权衡取舍,寻找一个最优的对于三边市场的定价和规模。
关键词:
电子口碑 虚拟社区 双边市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洁 蔡虹
基于顾客参与、社会资本等理论,结合虚拟社区特性,研究虚拟社区中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对顾客参与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虚拟社会资本中的结构资本正向调节交互式信息提供和新颖性之间的关系,认知资本负向调节在线参与创造和新颖性之间的关系,关系资本正向调节在线参与创造和上市速度之间的关系,其它则不具备显著调节作用。从理论上丰富了顾客参与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实践上可为企业通过虚拟社区实现交互式产品创新提供指导。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晔 耿佳 吴迪 屠金歌
对于以用户生成内容为特征的旅游虚拟社区而言,用户分享是保持社区活跃度和吸引力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旅游虚拟社区用户粘性与分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引入自我建构理论,探讨两种自我建构类型对用户粘性与分享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用户粘性对分享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依型自我对粘性与分享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而独立型自我对粘性与分享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旅游虚拟社区管理者制定策略提供了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姚山季 王富家 刘德文
文章将内容型虚拟社区中的用户互动划分为求助和人际互动两个关键维度,确定身份认同之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的重要维度构成,构建用户互动通过身份认同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用户融入的理论模型。运用知乎社区270位用户的调查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求助对促进融入与协作融入均具有正向影响;人际互动仅对协作融入具有正向影响;求助仅对社会认同具有正向影响;人际互动对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均具有正向影响;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对促进/协作融入均具有正向影响;身份认同在用户互动影响融入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文章明确了内容型社区
关键词:
用户互动 自我认同 社会认同 融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曲霏 侯治平 张慧颖
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关系型虚拟社区用户体验与持续使用行为的作用关系模型;对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微信、微博和QQ三大关系型虚拟社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体验成分通过感知个人收益影响持续使用行为,社区成员之间的特殊信任对持续获取行为和持续提供行为存在正向调节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不同细分群体,发现不同性别和社龄的用户在上述作用关系中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