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2)
- 2023(9005)
- 2022(7914)
- 2021(7722)
- 2020(6487)
- 2019(14851)
- 2018(14840)
- 2017(28587)
- 2016(15280)
- 2015(17324)
- 2014(17123)
- 2013(16312)
- 2012(14977)
- 2011(13038)
- 2010(12865)
- 2009(11649)
- 2008(11183)
- 2007(9708)
- 2006(8211)
- 2005(7180)
- 学科
- 济(59099)
- 经济(59026)
- 管理(48461)
- 业(43376)
- 企(37276)
- 企业(37276)
- 方法(30777)
- 数学(27005)
- 数学方法(26417)
- 财(17269)
- 农(15782)
- 中国(14545)
- 环境(13050)
- 业经(12517)
- 学(11926)
- 务(11627)
- 财务(11578)
- 财务管理(11546)
- 企业财务(10943)
- 理论(10817)
- 贸(10801)
- 贸易(10795)
- 制(10730)
- 划(10545)
- 易(10540)
- 地方(10221)
- 农业(10127)
- 和(9628)
- 技术(9622)
- 银(8518)
- 机构
- 大学(208842)
- 学院(207473)
- 管理(84183)
- 济(82722)
- 经济(81001)
- 理学(73297)
- 理学院(72513)
- 管理学(70980)
- 管理学院(70602)
- 研究(62833)
- 中国(48722)
- 京(42819)
- 财(38823)
- 科学(38444)
- 中心(31593)
- 财经(31387)
- 江(30210)
- 所(29916)
- 农(29877)
- 业大(29586)
- 经(28578)
- 范(28011)
- 师范(27733)
- 研究所(27004)
- 北京(26295)
- 经济学(25304)
- 州(24211)
- 财经大学(23503)
- 农业(23215)
- 院(23078)
- 基金
- 项目(144556)
- 科学(115542)
- 基金(106982)
- 研究(105932)
- 家(92403)
- 国家(91640)
- 科学基金(80654)
- 社会(68013)
- 社会科(64453)
- 社会科学(64434)
- 基金项目(56926)
- 省(55947)
- 自然(53068)
- 自然科(51921)
- 自然科学(51912)
- 自然科学基金(50947)
- 教育(50338)
- 划(47366)
- 资助(43762)
- 编号(42852)
- 成果(33875)
- 部(32516)
- 重点(32465)
- 创(30274)
- 发(30020)
- 课题(28626)
- 教育部(28576)
- 科研(28437)
- 国家社会(28366)
- 创新(28254)
共检索到298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陶侃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极大地丰富了虚拟环境及其表现形式。在日益逼真、细腻的虚拟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情境以及基于这些问题情境而引发的认知、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认知工具、认知策略、认知留存、认知交换与认知学徒制,进而产生一种具有趣味性、具身性、亚实践性、协商性、场域性特点的基于问题的情境学习。本文通过观察、案例分析法等,对这一学习过程与交互进行深入地解剖与分析,揭示了其学习的环状式链条与交互的五个层次,以期对当今网络教育与学习提供一些借鉴或启迪。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远翼 张鹰 刘淑虎 唐翔 伍悦
大木作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其知识点多、内容抽象且覆盖面广,仅靠传统的理论讲解并辅以图片说明,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该文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林寺大殿”为例,利用虚拟现实内容创作引擎软件Idea VR构建华林寺大殿大木作虚拟模型,通过传统认知(即传统的“理论讲解+图片说明”)和虚拟认知(即虚拟环境下的大木构件拆装)实验,对虚拟环境下的华林寺大殿大木构件的认知开展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认知方式对中国古建筑大木构件的感知及其理解的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认知方式,虚拟环境下的大木构件拆装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古建筑大木构件的名称及其相关内容。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古建筑 大木作 华林寺大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桂芳 卢鹤立 孙九林 秦耀辰 许叔明
虚拟现实的产生和发展无疑为加强地理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手段和方法上的支持。本文从虚拟环境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一个黄河仿真系统的建设方案,它包括数据源、三维仿真地形库、三维仿真模型库、三维仿真虚拟实现四大模块。然后详细探讨了黄河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①通过对三维图形开发工具OpenGL的原理、实现功能等的分析,提出了在黄河仿真系统建设中OpenGL技术的具体应用实现方法,实现了实时动态漫游;②基于MultiGenCreator的真实感三维模型建设;③利用OpenGL和MO来实现三维场景与二维电子地图的互响应;这充分发挥了三维场景与二维电子地图各自的优势,有机地结合了三维虚拟场景的直观性、现实性、局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强 张怀清 李永亮 袁晓红
[目的]以真实林分三维场景为模型,结合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真实林分结构的调整优化可视化模拟。[方法]以湖南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杉木与鹅掌楸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视化模拟技术,基于三维虚拟环境建立林分结构调整可视化模拟系统,实现对林分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行可视化模拟。通过对林分的角尺度、大小比、混交度、开阔比等结构的计算分析,结合公告板显示技术和射线查询算法,在MOGRE构建的林分三维场景中对林分结构调整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结果]样地林分结构经过调整后,平均树高由12.8 M变成13.6 M,平均胸径由17.1 cM变成18.6 cM;林分平均角尺度由0.449变为0.481,分布格局由...
关键词:
三维虚拟环境 林分结构 可视化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谌小猛 林运福 李志云 杨雪悦
构建空间表征是盲人定向行走的前提,策略作为构建空间表征的过程性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探究盲生在虚拟环境下的探索过程及探路策略的运用,考察探路策略对定向行走和空间表征构建的影响,研究采用虚拟行走实验范式,辅以观察法和访谈法,以某职业技术学校35位盲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让盲生在虚拟环境中完成定向行走任务。结果发现,被试使用了两种探路策略,分别是自我中心参照策略和环境中心参照策略。使用环境中心参照策略的盲生的探索时间和行走路程显著少于使用自我中心参照策略的盲生,其所构建的空间表征也更为精确,对虚拟环境布局更了解,这也说明了盲生可以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提前熟悉行走环境,对盲生的定向行走具有积极意义。讨论部分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教育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永建 刘占荣
本文借鉴虚拟团队概念和投入-过程-产出(I-P-O)模型,分析了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在虚拟环境中运作的三个环节,将保障该团队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沟通与协作、动态工作关系的维系、信任关系的建立)在过程环节中单独列出并进行探讨,以解释教学团队设计、过程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引发对虚拟环境中的课程教学团队的多维度思考,以拓展远程开放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空间,探索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团队的运作规律及特性,提升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葛岩 杨雪
本文将"问题情境"的设计理念贯穿于虚拟演示实验开发进程中,探讨了虚拟演示实验问题情境设计的流程。文章根据前期设计思想与开发流程,结合具体实验的特异性,仔细地分析问题的形成、解决和反思过程,按照MVC开发模式,使用Jsp+Stripes+Flash技术组合来开发虚拟演示实验,并利用ApacheBench软件进行网页的并发请求测试。
关键词:
虚拟演示实验 问题情境 情节 环境 指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芸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运用网络与电脑实现人机或人人的虚拟交互。目前,高校课堂的日常教学多以教师授课为主,导致学生兴趣不高。虚拟交互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产生沉浸感,因而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沉浸理论的视角分析现有高校课堂模式的发展现状,并以此理论为指导将虚拟交互学习模式融入高校课堂中。
关键词:
沉浸理论 虚拟交互学习 高校课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玲 黄恒学 樊东霞
互联网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德育环境,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就应该努力寻求突破以应对困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睿阳 孙力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人们教育意识增强,远程教育日渐普及。但其为传统教育带来一定变革的同时,在理工专业中由于实验操作缺失而应用率较低问题也日渐突出,以此为背景虚拟实验平台应运而生。为探究虚拟环境下远程学习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以UTAUT模型为基础,综合学习者于虚拟环境下体验式学习四阶段及虚拟实验平台特点构建研究模型。模型的构建为相关研究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为远程理工学科的丰富起助推作用,亦为虚拟实验平台的导学流程改进与深度开发奠定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暄
虚拟现实是目前新兴发展的技术学科,主要将真实的场景进行虚拟化,认知学徒制是一种在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学习方法。文章将两者进行结合,解决了后者无法构建真实场景的缺陷,通过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函数设计"知识点的讲解,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更好构建虚拟学习情境提出了方向。
关键词:
C语言程序设计 虚拟现实 认知学徒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占荣 杨永建 张百生 赵铁成
本研究依据对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团队的在线问卷调查数据,对团队工作进行了团队、团员、自我三个层面的综合评价;对有助于团队成员建立信任感、激励团队成员有效工作、有利于形成团队凝聚力以及影响团队工作进度和绩效等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建议文本编码进行概念抽取,获得了科研与培训、沟通与协作、机制与政策、总结与反思四个范畴的建议;并运用I-P-O模型对虚拟环境中的课程教学团队运作在投入、过程、产出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覃国蓉 何涛
由于通常的实训项目活动设计不够重视企业工作环境的营造,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虚拟项目法"通过工作任务模拟、角色模拟、工作过程模拟、工作结果模拟、企业开发环境模拟,在实训中营造与企业工作一致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心,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俐波 席元凯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比分析普通虚拟学习社区和基于情境的虚拟学习社区,发现在基于情境的虚拟学习社区里,学生登录的次数、时间和交流均较少,师生交流的内容也仅局限于学习,交流的积极性远不及普通网络工具。但普通虚拟学习社区对高职教育并不适用。因此建议从建立明确的任务目标、建立登录、发帖、回帖等方面的考核制度、定期组织社区师生网络"见面会"等方面入手完善基于情境的虚拟学习社区。
关键词:
情境 虚拟学习社区 师生行为 对比分析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海峰 王炜
在线学习环境中人机分离的问题一直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和探讨,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和Unity3D引擎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契机。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笔者探讨了在线学习环境从离身性向具身性设计范式的转变,提出了"具身认知在线学习环境开发框架"和相应的设计原则,依据开发框架和设计原则进行了小学英语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和教学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具身认知学习环境比网页版式的学习环境更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实践研究也显露出"开发框架"和"软件系统"等的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后续研究中继续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