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74)
2023(3573)
2022(3285)
2021(3265)
2020(2771)
2019(6555)
2018(6530)
2017(11815)
2016(6491)
2015(7237)
2014(6886)
2013(6808)
2012(6444)
2011(5703)
2010(5530)
2009(4992)
2008(4730)
2007(3972)
2006(3507)
2005(3004)
作者
(17252)
(14961)
(14348)
(13747)
(9379)
(7228)
(6583)
(5739)
(5735)
(5094)
(5073)
(4808)
(4716)
(4525)
(4458)
(4390)
(4277)
(4256)
(4185)
(4166)
(3548)
(3500)
(3438)
(3423)
(3310)
(3218)
(3187)
(3127)
(3050)
(2908)
学科
(20331)
经济(20293)
管理(16100)
(15412)
(10738)
企业(10738)
(9858)
方法(7768)
农业(7120)
数学(6581)
数学方法(6484)
地方(6461)
教育(5750)
(5684)
业经(5277)
中国(4938)
研究(4679)
(4547)
(4405)
理论(4317)
(4177)
(3909)
制度(3907)
研究生(3591)
工作(3350)
(3242)
环境(3195)
(3092)
贸易(3089)
教学(3074)
机构
大学(85766)
学院(82602)
管理(34021)
(29909)
理学(29709)
理学院(29284)
研究(29003)
经济(28923)
管理学(28767)
管理学院(28600)
中国(20781)
(19315)
科学(17360)
(16628)
业大(14332)
中心(13986)
(13552)
师范(13426)
(13377)
(13129)
农业(12744)
(12625)
研究所(11940)
北京(11825)
师范大学(11137)
(10979)
(10594)
财经(10120)
经济管理(9350)
农业大学(9203)
基金
项目(59097)
科学(47207)
研究(44679)
基金(43098)
(37635)
国家(37280)
科学基金(32539)
社会(27117)
社会科(25374)
社会科学(25369)
基金项目(24174)
(23203)
自然(22266)
自然科(21761)
自然科学(21756)
自然科学基金(21388)
教育(21238)
编号(19979)
(19853)
资助(16307)
成果(15600)
(13009)
重点(12872)
课题(12819)
(12329)
(12198)
大学(11606)
创新(11286)
教育部(11189)
科研(11173)
期刊
(34996)
经济(34996)
研究(25767)
中国(21066)
教育(14696)
(14501)
科学(12537)
学报(12423)
管理(10164)
大学(9779)
农业(9741)
(9702)
学学(8745)
技术(7198)
(6818)
图书(6748)
(6258)
金融(6258)
业经(5911)
资源(5629)
(5354)
(4759)
(4629)
书馆(4534)
图书馆(4534)
问题(4442)
财经(4369)
经济研究(4165)
情报(3990)
(3885)
共检索到124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雪芬  朱庆华  常李艳  郭黎黎  仝虎  
[目的/意义]虚拟求职社区已成为求职者获取与分享信息与资源的重要渠道。通过挖掘虚拟求职社区的用户交互模式及结构,为社区的完善提出相应建议。[方法/过程]利用应届生求职论坛的用户交互数据,结合应用内容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用户交互内容及交互关系两个维度展开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用户交互最多的是求职相关事实数据,但用户也寻求社交网络、推荐及工具性支持等社会支持;不同求职主题的交互需求有较大差异,用户最为关注的是笔试/面试主题的各方面信息与资源。同时,用户整体处于离散状态,交流较少;主要关系网络由少数关键成员支撑,缺少足够的核心用户推动信息与资源的传播。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义忠  卢海陵  
在对国内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三次纵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所获得的两组配对数据(nT1-T2=553,nT1-T3=241)分别进行多重回归分析,系统考察了就业能力、求职行为和求职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1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其秋季招聘旺季后的求职结果(就业状态、起点薪酬预期和就业满意度)及毕业前夕的就业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秋季招聘旺季的求职行为(准备求职行为、实际求职行为和总体求职努力)有显著正向影响;2秋季招聘旺季的求职行为与秋季招聘旺季后的就业状态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其中总体求职努力还与秋季招聘旺季后的就业满意度存在边缘显著的正向关系;3整个毕业求职期间的求职行为与...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梁孟华  
本文基于用户调研数据和理论分析,研究Web2.0环境下档案虚拟社区用户的交互需求动因、交互需求特征,探讨不同用户群体的交互行为规律。最后从开展可视化个性跟踪服务、挖掘和开发用户知识资源和构建用户认知语境三个视角,研讨深化和拓展档案虚拟社区交互服务和知识共享。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天舒  
本文从梳理社会资本、社会网理论入手,并阐述虚拟社区的概念、特点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进而对大学校园虚拟社区进行解剖,论述虚拟社区积累的潜在社会资本,转换为现实社会资本的可能性。本文认为校园虚拟社区将成为帮助大学生求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条新渠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Natalie Robehmed  
2013年8月13日Forbes在美国,如果现在你问一群刚毕业的学生他们现在在哪里工作,也许相当可观的一部分人会说"初创公司"。"初创公司"过去一直被视为小企业的代名词,如今却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一种令人兴奋的创业式生活方式联系在了一起,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金燕  王晓斌  
介绍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的内涵及特征,从数据收集、数据挖掘分析和结果展现三方面构建出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法的三维框架,着重介绍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专用工具,包括数据收集维度中的改良爬虫技术、数据挖掘分析维度中的社会网络分析工具等,并对各方法所需的软件工具进行介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静  
指出Web2.0环境下的虚拟社区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互动平台,成为用户生产、获取、交流、共享信息与知识的微观环境,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知识管理视角、商务视角、传播学视角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虚拟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的成果,归纳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将来需要推进的研究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昌平  万莉  
本文采用综合视角从个人(自我效能、个人结果预期)、情境(互惠规范、信任)、知识(知识质量、知识增长)、成员行为(知识贡献行为、知识搜寻行为、知识利用、社区忠诚度)四个维度构建虚拟知识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虚拟知识社区中促进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关键因素以及知识共享行为对虚拟社区成员的社区忠诚度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静  
为研究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的特征并将其应用到推广服务中,本研究以"淘宝网NOKIA社区"为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虚拟社区用户的特征及其对用户获取信息和购买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论与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并在此基础上从构建交流平台、核心人物传播及电子商务体系等方面做分析,旨在使信息或产品的推广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交互。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彩玲  樊立三  时勘  
通过对836名高校毕业生的实证研究,考察了求职自我效能、求职期望、求职意向与求职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城乡、政治面貌三个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效应后,高校毕业生的自我效能对求职行为具有正向的、显著的预测作用;求职期望对求职行为具有负向的、显著的预测作用;求职意向在求职自我效能和求职行为之间起到增强变量性质的调节作用。文章最后还讨论了研究结论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应用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靓婷  张兰霞  付雅然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前景理论,采用394名求职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了虚拟求职社群互动与求职者求职意向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并探讨了雇主品牌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控制了雇主品牌后,虚拟求职社群互动与求职者求职意向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雇主品牌显著地调节了虚拟求职社群互动与求职者求职意向之间的曲线关系,即当企业拥有较强的雇主品牌时,虚拟求职社群互动与求职者求职意向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而当企业拥有较弱的雇主品牌时,虚拟求职社群互动与求职者求职意向呈倒U型曲线关系。这一结果为已有的不一致的研究结论提供了较好的理论解释,同时也为企业虚拟求职社群建设实践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爱芳  陈佳凤  郭静  李跃楠  
创意是产品创新的起点和基本条件。以往研究主要关注用户参与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而关注用户参与对其创意采纳的影响较少。论文理论分析虚拟创新社区用户特征、创意特征对其创意采纳的影响,并随机选取戴尔"头脑风暴"社区中272名用户和730条创意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用户参与度、用户以往贡献、创意人气对其创意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创意长度、支持证据对其创意采纳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企业根据用户相关特征挖掘价值用户和创意以及加强创新社区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晓娟  周学春  
虚拟社区已经渗透到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和改变着社区用户的信息获取和购买决策。研究表明,用户参与知识贡献是虚拟社区平台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如何引导用户持续不断地进行信息分享和知识贡献,则成为虚拟平台面临的挑战。并且,鲜有文献基于社区平台的视角,探索虚拟社区治理策略对用户参与知识贡献的影响。通过文献归纳,梳理出三种重要的治理策略,即社区构建、社区监管和社区教育。通过对百度百科虚拟社区用户的问卷调研,结果表明,虚拟社区治理策略会影响用户的知识贡献行为,并且这种影响是通过用户就绪度中介的。此外,研究还发现虚拟社区治理策略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即不同的治理策略通过不同的路径和机制影响用户...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白彦壮  谷瑜颖  段珺  
本文从虚拟求职社群成员感知价值的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交价值三个维度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雇主品牌吸引力的影响。同时,检验了社群意识在社群感知价值和雇主品牌吸引力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功能价值对雇主品牌吸引力有正向影响;社群意识在社群感知价值和雇主品牌吸引力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社群满意、社群归属和社群承诺对雇主品牌吸引力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彦壮  段珺  谷瑜颖  
本文从虚拟求职社群互动的信息互动和人际互动两个维度入手,探讨虚拟求职社群互动对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的影响。同时,检验了社群互动是否通过中介变量社群意识(包括社群满意、社群归属和社群承诺)影响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信息互动负向影响社群承诺;人际互动正向影响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社群满意、社群归属和社群承诺在人际互动和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社群满意、社群归属和社群承诺均正向影响雇主品牌外部吸引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