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89)
2023(15606)
2022(13499)
2021(12857)
2020(10588)
2019(24348)
2018(23929)
2017(45438)
2016(24588)
2015(27669)
2014(26972)
2013(26556)
2012(24272)
2011(22013)
2010(21684)
2009(19966)
2008(19094)
2007(16382)
2006(14268)
2005(12452)
作者
(69147)
(57541)
(57185)
(54434)
(36664)
(27432)
(25953)
(22487)
(21852)
(20264)
(19519)
(19400)
(18177)
(18029)
(17821)
(17734)
(17133)
(16946)
(16415)
(16304)
(14175)
(14167)
(13751)
(12919)
(12901)
(12792)
(12711)
(12535)
(11495)
(11368)
学科
(97318)
经济(97219)
管理(68035)
(64371)
(52681)
企业(52681)
方法(44156)
数学(38412)
数学方法(37926)
中国(28148)
(26853)
(21982)
业经(21742)
(20656)
(20397)
贸易(20386)
(19856)
地方(19092)
农业(17626)
(16778)
(15700)
理论(15675)
环境(15471)
技术(14474)
(14258)
银行(14220)
(14185)
(13639)
(13539)
财务(13460)
机构
大学(343331)
学院(342259)
(139256)
经济(136409)
管理(134302)
研究(119593)
理学(116809)
理学院(115446)
管理学(113394)
管理学院(112782)
中国(88959)
科学(74233)
(73803)
(59887)
(59632)
(55245)
研究所(54862)
中心(52649)
业大(50948)
财经(49058)
(47492)
北京(46754)
(46325)
师范(45917)
(44849)
(43855)
农业(43396)
经济学(41776)
(38803)
经济学院(37669)
基金
项目(238709)
科学(188148)
基金(174309)
研究(174271)
(152973)
国家(151783)
科学基金(129823)
社会(109979)
社会科(104287)
社会科学(104261)
基金项目(92169)
(90722)
自然(84659)
自然科(82700)
自然科学(82682)
自然科学基金(81180)
教育(79783)
(77439)
资助(71943)
编号(70766)
成果(56734)
重点(53607)
(52846)
(51177)
(49320)
课题(48578)
创新(46030)
国家社会(45697)
科研(45510)
教育部(45312)
期刊
(150239)
经济(150239)
研究(100961)
中国(62367)
学报(54118)
科学(51115)
(50449)
管理(49667)
(42821)
大学(41019)
学学(38548)
教育(37806)
农业(36220)
技术(29300)
(25932)
金融(25932)
经济研究(25264)
业经(24603)
财经(23045)
(19789)
(19731)
问题(19442)
图书(18411)
(16753)
科技(16441)
技术经济(16367)
理论(15954)
世界(15839)
资源(15838)
(15580)
共检索到495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邹君  谢杨艳  李伯华  田亚平  毛德华  
首先,用人均农村人口粮食产量指标定量表征我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现状,发现我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存在"北方多、南方少,中间多、两边少"的特点,主高值区位于东北和内蒙古一带,次高值区由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南、江西和重庆等中西部省份组成;主低值区为东南沿海一带,次低值区是由西北和西南诸省组成的广大地域。然后,为探究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的理想布局模式,提出区域粮食生产优势度的概念,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定量评价模型计算各省级区域的粮食生产优势度。发现区域粮食生产优势度有2个高优势度带和2个低优势度带,且高优势度和低优势度区呈带状相间分布。最后,构建粮食生产布局调整指数作为我国不同区域粮食生产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君  付双同  杨玉蓉  毛德华  
鉴于当前我国虚拟水经济影响研究方面尚较少触及的现实,该研究用虚拟水战略的视角,通过构建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来探究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布局的优化问题。首先,用人均农村人口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含量指标定量表征我国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现状,发现我国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存在明显的"北方多、南方少"特点,其中,高值区由展布在北方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等10个省区组成;而主低值区则分布在我国东南和西南沿海一带。然后,为探究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理想布局模式,提出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的概念,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定量评价模型计算各省级区域的农业生产优势度。发现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整体上呈现北、西、南三面高,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永永  米文宝  卜晓燕  
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以宁夏1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模型,借助Arc GIS 10.0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研究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现状,探讨宁夏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理想态势。结果表明:1宁夏县域人均农村人口虚拟水量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发达区域农村人口人均虚拟水量普遍高于欠发达区域,农业生产以北部平原地区为主体进行布局,中南部地区布局较少;2宁夏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北部地区高,中南部地区偏低的宏观态势;3农业生产布局合理型的县市有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红寺堡区、盐池县、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沙坡头区、中宁县和海原县;农业生产布局过密型的县市有银川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春  陆文聪  
中国的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区域特征明显,了解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制定合理的粮食生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Moran I指数及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省级区域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南国卫  孙虎  宋永永  
基于虚拟水战略背景,以榆林市12个区县为研究区,运用定量分析模型和GIS技术,通过构建时间序列的农业调整指数模型,对榆林市的农业生产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研究,并对各县区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榆林市2000—2014年各区县的农村人均虚拟水含量在时间上具有波动性,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榆林市2000—2014年各区县的农业生产优势度空间差异明显,时空变化显著,整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且各区县农业生产优势度的空间差异逐年缩小。(3)榆林市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分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宗兵  封永刚  张俊亮  王炬  
基于31个省市区粮食和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GIS、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系统刻画了1978—2010年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粮食产区逐渐向东北和中部集中;南方稻谷优势区域继续稳固的同时东北稻谷重要性逐渐凸显;小麦产区逐渐向北方和中部集中;玉米产区逐渐向东北、华北和华中集中;粮食、稻谷和玉米的重心向东北移动251.20km、286.45km和106.14km,但小麦重心移动方向不明显且距离也较短;粮食及稻谷、小麦、玉米生产均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其中粮食、小麦、玉米生产空间集聚效应增强,稻谷生产空间集聚效应减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玉蓉  刘文杰  邹君  
为研究我国区域粮食生产空间布局问题,运用虚拟耕地方法和对比方法对我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进行诊断。首先,用人均农村人口粮食产量的虚拟耕地量表征我国粮食生产的空间布局现状,发现其存在"高值区相对集中,低值区相对分散"、区域间差异明显的特点。高值区集中于东北和内蒙古、长江中下游以及江南丘陵的北部地区;其次,主要从水土资源、自然灾害等方面构建包含8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粮食生产适宜度进行定量评价。发现我国不同区域间的粮食生产适宜度存在显著差异,区域粮食生产适宜度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其中,高适宜度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黄淮海、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区,低适宜度区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昭庆  袁媛  董云峰  李梁  张晓娇  董晓波  
【目的】探析云南省粮食生产的空间布局,为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云南省粮食安全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云南省129个县(市、区)2000—2020年粮食生产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生产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和重心模型等测度指标,探讨云南省粮食生产空间布局演变路径以及重心迁移轨迹。【结果】在时间上,云南省2020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较2000年增长29.16%,云南省粮食生产高产量、中等产量和低产量区域分别呈现出扩张、略微上升和缩减态势。在空间上,云南省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升,但区域差异逐渐扩大;2012年以后云南省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基本形成且保持稳定态势;云南省前40个产粮大县决定了全省粮食生产布局,但生产专业化趋势并不显著;云南省粮食生产呈块状集中分布,以滇东集聚、滇南和滇西北稳产最为显著;云南省粮食生产重心整体向东南方向迁移,迁移速度不断变缓;宣威市、镇雄县、会泽县、罗平县、广南县和砚山县无论在产业规模还是在专业化上都具有优势,是云南省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域。【结论】云南省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差异明显,其空间演变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种植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合理优化粮食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粮食主产县利益补偿长效机制,是优化云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翔  孙文华  
加入 WTO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生产波动的短期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由于中国粮食生产的特点 ,从粮食价格下降直接推测粮食生产下降是失之偏颇的。从粮食生产波动原因 ,粮食贸易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关系 ,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研究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屈宝香  张华  李刚  
该文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优化趋势与粮食生产区域结构演变的特点,提出了农作物结构调整需要保证稳定粮食发展、粮食结构调整需要兼顾品种和区域平衡、粮食生产布局需要物流加工产业配套及粮食产业布局要注意水土资源的节约等粮食布局与结构优化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君  胡娟  杨玉蓉  毛德华  
从省级和8个二级区域尺度上分析我国2007年粮食生产和消费中的虚拟水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粮食生产和消费中的虚拟水平衡规律,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粮食生产虚拟水量北方比南方地区多31 975.2×107 m3,人均粮食生产虚拟水量北方地区为530m3/人,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60m3/人,而南方地区则只有410m3/人。说明我国当前粮食生产存在较为典型的虚拟水资源"北水南调"现象;其次,全国粮食虚拟水消费量南方比北方地区多4 855.3亿m3,恰好与粮食生产的虚拟水空间分布规律相反。南北方粮食消费水平的差异加剧了我国粮食生产虚拟水资源"北水南调"现象的发生;再次,从粮食生产和消费的虚拟水平衡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波  
在当今世界水资源短缺的时代,水资源在农产品生产中的作用更加关键,并已成为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而我国是全球13个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因此,虚拟水战略为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虚拟水战略的兴起及意义着手,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虚拟水贸易要素禀赋,进而探讨和提出了在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才志  刘玉玉  陈丽新  张蕾  
本文从资源禀赋、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价值以及自然属性等角度对粮食虚拟水流动格局的驱动成因进行探讨,利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农业资源利用相对效率测算的,结果表明,中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对"虚拟水战略"在我国实施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针对以上结果提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水安全方面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刚  
衡阳、郴州、永州三市作为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选择转移的重大战略区域。面对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良好机遇,处于产业低梯度区的"大湘南"应采取何种方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已成为未来湘南产业发展需要面对的紧迫问题和严峻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晶晶  
区域发展战略与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联系紧密,区域发展战略是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的原始动力和行动指南,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为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布局提出了具有区域特色、时代特色的要求,建议职业教育空间布局应以区域发展战略为总体引领,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契机,形成区域内"一盘棋"、区域间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强化服务属性、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各级政府与学校要精心设计、科学谋划,形成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的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