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0)
2023(6885)
2022(5823)
2021(5241)
2020(4280)
2019(9638)
2018(9188)
2017(17029)
2016(9293)
2015(10021)
2014(9591)
2013(9322)
2012(8417)
2011(7714)
2010(7601)
2009(6775)
2008(6433)
2007(5707)
2006(4875)
2005(4170)
作者
(29439)
(24800)
(24628)
(23161)
(15465)
(12127)
(11013)
(9741)
(9338)
(8573)
(8373)
(8266)
(7883)
(7840)
(7566)
(7492)
(7471)
(7354)
(7157)
(7040)
(6394)
(5915)
(5901)
(5617)
(5520)
(5467)
(5348)
(5323)
(5123)
(4896)
学科
(36403)
经济(36359)
管理(25412)
(24585)
(18811)
企业(18811)
方法(15950)
数学(14362)
数学方法(14206)
(10952)
中国(9360)
(8314)
(8267)
(8143)
贸易(8140)
业经(8118)
(7894)
农业(7664)
(6811)
技术(6708)
环境(5722)
地方(5699)
(5636)
(5165)
关系(5067)
(5026)
银行(4982)
产业(4956)
(4932)
财务(4927)
机构
大学(133075)
学院(131056)
(52806)
经济(51794)
管理(49642)
研究(47748)
理学(44136)
理学院(43595)
管理学(42769)
管理学院(42550)
(33241)
中国(33032)
科学(32400)
(27336)
业大(26892)
农业(26615)
(25080)
研究所(23489)
(21168)
中心(21076)
(18844)
农业大学(18150)
财经(17561)
(17132)
北京(16431)
(16298)
(16154)
师范(15946)
经济学(15715)
(15074)
基金
项目(97982)
科学(76759)
基金(72283)
(66895)
国家(66343)
研究(64151)
科学基金(55617)
社会(41947)
社会科(39807)
社会科学(39796)
基金项目(39113)
(38474)
自然(38408)
自然科(37595)
自然科学(37581)
自然科学基金(36963)
(33474)
教育(29738)
资助(28110)
编号(24062)
重点(22457)
(21069)
(21069)
(20686)
计划(20598)
科研(19935)
创新(19762)
(18294)
科技(18215)
国家社会(18125)
期刊
(51880)
经济(51880)
研究(33630)
学报(30185)
(29345)
中国(25585)
科学(24861)
大学(21914)
学学(20860)
农业(19681)
管理(16312)
(14929)
教育(12892)
(10235)
技术(9783)
(9257)
金融(9257)
业经(9207)
业大(9153)
经济研究(8905)
财经(8382)
(8103)
科技(7957)
农业大学(7899)
(7207)
问题(7195)
商业(6137)
技术经济(6128)
(6053)
国际(5865)
共检索到183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战平  刘雨齐  谭春辉  朱宸良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的建立阶段直接影响到合作的形成与成效,对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建立阶段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相关理论,归纳出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建立阶段的影响因素列表;提取及整理丁香园新站友成长版的用户数据,利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对其进行开放性、主轴和选择性编码,识别出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建立阶段的影响因素。识别出包括3个主范畴、14个副范畴在内的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建立阶段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个人因素、人际因素和社区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用户建立合作时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且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春辉  梁远亮  魏温静  
[目的/意义]作为科研人员思想碰撞以及产生新知识的重要科研合作平台,虚拟学术社区逐渐成为主流的学术交流场所,探究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提升科研人员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虚拟学术社区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对相关理论的归纳和梳理,提取影响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7个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组态分析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从组态视角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影响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绩效期望、感知愉悦性、互惠、社会影响、努力期望、激励机制、促成因素共同影响科研人员合作,或为核心条件或为辅助条件均对科研人员合作产生影响,触发科研人员合作形成的组态共有6种,不同因素之间的组合效应均能驱动虚拟学术社区中的科研人员合作。根据研究结果,对促进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白玉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以及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持续意愿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进行数据搜集,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受到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与网络外部性的显著影响。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的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感知娱乐性对感知价值产生显著影响;此外,网络外部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涂瑞德  操慧子  明均仁  
系统地研究用户采纳虚拟学术社区的影响因素,获取用户对虚拟学术社区的态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推广虚拟学术社区、方便虚拟学术社区用户学习或科研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UTAUT模型,结合用户采纳虚拟学术社区的基本特征,构建虚拟学术社区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开展问卷调查分析,进行模型验证。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正向显著影响用户采纳意愿,努力期望正向显著影响绩效期望,便利条件正向显著影响努力期望。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宇佳  张向先  张克永  
[目的/意义]探究移动学术虚拟社区知识流转的影响因素,对推动移动学术虚拟社区知识高效流转,促进学术交流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剖析移动学术虚拟社区知识流转特性与过程,从社区成员、知识内容、情境和社区平台等维度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模型进行验证与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内容和社区成员均对知识流转具有显著影响,且知识内容对知识流转的影响更为显著,情境正向影响社区成员和知识内容,社区成员对知识内容具有显著影响,社区平台正向影响社区成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美凤  叶继元  
基于已有研究中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视角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从知识共享主体间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将学术社区的知识共享行为分为3种:单纯浏览、发帖(发起话题)、回帖(参与讨论),构建学术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与分析。并对学术社区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蔡小筱  张敏  郑伟伟  
虚拟学术社区是当代学术用户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阵地,知识共享交流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基于虚拟学术社区的内涵、类型及特点对知识共享的内容的影响,从个人、人际、社区三个方面对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谭春辉  李玥澎  周一夫  陈晓琪  涂瑞德  
用户间人际信任是其在虚拟学术社区中有效展开知识交流的重要条件,以组态视角探究信任关系构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明确不同因素在信任关系构建中的组合方式以及不同作用,帮助虚拟学术社区从系统角度完善信任机制建设,促进虚拟学术社区持续健康发展。选取成员互动、用户身份认同、感知相似性、情感归属、信息支持和信息质量等6个因素作为虚拟学术社区人际信任影响因素前因变量,开展访谈并计算情感得分收集用户态度,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得出影响因素组态分析结论。研究发现4条产生高水平人际信任的组态路径和1条产生低水平人际信任的组态路径,可为虚拟学术社区提升人际信任环境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谭春辉  李玥澎  周一夫  陈晓琪  涂瑞德  
用户间人际信任是其在虚拟学术社区中有效展开知识交流的重要条件,以组态视角探究信任关系构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明确不同因素在信任关系构建中的组合方式以及不同作用,帮助虚拟学术社区从系统角度完善信任机制建设,促进虚拟学术社区持续健康发展。选取成员互动、用户身份认同、感知相似性、情感归属、信息支持和信息质量等6个因素作为虚拟学术社区人际信任影响因素前因变量,开展访谈并计算情感得分收集用户态度,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得出影响因素组态分析结论。研究发现4条产生高水平人际信任的组态路径和1条产生低水平人际信任的组态路径,可为虚拟学术社区提升人际信任环境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灵斌  
以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的信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这对于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优化虚拟学术社区平台的运营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文章先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的信任和知识共享意愿进行变量测量,构建研究模型,接着设计调查问卷,然后针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化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科研人员对成员的情感信任、对成员品行的信任、对成员知识共享能力的信任、对学术社区的系统信任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意愿;而对社区管理人员的信任则影响不显著。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谭春辉  
专题前言《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升科学研究的活力与效力成为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关键。随着大科学时代到来及科学技术的全球化,科研合作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方式,科研合作行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科研合作成为创新产生的重要途径。互联网逐
关键词: 学术社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谭春辉  王仪雯  曾奕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学术社区成为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科研人员基于虚拟学术社区构建了虚拟科研团队,对成员合作行为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的健康发展。文章将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团队成员划分为任务角色倾向型、关系角色倾向型和自我角色倾向型3种类型;利用三方博弈理论,对这3类成员合作行为的演化博弈关系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团队成员的三方博弈结果依赖于各参数取值,反映出结果的复杂性,根据不同类型的虚拟科研团队成员,需要制定不同的策略,以发挥虚拟学术社区在科研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红兵  张乐  
基于知识贡献动机(Knowledge Contributing Motivation,KCM)和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视角,构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贡献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框架,以学术虚拟社区204份有效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进行实证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乐于助人对知识贡献意愿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感知易用性也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地正向影响知识贡献意愿;信任氛围、激励均通过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间接地正向作用于知识贡献意愿,而自我效能的间接正向作用效应却不显著。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为东  王萍  王美月  
[目的/意义]识别影响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性交互的正负向因子有助于平台增强社区用户在线互动、信息交流、知识流转的效率和规避不良作用因素。[方法/过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从学术虚拟社区和用户视角分析社会性交互的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设计问卷调查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的社会性交互并运用结构方程检验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互惠、趋同性和归属感显著正向影响学术虚拟社区的社会性交互,而自我效能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社会性交互的"态度—意向—行为"之间呈链式影响关系:态度积极影响意向,意向正向作用于行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社会性交互4种优化策略:情感化设计、知识融合、精细化分区、共享积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