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9)
2023(17293)
2022(14849)
2021(13613)
2020(11331)
2019(25729)
2018(25333)
2017(48205)
2016(26513)
2015(29373)
2014(29249)
2013(29053)
2012(26947)
2011(24594)
2010(24622)
2009(22317)
2008(21643)
2007(19107)
2006(16829)
2005(14902)
作者
(79953)
(66418)
(66030)
(62472)
(42245)
(32013)
(29745)
(26155)
(25394)
(23699)
(22692)
(22584)
(21337)
(20988)
(20478)
(20444)
(20088)
(19729)
(19048)
(18992)
(16837)
(16296)
(16124)
(15080)
(14965)
(14762)
(14752)
(14642)
(13397)
(13115)
学科
(109911)
经济(109798)
管理(72516)
(70936)
(56572)
企业(56572)
方法(48640)
数学(42432)
数学方法(41997)
中国(31150)
(30495)
地方(26710)
(25347)
业经(24766)
(24042)
农业(20896)
(20531)
贸易(20517)
(19813)
(19538)
环境(17633)
技术(17630)
理论(17307)
(17022)
银行(16943)
(16874)
金融(16873)
(16456)
(16220)
(15649)
机构
大学(379972)
学院(377381)
(149229)
经济(145935)
管理(145920)
研究(132167)
理学(126679)
理学院(125141)
管理学(122887)
管理学院(122217)
中国(96231)
科学(84461)
(82060)
(70568)
(67736)
(66604)
研究所(62038)
业大(61732)
中心(59441)
(55835)
农业(55566)
财经(53649)
北京(51977)
(51509)
师范(50874)
(48949)
(47772)
(45336)
经济学(44579)
师范大学(41278)
基金
项目(262195)
科学(205003)
基金(188940)
研究(186813)
(167408)
国家(165988)
科学基金(141046)
社会(117063)
社会科(110945)
社会科学(110917)
(103328)
基金项目(100707)
自然(93543)
自然科(91366)
自然科学(91340)
自然科学基金(89724)
(87838)
教育(86537)
资助(77773)
编号(75121)
成果(60209)
重点(59473)
(59037)
(57123)
(54455)
课题(52968)
创新(50786)
科研(50525)
计划(48775)
教育部(48436)
期刊
(163833)
经济(163833)
研究(110491)
中国(77365)
学报(67497)
(63814)
科学(59312)
管理(52818)
大学(50161)
(47776)
学学(47347)
教育(46317)
农业(44122)
(33237)
金融(33237)
技术(31906)
业经(27824)
经济研究(26267)
财经(25945)
(22680)
(22156)
问题(21368)
图书(19589)
科技(19463)
(18292)
技术经济(18000)
业大(17907)
理论(17346)
商业(17224)
资源(16482)
共检索到554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丽娜  颜志军  孟昭宽  
虚拟学习社区正在逐步成为非正式学习的主要途径,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的有效性与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直接影响学习者在虚拟社区中的知识意义建构。本文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群体动力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为基本框架,从行为研究视角识别并分析了影响虚拟学习社区有效学习发生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虚拟学习社区有效学习发生前因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统计技术检验了该模型,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肖锋  王倩  张龙革  
目前,虚拟社区已经非常流行,其应用已经扩展到社会、教育和娱乐等许多领域,但应用效果并不如意,重点在于没有解决社区的"深度互动"和"持续性"问题,社会存在感的提出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本文对虚拟学习社区以及社会存在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问卷调查,选取CSDN、Ucenter以及Moodle等三个学习社区中的209名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七个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最后还提出了增强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琼  邓胜利  
Web2.0环境下,虚拟社区作为社区成员进行情感交流、信息传递、知识共享的平台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只有少数虚拟社区能成功地保持成员数量并激发其进行知识创新,因此研究虚拟社区中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对提高知识创新服务尤为重要。基于社会资本论,并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本文研究虚拟社区中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建立假设模型,然后通过实证数据分析,揭示出个人价值、声誉、群体交互和认可感对知识创新数量和质量有显著正面影响。本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虚拟社区更好地开展知识创新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达天  贯君  王福  
[目的 /意义]虚拟社区信息运动效率影响因素众多,哪些因素的作用较大是信息用户及虚拟社区管理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提高虚拟社区信息运动效率,需要识别关键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关对策以便在实践中应用。[方法 /过程]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从用户和运动情境两个视角分析影响虚拟社区信息运动效率的因素,建立虚拟社区信息运动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利用AMOS软件分析样本数据,对所提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信息转出方的信息传递能力、信息接受方的信息接受意愿和信息运动情境中的信息集聚程度是影响虚拟社区信息运动效率的关键性因素。针对这些关键性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虚拟社区信息运动效率的相关对策,以便在社区信息运动的实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志宏  李敏霞  何济乐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来构建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他主义、关系信任、个人的结果预期和自我效能对虚拟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应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晓洋  李小真  
激励消费者更多地参与虚拟品牌社区的活动,对于企业在网络条件下提高品牌忠诚度和品牌影响力至关重要。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消费者参与虚拟品牌社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检验了品牌关系质量、社区感知价值、社区成员信任和社区网站的服务质量与成员对虚拟品牌社区的认同度、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上述因素与虚拟品牌社区参与之间的关系,并就企业如何提高消费者对虚拟品牌社区的参与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豪锋  赵耀远  
知识共享是建立虚拟学习社区的目的之一,但在线知识共享还存在很多阻碍因素。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引入了社会网络关系的概念,提出了一个解释虚拟学习社区中参与者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针对参与者对在线知识共享的态度、主观行为规范、知识创新自我效能感、关于Web的自我效能感以及社会网络关系等影响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虚拟学习社区中参与者的知识共享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静  李卫东  
[目的/意义]虚拟学习社区的相关研究指出,虚拟学习社区的网络结构、学习者知识建构策略、社区优化方法对知识流动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将三者结合起来挖掘他们对知识流动的共同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不足。[方法/过程]文章从虚拟学习社区网络结构与学习者知识建构策略的交互作用出发,采用2×2控制实验的研究方法,并引入社区优化方法这一变量,分析不同策略组合的知识流动效果,以及多因素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机理。[结果/结论] BA无标度网络中采用权威策略和WS小世界网络中采用情感策略的知识流动效果更优; BA无标度网络中知识流动效果对核心地位的知识专家有较强的依赖性,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现象; WS小世界网络中知识流动效果对社区网络结构表现出更强的稳健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的运营管理措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廖伟伟  赵呈领  万力勇  李青  
混搭(Mashup)技术作为Web2.0时代一种新型聚合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代表了未来软件和系统平台应用的一种趋势。本文针对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实践了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基于混搭技术对网络学习的有效支持,构建了基于混搭社会性软件的专业虚拟学习社区,在实践中有效提高了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娜娜  安宽洙  
在"互联网+"时代,成人虚拟学习社区逐渐发展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知识建构水平是评价成人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关键指标。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成人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过程进行了实证调查分析,发现其存在知识建构浅层化、吸引力下降、模块与功能设计同质化、情感交流不足、教师参与交互频度不足等问题,并从提升知识建构效能的视角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兵  刘柳  朱晓钢  Tiong-Thye Goh  
本研究基于V-Learning构建了包含临场感、感知有用性等7个潜变量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学习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提出了15个变量关系的研究假设,研发了测量7个潜变量、34个观测变量态度水平的李克特(Likert)量表,以湖北某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参加企业运营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学习的666名学生为调研对象,收集整理了359份有效调查问卷。研究工具采用SPSS22.0、AMOS24.0,通过信度、效度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检测了问卷测量变量和构念潜变量的收敛性和区分度,验证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研究模型中潜变量相关关系进行了假设检验和标准化效用分析。验证了临场感、感知有用性对学生"学习行为意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等多项研究假设,提出了"高校应筹建各类虚拟仿真实验实训中心"等建议,目的是探寻"提升高校学生参加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学习行为意愿和实训教学效果"的路径和方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顾至欣  
虚拟现实技术与远程教育的结合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新纪元。目前,对于虚拟现实环境中的远程学习行为研究不足,技术应用效果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构建了技术接受扩展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远程学习者对虚拟现实学习系统的有用性、易用性和愉悦性感知均影响其使用意愿和学习行为,其中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正向相关。三种使用感知均受系统软件设计的正向影响,而硬件条件对感知易用性和实际使用行为起作用,同时自我效能感也是影响感知易用性的一个因素。为促进虚拟现实环境中的远程学习,当前应重视硬件设施建设,保障远程学习效果;优化软件系统,提升学习愉悦性;注重技术研发与教育研究的结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高江江  于平  
以北京市部分高校学生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研究数据,运用定量统计与建模分析的方法,构建学生在线虚拟实验学习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实验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灵活性、实验操作的直观性、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获取知识、激发学习者兴趣、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互动的频率、时间管理能力与对应的潜变量的关联性是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龚立群  朱庆华  方洁  
着眼于知识共享全过程,从个体、团队和组织多个层面入手,基于PLS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包括知识提供者贡献知识行为影响因素和知识接受者利用知识行为影响因素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源  
虚拟团队的信任是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相比较对传统面对面团队信任影响因素的大量研究,虚拟团队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尤其是实证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对虚拟团队产生背景、虚拟团队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整合个体、团队及组织三大层面,综合分析影响虚拟团队信任的个体特征(正直、能力、善意、信任倾向)、团队特征(领导有效性、目标明确性、任务依赖性、成员异质性)、组织特征(组织制度保障性、组织愿景)三层面十大因素,构建了虚拟团队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进而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