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7)
- 2023(10119)
- 2022(9134)
- 2021(8749)
- 2020(7363)
- 2019(17085)
- 2018(17265)
- 2017(33053)
- 2016(18043)
- 2015(20327)
- 2014(20339)
- 2013(20218)
- 2012(18247)
- 2011(16332)
- 2010(16195)
- 2009(14568)
- 2008(14124)
- 2007(12036)
- 2006(10389)
- 2005(8795)
- 学科
- 济(68434)
- 经济(68350)
- 管理(53062)
- 业(50211)
- 企(43701)
- 企业(43701)
- 方法(35192)
- 数学(30175)
- 数学方法(29780)
- 农(16986)
- 财(16853)
- 中国(16656)
- 学(15969)
- 业经(15355)
- 理论(13635)
- 地方(13612)
- 技术(12060)
- 和(11994)
- 贸(11930)
- 贸易(11925)
- 易(11518)
- 农业(11361)
- 务(11272)
- 财务(11209)
- 财务管理(11193)
- 制(11172)
- 企业财务(10651)
- 环境(10597)
- 教育(10499)
- 划(10234)
- 机构
- 大学(254611)
- 学院(251248)
- 管理(104386)
- 济(93224)
- 理学(91921)
- 经济(90972)
- 理学院(90834)
- 管理学(89047)
- 管理学院(88620)
- 研究(79948)
- 中国(56817)
- 京(54132)
- 科学(52017)
- 财(41376)
- 所(39643)
- 业大(38561)
- 农(37918)
- 研究所(36572)
- 中心(35942)
- 范(35194)
- 师范(34876)
- 江(34423)
- 北京(34303)
- 财经(34293)
- 经(31286)
- 农业(29754)
- 院(29187)
- 州(28905)
- 师范大学(28488)
- 商学(26987)
- 基金
- 项目(179811)
- 科学(141609)
- 研究(131216)
- 基金(130262)
- 家(113146)
- 国家(112165)
- 科学基金(96919)
- 社会(80500)
- 社会科(76051)
- 社会科学(76032)
- 基金项目(70529)
- 省(70084)
- 自然(65140)
- 自然科(63630)
- 自然科学(63617)
- 自然科学基金(62472)
- 教育(61428)
- 划(59508)
- 编号(54224)
- 资助(53622)
- 成果(43474)
- 重点(39624)
- 部(39479)
- 创(37497)
- 课题(37071)
- 发(36883)
- 创新(34746)
- 科研(34583)
- 教育部(34002)
- 大学(33941)
共检索到349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阳
本研究以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虚拟学习社区为例,以陕西师范大学2011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了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归属感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对整理统计后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归属感是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结论,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自主学习能力 归属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苏建华 苏贵民
界定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归属感的概念,分析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提出增强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的策略。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归属感 互动 图书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人民银行新疆阿勒泰地区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建华
时值基层央行大力推广人民银行远程培训系统的应用,但通过网络的远程学习和在教室里的学习又有很大区别,参加远程培训的职工中较为普遍存在着心理上的边缘感和游离感。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了解等形式,对职工参加远程培训学习心理进行分析,探讨建立职工心理归属感的方法和途径,更大程度地提高远程培训学习效率。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大勇
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理论概括、实验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自主学习的内涵与特征、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和获得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案。该方案为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单菁菁
采用系统研究模式,验证了在社会转型的今天,社区作为中国城市社会中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逐渐被广大市民所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中国城市社会再组织和城市居民再社会化的工具与载体。其中,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是决定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它直接来自于居民从社区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满意度,而社区质量又是促进人们对社区满意的根本原因。因此,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居民的社区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在社区生活中的满足感,以此促进社区的整体进步。
关键词:
社区归属感 社区满意度 社区建设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詹姆斯·拉菲 蔡宜君 克里斯·阿梅龙 克丽丝塔·加林 洪兰英 肖恩·P·戈金斯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增强性的活动感知与网上学习的社会性互动本质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作为一个基于设计的研究项目,我们已建立了对网路学习之社会性因素的深入了解,且开发了一个背景感知活动通知系统以支持活动感知,用于提升学习者网上学习的社会性技能。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主要针对六门使用活动感知支持系统的网上学习课程,学生对其自身网上学习经验的认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获取活动讯息的途径、他们对活动讯息有效性的认知,对他们网上学习的社会性技能、社群归属感、以及学习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此外,学生的网上社会性技能的组成要素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网上社群归属感和学习满意度,例如,学生对同伴与教...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肖锋 王倩 张龙革
目前,虚拟社区已经非常流行,其应用已经扩展到社会、教育和娱乐等许多领域,但应用效果并不如意,重点在于没有解决社区的"深度互动"和"持续性"问题,社会存在感的提出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本文对虚拟学习社区以及社会存在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问卷调查,选取CSDN、Ucenter以及Moodle等三个学习社区中的209名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七个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最后还提出了增强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策略。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社会存在感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史永胜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是远程自主学习者学习的前提和条件,也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从目前情况看,远程教育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改变其学习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务之急。这有赖于院校的积极引导,使学习者对学习的需求与其外在动机趋于统一,PBL模式的引入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
远程教育 自主学习能力 PBL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筱 邹燕平
本文调查了深圳公众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情感,发现按公众对服务业满意程度及其对社区的整体满意度和认同感可以把公共服务业划分到四个象限。根据这种对公共服务业的情感认同,本文讨论了深圳社区公共服务业供应治理模式问题。发现,政府供应模式仍然是让公共服务业得到公众情感认同的模式,其他一些模式中,政府的作用也不能完全退出。文章的结论对我国其他城市将公共服务管理转变为公共服务业的治理模式提供了实证例子,同时也突出了关于和谐社区建设的治理模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正聪 丁新
本文对影响成人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自我调节学习的相关理论,对成人学习者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和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进行了调研,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研究设计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开发出了学习计划管理子系统,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际应用。文章对培养模式的三个环节和多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简要介绍了系统的开发、应用情况。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廖伟伟 赵呈领 万力勇 李青
混搭(Mashup)技术作为Web2.0时代一种新型聚合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代表了未来软件和系统平台应用的一种趋势。本文针对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实践了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基于混搭技术对网络学习的有效支持,构建了基于混搭社会性软件的专业虚拟学习社区,在实践中有效提高了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关键词:
混搭社会性软件 虚拟学习社区 教学设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娜娜 安宽洙
在"互联网+"时代,成人虚拟学习社区逐渐发展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知识建构水平是评价成人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关键指标。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成人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过程进行了实证调查分析,发现其存在知识建构浅层化、吸引力下降、模块与功能设计同质化、情感交流不足、教师参与交互频度不足等问题,并从提升知识建构效能的视角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成人学习 虚拟社区 学习共同体 知识建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黄荣怀 郑兰琴 程薇
实验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面对传统教学实验室在远程教育中的局限性和虚拟实验的迅速发展,本文分析了教学中虚拟实验面临的诸多挑战,如用户难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交互不够自然真切等;从学习者对虚拟实验可信度要素的视角,提出了包含环境拟真度、用户体验度和操控可信度三个维度的虚拟实验用户可信度认知模型;从虚拟实验用户可信度水平的视角,提出了包含模拟性实验(Procedure-based)、探究性实验(Data-based)以及实证性实验(Reality-based)三个层次的虚拟实验PDR层次模型,并用实例阐释了三个层次的实验类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必华
基于35所本科院校5855名大三学生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查生师互动影响大学生学习结果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师互动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学习结果,学业挑战性和学校归属感在生师互动对学习结果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积极的生师互动以高水平的学业挑战性与学校归属感为主要特征。为此,高校可通过建构全方位生师互动系统,提升学生的学业挑战性,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因应"弱势群体"学生的互动需求等措施提升生师互动的水平,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维 史秋衡
探索学校归属感对师范专业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提升师范专业大学生专业准备的程度。采用学校归属感量表、学习投入量表以及专业承诺量表对310名师范专业大学生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否考虑专业承诺,学校归属感对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均有较强的直接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正向的;在学校归属感影响师范专业大学生学习投入的过程中,专业承诺能够充当部分中介作用。针对此,学校应重视帮助师范专业大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以及未来工作的价值,在课程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和发挥空间,构建短期与长期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这些管理措施来提升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以及专业承诺水平,进而提升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