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5)
- 2023(14219)
- 2022(12542)
- 2021(11764)
- 2020(9836)
- 2019(22780)
- 2018(22660)
- 2017(43997)
- 2016(23378)
- 2015(26168)
- 2014(26058)
- 2013(25474)
- 2012(23090)
- 2011(20528)
- 2010(20199)
- 2009(18305)
- 2008(17565)
- 2007(14966)
- 2006(12911)
- 2005(10927)
- 学科
- 济(92660)
- 经济(92547)
- 管理(72189)
- 业(66960)
- 企(57288)
- 企业(57288)
- 方法(48006)
- 数学(41196)
- 数学方法(40642)
- 财(24938)
- 农(23793)
- 中国(21697)
- 业经(21648)
- 学(20586)
- 理论(17964)
- 务(16901)
- 财务(16828)
- 财务管理(16798)
- 地方(16373)
- 农业(16174)
- 企业财务(16022)
- 贸(15601)
- 贸易(15596)
- 和(15506)
- 易(15088)
- 制(14824)
- 技术(14658)
- 环境(14164)
- 划(13267)
- 银(12366)
- 机构
- 大学(331675)
- 学院(328585)
- 管理(137709)
- 济(128267)
- 经济(125547)
- 理学(120997)
- 理学院(119736)
- 管理学(117573)
- 管理学院(116973)
- 研究(100187)
- 中国(73292)
- 京(68816)
- 科学(62775)
- 财(58114)
- 业大(49057)
- 财经(48295)
- 农(47878)
- 所(47774)
- 中心(46855)
- 江(44559)
- 经(44094)
- 研究所(43962)
- 范(43007)
- 北京(42619)
- 师范(42607)
- 经济学(38391)
- 农业(37456)
- 州(37131)
- 院(36728)
- 财经大学(36384)
- 基金
- 项目(234640)
- 科学(185955)
- 基金(172566)
- 研究(171207)
- 家(149403)
- 国家(148166)
- 科学基金(129528)
- 社会(108240)
- 社会科(102547)
- 社会科学(102522)
- 基金项目(92387)
- 省(90473)
- 自然(85658)
- 自然科(83715)
- 自然科学(83694)
- 自然科学基金(82208)
- 教育(79300)
- 划(76140)
- 编号(70555)
- 资助(70499)
- 成果(55298)
- 部(51852)
- 重点(51588)
- 创(48730)
- 发(48166)
- 课题(46502)
- 创新(45329)
- 科研(45136)
- 教育部(45130)
- 大学(44542)
- 期刊
- 济(131454)
- 经济(131454)
- 研究(89953)
- 中国(53462)
- 学报(51256)
- 管理(48949)
- 科学(46612)
- 财(44326)
- 农(41792)
- 大学(39336)
- 学学(36877)
- 教育(34737)
- 农业(29362)
- 技术(28991)
- 财经(23054)
- 业经(22647)
- 融(22483)
- 金融(22483)
- 经济研究(21368)
- 图书(20525)
- 经(19574)
- 理论(16842)
- 问题(16772)
- 实践(15632)
- 践(15632)
- 技术经济(15496)
- 科技(15456)
- 商业(15374)
- 情报(15279)
- 版(14902)
共检索到451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国玮 杨玲
随着社会化网络力量的兴起,用户在网络社区中的活跃参与、复制和传播,使得口碑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运用扎根理论,通过收集分析虚拟品牌社区成员的网上评论帖子,构建口碑信息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影响机制模型,结果显示:虚拟品牌社区应注重成员间的互动,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最大程度满足成员的各种价值需求。
关键词:
虚拟品牌社区 口碑信息 社区成员行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佳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虚拟社区成为消费者分享个体购物经验、消费体验和沟通信息的重要场所,消费者在购物时也将虚拟社区中的口碑信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构建出在线口碑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假设的模型进行了修正,发现口碑信息源因素、口碑信息传播方向因素、社区成员自身因素、社区成员互动因素和产品因素,在网络口碑对虚拟社区成员消费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企业若要利用好口碑信息就应提供充足的口碑信息,增加信息的可信度,提高在线口碑作为反馈机制的效益,提高在线口碑的间接收益,并掌握处理负面口碑的应急之策。
关键词:
虚拟社区 在线口碑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德胜 王建金
首先,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虚拟社区涉入、负面网络口碑强度、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以及相关调节变量的刻画要素,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假设,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模型。其次,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和对研究模型的修正,对虚拟社区涉入、负面网络口碑强度、消费者品牌转换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描述,并证明了抱怨反应的调节作用。最后,文章从消费者、网络监管者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卫宏 王东
从中国消费者视角提出消费者参与虚拟品牌社区的动机主要包括有效信息搜索、优惠待遇获取、线下互动寻求、购后经验分享、信息质量维护等,并实证探究了这些动机对消费者虚拟品牌社区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有效信息搜索、购后经验分享和信息质量维护对消费者的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优惠待遇获取对消费者部分参与行为具有影响,线下互动寻求动机未获统计学意义上的支持。这些结果对企业实施虚拟品牌社区战略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尚德峰
成员持续参与社区互动并为社区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意见是体现虚拟品牌社区价值的关键。基于社区成员价值导向视角,本文检验了社区成员互动类型、关系质量对消费者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虚拟品牌社区成员的信息导向和社交导向均能够显著提升社区成员互动的意愿。主动型的成员互动能够对消费者创新能力产生积极影响,而品牌关系质量则能够与不同类型成员互动行为产生正向联动效果。因此,应该以满足社区成员价值导向为目的,以提升品牌关系质量为手段,提高社区成员的互动倾向,促使消费者提供更富建设力的意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胜
本文基于感知价值视角,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虚拟品牌社区互动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虚拟品牌社区互动中的人机互动、内容互动、社交互动均可驱动消费者购买意愿提升。进一步将感知价值拆分为感知功能价值、感知情感价值、感知社会价值,发现感知功能价值与感知情感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推动作用,感知社会价值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在虚拟品牌社区互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过程中,感知情感价值、感知功能价值可发挥显著中介作用,感知社会价值中介作用则并不显著。据此,提出企业应营造良好虚拟品牌社区氛围,实施消费者期望管理、延伸虚拟品牌社区商业功能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晓洋 李小真
激励消费者更多地参与虚拟品牌社区的活动,对于企业在网络条件下提高品牌忠诚度和品牌影响力至关重要。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消费者参与虚拟品牌社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检验了品牌关系质量、社区感知价值、社区成员信任和社区网站的服务质量与成员对虚拟品牌社区的认同度、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上述因素与虚拟品牌社区参与之间的关系,并就企业如何提高消费者对虚拟品牌社区的参与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消费者 虚拟 品牌 社区 参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柏喆 刘波 马永斌
虚拟品牌社区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窗口,如何通过虚拟品牌社区来获得更为忠诚的消费者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虚拟品牌社区特征、参与感和消费者忠诚之间的理论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相关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虚拟品牌特征各维度对参与感的培养具有正向影响,但是对消费者忠诚的影响却并不显著。同时,参与感对消费者忠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也揭示了参与感在虚拟品牌社区特征与消费者忠诚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的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柏喆 刘波 马永斌
虚拟品牌社区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窗口,如何通过虚拟品牌社区来获得更为忠诚的消费者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虚拟品牌社区特征、参与感和消费者忠诚之间的理论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相关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虚拟品牌特征各维度对参与感的培养具有正向影响,但是对消费者忠诚的影响却并不显著。同时,参与感对消费者忠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也揭示了参与感在虚拟品牌社区特征与消费者忠诚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的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宁 陈慧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推动了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探究了虚拟品牌社群中消费者公民行为的产生机制,认为虚拟品牌社群中的社会互动、信任互利、自我类化均正向影响消费者社会价值感知,社会价值正向促进消费者形成社群归属感,而社会价值与社群归属感同时正向促进消费者公民行为的形成。社会价值完全中介了社会互动对公民行为的作用,部分中介了信任互利、自我类化对公民行为的作用。本文的结论为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品牌培育、提升品牌价值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为消费者参与虚拟品牌社群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新 杨伟文
探讨了虚拟品牌社群的互动关系及其价值,并研究了互动关系通过中介变量社群价值是如何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品牌社群的。研究显示,虚拟品牌社群中的互动关系不完全是消费者参与社群的直接原因,它们是社群价值形成的前定因素,而社群价值在互动关系与社群参与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中介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廖俊云 黄敏学 彭捷
社会化媒体时代,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主动创建和参与虚拟品牌社区,试图增强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然而,企业本身的商业性质与虚拟品牌社区的社交属性存在一定的潜在冲突,消费者与企业创建的虚拟品牌社区的关系极其脆弱。以往关于虚拟品牌社区的研究多从消费者的视角探究消费者社区参与及其影响,而忽略了企业参与虚拟品牌社区中带来的影响。本文首先识别了企业参与虚拟品牌社区的三种最广泛并且重要的社区参与行为,即(1)内容贡献;(2)社区规制;(3)活动组织,并检验了企业此三种参与行为对于形成消费者社区承诺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容贡献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廖俊云 黄敏学 彭捷
社会化媒体时代,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主动创建和参与虚拟品牌社区,试图增强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然而,企业本身的商业性质与虚拟品牌社区的社交属性存在一定的潜在冲突,消费者与企业创建的虚拟品牌社区的关系极其脆弱。以往关于虚拟品牌社区的研究多从消费者的视角探究消费者社区参与及其影响,而忽略了企业参与虚拟品牌社区中带来的影响。本文首先识别了企业参与虚拟品牌社区的三种最广泛并且重要的社区参与行为,即(1)内容贡献;(2)社区规制;(3)活动组织,并检验了企业此三种参与行为对于形成消费者社区承诺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容贡献和活动组织对于消费者形成社区承诺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但是企业的社区规制行为与消费者的社区承诺呈倒U型关系。而且发现,不同参与时间长度的消费者对于企业三种不同参与行为具有不同的反应。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参与虚拟品牌社区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研 金慧贞 李东进
在社交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利用口碑进行产品或品牌宣传。然而,如何促进消费者主动传播口碑是很多企业的困惑。本研究利用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以新浪微博中消费者真实口碑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社交网络情境下消费者口碑生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在理论模型中,促进口碑生成的客观因素包括特定消费情境(情感性、初始性、稀缺性和过程性)和特定产品/服务属性(趣味性、独特性、昂贵性和情感性)。促进口碑生成的主观因素涉及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满意度(对单一属性的认可/满意和对整体的认可/满意)和积极情绪(积极自我意识情绪、高唤起积极情绪和中等唤起积极情绪)。客观因素可能直接促进口碑的生成,也可能通过消费者主观因素进而促进口碑生成。此外,很多时候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促进口碑的生成。
关键词:
口碑生成 扎根理论 社交网络 积极情绪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晓凌 瞿小菊
我国正大力鼓励元宇宙产业创新。随着元宇宙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NFT(nonfungible tokens)即非同质化通证,为企业提升品牌资产提供了崭新视角,蕴藏着巨大机会。然而,消费者视野中的NFT具有哪些差异化特征及其如何影响消费者反应,学界研究尚为不足。本文基于扎根理论,采用个人深度访谈和网络二手数据,构建了“NFT特征—消费者认知与情感—消费者反应”的理论模型,识别出NFT具有艺术审美、创新性、稀缺性、互动性和资产性五个关键差异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消费者“个人自我”和“社会自我”角度,结合认知和情感两条路径,初步明确了以上特征影响消费者反应的心理机制,并发现社会参照规范的调节作用。本文推进了对品牌NFT营销的理论探讨,并为元宇宙背景下品牌利用NFT提升消费者品牌态度和行为提供了实践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