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1)
2023(8788)
2022(7141)
2021(6407)
2020(5569)
2019(12110)
2018(12061)
2017(23358)
2016(12572)
2015(13958)
2014(13969)
2013(13820)
2012(12398)
2011(10897)
2010(11250)
2009(11125)
2008(11360)
2007(10497)
2006(9405)
2005(8990)
作者
(35548)
(29834)
(29826)
(28272)
(19198)
(13969)
(13369)
(11356)
(11142)
(10778)
(10197)
(9960)
(9907)
(9574)
(9399)
(8858)
(8846)
(8622)
(8608)
(8432)
(7382)
(7337)
(7244)
(6905)
(6873)
(6778)
(6645)
(6493)
(5871)
(5870)
学科
(76474)
(73043)
企业(73043)
管理(62239)
(56896)
经济(56781)
业经(26183)
(25625)
方法(22583)
(21250)
(19959)
财务(19942)
财务管理(19922)
企业财务(18873)
(17976)
技术(15645)
农业(15569)
数学(14898)
数学方法(14769)
(14069)
(13513)
(13382)
体制(12627)
企业经济(12198)
中国(11930)
(11844)
理论(11716)
经营(11550)
技术管理(10585)
决策(9236)
机构
学院(189878)
大学(183352)
(82362)
经济(80869)
管理(79571)
理学(67698)
理学院(67136)
管理学(66427)
管理学院(66070)
研究(55504)
中国(46985)
(43726)
(37489)
财经(33496)
(30771)
(30703)
科学(30381)
(30190)
(27148)
中心(25644)
业大(25257)
财经大学(24399)
经济学(24394)
农业(23896)
商学(23663)
研究所(23649)
(23570)
商学院(23460)
北京(23136)
经济学院(21944)
基金
项目(117225)
科学(94990)
研究(88937)
基金(87307)
(73458)
国家(72734)
科学基金(65540)
社会(58852)
社会科(55811)
社会科学(55798)
(46999)
基金项目(46249)
自然(41514)
自然科(40581)
自然科学(40572)
自然科学基金(39945)
教育(39931)
(37230)
编号(35316)
资助(34714)
(31014)
(29312)
(28268)
成果(27957)
(26392)
重点(25717)
创新(25428)
(24527)
国家社会(24283)
课题(23888)
期刊
(100585)
经济(100585)
研究(56528)
(39859)
中国(38109)
管理(36815)
(30779)
科学(23905)
学报(22450)
农业(20745)
(19435)
金融(19435)
业经(18906)
技术(18816)
大学(18748)
学学(18115)
财经(17738)
(15249)
经济研究(14816)
教育(14031)
(12884)
问题(12671)
财会(12560)
技术经济(11810)
现代(10705)
会计(10436)
世界(9903)
商业(9647)
(9500)
经济管理(9237)
共检索到292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强  
虚拟企业是一种新型的网络组织形式 ,其组建必须经过一定的的程序 ,包括描述市场机遇、确立经营过程、界定核心资源、选择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等。同时 ,要建立必要的信任机制、协调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分配机制等企业运作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蒋镇辉  陈国青  
虚拟企业中的合作各方不是上下级关系,只是合作关系,合作各方唯一的联系是共同面临的任务。  利用“虚拟”,相关企业可以只去从事它最善长的工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邱妘  
本文认为,虚拟企业风险存在互动博弈与合作性、放大性、传递性特征,主要有来自于企业外部的风险(如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金融风险等)和来自于企业内部的风险(如能力风险、管理/协作风险、投资和战略风险、核心技术外泄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管理过程为风险辨析—风险评估—风险决策—风险控制—风险处理—效果评价;风险预警机制由风险信息源、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风险预警专家小组、风险预警预案体系和风险预警辅助决策系统五个部分构成,并依据风险管理工作流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其运行以核心企业为主体,由各盟员企业共同协作执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一鸣  
文章分析了虚拟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约束,给出了一种能有效激励协作企业的基于分配系数的团体惩罚分配模式,并对灵活运用二次分配法和绩差效益分配法进行虚拟企业收益分配作了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包国宪  张晓兰  
在服务科学视角下,以服务系统为基础,进行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研究不仅符合服务经济的要求,也为虚拟企业形成良好信任关系提供了指导。在梳理了服务科学、服务系统和虚拟企业信任问题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服务系统的ISPAR模型出发,分析了虚拟企业信任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而构建了基于服务科学的虚拟企业信任关系的"金字塔"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支雪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企业成为许多企业的现实选择。文章主要介绍了虚拟企业的特点和作用、建立条件、虚拟企业的组织机制及虚拟企业的实例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满玲  王新玲  
1、虚拟企业的形态 1991年,美国Lehigh大学Iacocca研究所的Steven L.Goldman,Roger N.Nagel和Kenneth Preiss提出以动态联盟为基础的灵捷制造模式,并将这种模式概括为“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这种组织的目的是整合整个社会的制造资源,采用企业动态联盟的形式,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1992年,William H.Davidow和Michael S.Malone将这种组织定义为“虚拟企业”(Virtual Corporation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伊淑彪  
虚拟企业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然而有很多虚拟企业的研究是基于管理学范围框架进行的,而对于经济学框架之下的研究还不是太多。本文在对虚拟企业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从交易费用经济学中企业边界理论的角度对虚拟企业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虚拟企业这种组织形式的优势所在,以及发展的前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少惠  杨培源  
虚拟企业是实体企业之间在更高层次上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它的成功运作不仅基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还在于组织因素的协调。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在强化市场和组织作用的同时,弥补了二者的共同失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炜  
信任机制是虚拟企业运作的重要基础。它可以有效减少虚拟企业运作的交易成本、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虚拟企业的反应能力与运作效率。从虚拟企业内部及其外部社会环境两个方面,通过建立虚拟企业成员共同愿景、建立合作信任文化、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机会主义防范机制以及建立社会信任机制、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培育良好的社会信任文化等手段构建虚拟企业的信任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永玲  
虚拟企业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间续式合约。本文首先阐述了虚拟企业理论有代表性的观点,对实体企业的边界和虚拟企业的边界作了比较,然后从效率边界和规模边界两个层面对虚拟企业的运作边界进行了探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薛建改  
随着贸易国际化、生产跨国化、经济网络化的发展,虚拟企业运作的效率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甚至国家竞争力的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虚拟企业所具有的强调核心竞争力、灵活敏捷、分工合作、结构扁平化等特征,然后描述了虚拟企业的典型运作模式即骨干中心型、强强联合型及联生网络型,最后对虚拟企业运作的关键因素——成功构建、基础平台建设、利益风险机制、协调机制以及业务流程重构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晶  
虚拟企业的出现是新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结果。新经济下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企业竞争空前激烈,企业单枪匹马地参与竞争收益有限,风险无限。虚拟企业通过准一体化的形式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优势资源,开发企业外部资源共同获益。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晴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运作的前提条件是合作双方通过合作可按低于市场的价格获取对方资源以优化各方利益,故其合作本质符合虚拟企业的组织特征。研究探索将虚拟企业理论用于分析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机制问题的适应性;从文化对接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等角度给出虚拟企业框架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暴露出的若干问题;提出建构基于文化对接、资源整合及利益分配的虚拟企业型校企合作机制的若干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