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16)
2023(18459)
2022(15767)
2021(14669)
2020(12438)
2019(28310)
2018(28011)
2017(54262)
2016(29366)
2015(32850)
2014(32543)
2013(31989)
2012(29060)
2011(25953)
2010(25961)
2009(24314)
2008(24096)
2007(21409)
2006(18953)
2005(16919)
作者
(83137)
(69206)
(68811)
(65570)
(44102)
(33036)
(31097)
(27059)
(26340)
(24743)
(23523)
(23412)
(21997)
(21925)
(21290)
(21090)
(20588)
(20282)
(19881)
(19726)
(17061)
(16930)
(16771)
(16032)
(15437)
(15376)
(15342)
(15226)
(13821)
(13576)
学科
(121164)
经济(120990)
(106586)
管理(102199)
(95485)
企业(95485)
方法(55500)
数学(45065)
数学方法(44469)
(38732)
(36262)
业经(35476)
中国(29280)
(27167)
(26932)
财务(26850)
财务管理(26804)
企业财务(25454)
农业(24800)
理论(23073)
(22973)
技术(22322)
(21338)
地方(21145)
(20404)
贸易(20395)
(20129)
(20128)
(19762)
(18861)
机构
学院(423134)
大学(422172)
管理(171360)
(169320)
经济(165775)
理学(148048)
理学院(146462)
管理学(144008)
管理学院(143212)
研究(132589)
中国(101175)
(88729)
(82811)
科学(80344)
财经(65915)
(65706)
(64938)
(62694)
业大(60651)
中心(60340)
(59829)
研究所(58556)
北京(55285)
(54088)
师范(53638)
农业(51128)
经济学(50770)
(50436)
财经大学(48873)
(48168)
基金
项目(283143)
科学(224771)
研究(209754)
基金(207423)
(178761)
国家(177199)
科学基金(154687)
社会(133834)
社会科(126759)
社会科学(126727)
(110268)
基金项目(109845)
自然(99905)
自然科(97634)
自然科学(97609)
教育(96729)
自然科学基金(95886)
(91684)
编号(85500)
资助(84574)
成果(69121)
(62939)
重点(62699)
(60375)
(59028)
课题(58150)
创新(55851)
(55040)
国家社会(55039)
教育部(54734)
期刊
(189902)
经济(189902)
研究(124643)
中国(77351)
(68062)
管理(67187)
学报(63083)
(61024)
科学(59300)
大学(49657)
学学(46891)
教育(44945)
农业(41849)
技术(38640)
(35432)
金融(35432)
财经(33774)
业经(32552)
(28933)
经济研究(28735)
问题(24930)
(22817)
技术经济(21859)
(20241)
现代(20140)
理论(19667)
财会(19563)
科技(19528)
图书(19337)
商业(18993)
共检索到617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闯  陈彦亮  
伴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虚拟企业应运而生,作为一种组织间协调机制,虚拟企业的治理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而信任作为虚拟企业的基石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切入点。本文首先在虚拟企业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机会主义行为和治理结构缺失是虚拟企业治理的主要困境,并以企业网络理论作为分析视角探讨了虚拟企业中嵌入性的信任存在,阐明了虚拟企业信任关系的演进路径。然后采用演化博弈理论中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对虚拟企业中的外部约束机制对虚拟企业成员之间的积极合作与信任的影响进行了矩阵分析。论文最后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企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包国宪  张晓兰  
在服务科学视角下,以服务系统为基础,进行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研究不仅符合服务经济的要求,也为虚拟企业形成良好信任关系提供了指导。在梳理了服务科学、服务系统和虚拟企业信任问题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服务系统的ISPAR模型出发,分析了虚拟企业信任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而构建了基于服务科学的虚拟企业信任关系的"金字塔"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炜  
信任机制是虚拟企业运作的重要基础。它可以有效减少虚拟企业运作的交易成本、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虚拟企业的反应能力与运作效率。从虚拟企业内部及其外部社会环境两个方面,通过建立虚拟企业成员共同愿景、建立合作信任文化、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机会主义防范机制以及建立社会信任机制、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培育良好的社会信任文化等手段构建虚拟企业的信任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辛馨  
文章首先对虚拟企业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引发了对虚拟企业的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思考,进而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非重复博弈模型,分析虚拟企业的稳定性。从现有虚拟企业发展来看,虚拟企业选择的企业战略联盟往往是自发非强制性的。由此得出研究结论:合作虽然能够使企业双方仍持有企业本身经营管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合作的非强制性导致虚拟企业的战略联盟呈现不稳定性。这不利于虚拟企业长久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为保持虚拟企业的高度稳定性,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根据不同企业间的特点,建立正式制度的联盟机制或非强制性的声誉信任机制,切实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世伟  赵希男  卢纪华  
本文分析了信任对于虚拟企业运作的重要作用,找出了影响虚拟企业伙伴间信任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为虚拟企业运作中信任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满玲  王新玲  
1、虚拟企业的形态 1991年,美国Lehigh大学Iacocca研究所的Steven L.Goldman,Roger N.Nagel和Kenneth Preiss提出以动态联盟为基础的灵捷制造模式,并将这种模式概括为“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这种组织的目的是整合整个社会的制造资源,采用企业动态联盟的形式,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1992年,William H.Davidow和Michael S.Malone将这种组织定义为“虚拟企业”(Virtual Corporation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少惠  杨培源  
虚拟企业是实体企业之间在更高层次上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它的成功运作不仅基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还在于组织因素的协调。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在强化市场和组织作用的同时,弥补了二者的共同失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支雪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企业成为许多企业的现实选择。文章主要介绍了虚拟企业的特点和作用、建立条件、虚拟企业的组织机制及虚拟企业的实例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喜征  
如何实现各成员企业资源共享与风险分担是虚拟企业必须面临的管理挑战。文章提出一个基于信任治理中心的虚拟企业资源池管理模型,通过建构信任治理中心来实现虚拟企业成员企业间资源的协调管理与控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喜征  
以核心资源整合为导向组建虚拟企业时,针对如何实现虚拟企业中各成员企业资源共享与风险分担等管理问题,提出了一个资源池模式下虚拟企业信任治理模型,实现了面向企业资源的虚拟企业资源的协调管理与控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商淑秀  张再生  
建立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演化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结论表明:(1)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径演化与博弈的支付矩阵以及某些参数的变化密切相关。(2)虚拟企业成员之间信任程度、知识之间的互补性以及各成员在虚拟企业中的地位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知识共享的直接收益和协同收益,进而提高虚拟企业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而知识共享的传递成本、沟通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增加将会加大成员之间知识共享的难度,进而降低团队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波  徐升华  
依据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基本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创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成员间知识转移行为进行非对称合作竞争博弈的演化分析,得出各非对称成员企业在进行知识转移活动时应采用的策略,通过对虚拟企业非对称成员间知识转移演化博弈分析,将有助建立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提高虚拟企业的竞争优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伊淑彪  
虚拟企业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然而有很多虚拟企业的研究是基于管理学范围框架进行的,而对于经济学框架之下的研究还不是太多。本文在对虚拟企业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从交易费用经济学中企业边界理论的角度对虚拟企业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虚拟企业这种组织形式的优势所在,以及发展的前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晴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运作的前提条件是合作双方通过合作可按低于市场的价格获取对方资源以优化各方利益,故其合作本质符合虚拟企业的组织特征。研究探索将虚拟企业理论用于分析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机制问题的适应性;从文化对接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等角度给出虚拟企业框架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暴露出的若干问题;提出建构基于文化对接、资源整合及利益分配的虚拟企业型校企合作机制的若干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