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1)
2023(7749)
2022(6329)
2021(5858)
2020(4884)
2019(11121)
2018(10568)
2017(20651)
2016(10902)
2015(11797)
2014(11767)
2013(11537)
2012(10540)
2011(9420)
2010(9791)
2009(9463)
2008(9771)
2007(8892)
2006(8216)
2005(7605)
作者
(30325)
(25184)
(25134)
(23814)
(16216)
(11688)
(11434)
(9598)
(9431)
(9193)
(8395)
(8359)
(8312)
(7906)
(7807)
(7648)
(7456)
(7372)
(7372)
(7116)
(6223)
(6175)
(6006)
(5814)
(5806)
(5610)
(5581)
(5544)
(5033)
(4902)
学科
(70421)
企业(70421)
(66623)
管理(56932)
(45742)
经济(45665)
(22586)
业经(20355)
方法(19624)
(18199)
财务(18185)
财务管理(18175)
企业财务(17258)
(14933)
技术(14537)
数学(12158)
企业经济(12066)
(12017)
数学方法(11967)
(11708)
理论(11691)
(11478)
技术管理(11057)
(11035)
经营(10769)
(9973)
贸易(9968)
中国(9858)
(9839)
决策(9510)
机构
学院(162281)
大学(156852)
管理(72167)
(69586)
经济(68196)
理学(61065)
理学院(60543)
管理学(59985)
管理学院(59648)
研究(46615)
中国(39110)
(36598)
(31695)
财经(28012)
(26418)
(25224)
科学(24505)
中心(22360)
(21990)
商学(20853)
(20751)
商学院(20647)
财经大学(20391)
经济学(19975)
北京(19882)
研究所(19225)
(18350)
师范(18224)
经济学院(17916)
经济管理(17654)
基金
项目(99086)
科学(81206)
研究(77537)
基金(74006)
(61878)
国家(61188)
科学基金(55696)
社会(50746)
社会科(48201)
社会科学(48188)
(38582)
基金项目(38360)
教育(35200)
自然(35082)
自然科(34392)
自然科学(34382)
自然科学基金(33870)
编号(32761)
(31249)
资助(29830)
成果(27211)
(22826)
(22073)
项目编号(21962)
(21827)
(21141)
重点(21120)
创新(21034)
课题(21028)
国家社会(20719)
期刊
(83362)
经济(83362)
研究(47751)
管理(33818)
(32934)
中国(29681)
科学(18595)
(17447)
金融(17447)
技术(16631)
学报(15727)
教育(15212)
(14769)
业经(14632)
财经(14509)
大学(13149)
经济研究(12842)
(12545)
学学(12359)
财会(10384)
技术经济(10250)
问题(9762)
(9695)
农业(9501)
现代(9218)
经济管理(8516)
会计(8429)
国际(8222)
商业(7884)
理论(7703)
共检索到250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希  张华  
虚拟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非常重要,但在隐性知识共享时遇到的如知识模糊性、学习能力差异、文化差异、信任缺乏等问题,探讨其给隐性知识共享带来消极影响,并为扫除隐性知识共享障碍,提出构建知识共享平台、建设合作新文化、建立新型学习制度等相应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锐副  赵大丽  
本文在探讨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含义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认为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存在激励、"囚徒困境"、"搭便车"、合作关系不确定、共享效率等难题,并提出了促进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相关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娜  
从讨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与障碍入手,指出了虚拟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分析Web2.0环境下隐性知识管理的新方式,探讨了Web2.0环境下虚拟企业的隐性知识管理策略建立Web2.0环境下新的隐性知识管理平台、制定激励隐性知识共享的方法、构建隐性知识库和提供个性化的隐性知识共享服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呈先  郭东强  王丽霞  
针对虚拟企业的特点,采用非对称的进化复制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了企业知识水平、知识的可共享度、知识转化系数等因素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探讨了虚拟企业知识活动的内在作用机制,并提出虚拟企业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应慎重选择知识共享伙伴,应注重构建先进的知识技术、提升跨文化软实力以及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分配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闻钟  郭岚  廖方伟  
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是高校知识管理的关键。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是隐性知识的传播者、接受者以及传播渠道共同构成的对知识进行双向传递、吸收和应用的过程。而传播者的传播水平、接受者的接受能力以及传播的渠道正是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流程的桎梏。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除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困境的实施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利  王千  
促使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丰富教育资源、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现实情境中,依附于教师个人身上的隐性知识共享面临诸多困境,严重影响教师个体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从个体、组织、技术、文化与机制五个层面入手,探讨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的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先江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将影响非营利组织低碳创新虚拟研发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因素概括为五类,并构建了非营利组织低碳创新虚拟研发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机制模型。同时,以国内187个非营利组织低碳创新虚拟研发团队为样本,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信任和自我效能对隐性知识共享有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变革型领导的影响最大,知识的敏感性对隐性知识共享有负向显著影响。另外,非营利组织低碳创新虚拟研发团队中基于组织的自尊对隐性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不显著,这与营利组织虚拟创新研发团队是截然不同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柏丹  刘红梅  左敏  
文章针对软件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共享,探讨了软件开发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共享问题。文章构建了主从博弈模型,研究一个工程师与一个程序员之间的知识共享情况,通过对博弈结果的分析,提出了软件企业内部知识共享障碍的解决措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涛  
建立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博弈模型,从知识共享补偿和无限次重复博弈两个角度分析了知识共享的可能性,提出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实施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商淑秀  张再生  
建立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演化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结论表明:(1)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径演化与博弈的支付矩阵以及某些参数的变化密切相关。(2)虚拟企业成员之间信任程度、知识之间的互补性以及各成员在虚拟企业中的地位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知识共享的直接收益和协同收益,进而提高虚拟企业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而知识共享的传递成本、沟通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增加将会加大成员之间知识共享的难度,进而降低团队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新学  
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的产生根源可归结为:知识模糊性;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依赖性。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具有均衡性,企业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所作的决策、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合约安排形式和虚拟企业成员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均会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的均衡性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商淑秀  张再生  
利用来自建设工程企业的调查数据,分别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对虚拟企业中社会资本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以及知识属性和共享手段对知识共享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结论表明:(1)信任、共享心智模式和期望报酬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意愿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网络中心性对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不明显。(2)知识缄默性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意愿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信息技术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意愿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但调节力度不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才唤  
通过内部专家与外部专家之间的文献引用关系构建隐性知识地图是组建和管理虚拟科研团队的一种有效策略。文章以某科研机构为例,以"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中的文献引用数据为基础,应用Ucinet和Netdraw等软件工具进行研究,得出虚拟科研团队组建管理的具体步骤和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认为,在应用合著、引文、博客等各种策略构建隐性知识地图的过程中,应主辅结合,综合运用,扬长避短,适时调整,以达到虚拟科研团队组建管理的最优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海娟  
文章阐述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的特征,分析了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继而构建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该机制由4部分组成,其中,协同机制是该共享实现机制的控制中心,交流机制、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是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3个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构建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机制,以期提高企业内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效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健  刘佳杰  孙金花  
虚拟社区的出现不仅为个体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提供了新的平台,而且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知识共享方式,如何推动个体隐性知识在虚拟社区的参与主体之间实现有效共享,满足社区成员多样性的知识需求,对增强虚拟社区的网络协同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深入分析虚拟社区个体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虚拟社区个体隐性知识共享模型,并应用Vensim PLE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氛围、知识个体共享意愿和社区技术环境会对社区中的成员个体隐性知识共享水平产生正向倍增效应。基于这一仿真结果,寻找出了推动虚拟社区成员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切入点,以促使成员间通过共享与共生隐性知识资源,来增强社区内的知识积聚效应,助推社区成员知识水平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