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5)
- 2023(11282)
- 2022(10258)
- 2021(9825)
- 2020(8223)
- 2019(19531)
- 2018(19562)
- 2017(38059)
- 2016(20559)
- 2015(23210)
- 2014(23303)
- 2013(22901)
- 2012(20624)
- 2011(18524)
- 2010(18586)
- 2009(16827)
- 2008(16159)
- 2007(13862)
- 2006(12008)
- 2005(10331)
- 学科
- 济(81439)
- 经济(81350)
- 管理(58550)
- 业(56728)
- 企(47201)
- 企业(47201)
- 方法(41798)
- 数学(36595)
- 数学方法(35909)
- 农(22162)
- 中国(19090)
- 业经(17957)
- 财(17762)
- 学(17722)
- 理论(15718)
- 地方(15408)
- 农业(15101)
- 贸(14219)
- 贸易(14211)
- 易(13821)
- 和(13427)
- 技术(13050)
- 制(12842)
- 环境(11939)
- 务(11724)
- 财务(11648)
- 财务管理(11627)
- 划(11234)
- 企业财务(10961)
- 教育(10849)
- 机构
- 大学(289126)
- 学院(287797)
- 管理(120298)
- 济(109384)
- 经济(106904)
- 理学(105574)
- 理学院(104438)
- 管理学(102210)
- 管理学院(101710)
- 研究(90863)
- 中国(65818)
- 京(61464)
- 科学(58816)
- 财(46986)
- 农(46577)
- 业大(45523)
- 所(44963)
- 中心(41696)
- 研究所(41414)
- 江(40190)
- 财经(38778)
- 北京(38657)
- 范(38330)
- 师范(37978)
- 农业(36420)
- 经(35287)
- 州(33270)
- 院(32976)
- 技术(31308)
- 经济管理(31063)
- 基金
- 项目(204356)
- 科学(160909)
- 基金(148224)
- 研究(148055)
- 家(129267)
- 国家(128233)
- 科学基金(111112)
- 社会(91098)
- 社会科(86202)
- 社会科学(86177)
- 省(80397)
- 基金项目(79120)
- 自然(74845)
- 自然科(73168)
- 自然科学(73154)
- 自然科学基金(71804)
- 教育(69179)
- 划(67675)
- 资助(62114)
- 编号(61680)
- 成果(48934)
- 重点(45158)
- 部(44451)
- 创(42683)
- 发(42321)
- 课题(41479)
- 创新(39615)
- 科研(39140)
- 大学(38302)
- 教育部(38167)
- 期刊
- 济(113369)
- 经济(113369)
- 研究(79158)
- 中国(51071)
- 学报(45928)
- 管理(42951)
- 科学(42489)
- 农(41539)
- 教育(34843)
- 大学(34749)
- 财(33571)
- 学学(32453)
- 农业(29360)
- 技术(27294)
- 融(19914)
- 金融(19914)
- 业经(19405)
- 图书(17870)
- 经济研究(17840)
- 财经(17573)
- 业(15388)
- 经(14830)
- 科技(14696)
- 技术经济(14575)
- 问题(14419)
- 理论(14368)
- 统计(13483)
- 实践(13423)
- 践(13423)
- 版(13315)
共检索到401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立巍 叶强
近年来,以"第二人生"为代表的虚拟世界在互联网应用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及其蕴含的巨大商机已经引起企业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关于虚拟世界的理论研究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对虚拟世界用户生活方式等行为规律系统深入的认识,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也很有限。基于现有的关于现实世界消费者生活方式和网络用户生活方式的研究,提出虚拟世界生活方式的概念及其测量模型,并采用在"第二人生"中进行街头拦访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获取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量表设计和实证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初步建立包含个性满足、人际交往、社会融入和虚拟体验4个维度的虚拟世界生活方式测量模型,用以综合反映虚拟世界居民的行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谢伟凯 申瑞民
传统在校教育中,课堂外的自发交互是学生获取社会经验、建立对校友认同感的重要途径。而目前的远程教育学生校园生活平台不能有效地激发和支持远程学生间的自发交互。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世界和社交网络概念的远程教育校园生活平台模型。其要素包括:三维在线虚拟校园场景,使学生能获得对彼此的存在直观感知,从而增加自发交互的可能;利用学生简历信息发掘其潜在社会联系,并通过社交网络网站进行提示,为其自发交互提供互信基础;通过学习活动事件的自动挖掘和通知让离线学生可以继续保持对彼此学习活动的感知。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校园生活 虚拟世界 社交网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宁 杨帆
虚拟科研团队以合作协同为主导,采取资源共享的联盟形式,达到科研资源优势互补和有效合作。文章针对虚拟科研团队知识人员的动态参与项目的分配难题,提出了虚拟科研团队网络均衡模型。在本模型中,考虑了知识人员培训、项目建设成本的因素,研究虚拟科研团队网络各层次类型知识人员数量的均衡分配资源调度,使用改进后的Frank-Wolfe算法,实现科研项目建设的高效性与优质性。
关键词:
虚拟 科研团队 知识人员 均衡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春辉 李玥澎
[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运营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使用社区的意愿,探究用户对虚拟学术社区运营的需求类型,并根据需求特点来优化虚拟学术社区,为完善虚拟学术社区运营机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采集"小木虫"论坛事务版块中用户评论,运用Textrank算法提取关键词进行编码形成9个用户需求要素,据此设计Kano问卷进行调查,并依次进行Kano模型归类、混合类分析和Better-Worse系数分析,完成用户需求类型的界定。[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平台推广为兴奋型需求,发帖规范属于基本型需求,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团队建设、专业特色和学术资源建设为期望型需求,奖励制度、用户互动和社会对接为无差别型需求。根据不同需求类型的特点提出虚拟学术社区优化策略的建议,为虚拟学术社区运营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先国 许华伟
本文以我国网络虚拟物品消费者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系统地分析了消费者进行网络虚拟物品购买的动机因素,创新性地得出网络虚拟物品消费的五大动机即"性与攀比"、"成就"、"领导"、"实用与便利"以及"沉溺"。通过实证分析设计出网络虚拟物品消费动机的测量量表。最后讨论了结论的营销应用与研究局限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为东 王萍 王美月
[目的/意义]识别影响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性交互的正负向因子有助于平台增强社区用户在线互动、信息交流、知识流转的效率和规避不良作用因素。[方法/过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从学术虚拟社区和用户视角分析社会性交互的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设计问卷调查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的社会性交互并运用结构方程检验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互惠、趋同性和归属感显著正向影响学术虚拟社区的社会性交互,而自我效能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社会性交互的"态度—意向—行为"之间呈链式影响关系:态度积极影响意向,意向正向作用于行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社会性交互4种优化策略:情感化设计、知识融合、精细化分区、共享积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立新 郑路 翟姗姗 李重阳
[目的/意义]在虚拟社区中,用户发布信息与传播信息是平台影响力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挖掘边缘用户兴趣偏好,进行个性化资源推荐,满足其信息需求,让占据虚拟社区用户数量最大的"边缘用户"参与到信息传递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其向核心用户"靠拢",甚至成为核心用户。[方法/过程]文章试图以边缘用户的好友之间的关注关系形成社会网络为基础,结合好友发布信息内容,运用基于聚类的社群分析方法 Concor算法以及LDA主题模型,实现多粒度兴趣主题发现,再融入结构洞测度方法,挖掘每个兴趣主题下"结构洞",将结构洞位置用户占据
关键词:
LDA模型 结构洞 资源推荐 虚拟社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保国
本文在分析研究目前网上拍卖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消费者采购目标的网络虚拟团购模型,在此模型中,个人消费者采购的产品的价格将大大降低,无论是企业消费者还是个人消费者都将享受数量折扣和累加数量的价格折扣,从而保证虚拟团购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个人消费者 网上拍卖 虚拟团购 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付丽丽 吕本富 裴瑞敏
虚拟社区按照关系的类型可以分为基于现实关系和基于虚拟关系两种。本文从价值感知和信息系统质量的角度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这两种类型的用户参与虚拟社区的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系统质量和价值感知对满意感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而会增强社会认同感并提高参与的频率。对比信息系统质量和价值感知对参与的间接效应,基于现实关系的虚拟社区比基于虚拟关系的要强。
关键词:
虚拟社区 现实关系 虚拟关系 参与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静
为研究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的特征并将其应用到推广服务中,本研究以"淘宝网NOKIA社区"为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虚拟社区用户的特征及其对用户获取信息和购买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论与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并在此基础上从构建交流平台、核心人物传播及电子商务体系等方面做分析,旨在使信息或产品的推广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交互。
关键词:
虚拟社区 社会网络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宁 黄金霞 张建勇
本文通过对虚拟科研环境(VRE)的概念、含义、类型及主要研究方向的简介,以及对2006—2009年之间国外VRE项目(或VRE相关项目)的用户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回溯研究,揭示了作为VRE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的用户研究的研究方法、用户界定、用户需求,表明用户研究的特点。最后,依据以上研究成果对数字图书馆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虚拟科研环境 用户需求 用户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京 高长元
软件产业虚拟集群是网络经济时代下的新型组织形式,结合软件产业虚拟集群创新网络特征及成员间创新关系变化,对多局域世界演化模型进行拓展,增加权重机制、消亡机制,构建软件产业虚拟集群创新网络演化模型,使其更贴近真实世界,并推导出模型的节点强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基于极值优化思想划分网络社团结构。利用matlab仿真,揭示参数对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软件产业虚拟集群创新网络具有无标度性、小世界性及明显的社团结构,为制定集群发展战略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软件产业虚拟集群 创新网络 拓扑结构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高长元 王京
基于传统创新扩散理论和方法,从网络视角出发与传染病模型相结合,探讨软件产业虚拟集群创新扩散机理。由于软件产业虚拟集群的地域分散性,使其创新扩散活动更加复杂,按照集群成员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将成员间创新扩散关系划分为邻居间的创新扩散、同一子集群内的创新扩散和不同子集群间的创新扩散3个层次。借鉴传染病传播思想,考虑创新扩散潜伏期,将软件产业虚拟集群成员分为潜在创新采纳成员、正在进行创新吸收和转化的成员、采用创新并且可将创新扩散给其他企业的成员和自主创新成员4种类型。基于传统的传染病模型,构建软件产业虚拟集群创新扩散模型,讨论不同参数对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揭示集群创新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邻居关系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和荣 张金隆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传统的以竞争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已不适应。本文提出了虚拟合作资源配置新范式。在界定其内涵、主体、客体和市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虚拟合作资源配置中的信任机制,提出了由客户价值、核心资源、必需资源和相互关系四个维度以及它们间的十二对关系组成的基于信任的虚拟合作资源配置模型。以利丰公司为实例进行了实证。
关键词:
资源配置 虚拟资源 资源共享 虚拟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艺方
文章通过对我国互联网用户网络使用行为的分析研究,揭示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对于互联网需治理内容的诉求。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础,构建我国互联网用户网络使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互联网用户的网络使用行为进行揭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