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2)
2023(6700)
2022(5555)
2021(5020)
2020(4227)
2019(9529)
2018(9062)
2017(17687)
2016(8901)
2015(9684)
2014(9470)
2013(9299)
2012(8404)
2011(7583)
2010(7889)
2009(7596)
2008(6518)
2007(5762)
2006(5254)
2005(5044)
作者
(25605)
(20998)
(20925)
(19948)
(13140)
(10116)
(9615)
(8091)
(7967)
(7377)
(7175)
(7137)
(6773)
(6679)
(6678)
(6549)
(6320)
(6230)
(5985)
(5961)
(5455)
(5142)
(4931)
(4902)
(4805)
(4717)
(4594)
(4391)
(4254)
(4252)
学科
(35170)
经济(35149)
(25324)
(25096)
金融(25095)
管理(23442)
(22541)
企业(22541)
(22303)
银行(22289)
(21709)
中国(17355)
方法(14150)
数学(12210)
数学方法(12042)
(11866)
(11742)
中国金融(11024)
地方(10234)
业经(9747)
(8608)
(8592)
财务(8588)
财务管理(8579)
企业财务(8317)
(8009)
产业(7709)
(7670)
理论(7508)
体制(6838)
机构
学院(122280)
大学(122241)
(50517)
经济(49324)
管理(45127)
研究(41467)
中国(39268)
理学(38506)
理学院(38043)
管理学(37264)
管理学院(37039)
(25726)
(25130)
科学(25031)
中心(22029)
财经(20449)
(20319)
研究所(18601)
(18577)
(18498)
(18478)
(17011)
(16831)
经济学(16828)
金融(16504)
银行(16413)
业大(16196)
(16054)
北京(15893)
师范(15822)
基金
项目(83238)
科学(66502)
基金(61809)
研究(59797)
(54192)
国家(53785)
科学基金(46767)
社会(38845)
社会科(37074)
社会科学(37064)
基金项目(32708)
(32566)
自然(30169)
自然科(29529)
自然科学(29525)
自然科学基金(29010)
(27236)
教育(27151)
资助(25050)
编号(23478)
重点(19608)
成果(19054)
(18543)
(18032)
(17857)
创新(16753)
国家社会(16695)
课题(16218)
科研(16128)
教育部(15676)
期刊
(52372)
经济(52372)
研究(37362)
(28407)
金融(28407)
中国(24977)
(19336)
学报(18944)
科学(17683)
管理(17123)
(16031)
大学(14495)
学学(13744)
教育(11667)
财经(10230)
技术(10136)
农业(9800)
经济研究(9114)
(8764)
业经(8120)
理论(6835)
问题(6432)
实践(6152)
(6152)
统计(5807)
图书(5606)
商业(5581)
(5536)
现代(5470)
技术经济(5439)
共检索到189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锡荣  刘璐  温平川  
基于与传统虚拟网络对比,将虚实融合网络定义为多维异构的镜像传感网络,其经历了智能化、网络化、多维化的复合形成过程;明晰虚实融合网络海量传感节点、海量网络节点和海量网络维度的极限化结构学特征;推演出虚实融合网络一物多像的跨维度映射结构,以及物象双向实时互动的虚实交融结构。研究所呈现的虚实融合网络整体架构,是建立虚实融合网络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高锡荣  周坤露  廖丹  
随着5G、智能传感、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数字技术逐步商用,万物互联将是大势所趋,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彼此分离的状况被打破。届时,“经济人”利己动机将无法解释上网免费、开源共享、网络协同等利他的“异常”消费行为。为此,在深度剖析虚实融合网络经济的消费特征基础上,根据梅特卡夫定律构建了基于虚实融合网络价值的新型效用函数,并分析其独特的边际效用变动规律及成因。研究发现,虚实融合网络经济的产品形态表现为虚实融合的实体镜像,效用函数表达为发散的二次型函数,效用最大化条件下消费量与价格之间呈正比关系。此外,受网络价值、网络外部性以及信息产品准公共性的三重作用,虚实融合网络产品具有明显的反稀缺性特征,从而导致其消费活动遵循边际效用递增规律。研究结论有助于重构虚实融合网络时代的新型消费理论,并为相应的产业政策调整提供学理依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南中  李健苹  
在线学习方式进入普通教育领域,传统的教学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虚拟、实体混合学习成为理所当然的学习方式。但在实践中,实体与虚拟学习方式依旧割裂,协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运用场域理论,将虚拟和实体置于统摄的视角下,分析学习者和其他参与物的关系,通过融合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要素,体现了整体性、建构性、对话性,塑造了虚实融合生活空间的学习场域而具有意义。本文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实践,总结提出:虚实融合学习场域的形成需要把握课程存在与整体特征,需要明确整体任务,需要强调共同成长的建构性情境塑造,强化对话,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孝平  张梦美  李静亚  李萌  陈桂涛  
虚实融合实训环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环境类型。对不同教学环境之间的比对分析,发现虚实融合实训环境具有"多种技术渗透与融合"的技术特征、"多层次结构与丰富联接"的结构特征以及"全面支持学习者产出"的功能特征。解构已存的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逐步抽象出典型的实训教学环境结构,发现其具有"操作层""展演层""交流层""支持层"四个关键层级。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观察发现,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具有"支持任务生成""支持操作体验""支持多向互动""支持过程记录""支持素养提升"五个方面的主要功能。职业院校应充分关注实训教学环境的结构性设计,充分发挥其功能,助力实训教学效果的提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   张瑞华  
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全球化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个体对空间和社会资源的接触与占用,网络空间在与现实空间的互动融合中获得地理学维度和社会学维度的解释,概念内涵从技术转向空间、社会和媒介。新技术带来新问题,地理学家讨论了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对个体活动、城市空间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然而,网络空间仍然缺乏地理学概念和地理特性的研究,成为网络空间地理学发展的阻碍。论文聚焦于网络空间在社会地理领域的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识别不同时期国内外学者在网络空间地理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梳理网络空间发展脉络及其社会空间属性建构过程,并基于虚实混合空间的视角,从行次衰减、媒介空间和虚拟表征等方面总结网络空间的社会地理研究进展,以期更好地理解与研究网络空间中的地理现象和社会问题,推动网络空间地理学发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唐朝晖  吴元喜  
针对实验教学模式中的人员、器材、过程等管理问题,设计了智能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虚实融合学习为核心,以微信、网站、APP为互动信息平台,以手机、计算机、平板等多终端为载体,结构科学严谨,使用便捷高效,在虚实融合开放实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晓蔚  张盛强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不少人担心数字图书馆威胁实体图书馆的使用乃至生存。但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从整体而言,高校图书馆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能够显著促进实体图书馆的使用,应当促进"虚实融合"而非"虚实背离";从个体而言,处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术阶段,图书馆"使用流"显著不同。究其原因,图书馆的服务、馆员身份、用户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渗入呈现出"液化"趋势。为此,应强调开放式、多节点、动态化的个体实践,平等对待多种媒介平台、多种技术方式承载的服务,并随用户的需求而不断转变服务手段,使图书馆以更加整体化、符号化而非分裂化的主体呈现在读者面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白瑞峰  房朝晖  郝莹  于赫洋  
综合虚拟仪器、网络、3D等先进技术,构建了虚实结合的现场总线过程控制实验系统。设计了RS-485工业现场总线网络结构,实现了主从通信、信息交互和监控功能。利用LabVIEW与SolidWorks联合仿真,实现3D动态交互;开发了控制算法模块,可实现实体与虚拟对象控制,数据处理与显示模块实现曲线图形显示、数据分析、历史数据管理等功能。该系统为现场总线、过程控制等虚拟实验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巴世光  曾秀臻  
基于数字技术构建虚实融合的学习场景,通过工学一体化设计实现工作场景与学习场景的有效衔接,既是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的应然路径,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高职课堂虚实融合学习场景具有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序列、融合多类型学习资源、承载多样化学习方式等特点。高职课堂虚实融合学习场景设计包含场景叠加、知识含量、职业要素与技术支持四大要素,秉持内容设计、场景设计、活动设计、监测设计的设计路线,通过构建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目标、组织与具体生产环节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开展以任务场景序列为过程的教学活动、创设以多模态智能感知为特征的教学环境等机制来实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孝平  张剑平  
近年来,各类数字化教育装备不断进入职业院校课堂,成为实训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装备往往具有"虚实融合"的技术特征。本文以汽车模拟驾驶器为例进行的研究表明:类似装备在支持教学方面存在明显的"时点效应",即应用于实车训练前的"准备性学习"和技能熟练后的"素质提升"会有更好的效果。与时点效应相对应,教学安排与实施须精心设计,尤其要重视该类型装备在"技能熟练后的素质提升"方面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念  阚江明  
基于叶片数字图像的植物识别是自动植物分类研究的热点。但是随着植物种类的增加,传统的分类方法由于提取的特征比较单一或者分类器结构过于简单,导致叶片识别率较低。为此,本文提出使用纹理特征结合形状特征进行识别,并且使用深度信念网络构架作为分类器。纹理特征通过局部二值模式、Gabor滤波和灰度共生矩阵方法得到。而形状特征向量由Hu氏不变量和傅里叶描述子组成。为了避免过拟合现象,使用"dropout"方法训练深度信念网络。这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深度信念网络的植物识别方法,在Flavia数据库中,对32种叶片的识别率为99.37%;在iCl数据库中,对220种叶片的识别率为93.939%。这表明相比一般的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志兵  韩文民  孙竹梅  潘雪莲  
文章从科研合作网络中的作者节点属性出发,提出两种基于合作机构偏好相似性的IDF和ICCR指标,并将其与目前常用的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相似性的CN、AA、LP和Katz指标进行加权融合,构建了8种潜在科研合作关系的预测算法。以化学领域的作者合作网络为研究对象,对8种预测算法的预测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基于融合性指标的加权预测算法能够达到较好的预测效果,且ICCR指标的表现略优于IDF指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傅辉明  谭永平  
本文对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电力生产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探索具全方位开放、全功能共享、融虚拟实训与真实实训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途径,构建虚实一体特色的"校中厂",形成"五融合"模式的做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建华  李本建  
以国家系列政策为出发点,阐述了"艺工融合、虚实一体"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设背景和意义,从环境设计、数字艺术设计和产品设计与工艺3个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分析了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框架。实践表明,"艺工融合、虚实一体"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旭明  傅辉明  李盛林  
针对电力企业岗位的特点,文章提出在高职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实践"三融合"虚实一体教学模式,即探索和实践虚实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中厂"和"厂中校"融合的实训实习基地、虚实融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破解了电力职业在构建职业能力教学环境时遇到的资金投入大、实训工位少、电力运行工况难以再现等困难,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