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7)
- 2023(7671)
- 2022(6240)
- 2021(5488)
- 2020(4529)
- 2019(9753)
- 2018(9195)
- 2017(17107)
- 2016(8816)
- 2015(9689)
- 2014(9313)
- 2013(9081)
- 2012(8086)
- 2011(7381)
- 2010(7720)
- 2009(7244)
- 2008(6126)
- 2007(5294)
- 2006(4765)
- 2005(4448)
- 学科
- 济(37122)
- 经济(37100)
- 融(24650)
- 金融(24649)
- 业(22665)
- 管理(22523)
- 银(21763)
- 银行(21753)
- 行(21228)
- 企(19194)
- 企业(19194)
- 中国(17281)
- 地方(14411)
- 方法(12874)
- 数学(11534)
- 数学方法(11342)
- 中国金融(10935)
- 制(9776)
- 财(9643)
- 业经(9290)
- 农(8487)
- 地方经济(7577)
- 学(7302)
- 务(6894)
- 财务(6879)
- 财务管理(6873)
- 理论(6691)
- 企业财务(6634)
- 农业(6226)
- 体(5979)
- 机构
- 学院(118844)
- 大学(117551)
- 济(49631)
- 经济(48470)
- 管理(42801)
- 研究(41918)
- 中国(38494)
- 理学(36734)
- 理学院(36232)
- 管理学(35474)
- 管理学院(35266)
- 科学(25595)
- 京(24095)
- 财(23446)
- 中心(21890)
- 所(20631)
- 研究所(19002)
- 财经(18691)
- 江(18025)
- 农(17325)
- 范(17265)
- 师范(17061)
- 经(16935)
- 经济学(16411)
- 银(16372)
- 银行(15829)
- 院(15811)
- 融(15760)
- 金融(15443)
- 业大(15321)
- 基金
- 项目(84574)
- 科学(68116)
- 研究(62215)
- 基金(61832)
- 家(54268)
- 国家(53822)
- 科学基金(46653)
- 社会(40638)
- 社会科(38817)
- 社会科学(38809)
- 省(34362)
- 基金项目(32757)
- 自然(29192)
- 划(28921)
- 自然科(28574)
- 自然科学(28570)
- 教育(28332)
- 自然科学基金(28028)
- 编号(24563)
- 资助(24197)
- 重点(20513)
- 发(20463)
- 成果(19134)
- 创(18524)
- 部(17974)
- 课题(17843)
- 国家社会(17555)
- 创新(17365)
- 科研(16431)
- 发展(16383)
共检索到183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南中 李健苹
在线学习方式进入普通教育领域,传统的教学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虚拟、实体混合学习成为理所当然的学习方式。但在实践中,实体与虚拟学习方式依旧割裂,协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运用场域理论,将虚拟和实体置于统摄的视角下,分析学习者和其他参与物的关系,通过融合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要素,体现了整体性、建构性、对话性,塑造了虚实融合生活空间的学习场域而具有意义。本文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实践,总结提出:虚实融合学习场域的形成需要把握课程存在与整体特征,需要明确整体任务,需要强调共同成长的建构性情境塑造,强化对话,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
关键词:
虚实融合 学习场域 计算机文化基础 塑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锡荣 刘璐 温平川
基于与传统虚拟网络对比,将虚实融合网络定义为多维异构的镜像传感网络,其经历了智能化、网络化、多维化的复合形成过程;明晰虚实融合网络海量传感节点、海量网络节点和海量网络维度的极限化结构学特征;推演出虚实融合网络一物多像的跨维度映射结构,以及物象双向实时互动的虚实交融结构。研究所呈现的虚实融合网络整体架构,是建立虚实融合网络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
关键词:
虚实融合网络 形成 结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武文彪 翁伟斌 张良
在物理校园的基础上,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构建了可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智能化服务和支撑的,体现教育理念的时代性、管理方法的智能性、教学内容的融通性、教学形式的多元性等特征的“五位一体、虚实融合”学习场,基于对该学习场的构建基础、应用生态、服务取向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五位一体、虚实融合”学习场的构建路径:构建泛在化智慧学堂、构建体系化资源超市、构建虚拟化实训工厂、构建智慧化管理系统、构建智慧化服务框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孝平 张梦美 李静亚 李萌 陈桂涛
虚实融合实训环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环境类型。对不同教学环境之间的比对分析,发现虚实融合实训环境具有"多种技术渗透与融合"的技术特征、"多层次结构与丰富联接"的结构特征以及"全面支持学习者产出"的功能特征。解构已存的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逐步抽象出典型的实训教学环境结构,发现其具有"操作层""展演层""交流层""支持层"四个关键层级。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观察发现,虚实融合实训教学环境具有"支持任务生成""支持操作体验""支持多向互动""支持过程记录""支持素养提升"五个方面的主要功能。职业院校应充分关注实训教学环境的结构性设计,充分发挥其功能,助力实训教学效果的提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高锡荣 周坤露 廖丹
随着5G、智能传感、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数字技术逐步商用,万物互联将是大势所趋,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彼此分离的状况被打破。届时,“经济人”利己动机将无法解释上网免费、开源共享、网络协同等利他的“异常”消费行为。为此,在深度剖析虚实融合网络经济的消费特征基础上,根据梅特卡夫定律构建了基于虚实融合网络价值的新型效用函数,并分析其独特的边际效用变动规律及成因。研究发现,虚实融合网络经济的产品形态表现为虚实融合的实体镜像,效用函数表达为发散的二次型函数,效用最大化条件下消费量与价格之间呈正比关系。此外,受网络价值、网络外部性以及信息产品准公共性的三重作用,虚实融合网络产品具有明显的反稀缺性特征,从而导致其消费活动遵循边际效用递增规律。研究结论有助于重构虚实融合网络时代的新型消费理论,并为相应的产业政策调整提供学理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巴世光 曾秀臻
基于数字技术构建虚实融合的学习场景,通过工学一体化设计实现工作场景与学习场景的有效衔接,既是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的应然路径,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高职课堂虚实融合学习场景具有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序列、融合多类型学习资源、承载多样化学习方式等特点。高职课堂虚实融合学习场景设计包含场景叠加、知识含量、职业要素与技术支持四大要素,秉持内容设计、场景设计、活动设计、监测设计的设计路线,通过构建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目标、组织与具体生产环节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开展以任务场景序列为过程的教学活动、创设以多模态智能感知为特征的教学环境等机制来实现。
关键词:
高职课堂 虚实融合 学习场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唐朝晖 吴元喜
针对实验教学模式中的人员、器材、过程等管理问题,设计了智能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虚实融合学习为核心,以微信、网站、APP为互动信息平台,以手机、计算机、平板等多终端为载体,结构科学严谨,使用便捷高效,在虚实融合开放实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实验室开放管理 虚实融合 开放式实验教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晓蔚 张盛强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不少人担心数字图书馆威胁实体图书馆的使用乃至生存。但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从整体而言,高校图书馆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能够显著促进实体图书馆的使用,应当促进"虚实融合"而非"虚实背离";从个体而言,处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术阶段,图书馆"使用流"显著不同。究其原因,图书馆的服务、馆员身份、用户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渗入呈现出"液化"趋势。为此,应强调开放式、多节点、动态化的个体实践,平等对待多种媒介平台、多种技术方式承载的服务,并随用户的需求而不断转变服务手段,使图书馆以更加整体化、符号化而非分裂化的主体呈现在读者面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白瑞峰 房朝晖 郝莹 于赫洋
综合虚拟仪器、网络、3D等先进技术,构建了虚实结合的现场总线过程控制实验系统。设计了RS-485工业现场总线网络结构,实现了主从通信、信息交互和监控功能。利用LabVIEW与SolidWorks联合仿真,实现3D动态交互;开发了控制算法模块,可实现实体与虚拟对象控制,数据处理与显示模块实现曲线图形显示、数据分析、历史数据管理等功能。该系统为现场总线、过程控制等虚拟实验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孝平 张剑平
近年来,各类数字化教育装备不断进入职业院校课堂,成为实训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装备往往具有"虚实融合"的技术特征。本文以汽车模拟驾驶器为例进行的研究表明:类似装备在支持教学方面存在明显的"时点效应",即应用于实车训练前的"准备性学习"和技能熟练后的"素质提升"会有更好的效果。与时点效应相对应,教学安排与实施须精心设计,尤其要重视该类型装备在"技能熟练后的素质提升"方面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傅辉明 谭永平
本文对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电力生产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探索具全方位开放、全功能共享、融虚拟实训与真实实训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途径,构建虚实一体特色的"校中厂",形成"五融合"模式的做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虚拟 实训 校中厂 模式 仿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建华 李本建
以国家系列政策为出发点,阐述了"艺工融合、虚实一体"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设背景和意义,从环境设计、数字艺术设计和产品设计与工艺3个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分析了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框架。实践表明,"艺工融合、虚实一体"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艺工融合 虚实一体 实践教学 艺术设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旭明 傅辉明 李盛林
针对电力企业岗位的特点,文章提出在高职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实践"三融合"虚实一体教学模式,即探索和实践虚实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中厂"和"厂中校"融合的实训实习基地、虚实融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破解了电力职业在构建职业能力教学环境时遇到的资金投入大、实训工位少、电力运行工况难以再现等困难,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专业教学 虚实融合 教学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玉玮 张中华 王永帅
新零售以虚实融合发展模式引领零售业颠覆式革新,成为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城市空间。基于虚实空间融合视角,从虚实空间融合下的新零售空间生产、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区位选址、消费惯习作用下的空间再生产等维度,构建基于“空间—区位—惯习”逻辑的新零售空间生产研究框架,对西安市盒马鲜生新零售空间生产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西安盒马鲜生空间生产分3个阶段:(1)镜像化的虚拟空间与场景化的实体空间为资本所构想与生产,通过虚实空间融合实现零售空间演变。(2)借助临近客源与降低地租成本的选址策略,达成利润最大化目标。(3)凭借数字规训、符号规训的方式,植入居民消费惯习并实现空间复制与再生产。通过上述过程,得以达成资本增殖目标。新零售极大丰富了消费空间形式,但以盈利为单一目的的空间生产,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公等问题。从虚实融合角度深入观察新零售空间生产过程,以期为数字经济时代城市消费空间公平性研究提供新视角。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春晖 温云波 王祎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数字时代旅游情境下的新型“人地关系”成为新兴议题。文章借助Python从微博、小红书、抖音APP抓取关于“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UGC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挖掘和扎根理论分析,探究虚实融合旅游空间中人地互动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第一,旅游者对虚实融合旅游空间的感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地方景观和遗产价值的感知(文化与艺术元素、建筑与景观)、对现实展览空间载体的感知和对科技与数字叙事的感知;第二,借助VR、AR等数字技术,游客通过人-机-地智能交互、体感交互、多感官互动和价值共创,在倦勤斋等数字叙事空间中获得“现实身体共在”和“远程虚拟在场”的双重沉浸感体验;第三,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通过多重空间(虚空间、实空间和虚实融合空间)的互动关联与动态响应,在“第三空间”中串联与协商文化想象、具身感知和地方知识,产生情感共鸣与认同,实现地方意义的深度挖掘与价值延伸。文章通过聚焦虚实融合旅游空间中人地互动和地理想象,拓展了虚实空间二元论与旅游地三元空间交互理论,可为沉浸式旅游新场景打造、人地互动体验重塑和文化遗产数字活化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